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1日,晴,10°—23°,今天我们将离开葡萄牙,前往西班牙第四大城市塞维利亚(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全程大约310公里。</p> <p class="ql-block"> 早晨出酒店没多久,前方一座引水渠渡槽形成了巨大的石头拱门横跨公路,一直延伸到城市内部,很是壮观,记得昨天在出老城墙时就看到一截,一问吴导才得知: 这是埃武拉渡槽,始建于1537年,全长约18公里,共建有35道拱门,是16世纪最杰出的工程之一,其建造技术在当时极具挑战性,这项工程将淡水从附近的河流引入埃武拉,有效解决了该城的用水问题,至今仍在正常使用中。</p> <p class="ql-block"> 离开葡萄牙埃武拉古城,也就意味着我们葡萄牙的行程已经结束,吴导开始用提问的方式给大家来了一个总结: “(1)我们走过来葡萄牙那几个城镇?(2)分别参观游览了那些著名景点?(3)品尝了那些特殊美食?”。大家回答的可认真了。呵呵,我在这里就省唠,因为在前期(六)中已概括总结。</p> <p class="ql-block"> 一上高速,两旁均出现一片片碧绿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 从埃武拉(葡萄牙)到塞维利亚(西班牙),算是跨国了。欧盟成员国之间过境比我们出省还方便,路边一个不显眼的小标记算是国门了,一秒过界。12:30左右,特意关照司机师傅车开得慢点,结果眼到手没到,差点错过,还是拍糊了。</p> <p class="ql-block"> 老规矩,在我们进入西班牙境内后,吴导又开始给我们介绍起即将前往的塞维利亚市: 塞维利亚位处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人居住;公元前43年建立城市,先后由罗马人、西哥特人统治;公元八世纪时由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占领;十三世纪时,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发动天主教的“光复战争”赶走摩尔人,将此地设为王国的都城;塞维利亚是著名歌剧《卡门》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弗拉明戈舞的起源地。现今它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及塞维利亚省的首府,西班牙第四大城市。因此,这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留下了各个时代的各种文化符号,记载着许许多多的岁月记忆。</p> <p class="ql-block"> 塞维利亚的著名景点: 瓜达尔基维尔河、塞维利亚大教堂、阿尔卡萨尔宫、塞维利亚斗牛广场、玛丽亚路易莎公园,以及多个博物馆和历史建筑等。由于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第三大教堂,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而我们的行程中没有入教堂内参观的项目,吴导建议我们值得进去参观一下,他可以帮我们在网上预订团票,不多收一分费用。这也是我们希望的呀,于是我们很乐意的增加了大教堂入内参观的项目。</p> <p class="ql-block"> 13:15分我们在西班牙第一个高速公路——LEO服务区休息,中餐在这里自己解决。</p> <p class="ql-block"> 下午14:50分我们进入塞维利亚城市的南部,来到了瓜达尔基维尔河畔,呵呵,这条河有这么长的名字,还真难记,据吴导说,原名之意就是“大河”,它从城市中蜿蜒穿过,如同一条蓝色的动脉,蕴育了并滋养着城市。</p> <p class="ql-block"> 沿着河边没多远我们就看到了著名的“黄金塔”。据吴导介绍: 此塔于1220年由摩尔人所建,是一座堡垒形的建筑。它位处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的商船停泊处,以控制从瓜达尔基维尔河到达塞维利亚的水路,当时的摩尔人就用它存放带回来的黄金白银。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历代航海者从南美带回来的黄金,都要在此塔完成登记、收税及转运手续,并给予提供安全保护。这是它名称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 吴导继续介绍: 金塔在当时的作用是有一条大型铁链从黄金塔底水中拉开,据说可以封锁河道,1248年在收复失地运动中,该市用铁链防御卡斯蒂利亚舰队。对岸的另一个定位点已经拆除或消失,也有可能毁于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座建筑之所以名为黄金塔,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因为建筑的四周涂有一层金粉,闪闪发光,好似黄金,因而得名为黄金塔。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表面的金粉已经渐渐脱落,但是在傍晚夕阳的照耀和灯光的照射下,黄金塔还是呈现出金黄色,闪闪如初。