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安,近几年密集跑了不下二十趟,今年终于可以画个顿号了。4月初最后一次去西安,由于当天处理完事情,赶不回运城,就寻思多留一日,看有没有机会去看看念叨了很久的《长恨歌》,顺带去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转转。</p><p class="ql-block"> 据说《长恨歌》演出20载,依旧顶流,近乎零差评,荡气回肠,特别是中A区398的位子一票难求。昊子去年暑假在家,刷了两个月,都我没给抢到一张票。临走前打开华清池官网碰碰运气,泼天的富贵——中A区竟然有余票1张,即刻火速付款。</p> 《朗读者》董卿有句话“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铁通卡为我这几年跑西安立下了汗马功劳。我的这张适用范围是西安—太原段,持铁通卡进车站无需提前购票,可直接刷卡上车,过检票口会自动扣除车票款。但持卡上车后是无座的。可以去6号车厢碰碰运气(6号车厢的前三排是给铁通会员预留的座位,但多数情况是没有空位)。<div> 记得上一周回来,出站问过余额还有200多元,可这次检票时却提示余额不足?赶紧跑到售票窗口查问,有余额但欠卡费10元?铁通卡年费70元,怎么能欠出个10元呢?莫名其妙。已经开始检票进站了,而且后面的三个车次都没票了,只能赶紧补交赶眼下的这班。</div><div> 然而,越是心急如焚,事情越是节外生枝。铁路规定,会员卡补交费用只能用现金,微信、支付宝都不可以。候车大厅里见人就问能否换现金,拦截了10几个才求到了10元现金。最后一个跑过安检,一路狂奔,上车还没站稳,火车就开始滑动了,有惊无险!起个大早赶个急车,与我而言已不是什么懊恼的事儿了,比这离谱的都经历过,比如去错车站,坐错火车,坐车这方面的糗事,自认经历卓越不群。</div><div><div> 年轻时,遇到倒霉的事情也会慌张、甚至出离愤怒,后来经历多了,慢慢地就平和了。遇到问题了想办法解决就好,指责抱怨无用,更无意义。可见,情绪稳定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div></div>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由于早上安排的比较密集,当天下午2;00多所有的事情就都处理完了,把在西安搁置了两三年的东西拉回运城,打包起来,还真不少。晚上要看《长恨歌》,就先去预定的住所。</p><p class="ql-block"> 在西安,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地铁和步行。进出上下地铁总会遇见纯台阶的状况,每一次力拔山兮气盖世,都很感激自己现在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平日里锻炼流过的汗水。也想起蔡崇达《皮囊》里阿太的那句话“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p> 近几年,西安的地铁文化档次提升了不少,添加了很多历史文化元素,不再是纯粹的商业广告了,这应该是文旅认知的进步。毕竟所有的商业最终都是文化的产业。 “背包十年青年旅舍”是我这次在西安临居一晚的住所。走前一天携程上预定的,54元/天。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它位置极其优越,钟楼附近,大路边上,门口20米处就是2号地铁线口。我第二天计划要去的三个地方:洒金桥、西博院、陕博馆,坐地铁都在半个小时内可达,而且2号线还可直达西安北站,以便机动调整安排。 <p class="ql-block"> 看到背包十年的logo,感觉很有寓意。“背包十年、十年背包、包背十年”,同样四个字三种不同的排序,有没有感觉是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呢?自由不羁的云游四野、按部就班的打工谋生、 艰苦朴素的勤俭持家。你想要哪一种呢?哪一种你能从始而终呢?其实,没有哪一种是好的或不好的,就如同任何事情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应不应该的,主要还是看愿不愿意了。</p><p class="ql-block"> 我很感慨的发了一个朋友圈“任何一件事情坚能持十年,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p> 背包十年青旅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青旅,在全国诸多旅游城市城市都有连锁店,比如:北京、广州、重庆、杭州等地。西安的背包十年规模很大,占了商厦二层和三层。二层全部是住宿区,三层是前台、休闲娱乐公区和小部分住宿区。<div>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青年旅舍似乎是向往走世界,但钱包又不充裕的年轻孩子的首选。因为便宜,很多的青旅住宿条件一般或者较差,甚至安全上还有些许担忧。但这次“背包十年”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原来青旅可以如此“高大上”。