<p class="ql-block"> 茶记:(二)我与品茶</p><p class="ql-block"> 茶,本来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树叶,与人类初识后,它被当成了一味中药,几千年来,它经历了人类的双手和智慧才变成了一道可人、可口、可乐的普及型健康的饮品。</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茶有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但我认为不论喝什么茶,都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必须洗茶。特别是贮存年久的茶品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干瘸现象,洗后会起到除尘除腐的作用。二,有关证据证明和世卫组织把46度以上的饮品定为不健康饮品。所以饮茶时必须等茶水凉至约温控标准后再饮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忆我的饮茶史,真正品茶,还是从1998年才品出了茶的味道和茶的品质,特别记忆犹新的是从喝乌龙系列——铁观音茶品而开始的。那是一个阴雨天的上午,单位的同事约我去潍坊茶城李老板的店里品茶。一进店门,李老板异常热情的招呼道:今天诸位来的真巧,前天,大老板为我经营有道,寄给我三壶铁观音茶,昨天有客人光顾消灭了一壶,今天我们就喝第二壶,中午就在店里吃饭,你嫂子正在包水饺……我们座落后,李老板拿出一个小小竹篓,沏茶后分茶,我们正要喝香气喷鼻的茶水时,李老板挥手道:"先别喝,我有个要求,你们总称自己好茶,现在请你们品品这茶多少钱一市斤"。于是,我们喝了一杯又一杯,三人目光相视谁也不开口,喝到第三壶时我终于憋出了句:这茶三千元。看了李老板摇头后同事说最多也就是五千元。李老板一边摇头一边说“你们呀!你们喝茶总是有品香评茶的习惯,而不知品茶还有品品质的讲究,而这品质并非是喝几年或喝几壶好茶就品出来的,告诉你们,这茶一万三千元一市斤”。我们听了这“口饮水”的天价,只是目瞪口呆,一字不语。这时李老板深情地问:“请问,那五千元的茶与一万三千元的茶相比其香味能香到那里去?谁能有这样的味觉标准”!他继续说:“等我们吃完午饭,下午跟你们理论理论茶的品质之本”。中午李老板并没有备酒,我想他当然就是为下午继续品这壶茶。大约下午三点这茶喝了十多壶,李老板挽起袖子把喝过的茶根一一摆在一张对开的白纸上,翻弄着茶说:昨天我们已经喝过并证实了:一• 这茶是黄金贵精品之中的精品,所有的叶子都有褐色金边相嵌,而且没有一个虫子眼,没有虫眼不是喷洒了农药,而是它生长的环境是30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中,那里根本就不具备虫子的生存条件。二• 这壶茶有40根枝节,每个技节长2.5厘米,有6厘米长的共80片叶子,拿尺量不差分毫。三• 如果现在看有一个叶从枝上掉下来或有残叶或破叶,这茶就不能达标一万三千。大老板承诺:“不是以上标准品质的茶给他退回去重新发货。也就是说,我们喝茶首先应该品香,而后讲究的就是茶的品质了。这才明白了我们只知茶香而不知茶质的偏见所在。李老板继续说:“南方人运作事情如择日、风水、选车牌电话码等都讲究带'四'字,那叫'四平八稳',所以这壶茶40根枝节和八十片叶子,就连茶壶也是按计量配备的专用壶……</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我们才来的及注意到嫂子手中的活,她在逐个把铁观音茶的枝节和叶子进行分离,她一边剪一边唠叨着说:现在的买茶人和卖茶人都精明的糊涂了,原有带枝节的茶叶没人买卖了。这茶叶沏出的是香气,枝节保持的是茶的后劲和色相,这才是铁观音茶原有的品质,我们现在认为这样看似品质提高了,实侧本质变味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李老板教导下,回过神细细品来,我们虽不能过高去追求铁观音的品质,但我们也应该去品味铁观音的本质,从那以后,每每去买李老板的铁观音茶,他总是送包剪下来的茶枝节,于是我周围的茶友又开始喝起了“带枝节的铁观音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着对茶的理念和知识的提高,就想方设法去了解茶。借外出参加会议特别是江南的会议等机会多去几处茶庄和茶园了解有关茶的相关情况。2017年从福建鼓浪嶋返回厦门宾馆时被一年轻的店主邀进了茶庄,进门他就滔滔不绝推销茶品,趁他沏茶之余,我问了他几件茶台上放着的茶具,他把“随手泡”答成烧水壶,把“茶侧”答成茶铲等,回答全是当地民间性的俗称,当他听了我的一翻茶道正言,一阵交谈后他感激中带着尴尬的说:今天时间原因,我虽然没有跟您学到更多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您使我学到了干什么必须精什么的理念……离店时他还送给了我一包绿绿鲜铁观音茶,走出店门挺远,我们还相互打着招呼。我特别感谢这位年轻人,因为他使我知道了茶道中还有“鲜铁观音茶”的茶品。</p><p class="ql-block"> 1995年和1998年借参加全国摄影研讨会的机会,分别乘顺、逆水船沿新安江进行茶的考察。这里是六安瓜片和茉莉花茶的主产地,野生的茶树掛在耸立的峭壁上,陡峭徒峭的、翠绿翠绿地掩映在高山云雾之中。而远接天边的茶园又以青山、溪流、村落为背景,岭岭垄垄布满了山丘。啊!中国的茶真是丰美茂盛!这好像使我做了两场特别独行的茶园梦,梦中又细细品出是更加广袤深湛的茶园盛况和悠远茶道艺术。 (张路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