</p> <p class="ql-block"> 该塔由三部分组成。底座由12块等边形的,每边长13.75米砖石筑成方形底座,每一边形代表一个方位,窗户是马蹄形的拱门造形,体现了阿尔莫哈德(摩尔人王朝)风格。中间层表现出了哥特式风格。最上一层是1760年新建圆柱形,具有文艺复兴时巴洛克式特征。由于建筑年代不同,呈现出多种风格,见证无数历史脉动。现在成了海军博物馆,航海博物馆。展示了塞维利亚辉煌的航海史。也是城市地标,也是塞维利亚骄傲!</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停车场下来,步行前往塞维利亚大教堂,一路上只见大街小巷全是马车在穿行,石头铺筑的马道中间被马蹄踏出了一条凹槽,并被马尿浸湿出一条若隐若现的“小溪”,使得空气中散发出阵阵马尿骚味。</p> <p class="ql-block"> 在去大教堂的路上,路边有很多这个“No 8 Do”符号,吴导解释说:“这是塞维利亚城市的标志,类似于一个字谜,其意思是“Sevilla never let you go——塞维利亚不会拋弃你”,象征性的强调了塞维利亚对天主教国王的爱戴和忠诚。根据传说,这句格言是当时居住在塞维利亚王宫的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授予塞维利亚的。13世纪末,他的儿子,即后来的桑乔四世企图篡夺他的王位时,阿方索十世得到了塞维利亚民的支持,故将这句格言定位塞维利亚的标致”。</p> <p class="ql-block"> 这个标志出现在塞维利亚的市旗和市徽上,它还出现在该市的市政厅等建筑,甚至是井盖上哦。</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跟着吴导来到“国王圣女广场”。站在这里,吴导给我们介绍周边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国王圣女广场上竖有罗马教皇保罗二世铜像(教皇于1982、1993年两次造访塞维利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国王圣女广场中心的小花园内,方形的中空基座上立着“圣女”白色大理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 圣女雕像的前方就是塞维利亚王宫——“阿尔卡沙尔宫”,据吴导介绍: 王宫原为阿拉伯城堡,由摩尔人“阿尔摩哈德王朝”所建,卡斯蒂利亚国王将其改为行宫,后来的西班牙王国的君主们,又多次对其加以修缮。王宫的围墙有墙垛,入口是著名的红色“狮子门”。</p> <p class="ql-block"> 阿尔卡萨尔王宫,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已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1181年,持续营建时间长达500多年,融合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曾先后作为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皇宫,呈现出混合着各种不同风格的历史面貌。我们的游览行程是外观。</p> <p class="ql-block"> 带着王冠的狮子头像的大门。千百年的王宫,至今还是王室的居所并还作为接待外宾礼用。</p> <p class="ql-block"> 在王子圣女广场的北端,塞维利亚大教堂东面,是“阿首必斯巴宫”,它是18世纪塞维利亚大主教的宫殿,其后一直供塞维利亚牧师使用。</p> <p class="ql-block"> 王宫大门左侧,是世界文化遗产——“印度群岛档案馆”,门前有一个精美的白色大理石雕的神龛塔;档案馆内据说收藏着当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世界的宗教诏书、哥伦布的航海日志、《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求职请求等等珍贵文物,文献量超过8000万页。</p> <p class="ql-block"> 王宫的对面就是大教堂。大教堂原先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建的清真寺,1248年,天主教在“光复战争”中收回了塞维利亚,将清真寺改为天主教的教堂,称为“希拉尔达大教堂”。1401年开始修建塞维利亚大教堂,并将希拉尔达教堂的宣礼塔改为教堂的钟楼,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塞维利亚大教堂。这巨大的建筑物是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宗教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围墙上有许多尖柱,教堂主体是116米长76米宽的矩形建筑,建筑上尖塔林立,历经几个世纪的改建,将基督教建筑艺术与伊斯兰建筑艺术糅为一体,哥特式风格与阿拉伯风格兼备,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教堂边侧有一座高耸于所在建筑物之上的方形高塔,这就是有名的“希拉尔达塔”,原先是清真寺宣礼塔的遗存,天主教将其改建作为原伊斯兰教寺院建筑中仅存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塔的上方安装了二十五口大钟,所以这里也叫鈡塔。