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前行有担当,敢叫堡村换新天,――大宁县太德乡堡村党支部致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作者:郭成平

笑看风云

<p class="ql-block">  早就耳闻太德乡堡村近几年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早春二月,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九锁、副会长李玉山一行四人驱车来到一望无际的晋西第一黄土塬――美丽的太德乡堡村,慕名前来采风。</p><p class="ql-block"> 人勤春早。一路上,远处盛开的粉艳艳的山桃花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讯息,田间地头不时有农人忙碌的身影。上午9时20分许,刚进堡村,只见路边一片果园里早有约十几位农夫农妇正在劳作。我们随即下车打听村里队部所在地,碰巧迎面而来的一位四十来岁、身材精干,看上去稳重实在的中年人,正是堡村的当家人、党支部书记许毅平。待我们说明来意后,他高兴地说:太好了,这里就是前年刚发展起来的54亩连片“宁脆”苹果园。你们可以先跟村里老百姓聊聊,然后咱们再去队部跟干部们交流一下,也好多了解一些情况。嚯!真是底气十足啊,仅凭这番话就让人对该村工作有个大概的把握。</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半天的看现场(果园、村容村貌、学校、广场等)、听介绍、进农家、访农户等一系列访谈过后,我们由衷地为堡村党支部及村委干部的扎实工作及带来的变化发出赞叹: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b>  一、党旗为什么这样红?堡垒坚强是关键。</b></p><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40岁的许毅平被组织选派到坐落于素称“万亩塬”的大宁县太德乡堡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和曹家庄两村合并后辖有8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18253.7亩,耕地面积8742亩,人口447户1240口人,共有46名党员的大村子当“村官”,没有压力那是假的。他深知堡村在全县是一个老大难村,各项工作比较滞后。到村后他迅速转变角色,融入干群,吃住在村,走访群众,熟悉村情民意,融合两委班子,理清工作思路,以抓党建、保稳定、凝人心作为首要任务,完善党支部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聚焦村里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与党员共议解决遗留问题。上任之初,他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实施“抓班子,整顿提升;抓队伍,干部提升;抓阵地,场所提升;抓发展,集体经济提升;抓制度,切实保障提升”五大工程,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就是带领村子发展的火车头。”随着各项工作紧锣密鼓的推进,全村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热潮。两委干部纷纷表示:要不负韶华、脚踏实地,响应党中央号召,奋力开拓乡村振兴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在村党支部班子推行全面压实党建工作责任,聚焦“四力”提高党支部建设水平,“不扎花架子、不弄空套子”,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实实在在促党建,开展“党建+”工作模式。结合“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与党员共议乡村发展规划,确保村里事事集体讨论决定,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集体大小事公开透明,让群众心服口服。</p><p class="ql-block"> 全体党员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的工作作风,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了助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堡村民众目睹党支部的扎实作风,切实感受到新班子的战斗力和一心为民的“真性情”,也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b>  二、产业为什么这样兴?科学规划措施硬。</b></p><p class="ql-block"> 村党支部一班人,告别以往“衙门”作风,走出办公室,跨入百姓门,零距离开展群众工作。他们白天上地头,晚上坐炕头,遍访群众,倾听民声;认真普查自然村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盘算集体资产收益,规划远景蓝图。他们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村情,召开党群座谈讨论,理清了靠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可行的规划和落实措施,通过几年的稳步实施,使得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为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堡村“两委”一班人结合当地发展优势,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大力发展花菇种植、有机蔬菜休闲体验园、精品果园等特色产业。</p> <p class="ql-block">  前年9月,堡村花菇种植产业带头人冯军平带着村民在大棚里忙着花菇采摘、精选、装箱、发货,大棚内外人头攒动,忙忙碌碌。刚刚送走花菇采购商,冯军平专程来到堡村村委会报喜。他说,多亏了党支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扶,让自己种植的花菇远销外地,这次卖出300斤干品,一下收入了8千多元。后来,冯军平又扩种到2个500平米的蘑菇大棚。如今,他的花菇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仅此一项,他家年收入近5万元,还吸收带动本村13人务工,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p><p class="ql-block"> 堡村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的根本之策,按照“1+N”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宁脆”苹果主导产业,于2021年在堡村大南坪建成太德乡宁脆苹果科技示范园54亩。主栽宁脆苹果,株行距1.5×4米,亩栽植111株。该园由太德乡堡村宁脆苹果栽植销售专业合作社,采取互助合作模式,并运用“智能云”灌溉系统,标准化管理。示范园的管理模式和目标是:一年定植、二年成形、三年挂果,四年亩产达2000斤,预计盛果期亩产可达5000斤左右,产值达到25000元。</p><p class="ql-block"> 党支部和村委干部通过推进产业富民,念好发展的“致富经”,为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描绘了美好蓝图。</p> <p class="ql-block"><b>  三、村容为什么这样美?干群一心意志坚。</b></p><p class="ql-block"> 堡村“两委”按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要求,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争取了400余万元项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建围墙“文化墙”2890米,整修两个蓄水池,铺设街道760米,整修排水池2308米,争取资金70余万元,对全村187户进行了无害化改厕。同时,利用光伏收益资金动员各家各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户容户貌整治,提升了农村环境卫生,美化了村容村貌,使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变化。</p><p class="ql-block"> 堡村党支部借助省体育局帮扶的契机,争取5万元体育设施,确保了农民群众健身活动有器材。党支部还发动群众,组织了堡村威风锣鼓队,鼓励发展群众文化产业,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使民俗文化活动欣欣向荣;深入挖掘传承历史文化,利用堡村崾红军战斗遗址开展党史教育,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为堡村擘画了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p> <p class="ql-block">  “毅平这小伙子确实能干,有魄力,有头脑,有办法,这几年在堡村也下了大苦,出了大力,不过功夫也没有白下,村里方方面面的变化挺大,特别是村里过去的不良风气有了很大转变。”退休后回乡搞杂粮加工的73岁的堡村人冯刘光接着说:大家伙也都得到了实惠,老百姓也看在眼里,打心眼里佩服他,感激他。</p><p class="ql-block"> 许毅平带领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创造了“堡村经验”,跑出了“堡村速度”,他本人也在脱贫攻坚中荣获“大宁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如今的堡村,不仅改变了以前脏乱差的村貌,更重要的是干部群众从思想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相信,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堡村人所搭建的这台乡村振兴的大戏将会一幕幕拉开,他们所擘画的堡村新蓝图将一步步变成现实。相信在许毅平的带领下,堡村的明天会更加灿烂。</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郭成平,山西大宁人,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经济师、政工师,临汾市作协会员,曾用笔名“再探一壶”。爱好文学与写作,文章散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及多家网络文学平台,并有数篇获得各类奖项。现就职于山西焦煤汾西矿业临汾公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