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天下第一关(四)望洋楼与迎恩楼

静缘

前文简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海关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为秦皇岛市辖区之一,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海关古关城占地面积126公顷,6000米关城城墙,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门镇东门,明末主要威胁来自东边的后金;西门迎恩门,京城在西,迎取皇帝的恩泽和赏赐;南门望洋门,山海关长城向南延伸入渤海;北门威远门,长城之北是古老的战场,威以镇之。</b></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关指的是山海关古关城的镇东门,门楼上的建筑为镇东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镇东楼与南侧的靖边楼、牧营楼,北侧的临闾楼、威远堂形成“五虎镇东”之式,充分体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地位和雄伟气势。</b></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5日,游览天下第一关,登镇东门楼。</p> 关于镇东楼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镇东楼,也称箭楼,九脊歇山顶,传统砖木结构,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内“天下第一关”匾及“山海关古建复原图”极其珍贵。</b></p><p class="ql-block"><b>镇东楼的门与“天下第一关”巨匾面向西方的古关城内;东侧面向城外,36孔箭窗,南、北两侧各16孔箭窗,共68孔箭窗。</b></p> <p class="ql-block">离开镇东楼,在东长城上向北走,经过牧营楼。</p> 关于牧营楼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牧营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南角处,原建筑已废弃,1985年国家拨专款修复,修复后的牧营楼城台为四棱形,台面阔21米,台高11米,南北与主线长城相连。牧营楼建于城台之上。建筑面积119平方米,楼高10.5米,单檐歇山瓦顶,22层,砖木结构,有20孔箭窗,易守难攻。</b></p><p class="ql-block"><b>牧营楼的门与匾面向古城西方。</b></p> <p class="ql-block">继续北走,到达靖边楼。</p> 关于靖边楼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靖边楼为明初徐达建关时所建,是山海关城东南角楼。明成化、万历年间曾维修,清雍正年间改为魁星楼。1933年1月,在“榆关事变”中被日军炮火炸毁。现靖边楼为1986年按明代原貌复建,楼高13.47米,平面呈曲尺形,九脊歇山重檐顶,双层砖木结构。</b></p><p class="ql-block"><b>靖边楼位于古城东南角呈垂直状的对称角楼,内侧有匾的一面门墙面向西方的南长城,无匾一面门墙面向北方的东长城。两侧各8孔箭窗,外侧面向城外方向互相垂直的两个面各20孔箭窗,合在一起共56孔箭窗。</b></p> 接前文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1w1g0z4" target="_blank">游览天下第一关(三)牧营楼与靖边楼</a></p> 一、望洋楼与望洋门 1、望洋楼东侧 <p class="ql-block">离开靖边楼,西转走南长城,经地一段时间,又一座建筑呈现在眼前,这是座落在南长城正中的望洋楼。</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的是望洋楼的东侧,面向靖边楼,有16孔箭窗。</p> <p class="ql-block">南(左)侧,面向城外,有36孔箭窗。</p> <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望洋楼前。</p> <p class="ql-block">回来头来东望,靖边楼已在视钱中消失。城内(左)一侧的楼梯向下通向古城,这里是登天下第一关长城的又一个入口。</p> <p class="ql-block">再西走几步,到了望洋楼的东墙下。</p> 2、望洋楼东北侧 <p class="ql-block">北(右)移,到了望洋楼的东北方,可见有匾有门的一侧(右),面向北方古城。</p> 3、望洋楼西北侧 <p class="ql-block">转到望洋楼的西北方。可见西侧(右)也是16孔箭窗。</p> 镇东楼与望洋楼 <p class="ql-block"><b>南长城上的望洋楼与东长城上的镇东楼一模一样:九脊歇山顶,传统砖木结构;两侧各16孔箭窗,面向城外的一侧36孔箭窗;有匾有门的一面都面向古城。区别:地理位置不同,楼上悬挂的匾额不同。</b></p> 4、望洋门 <p class="ql-block">望洋楼下有一道城门,是古城的南门,也称望洋门。这是望洋门南侧,面向城外、面向山海关火车站、面向老龙头方向、面向渤海。因为面向渤海,所以南门称为望洋门,城门上的楼称为望洋楼。</p> <p class="ql-block">望洋门北侧,面向古城。