</p> <p class="ql-block"> 塔身墙面上有各种标志阿拉伯艺术特色的花纹图案,显示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美丽风采,也是欧洲文化中“包容”精神的完美体现。</p> <p class="ql-block"> 塔墙下方镶嵌着一座圣母像。</p> <p class="ql-block"> 塔的顶端象征“法蒂玛之手”的圆球被改为“风向女神”希拉达,女神左手盾牌右手棕榈叶,据说棕榈叶转到某个方位时,塞维利亚就会下雨,听着觉得很神奇。</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跟着吴导来到了大教堂的正门,也叫王子之门。网上团票@13欧元/人.(新增项目,另付费)。</p> <p class="ql-block"> “王子之门”是正门,门前立着风向女神希拉达青铜雕像(复制品),原件在塔顶。</p> <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说这是塞维利亚胜利女神青铜像,她代表着一种信仰。</p> <p class="ql-block"> 呵呵,从“王子之门”的左侧验票进入,穿过窄窄的甬道出去,左边是大教堂博物馆,我们没去,直接进入右边的教堂大厅。我们不信教,故只是单纯的来欣赏它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教堂不禁震撼于哥特式建筑的宏大,巨大的拱顶和束柱使得殿内显得高峻幽暗,束形立柱和十字肋栱营造出向上的升腾感。</p> <p class="ql-block"> 那座特别珍贵的且带有复杂花纹装饰15枝头的大烛台就摆放在入口处侧的束柱下面。</p> <p class="ql-block"> 教堂错综复杂的立柱和穹顶非常高,暖黄色的灯光显得很温暖。</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的柱子很粗,由下往上蔓延到曲线形穹顶。</p> <p class="ql-block"> 据说大教堂一共有138组彩绘玻璃窗,创作年代从十五世纪一直到近代。</p> <p class="ql-block"> 做工精良,色彩华丽的玻璃窗将五彩阳光照进大教堂,穹隆下弥漫着信徒们渴望见到的天国景色。</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玻璃窗上图案均都描述着一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显得明亮又耀眼。</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来到塞维利亚大教堂的亮点之一的——哥伦布墓穴,其位置王子之门的背后十字过道处(南北向),半人多高的灵台上,一座巨大的铜雕,描绘的是四尊头戴君王冠冕,服饰华丽的人物抬着哥伦布的灵柩,前面两位雕塑手持长杖,昂头挺胸,显得器宇轩昂,后面两位则叉腰扶柩,低首垂目,一派面色凝重,这四尊雕塑分别代表了构成西班牙统一前的四个王国。</p> <p class="ql-block"> 前面这两位抬棺者: 左边的衣服上有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城堡标志;从王冠下露出的头发似乎看出像是位女性。右边的衣服上有莱昂王国的头戴王冠的狮子标志,他们代表天主教双王为哥伦布抬棺。</p> <p class="ql-block"> 后面两位抬棺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低着头,也许是表示对哥伦布的谦恭。左边这位的衣服上有阿拉贡王国的竖条标志;右边那位的衣服上则是纳瓦拉王国的链条标志。</p> <p class="ql-block"> 哥伦布棺椁的底部的图案是1492—1506年西班牙使用的天主教君主纹章,一只头戴金冠的黑鹰爪持盾牌。盾牌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和第四部分各被分为四个小块,交错分布了莱昂和卡斯蒂亚的纹章图案,第二和第三部分被左右平分,左边是阿拉贡纹章,右边是阿拉贡-西西里纹章,盾底加上了格拉纳达的纹章图案。</p> <p class="ql-block">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1451年8月或10月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506年5月20日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1492年到1502年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曾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开创了在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并安置于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在哥伦布棺椁的前方遥对的是一座非常晃眼的银光闪闪的“赦免祭坛”,那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这座纯银制作的祭坛,用耀眼的奢华纪念为天主教立下丰功伟绩的国王,所以这里也有叫“禧年祭坛”“银器祭坛”。