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14)

郭福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师范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难忘这两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从一九六四年九月,我考到长治师范至一九六六年六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的近两年光景,是我这一生汲取精神食粮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我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代,全国一盘棋,全国各地支援上党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有北京、四川的语文老师、有北师大毕业的黑龙江籍的历史老师,有湖北襄阳的政治老师,还有归国华侨柯建璋老师,有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金老师,还有天津的化学老师,有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北京人尹主任,也有品好知丰的图书馆王煜馆长和留校的根红苗正的器材管理人员赵嘉珍一批人……。</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领导配备得也很棒:老校长连次华曾是上党老解放区的开明人士、襄垣县副县长。两任党总支书记杨永勤和何象履均来自南太行老革命痕据地——阳城县。还有敬业、民主的壶关东井岭的贾治安副校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长治师范因是山西省的重点老校,教学设备齐全,学校标准的三百米跑道操埸、教学实验室、明亮的教室、标准的学生课桌、椅子一应俱全。学校内教学区、宿舍区、教师宿舍,还有实验基地、附小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图书馆,迎学校大门而建,前有金水桥,桥两侧是游泳池;馆的东西是林荫道。图书馆的藏书超市图书馆,全市最多。</p><p class="ql-block"> 我对各门课程虽没有什么偏好,但喜欢数学,还喜欢植物学、地理、历史,认为语文是“橡皮课”。</p><p class="ql-block"> 我一生喜欢植物,从军时曾在两个新建连队任职,第一件事就是开荒种菜,当年蔬菜自给有余。转业后,在家属院曾育过一株能结一百斤的葡萄树、三棵二十年的香椿树。退休后,不管是在长治、还是在武汉,总要设法找块地种菜。</p><p class="ql-block"> 我一生还喜欢学习政治时事、喜欢学习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与我在长治师范所受教育有直接关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年,从山区走进长治师范,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除了热心学习毛著,学习《雷锋日记》,阅读中国青年报,还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暴风骤雨》《苦菜花》《青春之歌》《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四大名著等。这些业余书籍无形中使自己增长了知识,开扩了视野。 </p><p class="ql-block"> 这两年,在我人生中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像盖房子一样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这里树立了我最初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活着要像雷锋、白求恩、张思德那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话现在人看来是一种“说教”,但当时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我信奉马列主义、毛主席的思想,不相信神仙和皇帝,至于现在流行的算命、卜卦则视为迷信“异端”。</p><p class="ql-block"> 这两年,我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有能力阅读,有对所思所做表述的写作能力,为后来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