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

刘建明

<p class="ql-block">2024.4.9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特展: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红山之巅,海拔3700米,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共13层,整体建筑比天而立,高达117米。布达拉宫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机构办公处、僧官学校、宿舍、庭院、回廊等诸多功能,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藏式风格宫堡式建筑。1961年,布达拉宫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藏族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布达拉宫囊括了藏族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所有精华,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文化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视。1989-1994年,国家累计拨款5000多万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了首次整体大修;2002-2009年,再次投资约1.793亿元,用于壁画保护修复、雪城保护维修、环境整治和公用辅助工程配置;2018年,计划投资3亿元,启动《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项目》。历经两期维修,布达拉宫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世人面前,静静地谱写着统一多民族国家守望相助、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千年巍蛾(第一部分)</p><p class="ql-block">“相等帝释美妙宫,罗刹王威城相同。”坐落在世界屋脊的布达拉宫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其营建肇始于公元七世纪,后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兴工重建,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今日气势恢宏的宫堡式古建筑群,是目前西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功能最齐备的宫殿。布达拉宫所用建筑材料主要为土、木、石三种,在因地制宜的同时又包含着严密的科学计算,梁柱顶墙、地面门窗、壁画宝幢,无一不向世人展现着布达拉宫的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雪城之巅(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公元七世纪三十年代,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建造了高九层的大型王宫宫殿群。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重建布达拉宫,自此以后,历代达赖喇嘛都将政权中心设在这里,在白宫处理一切政教事务,并设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行政体制。十七世纪末,摄政王第司桑杰嘉措修建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二十世纪,随着高三层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落成,布达拉宫逐渐形成今日之规模。</p> <p class="ql-block">唐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臣到长安,向唐朝求婚联姻,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贞观十五年(641年)春天,松赞干布派噶尔东赞(禄东赞)到长安来迎接文成公主,唐太宗则派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陪同文成公主进吐蕃。文成公主除了带去中原地区的很多文化典籍外,随行的还有各种行业的工匠,对于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画面右侧绘唐太宗坐于六女侍所抬的步辇上,两侧各有一女侍举扇,后跟随一女侍举伞,太宗着圆领袍服,手握一长方形盒置于膝上。左侧有三人面对太宗躬身而立:着朱色圆领长袍、双手执笏、脸上长满髭须者,为唐朝官员;着圆领对襟长袍、上饰内有鸟兽的团花纹者,为吐蕃使臣禄东赞;着白色圆领长袍、双手执笏者,一般认为是翻译官。</p> <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像(公元14世纪)</p><p class="ql-block">合金铜 高33厘米,宽25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建立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修建布达拉宫。