</p> <p class="ql-block"> 在往教堂的东西中殿堂走,就是主礼拜堂——黄金祭坛,与哥伦布墓和赦免祭坛空间一字贯通,规模之大备受震惊,不由得生出敬畏。</p> <p class="ql-block"> 主礼拜堂前面的主祭坛被铁栅栏围起,这些栅栏以精美的花叶形作为装饰,为雕刻繁复的银匠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据吴导介绍: 中殿的主祭坛屏风,这座高30米,宽20米由44组雕塑组成的大型浮雕,超过1000位的圣经人物雕像,装饰极为华丽,经1482年到1564年花了82年精雕细琢而成,其中36组是描绘耶稣基督生平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隔着栅栏只有用长焦镜头才能捕捉到那些精彩的细节。除了主祭坛内有上上下下36个神龛,讲述了耶稣一生的故事以外,神龛之间的立柱以及立架上还散布着大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艺术雕像,绝对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祭坛的下方中心的位置放着一座镀银的圣母像。从南美劫掠的2.4吨黄金让大祭坛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在主祭坛的对面则是唱诗班坐席,唱诗班三周被实墙环抱,前面同样也被铁栅栏围起。</p> <p class="ql-block"> 透过铁栅栏看唱诗班里面两侧架设着整齐的椅子,这些椅子都是仪典上重要人物的尊座,分为上下两层,各有玄机。据说,上层位置的靠背是穆德哈尔式的装饰;下层位置的背靠板上雕有旧约与新约的浮雕。1470年到1520年前后五十年才完成。一共有117把座椅。</p> <p class="ql-block"> 在主祭坛与唱诗班中间,大理石地面上镶嵌着一块铜质纪念碑,落款时间为1686年。</p> <p class="ql-block"> 这是见过最大的巴洛克式管风琴,它镶嵌在双石柱之间,18世纪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 主礼拜堂的后面,则是王室座堂。</p> <p class="ql-block"> 从“王室座堂”往右(往南)则来到“圣体龛教区”,其中红衣主教唐璜·塞万提斯、费尔南多三世和阿方索十世父子都安葬于此,其石棺均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从“圣体龛教区”出来继续往南走,“圣器室”和“议事堂”都在教堂东侧的附属建筑内,穿过紧邻哥伦布石墓东侧那座奇特装饰的小门来到圣杯圣器室,室内展示了西班牙银匠大量的精典珍品。室内四面墙上更像是一个小型画廊,上面收藏了众多大师的作品,可惜了解的甚少。</p> <p class="ql-block"> 主圣器室正中间位置的主祭坛画是西班牙画家佩德罗.德. 坎帕纳1547年创作的油画《十字架下架》,这幅画是塞维利亚大教堂收藏的珍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侧的祭坛画是西班牙画家discípulo de zurbarán于1658年创作的油画《圣特雷莎》,特雷莎是16世纪时西班牙的一名修女,据她自诉,可以看到种种奇迹,并把自己每次见到神迹的幻觉记述下来。十七世纪中期天主教徒们,几乎无人不晓圣女特蕾莎的幻像描述,那时圣特蕾莎的自传是部勾魂销魄的畅销书。</p> <p class="ql-block">主圣器室四周墙壁上布满了名家油画之作。</p> <p class="ql-block"> 在主圣器室中央,放着一座重475公斤的金银制作的巨大圣体龛,它呈现了一个由古希腊罗马风格叠加而成的圆形寺庙的形式,装饰着小雕像,神龛分为四层,制作得精美绝伦,这是十六世纪八十年代由当时著名的银器制作家族阿尔费家族的胡安.德.阿尔费制作,所以被称为阿尔费的金银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主圣器室中许多雕塑及各种金银圣器,制作工艺之精巧。如西班牙雕刻家佩德罗.罗丹于1671年创作的《圣费尔南多》。</p> <p class="ql-block"> 这是阿隆索.马丁内斯1658年创作的圣母《完美无暇》,是大教堂收藏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耶稣头颅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 这件巧夺天工的圣器叫《维京王冠》,是1904年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 主圣器室是一个有着精致的,由众多圆形和拱形共同组成复杂的石头穹顶的大房间,屋顶及四周的立柱上都刻着丰富的人物雕塑,特别是那些呈扇贝状的装饰令整座建筑充满了神话般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看完这么多圣器精品,有点晕头转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唠,往左一头撞进一间有高大椭圆形穹顶的大厅,布满浮雕的穹顶上开了8个圆形花窗,花窗中间又有8个人物画像,他们是塞维利亚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 椭圆形会堂穹顶,据说椭圆形是为了互相看见和听清楚。