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爱情·故事,一个美丽的传说

大漠微风

<p class="ql-block">  寒窑,曲江池畔神奇的存在。见证了王宝钏对于爱情忠贞不渝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寒窑遗址公园,是中国首个爱情主题博览园。</p> <p class="ql-block">女主王宝钏</p> <p class="ql-block">  故事流传的较为久远,唐朝的事儿。当朝宰相王允的小女儿王宝钏不顾父亲的反对,下嫁贫家弟子薛仁贵,被父亲逐出家门,婚后两人居住于此,后薛仁贵从军征战西凉,王宝钏在此苦苦等待一十八载。</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个悲情、忠贞、励志的故事流传于民间,历经多年。</p><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寒窑遗址的建成却是清朝后期,民国年间西北王杨虎城的母亲还出资修缮。</p> <p class="ql-block">  作为爱情文化主题公园,则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进入山门,映入眼帘的,最亮眼的当属红色,水面上的桥是红色的,壁画是红色的!中国红,烘托着爱。</p><p class="ql-block"> 步道左侧随着地势的起伏,一面坡上经过人工修饰,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爱情故事,诸如牛郎织女鹊桥会、天仙配、许仙与白娘子等以壁画的形式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图画的工艺采用的是陕北剪纸。</p><p class="ql-block"> 中国红、中国故事、中国的剪纸工艺,妥妥的中国元素,就这样完美的得以呈现,佩服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彰显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民俗文化的底蕴与自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鹊桥</b></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爱情主题,肯定是少不了鹊桥这个建筑的。</p> <p class="ql-block">鲜花绿枞中透出红色,衬托着爱意暖暖</p> <p class="ql-block">鲜花绿水,红色的剪纸画</p> <p class="ql-block">天鹅嬉戏</p> <p class="ql-block">临近寒窑-寒窑广场一角</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王宝钏亲手挖掘的水井。王宝钏是王允最小的女儿,行三,故名“三姐泉”。</p> <p class="ql-block">  寒窑遗址上下两层有窑洞12口,展示王宝钏生活、起居、劳动场景,内设王宝钏祠堂。</p><p class="ql-block"> 现在属于“危房”,进出闸口封闭,树立着“维修,暂不开放”的告示板。现整座建筑内部已经不对外开放,游人只能站在闸口外面观瞻外表,如果您运气好下次来时一睹全貌吧。</p><p class="ql-block"> 这是遗址院落内一角处安放的石磨,可以想象当年王宝钏生活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另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爱情主题公园,这12口窑洞得到了充分利用-历史上陕西境内所发生的六大爱情故事在此都有所展示。都是哪六大爱情故事?我这里卖个关子,有机会您来现场欣赏吧。</p> <p class="ql-block">  寒窑遗址核心区域,四周崖壁上的石刻,创作者选取的素材大多是先秦唐宋以来历代名人雅士有关爱情的词句,感兴趣吗?和大漠微风一起鉴赏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b>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b></p><p class="ql-block"> 出自诗仙李白《三五七言》:</p><p class="ql-block"><b>秋风清,秋月明,</b></p><p class="ql-block"><b>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b></p><p class="ql-block"><b>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b></p><p class="ql-block"> 石刻上的两句诗刻画出了薛平贵与王宝钏两个人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婚后不久,薛平贵出征西凉,与王宝钏分别一十八载,彼此相思牵挂,却不知何日相见。秋意阑珊的深夜,叫我情何以堪。这是薛平贵的感慨,也是王宝钏的内心独白。</p> <p class="ql-block"><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b></p><p class="ql-block"> 出自南宋词人柳永的《蝶恋花》,镌刻在这里,形容王宝钏苦等夫君归的那种锲而不舍,很贴切。</p> <p class="ql-block"><b>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b></p><p class="ql-block"> 两汉佚名诗《悲歌》开篇之句。全诗如下:</p><p class="ql-block"><b>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b></p><p class="ql-block"><b>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b></p><p class="ql-block"><b>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b></p><p class="ql-block"><b>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b></p><p class="ql-block"> 每次读到这首诗,都禁不住泪眼婆娑,离乱社会,无家可归,有家难回,心中的悲痛无人能说,只能萦绕心中千回百转</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地看到这首诗的头两句,禁不住感叹:这是薛平贵的悲歌,这是薛平贵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山盟海誓</b></p><p class="ql-block"> 这句成语薛平贵与王宝钏那个年代尚未出现,但两人真诚相爱、永不变心的故事足以诠释了这个成语的魅力,我等后来人只能叹服的说:对,王宝钏的忠贞、薛平贵的不渝,就是海誓山盟。</p> <p class="ql-block"><b>琴瑟和鸣</b></p><p class="ql-block"> 词句源于《诗经》,比喻夫妇情笃和好。</p><p class="ql-block"> 现代的婚礼现场,婚礼主持人祝福的话语就有:琴瑟和鸣,花开并蒂,枝繁叶茂,白头偕老。</p><p class="ql-block"> 琴瑟和鸣,薛平贵与王宝钏受用得起。</p> <p class="ql-block"><b>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b></p><p class="ql-block"> 诗经中的两句诗,出自先秦佚名的《击鼓》。</p><p class="ql-block"> 上课时我的导师讲,这是一篇典型的描写战争的诗篇,诗词开篇从鼓声写起,极度的渲染战争的场景,兵荒马乱、狼烟遍地的画面感逼人。诗人以第一人称(征人)的视角,袒露心扉,宣泄情感,是心灵深处的呐喊,对战争的透视中充满了人文关怀。真的和爱情不搭界,这种人文关怀主要提现的是生死相依的战友情,可能更准确一些。</p><p class="ql-block"> 古汉语汉字和现代汉语汉字有差异,不能望文生义,诗词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绝不是“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将这句诗词当情诗来用是现代人的事情。当然了,现在大家都这么用,究竟是“约定成俗”,还是“以讹传讹”,在此不妄言,但在学术界,是讲究正本清源的。</p><p class="ql-block"> 寒窑,不是较真儿的地方,薛平贵与王宝钏,能白头偕老,就好。民间传说,本来就是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虽然不较真,但不能不表达出观点,这是态度问题,这首诗真的用错了地方!您说呢?</p> <p class="ql-block"><b>高山流水</b></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典故。王安石有诗句“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董解元说“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p><p class="ql-block"> 少,方显珍贵。