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俄罗斯之三(游览克里姆林宫)

邵茂庆

<p class="ql-block">  离开无名烈士墓,回走西边来到克里姆林宫人行通道入口方向,这里有个俄罗斯国旗旗杆。</p> <p class="ql-block">  从克里姆林宫人行通道圣三一桥下通过。</p> <p class="ql-block">  圣三一桥西边有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俄罗斯总统府开放区域叫博物馆)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是上午十点开放,九点多入口外边就已经排起了长队,许多俄罗斯人也来参观。克里姆林宫的综合门票800卢布,约等于人民币63元左右,这里据说是俄罗斯最贵的门票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十点开放后,人们有序进入克里姆林宫入口检票,然后进入安检的房屋,人们把身上所有物品包括手机放入安检机器通过。安检机器后面站立克里姆林宫的安保军人,如果进入人员有问题,军人就会询问及扣押。</p> <p class="ql-block">  通过安检后,来到里面入口的城堡进出口。</p> <p class="ql-block">  从克里姆林宫入口城堡走上圣三一桥。</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始建于1156年,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圣三一桥前面就是克里姆林宫人行通道入口圣三一塔,也叫库塔菲娅塔楼。</p><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堡垒区域内的宫殿教堂等一组建筑群,它位于莫斯科心脏地带,是俄罗斯联邦的象征、俄罗斯总统府的所在地,曾是俄罗斯沙皇的居所之一。克里姆林宫与红场一起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系列。</p> <p class="ql-block">  走上圣三一桥,右边就是一组金色洋葱头建筑教堂及飘扬的俄罗斯国旗,这是克里姆林宫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克里姆林宫保持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p> <p class="ql-block">  走入克里姆林宫,右边白色大礼堂就是国家克里姆林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访问中国,看见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就想在克宫院内也建一个大礼堂。</p><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在原院内中心的花坛开建,1960年初施工,1961年10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建筑地下四层地上二层,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最壮观的大礼堂。这座白色乌拉尔大理石和玻璃结构的恢宏建筑,凝聚了现代建筑的特点和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进入克宫院内左边是原兵工厂及军械库,现在的克里姆林宫卫队等保卫部门使用,其门口左右摆放着各种老式武器小炮等。</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p><p class="ql-block"> 这是从宫内回望入口处圣三一塔楼。</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剧院。这里有6000个舒适的坐席,坐席以主席台为中心呈半圆型向外辐射。主席台即舞台面积为450平方米,灯光、音响、布景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能容纳一个交响乐团的乐池。环绕剧院的是明亮宽敞的休息大厅。大礼堂的最高一层是900平方米的宴会厅。大会堂整个建筑的1/3建在地下,主要是办公用房,整个建筑共有800间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是俄罗斯举行重要会议、节日庆典和颁奖授勋的地方,也是普通民众欣赏芭蕾舞、聆听音乐会和观看时装表演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这是悬挂再大礼堂正门上方的俄罗斯国徽。</p> <p class="ql-block">  古兵工厂也是军械库,还是兵器陈列馆及保卫部门。</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曾是俄罗斯历代君主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其分封的领地上,开建小城堡,取名“捷吉涅茨”。1320年,伊凡一世开始用橡树圆木和石灰石在此建造克里姆林宫,装饰以复杂精美的雕刻,每个屋顶建造成特殊的圆拱形,克里姆林宫成为莫斯科公国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各种教堂是克里姆林宫的特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示意图用俄英中三国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里面的现在的总统府,现任总统普京的办公区域。</p> <p class="ql-block">  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府对过的游客不可以下到马路牙子下面行走,对面的总统府有数个警卫岗哨。总统府上面的俄罗斯国旗是总统府特有的带有国徽的国旗。