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制定一系列法律,统一度量衡,创制藏文,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修建大小昭寺,对吐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加强与周边民族之间的联系,均有重大贡献。此尊松赞干布像头戴白色毡帽,面目清秀,着三角大翻领袍,长袍束腰,饰耳环项链,发辫披肩而下,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结全跏趺。造像比例匀称,形态优美。</p> <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喇嘛</p><p class="ql-block">“后因藏王莽松作乱,官兵拆毁布达拉,仅存观音佛堂一所。嗣经五世达赖喇嘛掌管佛教,兼管民间事务,修立白寨,又有代办事务之桑结嘉木磋,修立红寨,及内外房屋,金殿佛像。”(《卫藏通志》卷六)</p><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出生于山南琼结帕住噶举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家族世袭日喀则宗本。六岁被认定为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迎至拉萨哲蚌寺供养,九岁拜四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二十一岁又从四世班禅受比丘戒。</p><p class="ql-block">1642年,阿旺罗桑嘉措建立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执政四十一年。</p> <p class="ql-block">1645年,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他下令重建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1652年,阿旺罗桑嘉措进京觐见顺治皇帝,顺治帝册封其为“西天大普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并赐予汉、蒙、藏三体文字的金印金册。也正是因为这次清政府的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作为西藏宗教最高领袖的地位得以正式确认。</p><p class="ql-block">1682年他圆寂于布达拉宫,被尊称为“阿巴钦波”(意为伟大的五世)。</p> <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喇嘛对于西藏地区当时的宗教、政治、文化发展以及藏族与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关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有效促成了格鲁派政教权力的统一。与此同时,他在宗教、历史、文学、历法和藏医药等方面都有颇高造诣。</p> <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喇嘛朝觐顺治皇帝壁画</p><p class="ql-block">该壁画于17世纪布达拉宫红宫扩建后绘制在西大殿东壁上,反映的是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朝觐顺治皇帝的情景。壁画中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对顺治帝与五世达赖喇嘛的座次高低、年龄差异和着装式样等作了详细描绘。</p> <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喇嘛像</p><p class="ql-block">鎏金铜 </p><p class="ql-block">高39厘米,底座长35厘米,底座宽26.4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像为红铜铸造,除面部泥金,通体鎏金。颊颐饱满,上唇有须,面容沉静。左手置于腹前,右手施说法印,捻持莲花。蹦跌坐于方垫上身着袒右式袈裟,内穿交领式僧衣。衣褶线条流畅,袈裟下摆自然铺于坐垫前沿。</p> <p class="ql-block">莲花生八名号像</p> <p class="ql-block">仪仗组(清木)</p><p class="ql-block">长174厘米,宽47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套仪仗为达赖喇嘛出行时使用。仪仗上的文字是清朝皇帝赐封达赖喇嘛的名号。其中牌匾上书:“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总理普天释教达赖喇嘛”,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封号。</p> <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长生牌位(复制品)</p><p class="ql-block">清木</p><p class="ql-block">高115厘米,宽70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该长生牌位系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派官员护送七世达赖喇嘛进藏坐床时赐予。牌位上用藏、汉、满、蒙古四种文字书写有“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当时即供奉在红宫的殊胜三界殿(即萨松朗杰佛堂)内,现仍摆放于原地。