</p> 5、望洋楼北侧 <p class="ql-block">站在城楼上的望洋楼的北面,只能拍到匾与门。</p> <p class="ql-block">二楼檐下巨匾“吉星普照”。</p> 6、楼内陈列 <p class="ql-block">走进望洋楼,拍了一张楼内陈列。图片中的陈列与现代军事有关。根据相关资料可知,这里曾是抗日的战场。</p> 7、北瞰古城 <p class="ql-block">站在望洋门楼上,面向北方,俯瞰古城。</p> <p class="ql-block">正中一条笔直的石砖道向北方延伸,远远地看到一座小楼,那是城正中的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后面连绵的山峰是燕山。</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侧是一层或二层的青砖斜檐青瓦红门窗的古建筑。</p> 8、望洋楼西侧 <p class="ql-block">离开望洋楼,在南城上继续向西走。</p> <p class="ql-block">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望洋楼。</p> 二、继续西行 1、南长城 <p class="ql-block">在南长城上继续向西走,隐约可见城外(左侧)的现代建筑。古城内(右侧)树木参天。长城的尽头有一座建筑,那是一座现代建筑,与古城无关。</p> 2、北瞰古城 <p class="ql-block">走了一段时间,再向北俯瞰古城,这里看到的是单层房居多,大部分是现代建筑。</p> 3、东望望洋楼 <p class="ql-block">再向东望去,望洋楼变得更加缈小了,仿佛就在天边。</p> 三、古城西南角 1、南长城转西长城 <p class="ql-block">再向西走,前方出现弯道,南长城由此转向西长城。转弯之处无任何建筑,“万里长城山海关古建复原图”上,在这个位置上也没有任何建筑。</p> 2、北瞰古城 <p class="ql-block">在南长城上再一次向北俯瞰古城,道路两侧都是现代的单层和多层居民楼,远处偏左一点小红楼就是西长城上的迎恩楼。</p> 3、东瞰古城 <p class="ql-block">转过弯道到西长城,再向东俯瞰古城。视线的东北方、西城脚下是现代的多层居民建筑。</p> <p class="ql-block">视线东移,远处的二层红色建筑是山海关古城小学校,后面的小红楼是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视线移到正东方,前面是一片现代的清水平房居民建筑。</p> 四、迎恩楼与迎恩门 1、迎恩楼南侧 <p class="ql-block">在西长城上向北走。</p> <p class="ql-block">前方出现一座红色建筑——迎恩楼,后面的连绵群山则是燕山。</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的是迎恩楼的南侧。东(右)侧面向古城,西(左)侧面向城外。</p> <p class="ql-block">楼南东(右)侧,出现一条通向古城的坡路。</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登上城楼的又一个入口。</p> <p class="ql-block">迎恩楼的一层是青砖砌筑。二层楼是红色的木窗,木质结构,没有箭窗,不具备御敌人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这与镇东楼、临闾楼、牧营楼、靖边楼、望洋楼都不同,这些楼都有箭窗,具备御敌的功能。</p> 2、迎恩门 <p class="ql-block">迎恩楼下有一道城门,这是古城的西门,也称为迎恩门。这里是迎恩门的西侧,面向城外、面向关内、面向北京。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首都,位于山海关以西300公里左右,由京城来自皇帝的恩泽和赏赐、朝廷发给的粮草和饷银,自然都是来自西方,所以因其遥向京都贵为门户而冠名。上面的城楼,也就随之叫做“迎恩楼”了。</p><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看到高悬在楼上的“迎恩楼”匾额。在城楼之上,看不到这块匾。</p> <p class="ql-block">承恩门的东侧,面向东方、面向古城。</p><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看到悬挂在楼上的“祥蔼榑桑”匾额,在城楼之上,也看不到这块匾额。</p><p class="ql-block">(榑[fú]桑,古同“扶桑”,海外的大桑树,太阳从这里升起。)</p> 关于迎恩楼 <p class="ql-block"><b>迎恩楼位于山海关西门城台之上,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曾多次增修。迎恩楼曾是明代驿道、清代御道及明清时期贡道的必经之处。与著名的天下第一关城楼不同的是,镇东搂属军事建筑箭楼,而迎恩楼属城楼体系。“迎恩”即是迎接皇帝恩泽之意。据考证,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曾登该楼并御书赐额“祥蔼榑桑”。</b></p><p class="ql-block"><b>迎恩楼高12米,台上为仿明代大式砖木结构城楼,重檐歇山、黑活铜瓦屋面,通面阔五间,长28.86米、进深两间,宽16.86米,高19.47米。楼分双层,一层四面围廊,三踩斗拱;二层四面带平座、围栏,五踩斗拱,整体气势宏伟。</b></p> 3、迎恩楼楹联 <p class="ql-block">站在迎恩楼前,只能看到楼门与两侧石柱。柱上一对楹联为书法家闫锐敏题写。