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从妈祖到又一村 尽享闽台风情 我的昆山行(9)

微不足道

<p class="ql-block">  昆山是苏州管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在中国前100强县级市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已经连续二十多年一直名列全国第一。</p> <p class="ql-block">  昆山也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近十万名台商台胞眼里,昆山就是一个让他们感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慧聚寺原位于昆山马鞍山(玉峰山)南,始建于梁代天监十年(公元511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就有此寺,2005年重建于昆山开发区的名刹。是华东地区以“闽台”风格、鹿港特色规划的寺庙建筑群,全寺规划以鹿港龙山寺建筑为方案设计基础,参照泉州开元寺、承天禅寺、天后宫等闽南古寺院建筑、艺术特色,结合苏州园林的典雅,让香客和游人在江南水乡也能领略鹿港古街、红砖厝,红墙燕尾脊,体会人情味浓厚的闽南气息。</p> <p class="ql-block">  慧聚寺融合闽南古建筑及台湾龙山寺、天后宫妈祖庙之美, 气势恢宏、庄重大气,风格独特。主要分为3大殿:天王殿、圆通宝殿、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  穿过山门便达天王殿,殿堂正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也称未来佛),与弥勒佛背靠背,面朝圆通宝殿的是韦驮天王(菩萨)。</p> <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曾4次巡幸昆山慧聚寺,并作诗留题:“万里人烟春雨浓,菜花麦秀滋丰茸,登高欲识江湖性,染瀚留题文笔峰。”</p> <p class="ql-block">  圆通宝殿是慧聚寺的主殿,主祀观世音菩萨。观音的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以站姿形态面朝后殿(妈祖殿),三圣背后的墙壁上是巨幅唐卡。大殿的左右两侧供奉的观音化身三十二应身,按法华经普门品。整个大殿融合两岸闽南建筑、艺术、观音文化,充满着让信徒一进慧聚寺就如同来到台湾鹿港龙山寺,进入大殿就如同来朝南海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也称妈祖殿,主要供奉妈祖。昆山在2005年引入妈祖文化概念,启动建设华东地区“纯闽台风格”的慧聚天后宫,打造抚慰广大台商的精神和文化平台。</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规划以彰化鹿港龙山寺建筑为方案设计基础,并参酌台北艋舺龙山寺配置,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及神像布置均采用闽台风格,为闽台传统木结构建筑,是华东地区“纯闽台风格”的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北元君,南妈祖”的说法,即北方的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和南方的妈祖,地位崇高,深受百姓敬仰。“妈祖信俗”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后,有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叫妈祖,在人们的印象里,妈祖是福建以南地区比较多见的信仰。其实,以海为生的百姓信仰具有互通性。中国许多地方皆有天后宫。相距不远的太仓浏河天后宫地位显赫,是明代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我国最为著名的妈祖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唐山過臺灣</p><p class="ql-block"> 公元1661-1683年間,臺灣先民自閩粵沿海一帶移居臺灣,其中流傳一句"三留六死一回頭"来形容渡過兑險的黑水溝(臺灣海峡),為了保命求平安,抱著媽祖上船渡海,這也是臺灣多数百姓供奉朝拜媽祖的原因。2005年昆山市委市政府為讓台商在昆山有家的感覺,啟動規劃設計"媽祖廟",2008年攜手台商及兩岸同胞,出錢出力開工建設,2010年從臺灣迎請媽祖到昆山,開啟兩岸文化交流的歷史篇章,大陸台商從此有了心靈後盾、精神家園。為了告訴後代,不能忘了這段雨岸同胞血脈同根源的歷史,因缘"媽祖"收藏臺灣當代水墨大师王恺在2018年的制作"唐山過臺灣",畫中人物背景所闡述的是清末中後期臺灣先民移居,壯丁抱著嫣祖,带上家眷平安上岸的景象。王恺老師後來也為媽祖到昆山這段故事,在落款處寫下"兩岸同源、慧聚昆山",期望借由這幅畫告訴臺灣同胞,根在大陸,为這一句流傳幾代人的"唐山過臺灣"做最好的诠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前面便是后花园,容易忽略,却是值得一去,静静地欣赏沉积着千百年沧桑的古树逢春,犹如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和安详,方知春有几许。</p> <p class="ql-block">  风吹塔铃响,风不止而铃不息,犹如梵音烦恼皆忘,将那轮回隔世的静,勾勒、浅唱、延续,蕴涵着深深禅意。</p> <p class="ql-block">  慧聚寺的建筑设计融合了福建和台湾的传统建筑元素,参考了台湾鹿港龙山寺的建筑,有文化广场、两岸文化交流中心、妈祖文化主题公园和两岸风情街等设施,展现了闽台的建筑特色,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  慧聚广场主打的夜市利用自身的空间资源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平台资源,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台湾餐厅迎来八方食客,满鼻都是诱人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  “宝岛又一村”由台湾怀旧风情区、台湾流行生活区、两岸文化融合区三条特色街区组成,承载不同时期的宝岛生活故事,打造集“数字化展示、休闲文创、教育培训、商业餐饮、特色旅游”为一体的两岸特色文旅商业街,为游客营造沉浸式空间体验。</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的集集车站就是怀旧风情区,复古的红砖建筑街景、怀旧的百年店招、人力三轮车、老戏院广告、霓虹灯牌、阿嫲的柑仔店.就好像进入了上世纪宝岛电视剧的场景里。</p> <p class="ql-block">  “您好,集集站到了!欢迎光临宝岛又一村!”</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开始领略台湾怀旧风情……。</p> <p class="ql-block">  “宝岛又-村”的开业在台湾同胞一解乡愁的同时,大陆民众也都在此沉浸式体验台湾的街景、文化。用武汉三角路中毕业生金教授的口头禅,那就是“双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旧时光的鹿港古街、红砖厝、红墙燕尾脊,加上繁体复古店招,不用飞到台湾,在这里,就能与台湾美食进行一场味蕾对话,感受到炊烟聚集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吃一口酥脆的盐酥鸡,再来杯冰爽奶茶,绝对是慧聚夜市标配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19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小吃,与美国的热狗有异曲同工之妙。用体积较大的糯米肠去包裹体积较小的台式香肠。</p> <p class="ql-block">  “知高饭”,就是猪蹄膀饭,猪蹄膀以中药老卤汁卤的软嫩适中,Q度十足,入口可以感觉嚼劲与卤汁的香甜,相当可口下饭。</p> <p class="ql-block">  台湾臭豆腐不同于长沙、绍兴的臭豆腐,因为有灵魂伴侣——泡菜。</p> <p class="ql-block">  慧聚寺,典雅、美丽、精致,集妈祖文化、佛教文化、闽台文化和江南文化于一体,是华东地区首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岸建筑艺术菁华</span>的寺庙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慧聚慈善、文化、寺庙、旅游等功能。</p><p class="ql-block"> 寺庙既是人们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历史文化的汇聚之所。在这肃穆谧静的空间里,我们可以沉淀自己的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p> <p class="ql-block">  从走进“宝岛又一村”,仿佛穿越回台剧里的那年代,随手一拍就能出片。适时尝识一众台湾风味小吃,尽管见仁见智,但都充满台式特色。</p><p class="ql-block"> 昆山,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