</p> <p class="ql-block">  总统府旁边的带钟表的塔楼上面有狙击手警卫,没有允许任何企图靠近总统府的外人都可以被阻杀。这里可以看见塔楼外边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游览过道旁边的一组老式炮筒。</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克里姆林宫是以教堂为主组成的一组建筑群。克里姆林宫的建筑形式融合了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和希腊罗马等不同风格。这座古城堡不仅是俄罗斯政府所在地,而且是俄罗斯历代艺术珍品的储藏宫。</p><p class="ql-block"> 这是克里姆林宫的牧首宫和十二使徒教堂,这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与旁边的大教堂广场建筑群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牧首宫现在陈列牧首的私人用品、珍贵器皿、怀表、座钟、针线品、手稿、古书、著名沙皇圣像画家的杰作等17世纪俄罗斯实用艺术与家庭什物,是一座博物馆。牧首是东正教莫斯科及全俄的教会负责人,牧首制建立于1589年的费奥多尔一世沙皇统治时期。</p><p class="ql-block"> 历史陈列展览布置在二层的牧首大宫,这里是豪华的十字架大堂。这是极具特色的俄罗斯建筑,占地280平方米的宽敞大堂被一个穹顶笼罩,没有中央立柱。大堂里举办教会会议、选举主教、招待外国大使、举办大型宴会等。平时这里是牧首的主要接待室。</p><p class="ql-block"> 二层进门厅里的书架上,有俄英中文的宣传小册子,免费赠送参观者。</p> <p class="ql-block">  大宫内部的豪华程度可以与沙皇宫殿相媲美。这是其宫内的正北门。</p> <p class="ql-block">  生产圣油炉子上的镀金雕刻账幕。1763年在大堂安装了生产圣油的炉子,圣油用于洗礼、加冕、新教堂圣化等礼拜仪式,每年为俄罗斯的所有教堂生产3-4次圣油。</p> <p class="ql-block">  生产圣油的炉子</p> <p class="ql-block">  盛圣油的银器</p> <p class="ql-block">  陈列牧首用品的展柜</p> <p class="ql-block">  牧首的银制用具</p> <p class="ql-block">  牧首宫二层大宫大堂的入口及宫内一瞥。</p> <p class="ql-block">  大堂对过展厅的针线品</p> <p class="ql-block">  大堂对过展厅右边的17世纪客厅,客厅中有瓷砖面的火炉、桌子、柏木箱子、荷兰双门柜子和餐具柜。</p> <p class="ql-block">  客厅里屋是17世纪的书房,书房里有办公桌、装文件的箱子和小匣、地球仪和象棋(阿列克谢沙皇的礼物)。橱窗里是极其罕见的17世纪书籍。</p> <p class="ql-block">  左侧展厅里面是十二信徒教堂</p> <p class="ql-block">  17世纪末的镀金雕刻圣像壁,这是1929年从被拆掉的升天修道院搬到牧首宫小礼拜堂。圣像壁上面是基督受难、圣母和信徒约翰的圣像。上层圣像仿照17世纪《圣经》荷兰版的插图,讲述基督受难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离开牧首宫,外边过道上有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的炮王(沙皇炮)和钟王(沙皇钟)。这是俄罗斯铸造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炮王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炮重40吨,炮口直径0.92米。炮前堆着四个炮弹,每个重2吨.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有沙皇费多尔的像。由于太重太大,从未使用过。这尊5.34米长、口径0.89米、40吨重的“炮王”,是古式铜铸的大炮,从1540年开始造起,一直到1586年完工,中间换了8个沙皇,至今尚未使用过,巨大的炮口内同时可爬进二、三个人。</p> <p class="ql-block">  过道这里可以远望教堂广场上的各个金顶教堂。</p> <p class="ql-block">  钟王,当之无愧,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0米。比北京永乐大钟还重四倍半。这口最大的钟,表面上刻有浮雕、人像和题词,声传50公里,为世界之“钟王”。它是18世纪时由200多名俄国的能工巧匠费了两年时间铸造成的,是俄国铸造工艺的纪念碑,据说当时为了得到最佳音色,除用铜和锡外,还加了几公斤金和银。</p> <p class="ql-block"> 钟王花了两年时间于1735年铸成,可是由于大火,钟上掉下来一块,就重11.5吨。钟上铸有沙皇阿列克谢伊和皇后安娜的像,以及神像等。</p> <p class="ql-block"> 钟王旁边是白石头建成的伊万大帝钟楼。高达81米。过去是莫斯科的最高点。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每当敲响时,很远都能听到。</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右边就是红石铺路的教堂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三座金顶大教堂,这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现在是俄罗斯迎接国宾进行室外欢迎仪式的地方。远处的五个金色圆顶的白石头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又名乌斯实斯基),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进行加冕礼。教堂建于1480年,由意大利建筑师修建。