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杏坛语文耆宿传略(上)王永

王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欢迎指导,欢迎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语文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凡教师都有教书育人之责任,语文教师则更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学生,在读书期间,能够遇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因此,语文名师,更值得记述。这也是我记述耳闻目睹的鹿城语文教坛耆宿之起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资料匮乏,有的又是仅凭耳闻,所以,所记极为简略,可能名师真正最精彩的事迹,因仅有所“闻”,而未有所“见”,更缺乏过从交往,囿于一鳞半爪,难免有漏珠之憾,希望知情者有以告我。使我有机会修改补充完善。使这些名师的事迹,能够永远流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包头师范毕业之后,在二机一中二机三中分别工作了八年。后来调到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与全市的语文老师有了更多的交集。对全市一些语文名师,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我所了解所知道的这些老师们事迹,以简短的文字记载下来。以防岁月流逝,事迹淹没,姓名不彰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鹿城者,包头之别称也。耆宿者,行业翘楚之年长者也。传略者,以一鳞半爪,一颦一笑,写人一生一世之谓也。浮光而掠其影,写意而传其神。然不足表达所记人物之万一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述者,皆鹿城退休语文教师之佼佼者。其他现今在岗之名师,一律未记。还请在岗之名师,知我谅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为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祖炯,福建仙游人,北师大毕业。为支援边疆建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来到包头。包头市教育局组建教研室时,进入教研室任语文教研员。张老师中等身材,晚年一头银发,倒向一边,说话声音洪亮,谈吐气质儒雅。临近退休时,仍然精神矍铄,行走如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老师德行高洁,学养深厚,平易近人。平生以认真搞好教研工作为要务,以提升包头市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己任。几十年兢兢业业,几十年勤勤恳恳。开创了包头市教研室语文教研人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研工作 不仅需要教研员本人持久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同时也需要时时刻刻,广泛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收四海之资讯,纳八面之来风。张老师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张老师邀请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来包讲学。为包头市青年教师熟悉掌握《现代汉语(暂拟体系)》播了及时雨,解决了多年困惑。让全市语文教师获益无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老师工作的严谨认真,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但是,张老师从不因为工作经验丰富而稍有懈怠。在中考命题的校对中,印刷厂要求不得少于三次,一般的人要校对七八次,张老师则往往要校对十几次。参加命题几十年,对于校对一事,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正像一句歌词唱的那样“每一回都是头一遭”。因此,张老师参加中考命题,从来没有出过一次校对失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讲几件张老师的逸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老师生病了,去社区医院输液。躺在床上输液,除了药费,再收10元。如果坐在椅子上输液,除了药费,只收5元。家里人劝他说,人上岁数了,躺着输舒服一些。张老师说,药是一样的,坐着输可以节省一半的钱。虽然可以报销,难道公家的钱就不是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老师在大家一起聚餐时,从来不吃牛肉。人问其故,张老师说,牛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一生为人类耕田劳作。知道这一点,怎么好意思吃牛的肉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心系工作,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克己奉公,作风朴实,平易近人,这就是张老师的风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贾仕忠,毕业学校不详。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我1995年到了教研室之后,包头市小语整体改革声名鹊起,成效显著。一时间领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教改风气之先。多次得到自治区教研室的表彰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语整改的核心,就是加大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倡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阅读量一般达到300万字以上,每年100万字。贾老师说,这个量,看起来很大,似乎不易达到。其实每天课余,抽半小时时间,读三五千字的文章,应该不是难以做到的。十天就三五万字,一个月至少十多万字,一学期四个月,达到四五十万字,一学年,除了寒暑假,阅读量达到100万字,不是困难的事。如果加上寒暑假的时间,这个阅读量是绝对可以完成的。随着阅读量的加大,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乃至写作能力,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落实阅读量,要求学生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既可以抄录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写阅读感受。