</p> <p class="ql-block"><b>楹联:</b></p><p class="ql-block"><b>祥霭度关城,万里和风谐正气;</b></p><p class="ql-block"><b>榑桑升海岳,五云光彩耀宏图</b></p> <p class="ql-block">走进楼内,对面一对圆木柱上也有一对长联,也为书法家闫锐敏题写。</p> <p class="ql-block"><b>上联:</b></p><p class="ql-block"><b>越崇垣短堞,登百尺岑楼,揽长城万里,嗟!险封辽隘,巍障蓟门,耸屹蓬瀛,陡悬燕塞。凭画槛,赏瑞莲日出、萧寺雨晴;隔烟霞,聆大泽龙吟、平湖鸟语。赫矣!业成明祖,功始秦皇,尤首冠雄关,名扬天下!</b></p><p class="ql-block"><b>下联:</b></p><p class="ql-block"><b>逢盛世芳年,沐四时祥霭,拥古戍千姿,羡!嫣透晓窗,翠充高栋,丹披故垒,素裹藩墙。伴晨钟,迎佳客云游、新潮浪拍;依翰墨,度玉渊柳绿、太液风和。弘哉!绩慰徐公,兴怀姜女,更珠联嘉峪,气壮人寰!</b></p> 4、楼内陈列 <p class="ql-block">迎转楼内的陈列,不止这些,墙上贴满了几十对楹联。</p> 5、东瞰古城 (1)四合院 <p class="ql-block">迎恩楼的东南方向,古道南的一组“四合院”古建筑群。(在迎恩楼南,面向东北方向取景)</p> (2)古道与古建筑群 <p class="ql-block">站在城楼之上,迎恩楼的南侧俯瞰古城。中间的石砖古道通向城中的钟鼓楼。古道两侧的建筑大多是二层的古建筑。</p> 道南古建筑群 道北古建筑群 6、迎恩楼北侧 <p class="ql-block">转到迎恩楼北侧,回望迎恩楼。</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一条通往古城的坡道(左侧)。</p> 五、西长城 <p class="ql-block">离开迎恩楼,继续向北走。西长城上的一条砖道直通燕山脚下。</p> 六、几组俯瞰图 <p class="ql-block">下面的几组俯瞰图,是从西长城到北长城不同的地方拍到的。除了一张是城外的,其它的都是古城内的。</p> 1、二层古建筑群 2、平房建筑群 3、多层建筑群 4、古城外 5、多层建筑群 6、古建筑群 七、南瞰古城 <p class="ql-block">从迎恩楼出发,踏西长城一路北走,再转北长城一路东走,到了北长城正中,城上空空,无任何建筑。从“万里长城山海关古建复原图”上,可以确定这里是北门威远门,只不过城楼上没有威远楼。</p> <p class="ql-block">向南俯瞰古城,正中是石砖古道,古道尽头是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道东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道西的古建筑群。</p> 八、俯瞰山海关一中操场 <p class="ql-block">继续东走,再向南俯瞰古城。</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片很大的操场。</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出操。</p> <p class="ql-block">过后确定,这里是山海关一中。</p> 九、前往镇东楼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东走到头,到了立着明代名人常玉春、徐达、胡大海三尊雕像的地方。早晨登长城,最选到的就是这个地方,后来原路返回,经临闾楼、镇东楼、牧营楼、靖边楼走东长城,再经望洋楼走南长城,再经迎恩楼走西长城,最后走北长城,正好走了一圈,差不多用了半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参照镇东楼内的“山海关古建复原图”,这个地方过去应该是“威远堂”。</p> <p class="ql-block">离开三人雕像,南走经过临闾楼。</p> 关于临闾楼 <p class="ql-block"><b>临闾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是拱卫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清以后逐渐废弃。一九八六年重新修复。修复后的临闾楼座落于长方形城台之上。建筑面积119.52平方米,楼高10.22米,为五脊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b></p><p class="ql-block"><b>临闾楼的匾与门面向西方古关城内;东侧面向城外,12孔箭窗,南、北两侧各4孔箭窗,共20孔箭窗。</b></p> <p class="ql-block">来到镇东楼南侧。</p> 十、前往古城 <p class="ql-block">从镇东楼南侧走下城楼,墙角下还有一道进出景区南门,门外就是古城了。</p> <p class="ql-block">景区外还有一座建筑,是山海关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下了城,北转来到镇东门西侧,游客打卡之地的“一关”广场。</p> <p class="ql-block">离开广场西走,经景区西门,走出景区,进入山海关古城。</p> 接下来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2uw55nf" target="_blank">游览山海关古城(一)钟鼓楼</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