</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左边的金顶教堂是天使报喜教堂,又名布拉戈维先斯基,靠近莫斯科河畔。</p><p class="ql-block"> 远处飘扬国旗的建筑是15世纪建成的大克里姆林宫,在这里最为突出,这是一座完全按俄罗斯传统建造的宫殿,又名多棱宫,其第二层的多棱大厅外墙均以多棱白石所砌,因而得名,曾是皇家举行婚礼和沙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现在也是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办公会议礼仪的地方,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这里左边天使大教堂(右边是天使报喜教堂),此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伊凡雷帝即葬于此。据说现在这里还有沙皇及牧首等人的50多具棺材。俄罗斯把圣人棺材供奉在教堂里面。</p> <p class="ql-block"> 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入口旁边是大克里姆林宫后身,这里的小教堂是圣母法衣存放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巍峨壮观,有5个金色的圆顶金光闪闪,沙皇曾在这里举行过加冕典礼,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就是在这个教堂被逐出教门。</p> <p class="ql-block">  教堂广场宗教建筑群中首推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5世纪后期,其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带有俄罗斯东北部的风格,一直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走进教堂内部,各种壁画铺天盖地。</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俄罗斯国家最重要的大教堂,是莫斯科都主教(牧首之前的教会领导)及牧首的陵寝。几个世纪也以来,俄罗斯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这里举行俄罗斯统治者的加冕礼,选举东正教教会领导人 ,进行重要战事前的祈祷仪式、宣读国家法令、举行都主教和牧首的葬礼。</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内部的大柱不是通常的正方形,而是呈圆形。各种壁画介绍基督教的历史及圣经场景。</p> <p class="ql-block">  沙皇皇后的祈祷座位,座位的帐幕上边是神龛,神龛里圣像内容是基督、圣母和施洗约翰的降生,象征女皇祈祷继承者的降生。</p> <p class="ql-block">  这是沙皇的祈祷座位,是1551年为第一位俄罗斯沙皇伊凡雷帝制作的。1812年法国的拿破仑率军攻破莫斯科曾将这个宝座盗走,因为太大半路吃了败仗,将其丢弃,现在宝座还有一个角因当年战争破损了。</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的一角。这里还有牧首的祈祷座位。</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拱顶的高度一样,没有敞廊,给人产生一种大厅非常宽敞的感觉,大柱把大教堂分成12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谢尔盖耶夫镇圣三一修道院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就是按照这里仿建的。</p> <p class="ql-block">  从圣母升天大教堂出来,看见伊万大帝钟楼和天使教堂。钟楼高达81米。曾经是莫斯科的最高点建筑。白色金顶的伊凡大帝钟楼,建于1505—1508年,里面藏有50多口铜钟。</p> <p class="ql-block"> 钟楼右边是天使教堂又称圣弥额尔堂、天使长主教座堂、圣瓦若副祭坛,内有历代沙皇的灵柩,装饰得极为富丽堂皇。其建于16世纪中叶。</p> <p class="ql-block">  天使教堂对过是天使报喜教堂,其规模不大,却最具魅力,是皇宫家家用礼拜堂,也是举行皇族婚礼的地方,里面保留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壁画。</p> <p class="ql-block">  走上台阶, 进入莫斯科大公和俄罗斯沙皇家人做礼拜的天使报喜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天使报喜教堂,又名布拉戈维先斯基,其靠近莫斯科河畔。不大的教堂却极具魅力。</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多层圣像壁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圣像壁之一,圣像壁含100幅圣像,分成6层。节日层及基督层圣像创作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当年的著名画家参与了创作。</p> <p class="ql-block">  圣像壁中央是有铁花装饰的镀金银制沙皇大门、圣母报喜和4个传福音者的圣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1560年的加百列天使长祭台圣像壁。圣像壁包括基督层、节日层、先知层和有三幅圣像的当地圣人层。</p> <p class="ql-block">  教堂右边大厅一侧陈列圣骨棺材的套棺。16-17世纪的棺材里保存着莫斯科大公和俄罗斯沙皇收藏的圣骨。棺材保存在1894年的镀金银套棺中。</p> <p class="ql-block">  白石制作的正西门有2个科林斯式柱子,正门上雕刻有装饰图案。门廊和走廊最初环绕着大教堂 华丽的西北走廊经常用来举行各种仪式。