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农历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民间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虽然科学性有待考证,但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地菜和鸡蛋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为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传统习俗。柯贝李托育园于2024年4月11日向小朋友们进行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教育活动。初步了解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由来。品尝荠菜花煮的鸡蛋;认识荠菜花,绘画荠菜花;讲三月三的故事。初步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代表着健康!</b></p> <p class="ql-block"><b>传说在三国时期,华佗在楚地采药,途中遇到大雨,去一老者家中避雨时,看到老者被头痛、头昏等病症折磨得厉害。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荠菜,让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吃了以后,头不痛了,眼睛也不花了。</b></p> <p class="ql-block"><b>这个方法很快流传开来,渐渐在江汉平原一带形成了风俗。由于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便有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说法。</b></p> <p class="ql-block"><b>你知道三月三要吃地菜花煮鸡蛋吗?每年农历三月三有一个吃地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地菜也叫荠菜,民间有句流传颇广的谚语: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传闻,三月三这一天吃鸡蛋可以祈求平安,防病避灾。最直接的说法就是头不昏,脑不疼。</b></p> <p class="ql-block"><b>瞧瞧,小朋友们津津乐道地认真观察、动手感知荠菜花的形状,香味……</b></p> <p class="ql-block"><b>通过三月三煮荠菜吃鸡蛋的传统习俗的教育。老师让孩子们讲、听、看、摸、闻、画等方式认识了荠菜花,展示自己绘画的作品"漂亮的荠菜花"。</b></p> <p class="ql-block"><b>“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b></p> <p class="ql-block"><b>今天,我们一起品尝荠菜花煮鸡蛋了哦!</b></p> <p class="ql-block"><b>小朋友开始剥鸡蛋、品尝鸡蛋啦。哇,有股淡淡的清香味!真好吃!味道美美哒!</b></p> <p class="ql-block"><b>通过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的习俗、传统的美食,同时也通过自己动手,既增强了婴幼儿对习俗的认知,并体验了活动的快乐!传统文化浸润婴幼儿心灵,愿孩子们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b></p> <p class="ql-block">柯贝李托育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