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村李氏先后三次编修家谱——听母亲等长辈讲家族的故事之二

光明磊落

<font color="#167efb"><b>  根据本族老人的口口相传,我西营村李氏自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徙到此安居以来,在这方热土上斩棘拓荒,辛勤劳作,建宅修舍,耕读传家,繁衍生息,蔚成巨族;从工从农,从政从商,多有建树。由于早期先祖生活在社会动荡、战频灾多之期,物质贫困,文化匮乏,没有编修过家谱。直到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也就是在迁居西营村312年时,才第一次编修了家谱。但不幸的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七月,我章丘霪雨四十日,洪水泛滥,民舍倾塌,伤人无数(《中华自然灾害年表》中有记载)。我李氏家族第一次编修的谱牒亦被这场水灾湮灭。后来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8年),也就是在第一次编修家谱247年后,我李氏先哲李宗唐·字陶庵,才又组织了第二次编修家谱。</b></font> <font color="#167efb"><b>而且,在第二次编修家谱时,遇到了一件非常无奈之事。就是由于年深事久,谱牒湮失,早期先祖资料失考,无从为序,不得不以老祖李朝相·字良弼公作为始祖续谱。这可由“忠恕堂”李景星于民国二十六年六月抄录的《木本水源》支谱的说明予以佐证:“盖闻事有终始,物有本末,而为人子者,能不慎终追远乎。我李氏自迁发以来,并非没有宗谱,而因是年洪水湮章,宗谱失迷,未知失迷几世几支,惟良弼公以下尚有四份能续者,而亦不得不为始祖也,再究别支仍不能考矣。” 由此可见,良弼公并非洪武二年迁来西营村时的始祖。由迁居西营村312年第一次编修家谱和第一次编修家谱时首次编撰的字辈“友继龄可 汝光景志”的“友”字辈仅为第八世,以及按照常规二十五年左右约为一世来大体推断:如果从洪武二年迁来的始祖起算,良弼公实际上就应该在第十世左右。出于不得已,才将良弼公作为始祖续谱。<br>  </b></font> <b><font color="#167efb">  非常遗憾的是,第二次编修的谱牒又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焚烧。因此,我村李氏虽为大姓望族,但好久没有完整、规范的族谱存世。致使我李氏族人渊源难稽,支脉难析,奉天不知其祖,谋面难识宗亲,令人唏嘘顿足,遗憾难堪。重新编修家谱早已成为众多李氏族人的迫切夙愿。</font></b> <b><font color="#167efb">公元二0一一年,我西营村李氏族人组织了第三次编修家谱,并且印刷装订成册。本次编修的家谱,科学规范,清晰明了,翔实可考,后辈易览。在这次编修家谱工作中,我有幸担任了执笔主编,为我李氏族人尊族敬宗、凝聚宗亲、传承先祖之德、振我李氏家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fo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