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暗示虎兕相逢大梦归的贾元春

南开之苏堤春晓

在红楼梦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宝琴以其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众人皆说新巧,“猜了一回,皆不是”,书中再也没有交代谜底。 近年来,不少红学专家、资深“红迷”著书发文,各抒己见,探讨这十首谜语的谜底和深层含义,使我等菜鸟级伪红迷受益匪浅,略有心得。在这里说出来,希望得到专家和真红迷的指正。 我认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构思精妙,不仅人物生动,情节曲折,而且草灰蛇线,伏笔千里。他不可能将那么多文字浪费在几首可有可无的谜语上,而是在谜语之外必有一番深意,这个深意就是再次暗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 为了真正领会谜语之外的深刻含义,应该将宝琴编写的十首谜语诗与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组曲歌词联系起来分析。 今天分析第一首谜语“赤壁怀古”。谜语的谜面为“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从字面上看,这个谜语回顾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军的赤壁之战;而其深层含义则暗示了元春的命运结局。 谜面中的“赤壁”有双重含义,明指战役发生的地方名称,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红色墙壁; 实则暗指元春所居住的宫殿。中国古代,曾有使用花椒树花朵所制成的粉末粉刷后妃住所宫殿墙壁的做法,故将皇帝后妃的住所称为“椒房”。椒房呈浅红色,与赤壁颜色相近,因此用赤壁映射椒房,进而暗喻元春。在九十五回中,元春病重,贾母等入宫探望,书中就曾用“椒房姻戚”表示元春的家人。 “水不流”映射元春的生活环境,如同身陷古井,死水无谰,了无生机。“徒留名姓载空舟”说明元春虽然身为贵妃,但是徒有其名,生活并不幸福。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因生于正月初一而取名元春,她是贾珠的胞妹,贾宝玉的胞姐。元春早年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担任女史,后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她的封妃使贾府在世代功勋之家的基础之上又得到了皇亲国戚身份的加持,富贵奢华到了极点。然而她却在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省亲仪式中数次落泪,称自己身处的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与贾府众人的欢欣雀跃形成鲜明对比。她的显赫身份为四大家族的泼天富贵提供了无形的支持。她的猝然离世也预兆了贾府大厦的轰然倾塌。 如果将第五回中的判词、曲牌词和宝琴的谜语联系起来分析,能够清晰地说明元春的命运和结局。 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榴花是红色的,“榴花开处照宫闱”,印证了赤壁即红色的椒房,即元春的住所。兕(s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类似犀牛的猛兽;大梦归表示生命的结束。也就是说,当虎、兕两种猛兽所代表时辰相交之时即是元春生命的大限。 元春的曲牌是“恨无常”,歌词是: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著名画家赵永夫先生创作的金陵十二钗图之元春图,生动诠释了元春深陷宫闱、孤苦寂寞、郁郁寡欢的精神状态。 将上面三首词赋联系起来,我这样理解,元春入宫十余年之后晋升到“凤藻宫”的位置,当时为贾家带来了无比的荣耀与富贵。但是好景不长,“荣华正好”时,她却英年早逝,贾家失去皇亲国戚的耀眼光环,曾经的尊荣富贵逐渐成为过眼云烟。贾元春省亲的奢华排场不过是“喧阗一炬”,只能在梦里向爹娘相告,须要退步抽身,以求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