自七世达赖喇嘛开始,每逢藏历新年初一和皇帝生日,都要到此朝拜,行三拜九叩之礼。</p> <p class="ql-block">华盖(清)</p><p class="ql-block">木、丝</p><p class="ql-block">高285厘米,直径156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普陀洛迦(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藏式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既保留了藏族传统的碉楼房体系、木石结构的特点,又吸取了内地殿堂建筑中的梁架、斗拱、藻井、屋脊等做法,并融汇了印度、尼泊尔等有异域特色的装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形式。整个建筑既有内地建筑的传统结构又有藏式建筑的雄伟外观,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工匠的超凡智慧,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p> <p class="ql-block">地垄结构</p><p class="ql-block">地垄是布达拉宫建筑结构的重要特点。</p><p class="ql-block">为了通风防潮,大约明代开始,藏式建筑中出现了地垄的做法:先在地基上纵横起墙,上架椽木,铺统地面,其上建房。一般建筑的地垄仅有一层,而布达拉官由于建在陡峻的红山上,许多殿堂从山腰起基筑墙,地垄最多达八层,深30余米。如红宫西大殿地上只有五层,而地下(包括前面的西庭院)却有八层,白宫的地垄也有三层。这些地垄越靠下面,进深越小,更加阴暗潮湿,而且多为封闭式结构,无法进入。</p> <p class="ql-block">柱网结构</p><p class="ql-block">柱网结构是西藏传统建筑的另一大特色。“柱间”是藏式建筑传统的基本计量单位之一,许多大型经堂、佛殿中的柱子都纵横排列成网状,柱距基本相等。一般的藏式传统建筑中很少有面积达数百甚至上千平方米的开敞大空间,但在寺庙建筑中却很常见,布达拉宫白宫门厅、西大殿等空间就是这样一个柱子林立的宽敞空间。空间中柱网的布置非常符合现代建筑的设计原理,采用了既经济又规整的纵横垂直布置的方形柱网。</p> <p class="ql-block">四柱八梁</p><p class="ql-block">“四柱八梁”是藏式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是指建筑内部有四根用于支撑的柱子,沿着进深方向与墙体结合分别搭接六根主梁,而在水平方向的两根柱子之间再各搭接一根主梁,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很好地稳定建筑结构,也为在建筑中间建造天井创造了极好的结构条件。</p> <p class="ql-block">白宫东大殿</p><p class="ql-block">十七世纪后,配合着高侧窗的设置,柱网形式有了一定的变化,主要是运用了“减柱”的手法。这种“减柱”的做法与元代内地常用的“减柱”有所不同,它是从规整的柱网中取掉正中的若干根柱子,与侧面的高窗设置相呼应,形成经堂内天井,营造出一个光影效果丰富的视觉中心。</p> <p class="ql-block">白玛草</p><p class="ql-block">白玛草,又称边玛草,其原料是柽柳枝,是一种生长在高寒地区的深山中的灌木,生长期慢,质地坚硬,枝干不易分叉。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西藏劳动人民根据其不弯曲、不易腐烂等特点,巧妙地将白玛草应用在建筑上,成为西藏地区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材料。以白玛草作为墙体材料,既可以减轻局部墙体的重量,也可以起到独特的装饰效果。</p> <p class="ql-block">白玛草加工流程</p><p class="ql-block">将采集后的柳枝去掉枝梢,剥除树皮后晾置。</p><p class="ql-block">晾置干燥后的材料即为白玛草。</p><p class="ql-block">将白玛草用湿牛皮绳捆绑成手臂粗细的小束,上下用木钉固。</p><p class="ql-block">砌置于墙体外侧。</p><p class="ql-block">最后将其刷成红色。</p> <p class="ql-block">墙面涂料</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外墙的白色涂料是用白石灰、牛奶、白糖、冰糖等配制而成,红墙的涂料是用红糖、蜂蜜以及藏红花等材料配制而成,具有保鮮、粘度高的特点。除了布达拉宫,西藏的许多寺庙也会用到这些香甜的涂料。</p><p class="ql-block">每年藏历9月,布达拉宫便会开启一年一度的墙体粉刷工程,这就是布达拉宫例行的“换新装”。每当粉刷季,各地朝佛群众和四方游客不约而同地自发加入粉刷工作中。布达拉宫每年一次的粉刷活动,不仅为了建筑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建筑本身。</p> <p class="ql-block">阿嘎土地面</p><p class="ql-block">“打阿嘎”是藏族传统屋顶或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所用原料为当地特有的名为“阿嘎士”的泥土。“打阿嘎”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首先将开采的阿嘎土块捣成大小不等的颗粒,按从粗到细的顺序边浇水边进行夯打,直至表面平整光洁,然后涂抹天然胶类及油脂增加表层的抗水性能。日常保养需经常使用羊羔皮蘸酥油进行擦拭,使夯制的表面保持光洁。