</div> 背包十年大厅有影院、吧台(提供咖啡和酒)、唱歌区域,吧台对面窗户可直接看到钟楼。晚上有投幕电影可观看。整体布局比较合理,大厅热闹也不会影响到同层的房间。 西安背包十年的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所以休闲区墙上有很多珍惜野生动物的照片。公休区的座椅沙发可不分时间,随意躺坐。开放包容是青旅最大的特色,这里也有很多的国际友人,整体氛围年轻活力,随性自在。 文创展品区 阅读区。在阅读区看书,特殊时间段需要具备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定力。<div> 前台有专门的微信群二维码,扫码加入,可以相约打游戏和旅游等,也提供早中晚三餐预定。还有一个专门的电脑游戏房间,满足年轻人的需求。</div> <p class="ql-block"> 办理入住后,有工作人员引导去自己床位。背包十年提供一次性拖鞋,进入住宿区要必须更换。每个床位有对应的专属鞋柜。用房卡刷开房门和柜子。出入换鞋,整体提升了青旅卫生水平。</p> <p class="ql-block">住宿区左边统一是客房,有男(女)生12人间、10人间、8人间,6人间,4人间。我这次住的是10人间。右边是男女分开的公共卫生间、淋浴间和布草间。淋浴间和卫生间都是独立隔开的,保护隐私。卫生间提供一次性马桶垫纸和消毒液,淋浴间提供洗发露、沐浴露、吹风机,淋浴间门后有浴帘,防止衣服打湿,细节上很注意。总之,该有的都有,整体可以算是五星水准。</p> 多人床位间,私密性也很好。长时间住的,也能保证卫生条件。床是木质一体的,上下没有特别大的咯吱声。当然,因为是多人间,晚上安静与否全凭自觉。我睡眠尚好,不受杂音影响。睡眠要求特别高的,慎入。<div> 当然,如果提合理化建议的话,我觉得男女房间分层应该会更方便些。</div> <p class="ql-block"> 床位布置简洁实用,入住提供一瓶免费的瓶装水。床头有插座和开关,床垫软硬适中。</p><p class="ql-block"> 青旅住过多次了,特别是这几年带昊子出游,基本上都是住青旅,以前住进来,也会和小姑娘们谈天说地的聊。也许是现在年纪大了,也许早上忙乱的太累了,下午还要坐地铁去看长恨歌,洗漱了一下,就躺床上去了。</p><p class="ql-block"> 同房间的三个小姑娘依旧似无旁人地聊着:一个是从大理过来的,在西安玩了一天,又续了三天;一个辞了职,从成都过来的,哪儿也不去,就纯住在这里,吃吃睡睡、附近转转,已经第5天了.......。</p><p class="ql-block"> 她们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在帘子里一言不发,安静的听着。小时候不理解老人晒太阳,一坐就是一整天,长大了才明白目光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p> 总的来说,“背包十年”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远远超出传统青旅,并且价格不高,性价比无敌。我的朋友们,如果你对青旅有兴趣,可以去相关城市的“背包十年”体验一下。如果体验了还觉得不够好的话,那就无需再去其他青旅了,因为“背包十年”在青旅里已经是天花板。 在背包十年小憩一个钟头,若不是惊魂的手机来电,我差点就睡过头了。《长恨歌》在华清池宫表演,地铁过来需要1个半钟头。 华清广场的铜雕、石柱、花墙。 19:40第一场,我19:10到达售票口,广场上已经等候了很多人了。排队换了座位票,3座感觉有点偏。 进场落座后,才发现座位是从中间往两边单双数排列,3座居正正中。14排位置也算靠前,又是一个小幸运! 座无虚席,对演出的开始充满了期待。 我看任何演出都没有拍照的习惯,喜欢沉浸式体验。也不甚理解那些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坐到这里,全场通过手机看的游客是什么心理。《长恨歌》以骊山为舞台背景,根据表演的篇章会有烟火、飞天、光影特效,声电舞美特效,这些都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的视觉冲击,是手机屏幕窄界面拍不出来的。<div><div><div> 整场演出气势辉煌、盛大的场面展现了大唐的繁华与悲壮;优美的無姿和奢华的舞美把唐明皇与杨玉环爱情的伟大与坚韧也展现的淋漓尽致。</div><div> 然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长恨歌》对于20多岁的孩子们看,会被气势浑宏的场面震撼,哇声一片;30多岁的青年看,会为爱情的悲欢垂泪雀跃;而我感受最深的却是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前一幕大唐盛世、梨园歌舞,后一幕安史之乱、仓皇出逃;前一幕万千宠爱与一身,夜夜娇侍不分离;后一幕万罪归并与一身,洒泪魂断马未坡;前一幕封地受赏,门户光彩,后一幕千古骂名,大唐罪人。虽然唐、杨最终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甘为连理枝,但即使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生死遗恨,永远没有尽期,此长恨吧......