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4.11日,趁中午休息时间,好友娟开车,邀约我们一行5人来铁厂镇踏青游玩,圆了去年没有完成的“铁厂赏梨花🌸”之行的夙愿。一路上,司机兼导游的同事帅哥闫边开车边给我们讲路上看到的风景和相关的人文古迹。</p> <p class="ql-block">铁厂镇历史悠久,据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6年)《重建铁厂城碑记》载:“遵化铁冶始创自中唐历经宋元至今”。相传,铁厂镇晚于玉田,早于遵化,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铁厂镇初名为白冶庄,为防御边寇始建土城,驻守军队。后经宋元两代,一直在此炼铁铸造兵器盔甲。传至明朝,由于铁冶业不断发展,人口也逐年增加,于是把白冶庄,改称白冶厂。后来为了纪念古老的铁冶历史,把白字换上了铁字,就叫铁冶厂;清道光年间,铁冶厂又改为铁厂。铁厂镇古迹、庙宇繁多,拥有古泉喷珠、燕王古墓、煤山不雪、古洞藏仙等十大美景传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厂会议</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铁厂是红色革命胜地。著名的“铁厂会议”“甲山战斗”都发生在这里。在铁厂镇新刘庄村,巍峨雄壮的甲山脚下坐落着一座烈士纪念碑——甲山烈士纪念碑。70多年前,这里曾与日寇发生过一场比狼牙山更为惨烈的战斗,几百名战士壮烈牺牲!这里被誉为“冀东狼牙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甲山战斗</p><p class="ql-block">1942年,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十二团政委刘诚光和二营教导员苏连存同志率领八路军十二团的战士,执行护送政治干部去集训的紧急任务。然而,尾随的敌人已卡住主要路口,战士们没吃一口饭就立即向北出发,抢占铁厂境内的甲山。面对铜墙铁壁的包围圈,战士们与三千余名的敌人从早上持续战斗到下午,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突围未能成功,他们誓死不当俘虏,集体跳崖,壮烈牺牲,平均年龄不足25岁,谱写了又一曲燕赵悲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8年8月,为恭葬抗日战争中二百五十余名烈士之遗骸,始建甲山烈士纪念碑;1982年9月被列入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列为遵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列为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基地内建有烈士纪念馆一座,馆内陈列甲山战斗图片展、英雄简介、领导题词,烈士纪念碑一座。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参观、祭奠的人次达数千人。</p> <p class="ql-block">铁厂镇位于遵化市东南部,东邻迁西,南接丰润,距城区70华里,是个边远山区镇,全镇总面积76.8平方公里,全镇辖20个行政村。</p><p class="ql-block">紧邻铁厂村西南有座大山叫无终山,无终山半腰,有一个天然山洞,当地人叫它无终子洞,传说铁厂在很早以前,这里属无终国,无终国战败以后,国王曾避难于此而得名。后来到燕国时期,燕国被秦所灭,燕太子丹也来此洞避难,后死于洞中,为纪念燕国之主,后人于洞内建一小阁,将他的像塑于阁内,祝福他得道成仙。直到建国前此阁还保存完好,每到节日当地人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此外在旧时每到夜晚,洞外常有亮光晃动,俗称狐仙炼丹,故有古洞藏仙之说。</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民族英雄戚继光做蓟镇总兵的时候,曾经几次到过铁厂,因为这里冶炼的铁也供应军队制造兵器,对蓟镇戍边有不可忽略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万历三年工部派郎中唐文灿到铁厂负责冶铁事务。戚继光在福建抗倭的时候,和福建当地人唐文灿成了好朋友,这次因为工作关系都到了蓟镇,他乡遇故知,戚继光这次来也有看望老朋友之意。</p><p class="ql-block">万历三年的春天,唐文灿领着他游览无终山上无终洞。</p> <p class="ql-block">1.无终子嘉父传奇</p><p class="ql-block">古时有个无终国,有一位叫嘉父的王子信奉老子教义,甘愿舍弃王位,隐居到这里修行,道号“无终子”,终成正果;后来的人们把这里当做一个纪念地,洞里供奉着神位。</p><p class="ql-block">当时山洞叫涌泉洞,戚继光建议唐文灿根据传说,改洞名叫“无终洞”,也捐了银两给洞中的道士,作为修缮无终洞的捐资。唐文灿接受了戚继光的建议,着手修缮无终洞建筑设施,到了九月修缮竣工,唐文灿亲自作文刻碑记述这件事,碑名《重修铁厂无终洞记》,碑石现在仍立于无终洞北侧。</p><p class="ql-block">戚继光这次写了一首诗《赠无终洞道士》</p><p class="ql-block">七日山中已烂柯,岂期再为道士过。年来鹤驭经多少?纵有无终奈尔何!