工匠们在修造地面时,手执木夯,分成两组,此起彼伏地唱着劳动歌,歌声统一着步调,夯土的声音即是节奏,这就是“打阿嘎”。</p> <p class="ql-block">金顶群</p><p class="ql-block">金顶群位于红宫之巅,在蓝天白云衬映下蔚为壮观,在日光照耀下,金光四射。红宫第五层为屋顶平台,在平台的西、北两面是七个金顶屋面。从东至西依次为九世、八世达赖喇嘛灵塔殿金顶,圣观音殿金顶和七世、十世、五世、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金顶。</p> <p class="ql-block">屋脊宝瓶</p><p class="ql-block">“敢支惹”是屋顶的一种吉祥装饰,也叫作“屋脊宝瓶”。在西藏佛教寺院和经堂屋顶的柽柳墙上都有铜质镀金的这种宝瓶传统装饰。</p> <p class="ql-block">此心所寄(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与皑皑白雪相伴千年的西藏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中最为闪耀的篇章之一。不论是深居于红山之上的王,还是散居宫下的臣民,西藏艺术都给予了他们心灵上的最大慰藉和精神上的坚实依托。这些斑斓夺目、耀光熠熠的艺术珍品,如今已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更是这片雪域高原上每一个生灵的心之所寄。</p> <p class="ql-block">唐卡艺术</p><p class="ql-block">唐卡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有西藏的“百科全书”之称。</p><p class="ql-block">唐卡起源于何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就西藏的绘画艺术历史而言,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公元七世纪,壁画已不能满足佛教文化发展的强劲态势,于是能够随意作画、便于悬挂、易于携带的唐卡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唐卡的应用非常广泛,信徒们或出于信仰,或为了某种纪念供奉唐卡。在寺院里,唐卡更是必备的庄严圣物,每个殿堂甚至僧舍都悬挂着唐卡。</p><p class="ql-block">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唐卡为我们研究西藏历史、文化、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卡的工艺</p><p class="ql-block">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最初以绘画为主,后来因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出现了缂丝、织锦、贴花、刺绣等诸多形式。</p> <p class="ql-block">绘画唐卡</p><p class="ql-block">彩唐</p><p class="ql-block">用多种颜料绘制而成的唐卡称为“彩唐”。</p><p class="ql-block">金唐</p><p class="ql-block">用金色为底,描红或描黑的称为“金唐”。</p><p class="ql-block">红唐</p><p class="ql-block">以红色为底的唐卡称为“红唐”。</p><p class="ql-block">黑唐</p><p class="ql-block">以黑色为底的唐卡称为“黑唐”。</p> <p class="ql-block">织绣唐卡</p><p class="ql-block">刺绣唐卡</p><p class="ql-block">刺绣唐卡是用丝线在丝绸上缀绣而成,是内地工艺的藏化表现。</p><p class="ql-block">织锦唐卡</p><p class="ql-block">织锦唐卡是手工机织而成,是以袁传佛教内容为题材的内地工艺。</p><p class="ql-block">堆绣唐卡</p><p class="ql-block">堆绣唐卡也称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栽剪拼贴后缝制在织物上。</p><p class="ql-block">缂丝唐卡</p><p class="ql-block">绎丝唐卡是以“通经断纬”的方法,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p> <p class="ql-block">五部陀罗尼坛城唐卡</p><p class="ql-block">公元17世纪</p><p class="ql-block">布画</p><p class="ql-block">通长148厘米,宽98.6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陀罗尼是梵文Dharani的音译,意为忆持不忘的“明咒”“真言”。坛城源于古印度佛教密宗,指一切圣贤、一切公德的聚集之处,可以称之为佛的宫殿,一般为修法场地上用彩色沙涂起或绘制,以及用金属和木质筑起的圆形或方形基坛,是佛教密宗修法时观想的重要对象。这是一幅彩色绘制的五部陀罗尼坛城,是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构图,由外到内以圆形和几何体形式层层相套构成,正中间为大随行佛母或佛,大千催破佛母、大孔雀佛母、随行佛母、大寒林佛母。外面图形以水图案及火焰图案装饰,第二层起用圆形的金刚图案、水图案、莲花图案装饰,表示大海、风墙、火墙和金刚墙、莲花墙、护城河。内圈正方形图案表示城墙、屋檐,层层深入,最后到达主尊殿,并用红、黄、蓝、绿表示东南西北四方。