</p> <p class="ql-block"> 正前方最显著的位置上是巨幅油画《圣母纯洁受胎》。</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间椭圆形大厅是教长议事厅,建于16世纪,建筑师是埃尔南·路易斯。据说,这种椭圆形的设计是为了让在这里参加会议的人都能互相望见,同时,这样的布局也最能清晰地传导与会人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椭圆形议事厅的旁边还有一间矩形的小议事厅。</p> <p class="ql-block"> 从议事厅出来,走回主厅,又晕了方向,找不到教堂的出口唠,遇到教堂的服务员一通比划,喊着:“够、够……”。哈哈,她一指“赦免祭坛”的后面,顿悟明白。</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大教堂北面的“赦免之门”,其位置在哥伦布石墓的对面,也是“赦免祭坛”的后面。出教堂大门就是一个院子,是个不大但却非常清雅的橘园。</p> <p class="ql-block"> 门楣上有圣母立像,旁边是手持长矛的天使长圣米歇尔。</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原清真寺保留下来的有着伊斯兰式的“橘树中庭”和“阿拉伯喷泉”,摩尔人统治时期,朝觐者在清真寺祈祷前必须将双脚放在橘子树下的喷泉里洗净,方能入寺。据说,庭院中央处是忏悔之地,以前经常有教徒在此忏悔。</p> <p class="ql-block"> 16:20分我们结束了大教堂的参观,走出橙树庭院的出口也是大教堂的出口,这道门是过去清真寺保留下来中规中矩的“饶恕之门”。据说,每到伊斯兰教历的8月15日,跨过这道门,悔过自新的人一定会得到赦免。</p> <p class="ql-block"> 出了橘树庭院大门往左转,沿着大教堂外围往回走,前往大教堂正门“王子之门”口集合。</p> <p class="ql-block"> 途经了大教堂的“洗礼之门”,关闭式状态。</p> <p class="ql-block"> “洗礼之门”的门楣上浮雕是三位圣人正在接受洗礼。</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亚松森门”又叫“圣母升天门”,依然是关闭状态</p> <p class="ql-block"> “圣母升天之门”门楣上的浮雕是圣女神的石像,头顶落着一只鸽子,周围环绕着飞翔的天使。</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回到“王子之门”等待集合。借此休息期间,回味刚才参观大教堂留下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虽说此教堂在欧洲排位于第三,但它却给我们带来其它教堂未有的惊奇。 </p><p class="ql-block">(1)它是世界第一大的哥特式教堂。</p><p class="ql-block">(2)它是哥特式和阿拉伯式建筑艺术以及文艺复兴时巴洛克式新古典风格完满融合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3)它是用金子堆砌起来教堂。教堂的博物馆,圣器室,圣杯室目之所及皆是金光闪闪,还有无比珍贵的名画,宗教诗集数不胜数。而整个主礼拜堂的祭坛都是由来自美州的黄金打造。</p><p class="ql-block">(4)在主礼拜堂,安放着哥伦布灵柩。他的灵柩是由象征西班牙历史上四个古老王国使者托举的。</p> <p class="ql-block"> 16:50分我们在“王子圣女广场”,四人一架马车,七辆马车集中齐了一起出发……</p> <p class="ql-block"> 从大教堂附近的圣女广场开始,沿着政法大街,经过“大教堂”“阿尔卡萨尔王宫”,“印度群岛档案馆”,穿过大街小巷,来到瓜达尔基维尔河畔的“黄金塔”大道,再进入玛丽亚·路易莎公园公园,最终到达西班牙广场。全程大约40分钟</p> <p class="ql-block"> 经过塞维利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经过阿尔卡萨尔王宫</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印度群岛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马蹄有节奏的滴答声,我们坐在马车上环顾周边那几座世遗的建筑群,说实话并没有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也许是见得多了,只是好奇的想感受了一下不同的交通工具罢了。</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大街小巷,见识不一样的建筑风格,感受不一样的地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 坐在马车之上,那“得儿得儿”的马蹄声十分清脆,让人很放松。