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知青故事(三)

刘淑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我在农村有个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网 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刘淑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刘淑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敏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已经两年多了。一天生产队指导员把她叫到队部:“二敏,这是新来的知青小娟,她以后就住你们家了”。然后又对站在旁边的女学生说:“小娟,这是你的房东二敏,你俩认识认识,以后好互相帮助”。“姐,添麻烦了。”小娟腼腆地说了一声。“应该的,咱们回家吧。”二敏边说边接过小娟手提的网兜,两个人边说边向家里走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敏家里外两个院子,外院小里院大,外院有一个猪圈,里院住人。正房五间一条脊,东西侧各有两间配房,院里有一个压水机,还有几盆花,干净整洁,看上去很舒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敏带着小娟,进了正房的堂屋,又走进西里间:“这是我的屋子,你跟我住一块”,说着把小娟的行李放在炕上。“这行吗”?小娟有些不好意思。“没什么不行的。我大哥在城里工作,他的家也在城里,就是回来也不在家住;姐姐家在西边那个村;我二哥当兵去了;家里就我和我爸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娟的吃饭问题是二敏母亲决定的:“咱家人口少,算上你才四口,就是多双筷子的事”。还说:“四个人都在队里干活,不管谁先回来,都要先把蜂窝煤炉子捅开做饭”。这样小娟的吃住问题都解决了,心里也踏实了。从那天起小娟和二敏就形影不离,出工、干活、回家都在一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敏家所在的农村是北京近郊城乡结合部,农业以蔬菜生产为主。比起种大田庄稼,菜农劳动时间长,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也不低,春夏秋冬没有闲着的时候。初来乍到的小娟迎头就遇到了三大难题,她必须得闯过这三大关,才能适应这里的插队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关是“起”。每天早晨五点钟就下地,干两个小时的活儿,然后回家吃早饭。小娟真的起不来呀,每天都是二敏把她叫醒,马马虎虎洗把脸就赶紧走,有时走在路上还犯迷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关是:“蹲”。女劳力的主要农活是薅草、间苗、起砣、栽棵、割菜、捆菜等等,这些活儿都是蹲着干,“蹲”是这里妇女劳力的基本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身一窝三折蹲着干活儿,还得一点一点的往前挪步,这对一个刚扔下书包的小姑娘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每到小娟觉得受不了的时候,二敏就让她站起来活动活动。但小娟腿已经蹲麻了根本站不住,腰窝的时间太久了站起来也挺不直,只能就合着慢慢的缓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关是“背(bēi)”。在田间薅的草要用筐背出来,在大棚里摘的菜要用筐背出来,如果分点菜叶柴禾就得用筐往家里背,还有休息的时间薅点儿猪草也要用筐背回家,所以背筐是女劳力一年四季都用得着的工具,随身携带很有必要。可小娟的背筐总是从肩膀往下出溜,不出溜的时候还压得肩膀疼。二敏就告诉她怎样让背筐听话,怎样才能背着不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二敏的帮助指导下,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小娟闯过了三大难关,能和社员们融合在一起干各种农活了;但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速度差得很远。对此二敏总是和小娟畦挨畦垅挨垅的干活,顺手把小娟那边的活干一部分;有时自已这边完成后,再到小娟这边迎头接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敏担任记工员,记件劳动时要落实每个人的工作量。有一天她从一块地到另一块地,迈大垅沟时不慎崴了脚。小娟借了别人的自行车把二敏推回家,用暖瓶的热水给她烫了脚,又塗碘酒慢慢揉搓;第二天又找赤脚医生开了消炎药,二敏的脚很快就消肿了。事后二敏母亲逢人就说:“小娟这姑娘真好,要不是她用碘酒给二敏揉脚,哪儿能好这么快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娟在二敏家快两年了,有一件事儿让二敏很是不解,那就是小娟经常让她陪着去队部给爸妈打电话,但是她却很少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才知道,小娟的家离生产队并不远,骑车只需半小时,但父母对小娟要求很严。父亲说:农民是没有星期天的,接受再教育就要和贫下中农一样,不能老往家跑。母亲说:你是姐姐,要给弟弟做好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小娟的父亲是城里某局的国家干部,母亲是中学老师,在运动初期都受过冲击,小娟十来岁的时候,就经常一个人在家照顾弟弟;所以来到农村她一点也不娇气,还能严格要求自己。小娟说:我很幸运遇到了二敏姐,她对我帮助太大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娟和二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事迹被大队团总支发现后,推荐她们参加公社知青大会。姐妹俩在会上双双畅谈心得体会,还被公社团委树为标杆,在全公社推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区知青办给小娟办了回城,分了工作。离开生产队的时候,小娟的父母来了,找到生产队的指导员和队长表示感谢,又专程到二敏家表示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后来小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到劳动局工作。小娟结婚的时候邀请了二敏一家人,她说:我在农村有个家,二敏姐家也是我的娘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于2024年4月8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