坛城的构图紧凑,图案繁复多变,抽象和具象手法并用,装饰性强,具有很美的形式感。</p> <p class="ql-block">宗喀巴传记唐卡之一</p><p class="ql-block">公元18世纪</p><p class="ql-block">刺绣</p><p class="ql-block">通长193厘米,宽106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刺绣工艺是从中原传入西藏的一种纺织工艺,是用针引线,按设计的图案在绣料上勾绘成花纹、人物图案等,以粗细不同的气线,不同的色彩和运针方法表现出图案的质感。这幅宗喀巴像唐卡即是这种工艺的体现。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他于十四世纪初倡导的宗教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而奠定了格魯派后来迅速崛起并且占据西藏宗教统治地位的基础。此幅唐卡中央为宗喀巴大师头戴通人冠,双目微闭,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双手转法轮印并各持一株莲花,莲花于两肩处盛开。左右肩部分别置经书和宝剑,象征着宗喀巴大师为文珠菩萨的化身。这是一幅讲述宗喀巴大师生平传记八十幅唐卡中的一幅,主要讲述了宗喀巴大师在卫藏地区讲经说法的经历。</p><p class="ql-block">此幅唐卡为不露地清纸,绣线、设色,退晕与间晕梧结合,采思平蟋、司线、平金、斜纏针、套针等针法,其中龙以平金表现的衣服纹样及人物神情最为细膩。</p> <p class="ql-block">喜金刚像唐卡</p><p class="ql-block">公元15-16世纪</p><p class="ql-block">刺绣</p><p class="ql-block">通长135厘米,宽87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吉祥喜金刚,梵语Hevajra,藏语ShriHevajra,藏名译音杰巴多杰,意译吉祥喜金刚,尤其注重阐述密教的明光教法,具有慈悲与智慧圆成的觉悟。他的智慧能使人洞悉自我执迷的妄想,化解清浊、善恶对立,从而解脱诸苦,使众生进入欢喜的境界。他所具的大慈悲即为大欢喜的体现,使众生进入俱生欢喜的境界。</p><p class="ql-block">此幅唐卡画心通篇皆为刺绣,做工精巧绝伦,全图用金线和五彩丝线绣成,以藏蓝江绸为地,满绣曼妙规整的花纹,并用金线勾勒轮廓。主尊喜金刚八面十六臂,身体呈藏蓝色,头戴骷髅冠,面露笑容,象征大乐。中间二手持颅碗结金刚吽迦罗印,拥抱明妃金刚无我母,余十四臂以扇状散开分持嘎巴拉钵,双身右倾呈战斗立姿,造型特征为喜金刚标准样式。此幅唐卡构图严谨,设色华丽,勾勒精细,造型规范,风格鲜明,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殊胜黑如嘎本尊像唐卡</p><p class="ql-block">公元18-19世纪</p><p class="ql-block">布画</p><p class="ql-block">长119厘米,宽76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唐卡画工精美,主尊內大殊胜黑如嘎本尊。大殊胜黑如嘎是宁玛派修行的主要本尊,是八大黑如嘎的总集,兼有八大嘿如嘎的各种功德。主尊九面十八臂,双身。头戴骷髅冠,面部三目圆睁,呈愤怒形象。背生双翼,双手于胸前交叉持金刚和嘎巴拉碗,拥抱天口法界自在母,其余手中持各种法器。佛母身蓝色,左手高举嘎巴拉碗。背后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背光。整幅唐卡色彩浓烈,绘制生动传神,细节栩栩如生。唐卡装裱规范、保存完好,兼具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p> <p class="ql-block">金刚萨埵菩萨立像</p><p class="ql-block">公元8-9世纪</p><p class="ql-block">合金铜</p><p class="ql-block">高18厘米,底径7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富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尊造像头束高髻饰以花冠,面相圆润而秀美,脸部泥金,似眼银,右手持金刚杵,左手自然下垂,立于莲座之上,耳环胸佩大方古朴,整体造型简洁古雅。</p> <p class="ql-block">财神骑狮像</p><p class="ql-block">公元17世纪</p><p class="ql-block">鎏金铜</p><p class="ql-block">高25厘米,底宽19.7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尊财神像头戴饰有宝瓶的天冠,骑昂首回头的狮子,两眼睁视,胡须飘逸,身绿松石,衣纹雕饰细腻精巧,神态自然优美。</p> <p class="ql-block">八大随佛子之</p><p class="ql-block">公元10-11世纪</p><p class="ql-block">合金</p><p class="ql-block">高24.5厘米,底宽6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五佛冠</p><p class="ql-block">清</p><p class="ql-block">布金</p><p class="ql-block">高18.5厘米,展开通长50.8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宮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这件五佛冠的每一叶冠中间,都有一个莲瓣形的佛龛,佛龛中间各有一个代表五佛之一的梵文字母,上下镶嵌珍珠、珊瑚、绿松石、蓝宝石等物,下缀长缨。