更有意思的是,马车没有专用道,却与巴士和行人同道,在不知不觉之间,马车上的我们也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其实坐马车的最大乐趣,在于感受西班牙城镇的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 途经“黄金塔”沿瓜达尔基维尔河大道,阵阵微风拂面而过,却感受到了地中海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马丽亚.路易莎公园途中,分别经过塞维利亚省立考古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与西班牙广场同期建造,均是为1929年的拉丁美洲博览会而兴建的三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马车进入玛丽亚·路易莎公园。它是塞维利亚最大的公园,由路易莎·德·奥尔良公主捐赠,1929年为拉丁美洲博览会而改建,其中的西班牙广场就是属于改建后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与欧洲的其他公园类似,玛利亚.路易莎公园也是大片的花卉、树木为主,复古的马车穿行其中,我们见惯了江南园林的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模式,再遇这种大片森林状态下的空旷,感觉多了一份空灵自由,少了一份精致优雅。</p> <p class="ql-block"> 到达西班牙广场,坐着马车悠然自得的绕广场一圈,在这如此壮观的多元素建筑群中,我们却好像兴奋的进入了佳境,有种时空交错之感。</p> <p class="ql-block"> 广场入口处,有个人物塑像很不起眼,却竖立在入口的正中央,经吴导介绍: “他就是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的设计者阿尼巴尔·冈萨雷斯。他巧妙地将上世纪初在欧洲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与西班牙本土的“新穆德哈尔风格”相结合,创造了这座气势恢弘的广场。此外,他还融合了摩尔复兴建筑的元素,使得西班牙广场成为塞维利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在我们可以进去慢慢鉴赏吧”。</p> <p class="ql-block"> 站在广场的入口处放眼望去,这是一座淡褐色半圆形主题结构建筑,虽不能用宏伟来形容,但绝对称得上壮观。</p> <p class="ql-block"> 一个270°半圆形的广场,地面有精美的大理石拼花,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喷水池,那不停的喷着晶莹、透明的冲天水柱,气势不凡!就像一颗镶嵌在广场中心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该喷泉的名字叫“塞万提斯”喷泉,是为了纪念西班牙最伟大的文豪及作家——塞万提斯,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连珠水雾氤氲中的尖塔,胜似雾里看“花”!</p> <p class="ql-block"> 喷水池后面是一条270°的弧廊环绕着广场。弧廊的中央有一栋半弧形的高楼建筑矗立在广场中间,而两侧则是弧型建筑长廊。</p> <p class="ql-block"> 弧形长廊的左右两端均建有对称的尖塔,两座74米高耸立的尖塔,据说它们分别象征着将摩尔人彻底赶出半岛的“天主教双王”——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伊莎贝拉女王和阿拉贡王国的费迪南二世。</p><p class="ql-block">这是左尖塔</p> <p class="ql-block">这是右尖塔</p> <p class="ql-block"> 而弧形长廊与广场中间隔着一条碧绿的护城河,左边的尖塔下是护城河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护城河就像一条碧绿的玉带,承载着整个广场的历史信息和特定的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 在这护城河里可以自由泛舟,悠闲荡漾。</p> <p class="ql-block"> 护城河上架了4座小巧精致拱形桥。采用釉瓷贴片装饰,十分类似我国青花瓷色彩。据说这4座小桥,寓意着西班牙历史上由4个古老国(阿拉贡,纳瓦拉,莱昂,卡斯蒂利亚)组成。可见其设计得既美观又赋予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 右边的尖塔下是护城河的终点。4座小桥的拦饰凸显着东方韵味,而桥与护城河的心心相印又似乎营造出意大利威尼斯的风情……,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广场属“玛丽亚·路易莎公园”的一部分。1893年,西班牙王国的王妃玛利亚·路易莎将圣特尔摩宫部分土地捐出建造了公园,到二十世纪为了1929年“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而建立广场,距今也有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广场跨越小桥进入弧廊的主塔。