</p> <p class="ql-block"><b>知音</b></p><p class="ql-block"> 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情趣,无须朝夕相处。</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薛平贵与王宝钏。</p><p class="ql-block"> 相知与共,真好。</p> <p class="ql-block"><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b></p><p class="ql-block"> 北宋词人欧阳修描写元宵节,情侣之间欢会的描写。欧阳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是用场景、自然环境衬托情人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送给薛平贵与王宝钏很是贴切,遥想当年,王宝钏作为名门千金大家闺秀,上元节出门赏灯偶遇贫家弟子薛平贵,两人一见钟情,再后来事生变故两人不得见,再后来王宝钏被逐出相府苦居寒窑十八载而痴心不改,历经十八个上元节,王宝钏肯定多次来到她与薛平贵初次相见之地,<b>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b>这种苦闷与煎熬只能她一个人扛着。</p> <p class="ql-block"><b>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p><p class="ql-block"> 辛弃疾的《元夕》诗句。</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这是薛平贵与王宝钏爱恋的高光时刻,两人一见钟情。以“抛绣球”的小伎俩王宝钏成功的骗过父亲、当朝宰相,与意中人薛平贵巧定终身。</p> <p class="ql-block"><b>地老天荒</b></p><p class="ql-block"> 成语,本义是指经历的时间极其久远。出自李贺《致酒行》:<b>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b></p><p class="ql-block"> 这句成语在此出现,是形容两个人极其感人的情感。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情感够得上地老天荒,令后世敬仰。</p> <p class="ql-block"><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p><p class="ql-block"> 单说刘禹锡的这首《竹枝词》绝对是佳作上品,但放在这里令我平添几分困惑,甚至感觉很奇怪:词的意境和薛平贵与王宝钏不搭界;另外,一首唐诗用金文镌刻,不知道创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有点儿“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觉,我是这样认为的,您呢?</p> <p class="ql-block"><b>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b></p><p class="ql-block"> 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p><p class="ql-block"><b>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b></p><p class="ql-block"><b>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b></p><p class="ql-block"> 团聚的欢乐,离别的痛苦,薛平贵与王宝钏经历了,情至极处,“生死相许”,这,该是何等的深情?王宝钏做到了,薛平贵做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b></p><p class="ql-block">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决绝句。这句诗词用在这里好!算是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感慨,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b>曾经山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b></p><p class="ql-block"><b>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b></p><p class="ql-block"> 元稹的七言绝句,诗人用一往情深的笔触,通篇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真挚热烈的情怀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与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元稹的这首诗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怹是在怀念亡妻。而此时的王宝钏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创作者选用元稹的这首诗在这里,至少是有瑕疵的,如果说“瑕不掩瑜”,我仍旧不敢苟同。窃以为能选择的古诗词太多了,换一首更贴切的不就“完美无缺”了嘛,不是我较劲儿,如果薛平贵在天有灵,他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这个自信我是有的。</p> <p class="ql-block">  斑驳的土石墙壁,显得寒酸压抑,但有缘牵手,何惧清贫。</p> <p class="ql-block">  如果您是戏迷,一定听过京剧《武家坡》,薛平贵投军从戎,多年拼杀,终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寻找苦等自己的亲人。薛平贵的寻亲路一波三折,但最终两人得以相见相认团聚。</p><p class="ql-block"> 分离一十八载的苦命夫妻终于就要相见,我等不要打搅人家了,让他们早一分钟团聚也好,我们离开,还这对苦命鸳鸯以安静吧。</p> <p class="ql-block">大红灯笼高高挂,指引薛平贵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知音重逢话衷肠</p> <p class="ql-block"><b>寒窑虽破,能避风雨</b></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幅石雕,我脑海中幻化出这样一幅场景:寒窑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薛平贵紧握王宝钏的双手,满眼的深情,感叹着宝钏这多年的艰辛…,王宝钏则显得风轻云淡:能等到夫君归,你我能团聚就好…</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眼中的寒窑。</p><p class="ql-block"> 就像“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相信每个人眼中的寒窑也不完全一样,但结局是一样的:因为王宝钏的锲而不舍,因为薛平贵的功成名就,从此以后两人苦尽甘来,尽享人生富贵。</p><p class="ql-block"> 我最后想说的是,历史上唐朝当朝宰相王允没有王宝钏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小女儿,也没有家贫如洗后立志成才的薛平贵。</p><p class="ql-block"> 寒窑,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传说的生命力如此顽强,流传千年被广大民众认同,这,就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纵观经久不衰的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也好、天仙配也罢,直到寒窑的故事,时空转换,从天上到人间,角色更迭,从神仙变回凡人,其实有一条核心的主线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普通大众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p><p class="ql-block"> 向往夫唱妇随,期盼生活美满。</p><p class="ql-block"> 回到现实,现今年轻人的婚恋观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是坚守“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还是选择“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语)”?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选择题。但,无论怎么选择,都不会影响到寒窑,这个美丽传说的继续传说。有点跑题了,到此打住。</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讲的寒窑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