五佛冠一般用皮、纸、木,或者镂空的铜皮、银皮等制作,分为五叶连缀在一起,每叶上装饰五方佛、梵文字母或者法轮、金刚杵、莲花、宝剑、火焰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号架</p><p class="ql-block">公元15-16世纪</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号</p><p class="ql-block">公元15-16世纪</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颅内供器</p><p class="ql-block">公元17-18世纪</p><p class="ql-block">银胎画珐琅</p><p class="ql-block">高11厘米,底径7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颅内供器,又称嘎巴拉碗。此件嘎巴拉碗由碗盖、碗体、碗托组成。碗盖和碗托施各色珐琅釉料,即“景泰蓝”。盖呈椭圆形,有金刚杵把手,刻八吉祥和海浪纹;碗托在三角莲台上立三角形支架,三方各有一头颅装饰。</p> <p class="ql-block">长寿瓶</p><p class="ql-block">公元17世纪</p><p class="ql-block">银胎画珐琅</p><p class="ql-block">高24厘米,底径8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富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长寿瓶为佛教供器和无量寿佛手持物。这件银胎珐琅长寿瓶是由瓶、托盘和插饰三部分组成。瓶口饰八宝纹,以四叶垂落的花叶装点:瓶身雕有异兽吐宝并镶有珊瑚、绿松石等;圈定为覆莲纹,并配有仰覆莲纹的托盘;插饰为叠层仰覆莲纹的球形;通体以银色为地,用绿、白、红等珐琅釉填色,美观稀有。</p> <p class="ql-block">香炉</p><p class="ql-block">公元18-19世纪</p><p class="ql-block">高30.5厘米,底径14.8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这件香炉由炉身、盖和提链组成。香炉上的主要纹饰鎏金,雍容华贵。炉身直口、鼓腹、圈足,炉腹上部饰一周如意纹,腹部正中刻两条道劲的团龙纹,圈足上饰垂莲纹。香炉上配有三个把手,把手巧妙地制成变形忍冬纹的形状。盖身镂空,以便香气从镂空的盖孔中飘出,镂空部分饰龙纹、花草纹。这种香炉一般用于重大喜庆和法事活动中迎接活佛高僧时使用。</p> <p class="ql-block">右旋海螺号</p> <p class="ql-block">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曼陀罗(复制品)</p><p class="ql-block">明永乐 鎏金铜 通高81.4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是密宗供奉像,在中央莲台上安置主尊,八瓣莲花内侧安置眷属尊,构成立体曼陀罗。连瓣可自由开启,方有装饰水瓶伞盖形扣件,闭合时状如花感唾像,莲茎下方左真向着莲茎奔跑而来的龙王,下方的台座,的空间里,有各种动物做装饰在卷草隔成莲花鼻陀罗的造型、技法以及风格特征均为典型的明初永宣造像样式,可以确定为明代宫廷里汉藏艺术交的作品,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是历代同类佛教造像中难得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錾花茶盖、茶托</p><p class="ql-block">公元19-20世纪</p><p class="ql-block">鎏金銀</p><p class="ql-block">高18厘米,通宽14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双龙戏珠菊瓣金盘</p><p class="ql-block">公元18世紀</p><p class="ql-block">金</p><p class="ql-block">口径25.5厘米,底径18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盘有藏文款,盘内纹饰精美,與底票刻双龙珠纹,盘中心为一火陷宝珠,两条蛟龙围绕着火焰宝珠上下翻腾于云海之中,身躯矫健、动感强烈。龙为五瓜,表明使用者的地位很高。器腹与口沿呈多瓣菊花形 并刻有藏文“17.6两,御用厨具”两行字,口沿上錾刻缠枝花卉。整件器物以黄金为材质,做工精致,呈现出璀璨华贵、吉祥喜庆的气氛,反映出制作敬献者对高僧大德的养敬心理。</p> <p class="ql-block">龙柄执壶</p><p class="ql-block">公元19-20世纪</p><p class="ql-block">高34厘米,宽42厘米,底径13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球形腹,短颈 下有矮圈足,壶嘴、壶柄均做成龙头形状,口沿饰缠枝莲纹,圈足上也装饰有变形的忍多纹 其上刻有一圈藏文,盖上有莲蕾状钮。这件酥油茶壶十分美观,警个器物既庄重又美丽。