</p> <p class="ql-block"> 此时,主塔与护城河的链接处一帮民间艺人正在表演弗朗明戈舞。</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主建筑群的270°的弧形回廊。哥特式的穹顶,摩尔风格的廊柱,马蹄形的摩尔风格拱门,融为一体形成的回廊,新颖独特,大气壮美!</p> <p class="ql-block"> 站在弧形回廊中,透过廊柱拱门遥望,左右两侧哥特式尖塔犹如两座神像般守卫着广场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左侧尖塔</p> <p class="ql-block">右侧尖塔</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幅现版油画</p> <p class="ql-block"> 站在弧廊中心看广场全景,布局严谨,融汇壮丽。</p> <p class="ql-block"> 主塔的阶梯及墙壁上的陶瓷图案均带有摩尔人时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主塔上二楼,视野更开阔,放眼俯视,广场全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站在弧廊的二楼平台俯视广场全景,更显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回到一楼,来到弧廊的脚下,抬头仰望,弧廊和廊拄外墙壁均有蓝色花纹的陶瓷贴片装饰着每一个拱门,浓郁的阿拉伯色彩,摩尔人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呈现。</p> <p class="ql-block"> 据说整个弧廊共有58个拱门 ,它们分别象征着西班牙当年的56个省和2个群岛,自北向南按照字母顺序排列。</p> <p class="ql-block"> 而每个拱门下面各有彩瓷砖砌成的“座椅”,每个“座椅”的上方有代表这个省或群岛的徽章,“椅背”上的彩砖叙述该省最重要的史迹,地面上的彩砖描绘出该省首府城市的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 走在这儿就好像来到了印象画派之家,用不一样的色彩,搭配出色彩艳丽的有故事的图案,真的是叹为观止! 它将整个广场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随处可见典雅丰富的葡萄牙彩绘瓷砖,用在墙面,河边围栏,灯柱,看上去和我国景泰类似哦,真的是美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 看着广场上这随处可见的精美瓷贴,透亮的蓝色装饰瓷砖与棕红色的砖造建筑物颜色的对撞,既借鉴了阿拉伯风情,又转承了安达卢西亚传统工艺,真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外国的妈妈们,如此飘逸洒脱!</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奶奶们,如此委婉优雅!</p> <p class="ql-block">留住时间,记录瞬间!</p> <p class="ql-block">拍一张照片,摆一个姿势,留下瞬间的美。</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西班牙广场,晚风微醺,暮色温柔,历史感不显陈旧,秀美中透着恢弘。它让我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西班牙广场的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 (1)让我们震撼的是: 弧廊采用古罗马时期的柱式结构,但拱门又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塔楼是哥特式,但楼梯、墙上的陶瓷图案及壁画等又处处带有摩尔人时的印记;将广场建筑打造出“宫殿风格”,并体现出新文艺复兴和摩尔文化复兴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2)让我们感叹的是:在建筑的很多地方都装裱了精美瓷器、瓷片,正是这些瓷器的巧妙应用,让本已经气势磅礴的广场更透出一份属于西班牙的别致和情趣。特别是广场那270°的弧度,象征着西班牙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而不是360°完美的几何圆形,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西班牙广场,18:40分来到塞维利亚最古老的剧场“EI Patio Sevillano 剧场”,观看19点钟的那场西班牙的艺术瑰宝弗拉明戈舞。剧场旁边就是塞维利亚斗牛场。</p> <p class="ql-block"> 经查知: 塞维利亚斗牛场(皇家骑士俱乐部斗牛场)。始建于1749年,历经120年方才完工,是西班牙历史最悠久的斗牛场。作为斗牛的发源地,塞维利亚也将这座斗牛场视为城市自身文化的传承。斗牛场为西班牙王子菲利普·德波旁,腓力五世的儿子而建造。