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杂说(148)冷清的屈氏庄园和孤寂的蒋兆和

江湖麻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三,来到屈氏庄园。</p><p class="ql-block">今天,总算可进去参观了。</p><p class="ql-block">以前来过两次,不碰巧,都因故未入园探过究竟。</p><p class="ql-block">一次,是内装,拒客。</p><p class="ql-block">一次,防疫情,不开门。</p><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三次,也算三顾茅庐,“芝麻”总算“开门了”。</p><p class="ql-block">进去细细观看,真不是凡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泸县屈氏庄园,又名方洞石牌坊老房子,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扩建碉楼,为砖木土木结构。</p><p class="ql-block">泸县屈氏庄园现有建筑面积约6780平方米,占地面积11034平方米,庄园内共有房屋180多间,围墙和楼全是用酒米浆子和石灰砖砌成。庄园是川南地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第二大庄园民居建筑群,庄园的画栋雕梁具有近代建筑和川南典型的民居风味,并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艺术特点,整体布局似一艘大船扬帆远航。</p><p class="ql-block">泸县屈氏庄园是国家AAA级景区;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6日,泸县屈氏庄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8月,获“泸州40正当红”~“醉美泸州·网红打卡地”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资料显示:屈氏庄园,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初告建成,民国五年(1916年)完成扩建,2014年国家文物局将泸县屈氏庄园纳入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的试点项目之一,2016年修缮完成 ,2018年屈氏庄园博物馆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庄园坐西南向东北,建筑群采取中轴线对称方式布局,以中堂为主,布局左右花厅、寝室、账房、书房、厢房。整体分为庄园主体、学校、花园、别墅等几大功能区,并有戏楼、碉楼等特色建筑。</p><p class="ql-block">庄园四周用高达8米的两层围墙围护,东西南北角有四座调楼,其中两座达12米;围墙和调楼全是用酒米浆子和石灰砖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解放军南下剿匪部队开进泸县后,把方洞镇和玄滩镇作为剿匪重点,屈氏庄园内有大量土匪武装与国民党残兵结合,与剿匪部队顽抗。剿匪部队集中优势兵力,通过激战,拿下屈氏庄园。解放军在泸县剿匪的战斗故事,是中国解放初期稳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剿匪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屈氏庄园作为这一战争在泸县的核心区域,其保留下来的红色物质,成为泸州人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场所和红色旅游纪念地,在泸州爱国主义教育上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泸县屈氏庄园体现了近代社会上层在四川生活的形式和风貌。庄园及庄园遗存的实物和文献资料,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近代泸县(泸州)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和变迁,是近代中国农村的一个侧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慕名想看屈氏庄园很久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总算如愿看到了。</p><p class="ql-block">我看后第一感觉:冷清。</p><p class="ql-block">在园内,我看得很周全,前园,后园,花园,戏楼,住宅…包括泸县民俗博物馆,整个走看下来,见参观的不到十个人。</p><p class="ql-block">大家似乎对这屈氏庄园不怎么感兴趣,即使偶尔到止观看,不过是到此一游打卡而已。</p><p class="ql-block">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冷清的不是屈氏庄园,其实冷清的是对优良中华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屈氏庄园出来,上了玉蟾山。</p><p class="ql-block">对玉蟾山,不陌生,曾有数次来此山,但印象很深的有两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次是八七年,我在石梁酒厂当办公室主任,负责接待应筹,带河南省副食品公司酒科科长马峰上了这山。记得那天马科长逛了山上景点后,在千手观音崖塑像前,他大为感叹:这真是一座神山,美山,简直是人间仙境!中午山上吃豆花饭,几巡泸南大曲喝了后,他那胖圆圆的面像就象一樽菩萨,见山见林闻鸟鸣声,很是心兴大悦,情不自禁哼起了河南豫剧,还先先后后哼了一个多小时,竟不知不觉到了旁晚才摇摇晃晃下山。这次对玉蟾山的印象太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次是蒋兆和著名的《流民图》刻在玉蟾山山崖石壁落成后,我慕名上山特意观看。蒋兆和是泸州走出去的著名画家,在日本侵略我国时期画的《流民图》,画里100个流民人物的塑造,栩栩如生地载现了那个特定的灾难时代。我当时一个人独坐这崖壁《流民图》前,看得非细仔和投入,冥冥之中似乎在聆听蒋大师为创作这幅画时心中的愤怒与呐喊。其实,我与蒋兆和大师有一些小小缘份,因他从小居家的老宅在小市卿巷子,我在那儿住过三年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再度登上玉蟾山,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一切变得晃晃忽忽的,即近了,又远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寺庙一墙边“建寺万元捐赠碑”牌扁上2004年刻,才使我恍然大悟:我二十年没上此山了。</p><p class="ql-block">山上大变,或准确说正在大变。</p><p class="ql-block">蒋兆和大师雕像《流民图》,仍然在那崖壁上,只是多了一些岁月洗涤过苔藓痕迹。周边的树木林子,经过这么多年,都长大长浓密了,也茂盛了,郁郁葱葱很有生机。以此,更显出《流民图》的孤寂。</p><p class="ql-block">其实,让《流民图》更孤寂,是旁边居高的玉蟾寺的兴建。庞大的红墙寺庙,将蒋大师他那骨瘦的雕像和那崖刻《流民图》,衬托出更为是一种寒彻的孤寂,从中涌出的一种令人发抖的寒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经济的确发达了,但文化的没落却渐显渐现,这是警钟啊!</p><p class="ql-block">屈氏庄园的冷清,崖刻《流民图》的孤寂,无论从中华民俗建筑,还是中国画国粹,都是应当令人传承传颂的,值得去关注的。</p><p class="ql-block">在物欲横流的这五十年中,也是中华优良的传统失落的五十年。</p><p class="ql-block">或许有一天,我们回头来看,这种失落令不知从何来的了。</p><p class="ql-block">警醒而幡悟正在进行的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知耻而后勇,正当务之急,切不可轻心。</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