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六十五年再聚章党

扬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谨以此纪念火电子弟学校(1959)一年一班同学六十五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同学六十五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的建设时期,我们跟随父辈从洛阳、吉林等地汇聚于抚顺的章党,在这里建设一座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辽宁发电厂。同时,在这里也诞生了辽宁一公司子弟学校(1964年更名为火电子弟学校)。我们这些建设者的孩子们,于1959年9月入学一年一班,学生50余人。1965年7月,小学毕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65年,火电子弟小学六年一班毕业师生合影。(三排左1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的住宅区就建在章党河河东一个叫窑沟的山脚下。一趟趟“干打垒”平房由北向南依地势环山而建,错落有致。每栋平房十户,共有九十多栋,近千户人家,由一条千余米的马路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条马路叫“启东街”。启东街作为行政区将这片住宅区从北到南划分为四个居民委员会,但人们仍习惯叫它窑沟。在这条街的中段建有一个综合百货商店和粮店,供应这条街上居民的日常生活物资用品,而学校就坐落在这条街道北部的居民住宅之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8年,废弃的窑沟商店,现在早已荡然无存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窑沟住宅区的南端是第四居委会,这片住宅的每趟房子的落差比较大,有的地方站在上趟房看到的是下趟房的屋顶。在这片住宅区里,小学一年一班的同学比较多,大约有二十来个,大家都是上下坎左右趟房住着,即是邻居又是同学。大家一起上学放学,一路上打闹嬉笑。寒暑假成立学习小组,今天到你家,明天到我家,大家在一起写作业在一起玩耍,彼此的名字甚至外号都记在了心里......</p><p class="ql-block">  1965年9月,我们升入火电子弟中学,小学六年一班的同学们分散在了各个班级。此后,经历了上山下乡、陆续抽调回城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同学们分布在市内、省内外各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5年春节,小学六年一班毕业十周年合影于章党。(后排右4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  1975年,我们小学六年一班毕业已经十年了。春节前夕,我和同在辽宁发电厂工作的乔玉莲同学商量,利用假期联系同学们相聚。经过大家相互转告、串联,是同学这个称呼,又把分开已久的同学们再次召唤到一起,共有23名同学相聚了,在章党照相馆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从告别了懵懂无知的童年,到再次相见于风华正茂的青年,眼前的你我都变了模样。相聚的欣喜之余也有些许遗憾,由于分别已久,男女同学之间都有些矜持、羞涩,有的甚至没能说上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小学毕业后的第一次聚会。之后,很多同学陆续离开章党各奔东西,除了一些同学仍保持联系、找机会相互探望外,大多数同学再也没有见面。只有这张珍贵的照片,永远留下了同学们的青春身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章党河上的安全桥</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同学们都已成为了退休的老人,闲暇时光不时会想起当年同窗学友。每有外地同学回抚,总有同学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微信时代使同学情缘再次系起,同学聚会令四面八方的同学团聚抚顺,让四、五十年没有见面的同学再次同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8年6月,知青下乡五十周年之际,回抚第一次看望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们合影。(后左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前排左2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8年9月,小学毕业53周年回抚看望同学合影。(后排左3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9年9月,火电子弟小学一年一班同学60年周年聚会合影。(后排右1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再聚章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时光,如流水般飞逝而去。伴着三年的疫情,同学们走进了古稀之年。由于疫情原因,几年未曾回抚。今年清明回抚祭奠父母,本不想打扰同学,但有同学微信问是否回来了,同学们好在一起聚聚。一直也很想见见同学的我便如是回答,同时也说想去久别的章党。很快,海兰、光兰和雅明就联系了同学安排了酒店。</p><p class="ql-block"> 4月6日,窑沟的12名同学聚会在章党龙江大酒店,看到几年未见的同学依然安好,十分欣慰,满堂笑语欢声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左起:颜丽华、苏小玉、毛忠华、吴鹏英、于海兰、乔玉莲、薛光兰、苏显华、张松、杨玉祥、吕雅明夫妇。</span></p> <p class="ql-block">  章党,在我的心里,就是抚顺的代名。它是父辈们为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的地方;是同学们成长、出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尽管,当年的繁华落尽、风光不再,但它依然是同学们心中从未远去的家园,也是令我今生难以割舍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同学,风雨兼程走过了六十五年。今天,久别的我们再次相会在章党,此情此景令我倍感亲切。同时,也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热情款待。</p><p class="ql-block"> 当下的每一天,都是我们最年轻的一天,都是我们最美好的一天。祝愿我的同学们:开心过好每一天,一起迎接快乐、幸福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