</p><p class="ql-block">“七日烂柯”是个神话传说故事,晋人王质进山打柴,在山洞中观看仙人对弈,专注入心而忘时,仙中七日,俗世百年,砍柴的斧柄都烂掉了。王质回村后,感于人间的变化,遂入山出家,终于得道成仙。</p> <p class="ql-block">2.无终子田畴传奇</p><p class="ql-block">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描绘的理想社会,引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探求,许多地方都宣称自己是原型。但遵化铁厂公布是桃花源的原型确有大量铁证:一是历史大家陈寅恪提出的魏晋时的“坞堡组织”是桃花源的参照物,各地必须存在类似的“坞堡组织”;二是东汉儒士田畴在遵化无终山地区依据“坞堡组织”建立了五千多个“无终山都邑”,其在乱世之中为山中人建立了一方人间乐土,里面的组织生话形态很像桃花源。三是100年后的陶渊明亲身到铁厂考察了“无终山都邑”,并做了一首诗大加赞赏,此诗被收录于县志。</p><p class="ql-block">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任司空、冀州牧的曹操率军东征乌桓时、驻足于无终(包括遵化),派人特请名人田畴共议。畴愿为向导,择北路出喜峰口, 奔平泉,直捣乌桓老巢,使其一举成功。</p> <p class="ql-block">3.无终子洞燕昭王墓传奇</p><p class="ql-block">遵化旧志书均记载:燕昭王墓在州南六十里无终山上。在铁厂镇西店子西侧百余米的坡地上,有一座古墓,其距无终子洞正东约两公里。虽然这座墓的封土在文革期间已被人们挖平,但据铁厂村的老人回忆,这里曾经有一处约一亩三分地大小的土丘,昭示着墓主人的风光与气派,其规模与王侯墓等级是同等级的。虽经文革浩劫,但在铁厂当地还遗存有三统有关燕昭王墓的石碑,其中有二碑伤残,一块留:“燕昭”二字,一块剩一“王”字,两块残碑石质不同,可以肯定并非是一块碑。虽无法断定其年代,但其为燕昭王墓碑,是可以确认的。</p><p class="ql-block">代代口耳相传说:末世燕王太子丹因派荆轲刺杀秦始皇未成,携四世祖、齐国恨之入骨的昭王尸骨逃至涌泉洞,也就是今天遵化境内的无终洞避难。后被朝廷发现,只好将昭王尸体安葬于此,只身逃往辽东。</p> <p class="ql-block">4.无终子洞涌泉传奇</p><p class="ql-block">铁厂镇西面的无终山下有一寺,名涌泉,原来这寺庙与无终洞有关。民国年间的《遵化县志料》记:无终子洞又名涌泉洞,据明万历三年(1575年)督理铁冶唐文灿《重修(无终洞)碑记》无终子洞,越一坂(指山坡)即涌泉寺,寺阴兹洞之麓,故又名涌泉洞。由碑文可知,无终洞原为涌泉洞,是戚继光更名,想必这与山下的涌泉寺和铁厂中学龙王庙的涌珠泉有关。</p><p class="ql-block">涌泉寺坐落于无终洞东坡,传为唐王李世民征东时路过此地指令修建。坐西面东,原有大门、二门、大殿、古塔、古树等,佛像满堂,大门镶嵌“涌泉寺”三个大字,寺东百米之外有一口井,传李世民见泉水四溢,令人砌成,后每遇夏秋,井水涌出,水柱高达一米多,人称“古井喷泉。</p><p class="ql-block">涌泉寺北1公里之遥有龙王庙,现在龙王庙旧址在今铁厂中学东南角,龙王庙前有泉水名曰涌珠,遵化州志记载:此泉在州东南铁厂北二里许,相传唐太宗征东,军马饮用此泉水不减少,李世民赐名“圣水”,泉自石罐中出,涌泉成珠,泉水声震山谷。</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明朝冶铁厂遗址</p><p class="ql-block">冶铁——根据清朝同治年间修撰的《遵化通志》记载,遵化铁冶始创自中唐历经宋元至今,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唐在铁厂聚匠炼铁,铸造盔甲兵器。明朝时期,中国最大的官办炼铁场,就是位于顺天府所辖的遵化境内铁厂,当时工人数量最多达到2500人,炼铁炉达到25座之多,铸造炉达到50多个,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冶铁基地,也是白冶厂的鼎盛时期。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京师从南京迁到北京,为了增强北边军事力量,需要大批军工铁器,皇帝下旨“兵家用铁专用遵化大同”,更确立了遵化的冶铁基地地位。《天工开物》一书还记载了遵化铁冶厂的炼铁技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铁厂镇现存的明朝冶铁厂遗址遵化铁厂,在国际国内都有着重大的影响。2006年9月,丹麦学者华道安(右一)、英国学者秦汉杰(左一),在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延祥陪同下,慕名来到遵化,对境内的明朝铁冶遗址,尤其是铁厂镇冶铁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察。</p> <p class="ql-block">后记:唐朝始建的铁厂村,无终山上无终子洞,有春秋时期隐居到此洞了却人生的嘉父,也有东汉义士田畴在遵化无终山乱世之中建立的一方人间乐土,并吸引了大文学家陶渊明亲身到此考察桃花源,也有燕太子丹东逃避难于此并将先辈燕昭王埋葬无终山,这里还有古井喷泉、涌泉成珠之景观。美哉我千年古城魅力遵化,壮哉我700年冶铁历史白冶山,此正是铁厂遗址今犹在,无终子洞有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