</p> <p class="ql-block">镶金墨绿玻璃杯</p><p class="ql-block">清</p><p class="ql-block">玻璃</p><p class="ql-block">高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4.5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龙柄执壶及盘、杯</p><p class="ql-block">公元18-19世纪</p><p class="ql-block">鎏金钥</p><p class="ql-block">壶:高27厘米</p><p class="ql-block">盘;口径19.6厘米,底径12厘米</p><p class="ql-block">杯:高11厘米,底径4.5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1121</p><p class="ql-block">这件执壶为供酒器,束颈,高圈足,足外撒。壶柄和流均细长,器身鸡心錾刻云凤</p> <p class="ql-block">龙柄僧帽壶</p><p class="ql-block">公元18世纪</p><p class="ql-block">银 高63厘米,底径21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僧帽壶一般是民间举行盛大的节庆时使用的一种酒具。此壶口沿、颈部、腹部和圈足上都有鎏金的装饰图案,在颈部和腹部分别装饰了行龙和团龙,壶的把手也巧妙地制作成一条龙的形状,造型高责华丽、端庄优雅。</p> <p class="ql-block">绿釉茶炉茶壶</p><p class="ql-block">公元19世纪</p><p class="ql-block">通高52厘米,底径18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p><p class="ql-block">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在西藏的每户家庭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茶壶,有陶壶、铜壶、银壶甚至有金壶。金壶唯有达赖、班禅和世家贵族才能拥有,最通的则是陶壶。这件陶质绿釉余炉茶壶造型古补,属于藏族生活用具中极为普遍的温茶器具。使用时,先将碎牛粪和火放入茶炉内,然后把打好的酥油茶倒入壶中置于茶炉上,上盖块棉片起到保暖的作用,随时都可以喝上热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玉万寿纹龙钮盖执壶</p><p class="ql-block">明 玉 高26厘米,口宽9厘米,底宽8.5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富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壶玉质深碧色,盖呈覆莲瓣形,其上镂雕一带四个套环的钮,莲瓣式壶身,圆口,短颈,流略外倾,爬螭为柄,并自柄头垂有套环,腹部琢有八莲花瓣,瓣上有各种花卉及“万寿无疆”纹,莲瓣高足。此壶纹饰繁缛,琢磨精细。</p> <p class="ql-block">“马上封候“图摆件</p><p class="ql-block">绿松石</p><p class="ql-block">高14.5厘米,底宽9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角质鼻烟壶</p><p class="ql-block">公元19世纪</p><p class="ql-block">长14厘米,口径3.5厘米</p><p class="ql-block">此鼻烟壶主体以黑色牛角雕刻而,再镶嵌以白色的象牙,并在象牙上进行镂雕,具有典型的藏族传统特色,色彩对比强烈,工艺精涩,堪称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粉彩八宝纹雕瓷鼻烟壶</p><p class="ql-block">公元18-19世纪</p><p class="ql-block">瓷 高9厘米,宽4.5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鼻烟壶粉彩镂雕饰八吉祥纹,壶口包金并绘回纹,壶盖镶嵌、颗红珊瑚,壶底饰一周如意云纹,足内矾红“嘉庆年制”四字篆书款,小巧玲珑、别致秀美、绘制精湛、便于携带。壶身八吉祥纹布局匀称,雕瓷技艺高超,制作精良,代表了藏族传统文化与内地发达的制瓷工艺完美和谐的统一,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镂雕狮子绣球鼻烟壶</p><p class="ql-block">公元18世纪</p><p class="ql-block">瓷 高8.5厘米,底宽2.3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该鼻烟壶制作工艺极为考究,在仅8.5厘米高的器身上镂雕有九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戏球狮子,壶口和壶底包金,壶盖和勺子也为金质,壶盖上镶嵌有一颗红珊瑚,彰显了原使用主人显赫而高贵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错金索拉</p><p class="ql-block">公元18世纪</p><p class="ql-block">高36.7厘米,底径22厘米</p><p class="ql-block">盛食器,藏语为“索拉”,有金、银、铜等多种质地,这件索拉是旧时西藏地方上层人士使用的盛食器。器形呈桶状,有盖,器身上有四莲花和八宝纹饰。</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索拉</p><p class="ql-block">高37.5厘米,底径21厘米</p> <p class="ql-block">棕色釉蒸笼</p><p class="ql-block">公元19世纪</p><p class="ql-block">陶 通高41厘米,底径21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此类蒸华是族家庭普遍使用的生活帮具。