每天三二百字,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也没有多么重的负担。但是,长期坚持,量变促成质变。学生写作文,不仅有了素材,而且语言也得到训练。写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读了很多,写了很多,就等于打通了语文学习的任脉和督脉。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3年5月,我们随贾老师到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进行小语整改验收,第一次见证了这种教改的令人振奋的成效。现场布置一篇作文题目,学生准备10分钟,然后口述作文。学生语言流畅,出口成章。思维条理,内容充实。表达能力,不输初中生。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语文教师水平高,受益的可能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人。贾老师的小语整改,遍及市三区,惠及了无数学生。在小学教研岗位上,贾老师做出了影响带动全局的贡献。可以说充分发挥了一个教研员的最大作用。人生至此,应无憾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倪友仁,包头师专毕业。初为蒙中语文老师,在蒙中任教期间,指导学生办手抄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后调入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任中学语文教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倪老师性格谦冲,待人宽厚,有长者风范。我与倪老师一起共事,从1995年我进入教研室开始,到2007年倪老师退休,前后有十七年之久,与倪老师一起工作,如坐春风,如沐暖阳。工作辛劳,但心情愉快。如果说,我在教研工作中,还算做出过那么一点点成绩,那也与这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分不开的。在现代职场中,能够拥有这样纯真的友情,至今依然让我十分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倪老师在教研岗位上,最突出的业绩是,在全市大部分初中学校开展的初中语文整体改革。具体点讲,平日里加强课外阅读,课堂上以读评日记为抓手,把语文教学活最重要听说读写四项活动,有效地整合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阅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扩充眼界增加素材,可以积累语言,可以借鉴他人文章的写法,可以使得阅读者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有章可循。所以,读书是有利于写作的,这叫</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以读助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节课正式上课之前,让两三位学生读自己的日记,然后其他学生对日记展开评论。有的评标题,有的评内容,有的评结构,有的评章法,有的评语言。经过这样的训练,朗读日记的学生,明白了自己文章的得失,而参与评价的学生,因为听一遍就评,所以训练了瞬时记忆能力。因为要及时做出评价,所以训练了迅速构思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同一篇文章,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会展开针锋相对的论辩,所以又训练了思辩能力。这叫做</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以评促思</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生阅读兴趣增加了,文章阅读的多了,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评论同学作文多了,口语表达能力了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写,学生评,学生对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渐渐的有了清晰的认识。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而且懂得了如何才能把文章写的曲折有致,写的委婉动人。这叫做</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以评促写</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章评论多了,渐渐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也得到提升了。文章命制什么样的题目 ,才能吸引人;文章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给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的印象;文章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才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文章呈现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更好的与读者对接。一句话,这种读评文章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解读文章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这叫做</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以评促读</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平常学生作文基本是两周写一次写,而等到批改完讲评,又得一段时间。这种反馈不及时,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自己作文的优劣及时求解的心理,而且还会渐渐消磨尽学生的写作的热情。而读评文章,是每节课都在进行,一般一节课评四五位同学的文章,每周五节语文课,能评二十多位学生的作文,两周可以把所有学生的作文评一遍。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作文写作量。而且使学生作文得到及时的评价。这叫做</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以评促质,以评提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也许有人担心,每节课都进行读评文章,那不会影响语文课的进度吗?开始,这个问题,对实验教师也是一种困惑。