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贡院

宋秋雨

<p class="ql-block">来定州游古城,定州贡院走一程。</p><p class="ql-block">文化之旅看文化,没有文化看风景。</p><p class="ql-block">绿树红花映街景,古物老宅记曾经。</p><p class="ql-block">十数寒窗为功名,龙门一跃始成功。</p><p class="ql-block">文章千古事,功业一时成。</p><p class="ql-block">多少学子梦断梦成,喜怒哀痴尽其中。</p><p class="ql-block">人生一过客,只做一书生,憨笑度余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现在的考试一般使用学校教室作为考场不同,古代科举考试有专门的考试场所,即贡院。贡院是唐代出现的一个科举专用名词,又称贡士院、贡闱、贡场。因唐代的礼部贡院周围插满了荆棘,防止考生翻越,故贡院又有“棘闱”之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礼部南院始设贡院,此时的贡院既是科举的专用考场,也是礼部管辖下的一个职能相对独立的考试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各地解送来的考生的身份审核。平时朝廷选派一位官员负责日常工作,这位官员有“贡院司”“知贡院官”之名。但每次科举考试期间,贡院由朝廷钦派的知贡举或主考官负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宋初期,沿用唐五代制,在京城设立贡院,但在长期战乱、经济几近崩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北宋朝廷,上至中央下至州县都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新建贡院。省试最初在尚书省礼部,后来改在武成王庙、开宝寺、太学进行。这些考试场所都是临时借用,不仅无法严防考试舞弊,甚至还在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发生过大规模火灾,酿成惨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考生的增加,这些临时场所逐渐不能满足考试的需要。元祐五年(1090年),北宋朝廷明确规定各地必须新建贡院,而不能在学校和孔庙进行考试。按照这一要求,有的地方开始设立贡院。至宋徽宗时,朝廷在礼部设有贡院,并要求各州设立贡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宋时期,贡院的数量明显增多。在杭州新建了礼部贡院,各有房子一千间,为考生应试场所。此外,还有别试院、州贡院和两浙漕司贡院三座贡院。加上各地兴建的一批贡院,总数达到了四十六座,其中福建、江浙、四川等地的贡院不仅规模较大,而且设施齐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元时期的考试场所称考试院。金朝设有“词赋考试院”和“经义考试院”,负责考试事务的官员称考试官、同考试官。元代考试院有帘内官和帘外官之分,并且规定考官之间不能交谈,以防止阅卷时串通作弊。不仅如此,元代将考生座位分隔开来,每位考生占用一间“席舍”,使得考场纪律更加严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代沿袭明制,在府州县设立试舍和考棚,在京师及各省会城市设立贡院。各地贡院严整划一,壁垒森严,成为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明朝全国有十五座贡院,即顺天、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贡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雍正元年(1723年),湖南、湖北两湖分闱,光绪元年(1875年)甘肃贡院建立之后,全国共计十七座贡院,其中,顺天、江南、河南和广东四座贡院被称为“天下四大贡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贡院最具规模和代表性,因此对其布局、规制、各部分建筑功能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说明。</p><p class="ql-block">贡院大门外有牌坊,大门分左、中、右三个,中间的门上悬挂有“贡院”二字的墨字牌匾。进入大门后,顺着大门往里面走,就是仪门了,进入仪门之后就是龙门,这是考生进场的搜检通道。为了使贡院与外界隔绝,四周用高墙围住,围墙一般由一丈五尺高,并在围墙上布满荆棘。为了加强监督,贡院的四个角上都建有望楼,便于瞭望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龙门之后,就是贡院的内部建筑部分。一般来说,贡院的内部建筑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明远楼与号舍,这是贡院的主体建筑,位置在考场的最南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龙门进去后一条宽阔的大通道,又称甬道,在这条甬道中央建有一座全贡院最高的建筑——明远楼。“明远”二字来源于先秦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含义,从字面上看,还包含有明察远近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代江南贡院的明远楼上有一副对联,是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所作,上联是:“距今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下联是:“襟期同月郎,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这幅对联既十分形象地描写了读书人在考场中奋笔疾书的场面,又体现出明远楼上监考人员能看得十分清楚,突出了明远楼在防止舞弊方面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贡院内部建筑的第二部分是外帘,从号舍沿着大道往北,正中的位置有一幢十分威严的建筑,被称为至公堂,是贡院外帘部分的标志性建筑,为负责考场纪律、监考和处理试卷工作人员的办公地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顺天贡院至公堂内上方悬挂着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旁求俊乂”大匾。江南贡院至公堂的对联是明代名臣杨士奇题写的,上联是:“号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下联是:“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帘往北,便进入贡院的核心部分——内帘,这也是贡院内部建筑的第三部分。内帘与外帘之间是绝对分开的,内外帘的区分有的是用一道帘子,有的则采用一座桥,江南贡院就有“飞虹桥”。内外帘的工作人员不能私下交流,以防止勾结舞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帘的中央在顺天贡院被称为聚奎堂,各省多称衡鉴堂或衡文堂,这是主考官和房考官分房评阅试卷的场所。此外,内帘还设有刻字房和印刷房,主要是刻印试卷。每场考试前一天由主考官命题之后,当即由刻字房的工匠将试题印好,在当晚或考试这一天凌晨送交外帘官,由他们分给各号舍的考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定州贡院,又名考棚,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区草场胡同22号,是中国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定州贡院为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平面呈方形,占地22150.7平方米,建筑面积1547.6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号舍、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3]定州贡院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3]</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1年6月25日,定州贡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目录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