</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天使报喜大教堂,回望具有九个金顶的教堂南台阶及后面插有国旗的大克里姆林宫。</p> <p class="ql-block">  回头再看一下天使报喜大教堂(左边)及圣母升天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天使大教堂的后身及伊凡大帝钟楼。</p> <p class="ql-block">  绕走克里姆林宫高坡大平台,看俄罗斯总统府的直升飞机二个停机坪及外红墙及塔楼,外边是莫斯科河桥梁。</p> <p class="ql-block">  绕回沙皇炮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人们从远处遥望克里姆林宫,不难发现有一座建筑高高地矗立在建筑群体中,有鹤立鸡群之感。这个高大建筑就是教堂广场上的伊凡大帝钟楼。它高81 米,是古时的信号台和望台。钟楼的左侧有重达40 吨的大炮,右侧是著名的大钟。这两个庞然大物虽然从未使用过,但却显示出了俄罗斯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 议会和政府现已迁出克里姆林宫)。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p><p class="ql-block"> 参观克里姆林宫大约1小时50分,从这个古堡式门口出来。</p> <p class="ql-block">  从克里姆林宫出来上车走不远,对过就是莫斯科国家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路过又一个教堂</p> <p class="ql-block">  经过克里姆林宫的莫斯科河畔,这里的塔楼类似城堡,这里也可以看到大克里姆林宫。</p> <p class="ql-block">  街边的莫斯科建筑</p> <p class="ql-block">  路过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莫斯科河边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为了纪念与拿破仑作战中的牺牲者,沙皇下令建造的最雄伟的一座教堂。</p><p class="ql-block"> 这是另一个团游览的一个项目,他们在莫斯科多待一天的行程,我们远远路过。</p> <p class="ql-block">  中午吃饭的中餐饭店对过的小教堂及远处广场上的列宁铜像。</p> <p class="ql-block">  列宁铜像下还有一组群众雕塑,导游说现在莫斯科市区的列宁铜像已经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  在莫斯科街头看见有趣的一幕:中午吃饭时发现门口公交车站有一个时事漫画,说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菜的漫画,而马路斜对面就是法国🇫🇷 驻俄罗斯大使馆,讽刺意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  马路对过的挂欧盟及法国国旗的法国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  乘车前往一个景点,路过高尔基公园,门口有个大旗杆飘扬着国旗。俄罗斯的国旗大多数是斜插在建筑物门口的小旗杆,这样的大旗杆比较少见。</p> <p class="ql-block">  路过的这个教堂塔楼很是花式。</p> <p class="ql-block">  3月8日下午前往的景点是新圣女公墓。公墓的旁边是世界文化遗产~新圣女修道院,这是瓦西里三世(在位时间1505-1533年)在1524年为纪念俄罗斯古城斯摩棱斯克摆脱立陶宛统治而修建的一座女子修道院。作为克里姆林宫的外城,它的周围都是用城墙围住的,修道院内有很多像1524年建造的斯摩棱斯克教堂那样珍贵的古建筑,红白相间的钟楼非常漂亮。现在这里也是莫斯科旅游一大景点,我们去时不开放,只能外观漂亮的教堂式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新圣女公墓是修道院内辟有的一片墓地。这里曾经是教会上层和贵族的葬身之地。但从1923年起,这里成了名人公墓,长眠着无数对俄罗斯做出贡献的人。如今想在这里得到一处墓穴,即使是腰缠万贯的名流也不见得能如愿,要入葬此地必须经过全民表决。作家果戈里、契诃夫、法捷耶夫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画家伊萨克·列维坦、著名政治家赫鲁晓夫、军事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等都葬在这里。几乎每一墓碑都是一个雕塑艺术品。 </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这个两个长方形方块式粉白相间的建筑大门口进入。</p> <p class="ql-block">  新圣女公墓门口也是俄英中文标志牌。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Новодевичье Кладбище),是各国游客最爱去的地方,许多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推动作用的名人都长眠于此。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公墓类似于中国北京的八宝山公墓。</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6世纪的新圣母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起初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据说,当时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在这里被囚并葬身于此,因此,有些中国人干脆就把它叫做“俄罗斯的公主坟”。