有时学生评论同学文章时,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同,可能会争辩半节课,这等于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实际上,语文学习,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读了多少,记住多少,理解了多少。凡是听说读写,从本质上讲,都是语文学习。因此,这种读评文章,表面上看起来,对常规的语文教学,是有一点冲击,有一点“旁逸斜出”,本质上却是“歪打正着”。在各种考试中,学生的成绩不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越来越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1998年冬天,倪老师发通知,召集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在包一中电教室,进行作文实验阶段成果展示观摩。包十七中进行作文整改实验的高春梅老师,带着她的学生在全市初中语文教师面前,作了展示。展示结果,让所有听课教师感到震惊。十七中是一所普通中学,生源情况也不太好。可是在观摩课上,读评文章时,学生们对被评文章,从标题到结构,从用词到语言,从修辞到表现手法,都能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头头是道的评价。发言流畅自然,评价言之有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这次观摩课,在全市初中语文教师中,引起极大震撼。许多年轻老师,纷纷要求参加作文整改实验。随即,作文整改实验在全市初中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后来市区之外的农牧矿区的初中学校也开展起来了。计有土右旗萨一中萨三中,九原区四十九中,东河区十七中,三十一中,包八中,包二中,包四十七中。一机二中,二机四中,昆区二十九中,三十五中,包七中。白灵庙一中,固阳三中等。一时间,初中语文整改实验,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市乡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教研室对于初中语文整改的验收,方式也很特别,一不看研究报告,二不听实验教师汇报。而是看学生的摘抄本的摘抄数量,一节课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再就是读评文章。作文的题目,是我们去验收时确定的,事先实验教师与学生毫不知晓。读评的文章,也是我们找的最新的报刊杂志的文章,学生同样是毫不知晓。一句话,这种验收,考查的是学生的真功夫。因为摘抄笔记不是统计数字,是不能造假的。课堂上写文章,也需要真水平。至于课堂上能够把一篇验收组提供的并且是第一次见到的文章,评的头头是道,那更是需要真能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才算是真正学好语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下面以一组数字,来说明初中语文整改的效果。2006年包头市中考之后,包四十七中(原糖厂中学)于丹、陆根枝两位实验老师所带班级中考优秀率都在20%以上。</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包头中考语文满分120分,按百分制八十五分为优秀计算,120分的优秀分数应当是102分。</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就是说,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个中考语文成绩在102分以上。而当时某些重点初中学校,这一年中考语文优秀率,才7-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四十七中地处城郊结合部,生源一般。两位实验教师都是年轻老师,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初中语文整改实验的效果,由此可见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使一个班级的学生受益;一个优秀的教研员可以使一批教师受益;一批教师受益,就能够使更多更多的学生受益。倪老师作教研员,做到了这一点。以作文整改实验,促进了全市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成效。从这一点讲,倪老师作为教研员,无疑是成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和别的篇目相比,这一篇比较长,但绝无重此轻彼之意。因为与倪老师一起共事十多年,了解的情况比较多,故而写得翔实一些。特此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雁朝,包一中语文老师,毕业学校不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就对李老师大名耳有所闻。有一次市教研室组织全市高中语文教师观摩课。我到包一中听课,有幸目睹了李老师讲课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老师当时大概接近退休的年龄,高个子,短寸头,发花白,但目光炯炯,穿一身灰色中山装,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记得所讲课文是《诗经·伐檀》,讲课行云流水,板书提玄勾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文言句法知识: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然后举出例句,“</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句中的“我”,因为是代词,又作宾语,这个句子是否定句,所以这个作了宾语的“我” ,按照文言句法规律,要放到动词“顾”的前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加深听课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李老师又举了这首诗中另外一句为例:“</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例句中第二句也是否定句,也含有代词“我”,却没有前置。原因何在呢?李老师没有马上讲出原因所在。而是让学生认真讨论交流,然后回答。学生经过仔细讨论发现,这个句子中,虽然有代词“我”,但是句中“我”这个词,不是动词“食”的宾语,而是句中宾语“黍”的定语,所以不必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收获。通过比较鉴别,学生从本质上掌握了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规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道至简。所谓名师,就是把最复杂的知识,以最简单的形式,教给学生,而且让学生对这种复杂的知识,达成最本质的掌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节语文课,让几十年之后的我依然记忆犹新,名师之风范,之魅力由此可见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杜广亮老师,南开大学毕业。