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游葛岭

xjj

<p class="ql-block">西湖北面俊俏的塔是保俶塔,它立于宝石山上,西边与宝石山相连的是葛岭,这是我要去游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清明那天,上午游览了茅家埠,接着乘车到岳坟,先游览了孤山,后山上,前山下,然后就到葛岭去。</p> <p class="ql-block">葛岭我是去过的,1977年五一节,与邻居发小去杭州,上过葛岭,到过初阳台和保俶塔,当时年轻气盛,几步就上去了,登山过程几乎没留下印象。</p><p class="ql-block">这次游葛岭,计划要游三个景点:初阳台、抱朴道院和玛瑙寺。初阳台在山顶上,去过的。抱朴道院很早就听说过,没去过。而玛瑙寺一直没听说,直到今年,才从自媒体的视频中知道,葛岭上还有这么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游葛岭从西泠桥始,沿北山街上走,开始时街与湖之间是有些绿地的,我自然沿着湖走,湖边可看对面的孤山与白堤,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北里湖湖边的风光不错,桃花、垂柳、樟树各具特色,绿地中还横卧着一棵造型奇特的树,还没出新叶,不知是死是活。</p> <p class="ql-block">过撷秀亭,觉得亭后那樟树形状极好。此时北山街几乎贴近湖边了。看见路边一建筑,名为“秋水山庄”,知道这是《申报》报主史量才先生为他妻子沈秋水建的亭院式建筑,那史家与我母亲家有亲戚关系,而且还不远。那秋水山庄大门紧闭,否则一定要进去看看的。</p> <p class="ql-block">查百度地图,玛瑙寺在北山街稍北一点的葛岭路上,还指示要绕些道才能走到葛岭路,正找路之际,看见一个极深的弄堂,堂口有连横纪念馆的标牌,不管怎样,进去看看,待走到里面,抬头一看,“玛瑙寺”三字赫然在目,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地图已跟不上变化了。</p> <p class="ql-block">我穿过狭窄的葛岭路,走进玛瑙寺。整座寺院为旧址重修,依山傍水,占地1.5万平方米。现有的旧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遗存,主要有山门、厢房及园林等,大殿已荡然无存,看上去不像是个寺院,所以严格来说是玛瑙寺遗址。新修复的房舍有亭、台、楼、阁、廊等。其中圆门曲径,莲池花坛,青砖铺地,均依据原样复制。院内古树遮阴,圆门外的一棵古樟据说已有1600年树龄。</p> <p class="ql-block">这里设有连横纪念馆,连横是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也是台湾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著有“台湾通史”,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连横于1926~1927年曾在玛瑙寺居住整理文史资料。2008年建的连横纪念馆,不仅是弘扬中华文化和加强两岸精神纽带的重要平台,也是了解台湾历史文化和两岸文化交流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整修后的庭院,基本按原样布局,亭台楼阁,草坪花坛,曲径通幽。走到大殿东首,有两层仆夫楼,飞檐翘角,颇具江南古典园林韵味。楼前有一小亭,称“仆夫亭”。一淌流水潺潺,据介绍,此即“仆夫泉”。明代张岱《西湖寻梦》有:“僧侣芳洲仆夫艺竹得泉,遂名仆夫泉”的记载。但有资料说,玛瑙寺原在孤山上,就有仆夫种竹发现泉眼。南宋迁到这里后,又有仆夫种竹再次发现泉水,所以这里称作“后仆夫泉”,这真是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玛瑙寺历史悠久,为五代吴越王钱鏐创建于公元946年。南宋绍兴22年(公元1152年),玛瑙寺迁来本址。但它命途多舛,屡建屡毁,今天我们看到的玛瑙寺,是2004年重修的,但清末重修的寺院格局尚存,硕大的柱础石及大殿地基也清晰可辨,大殿今已不存,不过殿前青砖地面上还有二十余个磉鼓。其他的圆门曲径、莲池花坛、青砖铺地均依据原样复制。现在里面还开设了茶馆和咖啡馆,原有的寺院有了新的元素。这里的蜡梅玉兰樱花与建筑相互映衬,开花时也吸引了不少游人,我就是看到这些赏花的视频,才知道这玛瑙寺的。</p> <p class="ql-block">出玛瑙寺,东边就是题着“葛岭”两字的抱朴道院的大门,门两侧一幅对联,很有意思:初阳台由此上达,抱朴庐亦可旁通。简直就是指路牌。</p><p class="ql-block">一条整齐的登山石径,今日清明假日,游人自然比往常多,从大门到真正的道院路可不近,葛岭的海拔是166米,我虽然不感到十分吃力,但毕竟年事已高,不能与四十七年前相比。一路攀登,终于到了抱朴道院门口。道院要收门票5元,我当然是免票人士。</p> <p class="ql-block">这个抱朴道院,现为全国重点开放道教宫观,尚存炼丹台、炼丹井、初阳台等道教名胜及古迹。相传东晋时著名道士葛洪曾于此结庐修道炼丹,葛洪著有抱朴子集,所以道院称为抱朴道院,连这座山也以他的姓命名为葛岭。</p> <p class="ql-block">道院门口虽小,里面的建筑依山而建,十分紧凑,最高处为太极阁,登阁可以观看西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登山又爬阁,加上已经走了不少路,上过孤山,体力消耗了大半,还要考虑回上海,所以也想放弃去初阳台了。后来想想不能功败垂成,继续登攀吧,其实上去已经没有多少路,300来米,且上坡不多。</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上初阳台,这里也是葛岭之巅。上面有一石台,有幅对联:“晓日初升荡开山色湖光试登绝顶,仙人何处剩有石台丹井来结闲缘”。四十七年前来过此处,印象已经淡漠。</p><p class="ql-block">这里虽说是葛岭之巅,看西湖却没有道院里的太极阁上好,因为树木已长高遮挡了视线。</p><p class="ql-block">下山去了,看看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不要说七十多的,五、六十岁的也难以见到,不由为自己的体力而沾沾自喜。快到山下时,见一老者正在上山,问高寿几何?说46年生的,比我年长几岁,我的优越感被一扫而光,看来人不能太得意忘形,须低调才好。</p><p class="ql-block">下山后,到新新饭店门口乘7路,直接去杭州城站,乘4点55分回沪的火车。公交车路过断桥边,看到桥上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想想自己游茅家埠、孤山、葛岭,游人不太多,颇为欣慰。这一天,行走二万7千多步,登葛岭和孤山,回家精力尚存,把三百多张照片输入电脑,又整理修图三十多张,这体力精力还算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