蒸锅为双耳、平底,蒸笼共三层,皆为赢平状,唇腰部饰以联珠纹带盖,釉色比较均匀,表面光滑,蒸出来的馒头和包子味道纯、无污染,实属绿色灶具。</p> <p class="ql-block">大黑天护法神面具服饰套装</p><p class="ql-block">公元18-19世纪</p><p class="ql-block">布浆</p><p class="ql-block">面具:高59厘米,宽42厘米,厚31厘米跳神服:高150厘米,宽187厘米布达拉宫管理处藏此件护法神面具呈现的是忿怒相护法神,戴骷颅头冠,三目圆睁,獠牙外露,红舌翻卷,火焰形眉毛胡须上扬,色彩搭配和谐,威武无比。</p> <p class="ql-block">面具</p><p class="ql-block">藏语称“巴”,质地有布、纸、泥、木、石、金属等。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民间面具与宗教面具两种。布达拉宫所藏面具为羌姆(藏族宗教舞蹈)面具,主要用于寺院僧侣进行羌姆仪式的表演,其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包含的艺术形象、宗教符号都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p> <p class="ql-block">龙纹俗官服</p><p class="ql-block">公元19-20世纪</p><p class="ql-block">丝 长143厘米,宽188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管理处藏</p><p class="ql-block">一般俗官服饰的图案、帽子、腰饰及耳饰十分讲究,是官位品级的一种象征。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噶厦地方政府中任命的四名噶伦为一僧三俗,代表着政教合一制度,要求噶伦协同驻藏大臣、达赖喇嘛共同办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噶伦的服饰样式、图案、色彩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原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明黄色配龙服饰。</p> <p class="ql-block">僧官服饰</p> <p class="ql-block">金银汁书写《般若八千颂》经书</p><p class="ql-block">公元十七世纪</p><p class="ql-block">蓝靛纸</p><p class="ql-block">长49.5厘米,宽8.5厘米</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宮管理处藏</p> <p class="ql-block">贝叶经</p><p class="ql-block">古代印度佛教信众通常将经典书写在贝多罗树的叶子上,称为贝叶经。其形状为横条形,书写好后重叠起来,上下以木板夹住保护,称为“梵笑装”。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古印度,佛经开始集结成册。人们将典籍用梵文书写在贝叶上,集散页而成册,以供阅读、收藏。公元七世纪,贝叶经随佛教传入吐蕃。由于气候等原因,早期贝叶经在印度基本绝迹。现今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为我国西藏和尼泊尔,但也十分稀少,因此贝叶经尤显珍贵。</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p><p class="ql-block">天路神工</p><p class="ql-block">作为古代藏族建筑艺术和技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布达拉宫却曾因几百年间未进行系统修缮而险情频出、为此,国家投入巨大资金对布达拉宫进行两次人型维修并对其中珍贵文物进行专项保护修复。以经千年风风雨雨,布达拉宫如今依然以愈发壮丽的雄姿屹立在雪域之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合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一期维修</p><p class="ql-block">1989年,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正式开始,维修项目110余项,维修面积3万余平方米,于1994年8月竣工。工程费用共计5300余万元,从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和经费数量来说,布达拉宫这次的维修都算得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屈一指的古建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的维修保护始终遵循“尊重传统、尊重科学、精心施工、确保质量”的原则,坚持“原真性”维修,最大程度地延续布达拉宫的历史原貌和细节特征,使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技术及建筑材料得以保留。</p> <p class="ql-block">二期维修工程自2002年到2009年历时7年,总投资1.793亿元,完成了1722平方米的壁画保护修复、5万余平方米的雪城保护维修,进行了6万余平方米的环境整治,此次维修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先救命,后治病”的修缮方针,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