高个子,一头银灰色头发,双目炯然有神。原本是包一中语文教师,后来教学业绩突出,提升为教学校长。不过,我到市教研室时,杜老师已临近退休,不再登台讲课了,因此我没有机会领略杜老师语文课堂的风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在评学科带头人时,倪老师邀请杜老师作评委,使我有幸见识了老一辈语文人那种评课时,切中肯綮,指导时画龙点睛的名师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评学科带头人,一位选手所讲课文是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章长,很能考验讲课者处理教材的能力。讲课老师按文章小标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探讨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然后各小组代表分别发言,展示理解评析结果。其他小组补充点评,一篇长文章,一节课轻轻松松处理完毕。下了课,好几个评委,对选手这种“万马奔腾”式学法赞不绝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杜老师听课之后说,这堂课处理很巧妙:并驾齐驱,各个击破。化长为短,化难为易,确实很见功力。作为比赛课,未尝不可。倘若作为常规课,则是有问题的。每个小组只熟悉自己小组探讨的问题,对于别的小组交流的问题,因为未曾熟悉文本,是难以有所收获的。蜻蜓点水,虽有痕迹而痕迹不深;浮光掠影,虽有印象而印象不全。如果平常的课也这么上,等于吃“夹生饭”,长此以往,是难以真正学好语文的。可以说一语中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杜老师高屋建瓴的评课,完全可以想见,当初他的课堂,是如何精彩,如何深入的情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董致中,包一中语文教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董老师中文功底厚实,深谙国学底蕴,讲课抑扬顿挫,言谈笑容可掬,淡泊名利,有魏晋风骨。有水平远不能与董老师并论者,评上了特级,董老师到退休前依然只是高级教师。尽管未能春风得意,却能依旧满面春风。倘若换作别人,早该“不平则鸣”了,可是董老师事虽关己,却能高高挂起。依然认真教课,依然平和待人,依然笑容可掬。颇有魏晋风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去包一中听课,董老师讲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文章比较难懂,加之与高考关系不大,许多老师都略去不讲。而董老师对这篇文章却大讲特讲。讲到动情处,“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看到孩子们会心的微笑,董老师头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嘴角微微上翘,眼睛半开半闭,一幅美酒微醺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课后,向董老师讨教,为什么这篇文章要讲到这般精细?董老师说,一个人即使上了大学,将来走入社会,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鲍鹏山这篇文章,写出了庄子精神的精髓,对于孩子们将来能够冷静正确对待挫折,大有裨益。人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在受到挫折之后,才能重新崛起。我也深以为然。孩子们在语文课上,有了这样一碗“酒”垫底,将来在社会上,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书育人,从长远角度看,育人可能比教书更重要。可非深谙教育真谛者,往往难以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双管齐下,德智并举,方能够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董老师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秦新民,毕业学校不详。包九中语文名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听到秦老师的大名,是在我师范即将毕业之际。当时师范语文组为了开拓我们的眼界,也为了给我们树起学习追赶的榜样,邀请了当时市内几位有名的语文专家,给我们作讲座。其中有包九中的秦新民老师,棉纺教育处的刘更生老师,还有一位好像是教育学院的董绍舒老师,另外有一位是师专的年轻的张姓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秦老师讲的是地方方言的表现力。秦老师说,写文章,尽量少用成语。很多成语来自古籍,同样的意思,远不如方言更有表现力。比如说人表面对人好,背后特别能使坏,用成语讲,叫“口蜜腹剑”;用方言讲,叫“嘴是个蜜钵钵(读若baba),心是个辣椒椒(读若jiajia)”。把口是心非,言美行狠的人,刻画的淋漓尽致,呼之欲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秦老师对方言研究深入,在《鹿鸣》杂志上,有《爬山歌诗话》连载。退休之后,又创办了《未来报》,以发表学生的习作为主,引领了包头地区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虽然不站讲台了,仍然以一片文学园地,服务于语文教学。身闲而尚持助学之心,离岗而不释育人之责,另辟蹊径,发挥余热,可谓功德无量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更生,毕业学校不详。是棉纺教育处干部。给我们作讲座的内容是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当年所讲的具体内容印象有些模糊了,不过有一点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刘老师令人震惊的记忆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讲座的最大特点,是引用了许多资料,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在讲话时,随口来一点古诗文,本来也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情。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刘老师讲座中,数次引用了报刊上的资料,讲这段话出自哪月哪日的《人民日报》,那段话出自哪月哪日的《光明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学习上,我可以算是一个比较认真的人。听课时,都会认真作笔记。刘老师讲座上引用报刊上的话虽然记得不全,但是出自什么报刊,什么日期,还是记下来了。当时我就是想,下去之后,找这些报刊看一看,刘先生是在故作高深唬人呢,还是真正具有深厚的学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去到阅览室找报纸一查,刘老师讲座上引用的报刊资料,几乎一字不差。有个成语叫“过目不忘”,之前,总以为这是形容,这是夸张。