到19世纪,新圣女公墓才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该公墓占地7.5公顷,埋葬着2.6万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挂满勋章将军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墓是一面起伏的俄罗斯国旗。据说这里可能葬有叶利钦的遗体,具体是遗体还是骨灰只有叶利钦的家人等少数人知道。叶利钦不喜欢红色,其墓上国旗的红色整成类似的这个颜色。</p><p class="ql-block"> 在叶利钦墓地对过是公墓里少有的一块绿地,传说这是俄罗斯现总统普京为自己留下的墓地,为了陪伴当年提拔他当总统的恩情。这只能等待几十年后看看了。</p><p class="ql-block"> 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31-2007)的墓碑酷似一面飘扬的俄罗斯国旗,由中国产的白色大理石、意大利产的蓝色威尼斯马赛克(总共18种蓝色)、巴西产的红色斑岩(世界上最硬的石料)构成,地面铺着石砖,右侧石砖上镶嵌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国家支付墓碑的所有费用。墓碑向人们告知:叶利钦一生有两大贡献——俄罗斯恢复了三色国旗和东正教。叶利钦晚年极端厌恶苏共,厌恶代表共产主义象征的红色,他的墓碑用褚红代替了鲜红。</p> <p class="ql-block">  在新圣女公墓右看新圣女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夫人的墓地,站立的雕像是他夫人,疫情中去世的戈尔巴乔夫后葬这里。也有人说戈尔巴乔夫还没有葬在这里呢,虽然墓碑上已经刻有他的名字,他的家庭准备搞个仪式再把他葬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墓地寸土寸金,目前几乎没有地方了,后来到的名人墓地都挂在墙上面了,这位将军墓地后面就是。</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王明的墓也在这里,是一尊半身雕像,身穿中山装,两眼直视前方。其墓碑上写着他是伟大的中共的活动家。</p><p class="ql-block"> 这座公墓里埋葬着三个中国人,分别是王明和他的妻子和女儿。对有年纪的中国人来说,王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他的一页。王明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为了革命变卖家产,曾留学苏联,被称为斯大林的学生。曾派往中国,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王明在担任中共领导期间曾经犯过左倾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在1935年红军长征的时候,也是他第一个提出八一抗日救国宣言。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王明夫人孟庆树及女儿王芳妮的墓地,她们的墓地在王明墓地的斜对过。为什么王明没有与妻女葬在一起,据说晚年王明与妻子离婚或分居了。</p>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著名的火箭炮喀秋莎的发明人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新圣女公墓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总面积7.5公顷,安葬着26000多个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名人的尸骨。这里有作家果戈理、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播音员尤利·鲍里索维奇·列维坦,飞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瓦维洛夫,米高扬,政治家波德戈尔内、叶利钦等等。这些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世纪伟人都长眠与此,而且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墓碑由黑白各三块大理石互相交叉构成,中间是石雕头像,他的家族成员一起安葬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赫鲁晓夫的墓上立着一块三米高两米宽的墓碑,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几何交叉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头像就夹在黑白几何体的中间。雕塑家通过黑白两色交错的花岗石,表现了赫鲁晓夫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功过政绩。赫鲁晓夫的头颅从花岗石中探出来,紧盯着来往的后人,微笑着倾听后人对自己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按照惯例,赫鲁晓夫为苏联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他的遗体应该被安葬在克林姆林宫的红墙下。但出人意料的是,赫鲁晓夫的遗体被意外的安葬到了莫斯科西南部的新圣女公墓,远远地离开了红场,离开了他的前任们。苏联的历任最高领导人当中,唯独赫鲁晓夫没有被安葬在红场。这对于外界始终是个迷团,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他本人的意愿,还是苏共中央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由于反对斯大林的赫鲁晓夫生前说过,不愿意和红场上的斯大林埋葬在一起,而靠发动政变逼他下台的后一任书记勃列日涅夫,也不同意在红场上为他建立墓碑,所以赫鲁晓夫最终被埋葬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新圣女公墓。