环形的斗牛场取代原先的矩形斗牛场。斗牛场目前可容纳12500名观众,是所有塞维利亚斗牛士梦想的最高殿堂。</p> <p class="ql-block"> 由于现在是斗牛表演的停赛期,斗牛场关门,很可惜,只能在外面瞧瞧了。</p> <p class="ql-block"> 看这红黄白配的大门,专属于西班牙的颜色,很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斗牛场外的小花园,有斗牛士克罗·罗梅罗雕像,是西班牙斗牛职业生涯最长的斗牛士,从事职业斗牛42年,直至1999年时66岁退休。</p> <p class="ql-block"> 由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执导的电影《卡门》与《血婚》和《魔恋》并称为弗拉明戈舞剧三部曲,其中《卡门》获得了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因电影中卡门移情别恋了一个斗牛士,所以这个卡门骑马铜像就设在塞维利亚斗牛场的大门旁边。</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也是卡门遇刺身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来的车上吴导利用间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弗拉明戈舞的来源: </p><p class="ql-block"> 它的来源地就在安达卢西亚,而塞维利亚是安达卢西亚的首府。弗拉明戈舞是西班牙的一种传统舞蹈。相传弗拉明戈舞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意为“没有土地的人民”。舞蹈初由不合群的堕落贵族创造,流行于民间,无论是码头,街角,酒吧,剧院,都可以看到。经常伴随有吉普赛吉他的合奏,或是波西米亚的巫术。融合了印度、阿拉伯、犹太,乃至于拜占庭的元素,后来又注入西班牙南部的养分,而居住在西班牙安达鲁西亚的吉普赛人,使其定型并发扬光大,成为国粹。若要真正了解西班牙,弗拉明戈舞一定是那把最合适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 这个剧场不大,舞台很小,两层坐席,百余个座位,一层大厅里前10排是座椅,不吃饭只看表演,后排有四张桌子(8人/桌),可边看边吃。来者均是旅游之人,需提前预定,听吴导说,我们是1个月前就预定了,还是旅游淡季。</p> <p class="ql-block"> 我们预定的坐席在正中后面的梯台包厢内。视野很好,享受三道式西餐,边看边吃,挺惬意。</p> <p class="ql-block"> 西餐三道式: 第一道:素菜萨拉;第二道: 酱香牛肉;第三道: 甜品(冰激凌);同时配备: 面包及西班牙国酒——桑格利亚果酒。</p> <p class="ql-block"> 19点钟准时开演,很可惜,前面的舞姿表演不允许拍照,直到最后几个集体谢舞时才允许拿出相机。</p> <p class="ql-block"> 传统的弗拉明戈舞,通常是由舞者在歌唱与吉他伴奏下进行即兴表演。弗拉明戈舞蹈风格着重于内在的爆发力,脚步动作强烈并极具弹性与节奏性,舞姿含有挑衅性的造型。强烈的节奏和复杂的脚掌、脚跟击打地面,是男子舞的特点;而优美的身体和手臂、手腕动作则构成女子舞的特点。响板的运用来自于安达卢西亚民间舞,在手指击打响板的的过程中,强调与身体、脚步和情绪的协调配合。</p> <p class="ql-block"> 一个半小时的弗拉明戈舞蹈表演结束了。这是一场集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的独特歌舞,男子舞步强劲有力,节奏清晰;女子舞姿婀娜奔放,极富诱惑。他们狂热豪放的舞姿,深沉优雅的歌声,急促多变的吉他,铿锵矫健的踢踏,极富感染力的让人难以忘怀。正如吉普赛人爱说那样:“弗拉明戈就在我们的血液里!”。的确,弗拉明戈舞所表现的就是西班牙桀骜不驯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从剧场出来,我们乘车前往今晚下榻的酒店,21点到达塞维利亚【TRH LA MOTILLA】四星级酒店,结束了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回味在塞维利亚这一天的游览,深有感触: 这是一座以多元化宗教建筑艺术与文化交融铸成了广场,教堂,王宫和舞蹈而享誉世界的西班牙城市。临近地中海的瓜达尔基维河水: 注定了哥伦布横渡大西洋都由此出发和登岸,谱写了西班牙航海史的辉煌!孕育了文学巨匠的《唐璜》及《唐.吉诃德》的诞生,也催生了闻名于世的《卡门》,<<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等闻名于世歌剧。用现代文学家余秋雨之语作为夲篇的结尾吧: “塞维利亚,因奇异的历史,因多民族的结合,因理性的薄弱和感官的丰裕,因一个个艺术灵魂的居住和流浪,使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弹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西班牙龙达、米哈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