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碛口:游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镇,抑或古城,从来都是我的一个情结。</p><p class="ql-block">佛家是讲究归宿的,何人何命,归宿都有定数。我的归宿在哪里?冥冥之中,似乎某种意念驱使着我,那一个个古镇,一定是我梦想的归宿。</p><p class="ql-block">于是,每到一处,我都仿佛是在找寻前生的缘,或是在安放后世的魂。我可以在乌镇的乌蓬船上心醉,任悠扬的桨声划过恬静的心海,不愿醒来;可以在丽江的十方街独自呆坐到深夜,任纳西古乐在耳畔奢侈地流淌,熙攘的人群,似乎与自己无关;可以在沱江边的酒吧里独酌,凭窗望远,是那座千年的风雨桥,此时,点一支烟,翻看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我觉得自己也成了曾家河的水手……</p><p class="ql-block">在碛口,我要寻找的是什么?我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日暮时分,古镇里亮起了红灯笼。刚从黄河画廊回来,车未停,我便邀了花花,去老街走走。白天的古镇太过喧嚣,只有夜间,这里才能焕发出本真的韵味。这种韵味,就是黄河赋予的文化。</p><p class="ql-block">黄河流经河套平原,便裹挟着大量石块及泥沙折向南流,在浅平之处,乱石沉积,便淤出数个浅滩,名为碛。山西境内,自上而下,有老牛湾碛、梁家碛、死河碛,黑峪碛……一直到我们所在的大同碛。大同碛是湫水河汇入黄河的地方,千百年来,暴雨将吕梁山的红砾青石汇入主河道,形成天然的险滩,黄河流经这里,水势放缓,滔滔河水便愤怒成汹涌的波浪,远远望去,如万马奔腾,又如滚滚铁流。</p><p class="ql-block">明清以来,黄河航运是东西物资贸易的主要通道,山西的胡麻油、煤、铁等资源,南方的茶、丝、瓷等物产,往往通过黄河运至陕西、内蒙,宁夏甚至更远,换回那里的羊毛、皮货和白花花的银两。而大同碛的险峻,只能让老船工们抛锚收帆,望河兴叹。于是,碛口便成为黄河航运中一个重要的中转码头,在之后的两百年间,这里成为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被誉为“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p><p class="ql-block">碛口由三条主街和与之垂直的十一条小巷构成,三条主街由北向南,沿黄河滩横向列开,由于地势的关系,沿黄河的头道街最长,据说有五里之长,街东侧大多是客栈与货仓,还有次第开张的新旧商铺,西侧自然是千年静流的黄河了。二道街横贯南北,虽只三五米宽,却是商铺林立,从磨光的石板路到从斑驳的木板门,从大德通钱庄分号到两进两出的骆驼客栈,昔日的繁华与富庶印记在蘸满油渍的旧砖墙上,印记在飞檐回廊的酒肆歌馆里,那阵势,丝毫不亚于“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秦淮河。三道街依山势而行,只有三百多米长,已是隐于依山而建,层次分明的民居之间了。</p><p class="ql-block">穿过两条窄窄的巷子,我们便来到二道街,在那条著名的明清街上,我们停下了脚步。岁月剥蚀着曾经的繁华,却沉淀了独特的文化。远去了日间行色匆匆的过客,夜晚的街道行人很少,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寥寥的摄影爱好者不停地按下快门。这才是我寻找的古镇,现代而不失古拙,繁华而不失宁静。抬头仰望,夜空月朗星繁,似乎回到儿时的梦里,万籁俱寂,一切归于童真。偶尔又传出几声犬吠,还有谁家婴儿在啼哭,村居的意境油然升起,仿佛回到故土,生出一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盎然乐趣。那一刻,我觉得这才是生命的古镇,远离了商业的叫卖,这里依旧那么富有生命的气息。</p><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老巷折行,我们不觉来到碛口客栈,这座穿越明清的百年老店,依旧灯火通明,大门敞开。花花提议,上二楼的平台,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我立即被这个富有诗意的主意打动了。楼上,无论是麒麟阁,还是卧虎堂,都已熄起灯光,大概游客累了一天,早已没有了我们的诗情画意了。偌大的平台上,只有廊间的红灯笼,在微风中摇曳,目睹着我们这对“神经病”,似乎有些惊诧。</p><p class="ql-block">面向黄河,我们谁也不说话,静静地,让眼睛舒展,让双耳凝神。远处,吕梁山若巨大的兽脊,黑压压,不知其要走向何方,近处,黄河如非洲草原的雄狮,闲庭信步,很难听到它咆哮的雄浑。我不禁臆想,冼星海一定不是在碛口听涛,否则,怎会写成“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词句?但是细细凝神,仍可听出大同碛那边,河水漫过险难的声音,似小桥流水,似淙淙山泉,可谁知,这般诗意的流水声却蕴含着无穷的险势。那一刻,我想起陆游那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古诗。是啊,夜枕波涛,晓看关山,这便是碛口古镇独特的风韵。比之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比之沱江岸边之凤凰古城,碛口更有一种粗犷之美。</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想到自己,亦如这置身的古镇,岁月的铅华洗去曾经的富庶与繁华,而积淀的文化却在新的历史波滔中折射绚丽的流光。人生的规律大抵如此,我们在憧憬中寻找自己的梦想,又在无奈中撷拾着一地鸡毛,当梦想始终无法照亮现实,我们便成为“迷惘的一代”,不惑之惑,便是游走在梦想与现实的之间,应该说,惑的是需求的人生,不惑的是人生的需求。惑与不惑,其实只在一念之间,正如这豁达的古镇,昔日荣光,掩不住历史的行进,繁华逝去,我自风雨如初,送走富商巨贾,迎来伟人东渡,送走负重驼队,迎来旅行车队,日复一日,包容如常。</p><p class="ql-block">夜深,站在古镇高处,我问自己,你的归宿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另一个自己在回答:在你心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