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的聚会

伊民

<p class="ql-block">人生五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长,半个世纪;说短,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1974年3月15日),我们这届高中生,一毕业就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被分配到汉阴县太平公社、太平大队、太平五队,同行10人,7男3女,为一个知情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此后的三年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练红心”就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座右铭。青春在这里奉献,热血在这里沸腾…… 1977年3月过后,随着招工、当兵、高考制度的恢复,组里10个人先后离开,走向社会各行业。五十年间,由于多种原因大家基本没有联系来往,有的几十年也未曾谋面。但难忘的知青岁月永远留在心底。</p><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2024年3月30)春暖花开之时,在陈刚、姚峰的提议下,两鬓斑白的我们,集结在我们曾经劳动过的太平村,重走知青路,重温往日时光。北京的王兴明回来了,西安的姚峰、翠环、宗巧回来了,安康大病初愈的文彬也回来了,10个人一个不少全都回来了!一双双老手握在一起,久久不肯松开;一声声问候语重心长,充满关爱。大家说着乡音,喊着小名,亲如兄弟姐妹。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的沧桑老者,笑谈人生,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这次聚会凝聚了全组人员的心力,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目的就一个:聚会成功!首先,陈刚作为发起人,慷慨解囊,为聚会提供经济支持,遇到问题积极协调处理,起到核心作用。姚峰除了出资支持外,还提供车辆支持,不辞辛劳,热心为大家服务。尤其当聚会时间与个人时间发生冲突时,主动调整自己的时间,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王兴明提前从北京回来,城里城外联系聚会(就餐)地点,筹划活动内容,事无巨细,耐心周到,团聚与旅游结合,小吃与大餐结合,并掏腰包补贴,精神十分可佳。还有谢昌富,为解决去双河口用车,除了让女儿开辆车,还让女婿借辆车,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小弟弟杨军(今年67岁),作为“东道主”,不仅给大家准备了充足的酒水、饮料、水果、瓜子,还主动承担服务工作,进门端茶倒水,出门搀扶体弱的哥哥姐姐,时刻提醒“小心脚下、慢一点”,非常暖心,众口称赞!</p><p class="ql-block">聚会过去一个多星期了,脑子里还时不时浮现聚会场面…</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的我们,风华正茂!</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的我们精神饱满,英气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七位男士,英姿勃发,一个比一个帅!</p> <p class="ql-block">三位女神,慈眉善目,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瞧这哥俩,身板挺的杠杠的!</p> <p class="ql-block">在老会计家里,我们不把自己当外人,随便坐,随便说,随便问(太平的变化)。老会计一一回答,说:新农村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日子越来越好!以前做饭烧柴火,柴火要到山里面砍,现在用煤气,电饭锅。家家都盖了新房,现在的日子好的跟过去没法比。</p> <p class="ql-block">队上的人见到我们格外亲,问我们想去哪儿?给我们带路!</p> <p class="ql-block">田埂小路还是那么长、那么窄,当年我们常从这里走过。油菜花长势很好,花越繁,籽越饱满,出油越多。</p> <p class="ql-block">下面照片中间那条路是当年我们每天的必走之路,但没有这么宽,是田埂路,路两边是田地,夏季收麦子,秋季收稻谷。现在种的是猕猴桃。我们住在坡坡上,三间土坯房,冬冷夏热。坡坡下面有口井,我们吃用水都从这里挑,天晴还好,下雨就遭殃了,摔跤是常事。如今这里已面目全非,听说要建煤气站,希望早日落成,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逛双河古镇。双河古镇在汉阴县城的北面,路况很好,不到一小时车程,方便快捷。古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俱佳,建筑古朴,民风淳厚,大家玩的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记得聚会时有人说,大家保重身体,健康的活着,争取五年一小聚,十年一大聚。80岁,争取一个不少!以现在的健康水平,估计没问题。爱自己,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