不大相信这是真的,听了刘先生的讲座,才晓得这世界上有人真有过目不忘之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先生作为一个业务干部,不在教学一线工作,治学谨严如此。想当初,在教学一线时,也一定是受学生敬重的教学领路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两位老师的讲座没有什么印象了,其他方面也无了解。在此不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洪达者,鹿城语文耆宿也。毕业学校不详。初为附中教习,后以教绩显赫调入包四中,甚得四中有司者之青目。四中有司者得机执九中之牛耳,洪达旋即随至九中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洪达有学识,善宣讲,每至一校,便有名师之誉。洪达恃才孤傲,喜臧否人物。每用资料,有讹誤者,则云,某实为某,今释如是,谬矣。大谬如此者,常人且不能容,而况吾乎?初,诸生甚佩之,雅有敬意。后每如此,渐生以贬干誉之慨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癸未年(2003)五月,非典疫行天下。为防扩散,黉门净校,生皆归家自修矣。市教研室与电教馆联系包头电视台,举办空中课堂,以解高三学生在家复习之困。某受教委某魁之命,邀洪达为空中课堂讲师之一。初允之,临讲之际,告余曰,冗务缠身,不能如约矣。即将开讲,找人之难难于上青天。时间紧迫,电话打了一圈,无人敢承担者。有三十三中刘可宏者(后调入包钢一中),慨然允诺,披挂上阵,空中课堂空缺之急乃解,亦助余摆脱一困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为嗣之业,入掌蒙中之语文,乃显为父之慈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嗟夫!洪达以教习之微,凭舌耕之劳,口吐莲花,传文载道,誉满鹿城,名重一时。各校争延,所愿随心。为师至此,亦人生之大幸也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喜运,毕业学校不详。一直在东河一所普通中学任语文教师。他的语文课特别受学生欢迎。课本上要求学生背诵的文言文 ,张老师篇篇都可以倒背如流,给学生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每一节课,都能带学生徜徉在美妙神奇的语文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之后,过去的学生邀张老师相聚,选择了一个周日,用餐之前,一大帮学生,又恳请张老师在原来的学校,原来的教室,再给他们上一节课。于是,张老师满足了这帮已经走上社会,有的已经是单位的领导,有的是小有成就的老板,有的成了张老师的同行的弟子们之愿望,又登台给弟子们上了一节课。讲课者眉飞色舞,听课者如痴如醉。课后,弟子们都觉得这节课不仅带给他们美好的回忆,也是睽违已久的精神大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在听别人说项之后,才得知张老师的大名。于是就邀请张老师给全市高中语文教师,作了一次诗歌鉴赏讲座。张老师说,诗歌鉴赏,关键在于一个“泡”字,所谓“泡”,就是通过联想想象,即把用精炼语言描述的诗歌境界,还原为真真切切,原汁原味的生活境界。就像把压缩饼干用水泡开一样。老师听了之后,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悟。听讲老师们,尽云收获颇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老师和我聊天,讲了一个他拟的谜语:郗(</span>chī<span style="font-size:22px;">)鉴择婿(打一外国科学家名)。用中国典故,扣老外人名。还算猜谜高手的我,楞是没有猜出来。后来,张老师告诉我,谜底是爱因斯坦。顿时让我觉得妙不可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说新语·雅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白了这个典故的来龙去脉,才能体会这个谜语丝丝入扣的妙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老师退休之后,东河中山中学曾聘他去代课。本来赋闲在家又十分热爱讲台的他竟没有赴邀。人问其故,张老师说,现在就业艰难,我一个有退休金的人去了,就会挤掉一个新大学生的岗位。这种事,我做不来。其人之悲悯之情怀,高贵之风骨,由此可见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张老师诗书满腹,才情高妙。然偏居一隅,志不得施,才不得展。终老之时,亦籍籍无名。人生之痛,莫过于此。悲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范纲,包头二中语文教师,毕业学校不详。大名如雷贯耳,憾无一面之交。但从他人聊天中谈到范纲老师时,那种赞不绝口钦佩入骨的神情,可以想见范先生课堂的精彩,品格的高贵,学识的广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0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到二机一中工作。初为人师,经验匮乏,文言文教学处于迷茫之中,当时除了教材和教参,手头与文言教学相关的资料几乎没有。就在这时,学校发了一本其他学校老师编写的《古代文言短文汇编》的小册子,落款是包头二中语文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才知道,这个文言小册子,虽然署名是集体,但实际操刀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范纲先生。这本小册子,在编写上,眼光独到,选文精短,注释简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很适合中学生作为课外文言的补充练习。对于我们这些刚入教职,经验稀缺的年轻老师,这本小册子,如暗夜行路之北斗,如大旱既久之甘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范纲老师不仅书教得好,而且很有文学天赋。曾经收集资料,编写过一个反映内蒙古大青山游击队抗日故事的剧本,曾拟由包头话剧团排演,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实在是人生憾事。(本条资料内容,由曾经在包头八中任教的天津知青孙开瑞老师提供,在此表示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范先生虽执教于一校,却能凭丰厚之学识,一己之力量,以金针度人,使他校教师得助,使全市学生受惠,可谓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为师至此,幸福莫大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 王永,原名王勇。固阳白灵淖人氏。1980年包头师范毕业,分配在包头青山区二机教育处工作。在二机一中工作了八年,二机三中工作了八年。后调入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了二十二年。现已退休。退休之后,以码汉字为乐。现已完成美篇八十余篇。</span></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