</div></div><div> 《长恨歌》也告诉我们,任何和平的时代,都不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守不住自己的子民,保护不了自己爱的人,算什么一代明君。结果历史还把过错归在一个女性身上,本身就是荒谬的。</div><div> 整场演出,虽然场面宏大,但过多的舞蹈、寥寥无几的历史旁白,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整体效果。通常期望过高就会有失望,但有收获就所值吧。</div></div> <p class="ql-block"> 在《长恨歌》开场前的空隙,预约了第二天早上陕西历史博物馆8:00—10:00的参观。这几年,博物馆旅游大热,陕博的票十分紧俏,要抢定。西安博物院的票预约容易一些,就安排到了下午1:00—3:00时间段,放弃一顿中午饭,这样也不会影响我下午回运。</p> 第二日,原本计划的是早上去洒金桥赶个早场,吃个牛丸胡辣汤、皮蛋卤汁凉粉,然后再去陕博。无奈有了突发事情,夺命连环call。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下午2;00就得赶回运城。<div> 陕博一票难求,不易得,洒金桥美食和西安博物院就只好来日方长了。背包十年门口吃了个鸡蛋灌饼,就赶着去陕博了。<div> 8:00就到陕博了,排队验票等了10几分钟。这个穿裙子的“大姐”你能猜出她多大年龄了么?78岁,大连过来的,我核验过她的身份证。“大姐”跟我父母和婆婆同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颇为感触。希望我耄耋之年,也能保持有这样康健、靓丽、洒脱的气场。 </div></div> 一大早,陕博院里就人山人海的,原本想着赶个早场,人少一些,安静地看。事与愿违是人之常态呀! 到前台租了个讲解机。第一次用,琢磨了多半个钟头才搞明白使用细节。每个展品上有编码,可以在机子上搜寻编码听讲解,所有的讲解都比较浅层。有时候讲解机会根据你当下所处的展厅位置,自动切换。所以,单纯的依靠它,会听的很凌乱,加上讲解机配的耳麦贴合度稍差,即便把音量调到最大了,外界的杂音依然可以十分有效地干扰着,我很受影响。以至于一个钟头后,弃之不用了。所以,也算是走马观花陕博了。 每一件展品都沉淀着厚重的岁月,它们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脚踩的都是历史。当你凝望时,隔着时光和历史的长河,如果周边的环境足够宁静,我相信,一定会穿越的,也许换化成一个兵俑、一个瓦罐或者一个陶俑诉说岁月的故事。<div> 在博物馆,最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瘠,古老先贤厚重的文化和深邃的智慧、一眼万年的沧桑都会灼烧着我空白寡淡的大脑,羞愧无比。</div> 穿越时空的凝视,皆是满满的震撼。 这件青铜器名曰“日己觥”,就是成语“觥筹交错”里的“觥”。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当成语被具象化,你会惊叹于古老先辈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这就是“虎符”,皇帝将帅调兵遣将的兵符。<div>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爱逛博物馆?我想,博物馆大概像一把钥匙,我们透过文物可以穿越时空隧道,打开一扇自己从未接触的世界的大门。其中珍藏着记忆,汇聚着历史,也记录着那些已经远处却留有痕迹的时代。</div><div> 实在是知之甚少,加上参观的人太多太多了,环境嘈杂,我草草地走过三层展馆,就离开赶火车去了。</div><div> 对于参观博物馆,我这次的感受是,最好提前做一些功课的,多看看相关的视频或书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了,再看就不会感到空洞和无聊了。</div> 赶到西安北站,略早一些,离下一趟车还有27分钟,手机里有张高铁贵宾室的劵,就去体验了一下。 <p class="ql-block">西安北站有三个贵宾室,分别由中国人寿、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挂牌,工商银行的这个空间最大、配置最高。</p> <p class="ql-block">落座后,贵宾厅的乘务员会给送来茶水、咖啡(速溶)和部分小零食。也有罐装的饮料可以免费索取。</p> <p class="ql-block"> 我见隔壁男士桌上摆放有小面包,就提了一句“拿个小面包”,乘务员很慷慨的端了一盘5个过来。抬眼过去,似乎只有我这小桌上有2个盘子……</p><p class="ql-block"> 开始检票时,乘务员会过来提醒,并拿走号牌。询问了一下,是否可以把桌子上的小零食带走,得到肯定答复后,全部囊于包中。也不知而今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还是夕日负债丧心病狂节俭的后遗症,越发的“不知廉耻”了。刷抖音,360大佬周鸿祎也拿机场贵宾厅的小零食,心顿然就敞亮了。</p><p class="ql-block"> 补过费用的铁通卡顺利通过检票口,6号车厢捡一空座,舒适返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