但他的家人都为赫氏能葬在这里而感到荣耀,为这里安眠的都是全民公认,对俄罗斯作出伟大贡献的人。</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郊外这个新圣女公墓,埋葬了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每天都会有大批的莫斯科市民来到这里,莫斯科的青少年每年必到这里扫墓,似乎只要在这里停留片刻,那些紧缩的心灵就会得到舒展和放松,平淡无奇的生活又会重新燃起希望的烛光。这里似乎有种魔力,引着一代代人前来朝拜。面对这块神奇的墓地,我们就产生了走进并探访的冲动。公墓里这些各种各样的造型都表现了死者的身份和特点。</p> <p class="ql-block">  新圣女公墓饱含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新圣女公墓陈列了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每个墓碑都仿佛是历史的一页,而公墓的雕塑又各具特色,是整个俄罗斯雕塑艺术发展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这是坦克炮的设计师拉夫里洛维奇的墓地,他的墓碑更有特点。由于他设计的穿甲炮弹,可以穿透100毫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就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毫米的弯曲钢板的形状,而墓碑上的三个弹孔,则形象地向后人炫耀着,这位武器专家研制的炮弹,威力是多么的巨大。</p>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女英雄卓娅的墓碑形象感人至深:她双手被紧缚在背后,衣衫破碎,挺着裸露的胸膛,双腿微曲,头高高向后昂起。</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曾影响了无数中国青年人。而小说中的原型卓娅舒拉,以及这本小说的作者,两位小英雄的母亲,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都安葬在这里。据说卓娅塑像的表情和姿势,就是年仅17岁的她被德军绞死后的真实情景。18岁的卓娅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落入德国法西斯虎口,德军不仅强暴了她,而且在她牺牲后,还残忍的割去了她一只乳房。当卓娅英勇就义的事迹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给当时的城防司令朱可夫大将,下了一道命令,将杀死卓娅的德军步兵团的番号,立即通报给所有的红军部队,命令说在未来的作战中,只要俘虏了这个团的官兵,一律格杀勿论,不许接受他们的投降。</p> <p class="ql-block">  卓娅墓的对面是她弟弟及母亲的墓。</p><p class="ql-block"> 在卓娅死后,她的弟弟舒拉也进入坦克学校学习。他毕业后以指挥员的身份参加了战斗,获得了卫国战争一级勋章和红旗勋章。在战争胜利前夕,他也不幸战死在东普鲁士牺牲。他们的母亲用朴素的语言回忆了他们姐弟成长的过程。《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曾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引起过强烈反响,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如今这个英雄的家庭,被埋葬到了新圣女公墓。他们的遗体和那些在二战中牺牲的元帅将军们,埋葬到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二夫人的墓地,据说她发现了斯大林的秘密,自杀了。</p> <p class="ql-block">  契科夫及家人的墓地在果戈里墓地斜对过。让果戈理稍感安慰的是,他墓地的邻居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契诃夫只比果戈理多活了1年,他的《变色龙》《套中人》两部作品,是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幽默的契诃夫在生前曾劝告人们要珍惜生活,要知足长乐。</p><p class="ql-block"> 新圣女公墓原来只是一块埋葬修士的普通墓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19世纪时才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墓中果戈里的墓地,20世纪30年代,原来安葬在教堂里的一些文化名人也被迁移到了这里。 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等人的墓葬,就是在这个时候迁入新圣女公墓的。在这次迁移过程当中,一个隐藏了多年的惊人秘密被发现了,人们打开果戈理的棺材后惊讶地发现,他的头骨居然不翼而飞。</p><p class="ql-block"> 果戈理虽然只活到43岁就去世了,但他写下了《死魂灵》和《钦差大臣》等文学作品,这使他成为当时俄罗斯伟大的语言艺术家。果戈理在世时曾再三恳求后人不要为他竖立任何墓碑,让他和大地融合在一起,但后人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对俄罗斯来说太有价值了。所以,人们隆重安葬了他,并给他修了一个墓碑。一个极其崇拜他的著名戏剧家巴赫鲁申说服了看守墓地的修士,将果戈理的头骨挖了出来,藏在家中并视为珍宝。当人们知道事实真相后,巴赫鲁申只得将果戈理的头骨交了出来,但果戈理的家人托人将头骨运到果戈理生前最喜欢的意大利时,委托人却在途中神秘失踪。如今,埋在新圣女公墓的语言大师依旧没有属于自己的头颅。</p><p class="ql-block"> 来到新圣女公墓就是了解了俄罗斯一半的历史与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