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游(六)吃、住、行

月到中秋shijy928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旅游,风景固然重要,但是“吃”也是很重要的。旅游节目,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当地的美食小吃。我也不例外了,因为武汉对“吃”还是很注重的。别的不说,就说那顿早饭吧。上海人吃泡饭,北京人喝豆汁。武汉人把吃早饭当作过年一样,叫“过早”,隆重吧!我们上次来武汉,大哥大嫂就带我们去户部巷“过早”了。吃过“蔡林记”的热干面,吃过豆皮,还站在一个摊位边,认真地看过人家做热干面。</p> <p class="ql-block">热干面</p> <p class="ql-block">豆皮</p> <p class="ql-block">酒蛋</p> <p class="ql-block">户部巷</p> <p class="ql-block">朋友做的武汉早点图</p> <p class="ql-block">这次武汉探亲三镇游,我们从3月18日中午离开上海,3月23日晚上回到上海,在高铁上有两顿饭,在武汉一共有五顿早餐,十顿正餐。吃过些什么啊?我今天写“吃”,不是为了推荐武汉的小吃、菜肴,因为这样的文章有太多了。而我是为了说明,外地人也可以在武汉吃得很满意。我们这个上海人小队六个人,五个大人一个小孩。其中有不吃蒜的,不吃辣的,还有吃素的,或基本不吃荤的等,疙瘩人占了一半。就这样,哥嫂们还是动足脑筋,为我们设计安排了最满意的饭菜。每次吃饭前,他们都要事先和店家商量符合我们口味的菜。在吃辣的武汉,要求人家“免蒜、免辣”,但店家都会照要求去做。只是也有服务员会担心,说:“不辣的,没蒜的不好吃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铁上的饭菜</p> <p class="ql-block">自备午餐</p> <p class="ql-block">在大哥家吃饭</p> <p class="ql-block">大姐给我们到水陆街排队买早点。</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为我们接风</p> <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包房</p> <p class="ql-block">展示一下我们的饭菜:</p><p class="ql-block">早餐:都是在居住的酒店,我们是包早餐的。二楼餐厅以中餐为主,武汉的小吃一般都有,但是不够传统,不够专业。也有西餐的,不过花样很少。最后一天早上,我们不偷懒了,上到二十楼的餐厅。去了才懊悔,其实每天都应该上二十楼早餐的。二十楼的餐厅除了菜肴点心丰富正宗外,还有环境也更好。最好的是,把我们安排在有辽宁号航母照片的包房。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和辽宁号合影,分享大哥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酒店二楼餐厅的布置</p> <p class="ql-block">大家经常的早餐,喜欢中餐的多。</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吃面包。</p> <p class="ql-block">酒店二十楼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和辽宁舰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午、晚餐:我们在酒店多次吃过比较正式的宴席,包括在武大和紫阳湖宾馆的。我们还吃过木兰天池的农家菜、黎黄陂路的私房菜、附近商场里的广式茶餐,以及大悦城里的楚采楚菜。内容丰富多彩,花样别出心裁。每一餐都彰显大哥大嫂的关爱,也显示武汉人民的大度和包容。就连木兰天池农家菜的老太太,也能做出很适合我们口味的“楚菜”。</p> <p class="ql-block">紫阳湖宾馆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黎黄陂路的私房菜</p> <p class="ql-block">大悦城楚采的楚菜</p> <p class="ql-block">春卷</p> <p class="ql-block">排骨藕汤</p> <p class="ql-block">花菜西红柿炒鸡蛋</p> <p class="ql-block">在木兰天池的农家菜</p> <p class="ql-block">在广式餐厅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在武大的午饭,人太多,没好意思拍。只拍到一个菜。那天的菜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在咸安里的下午茶。</p> <p class="ql-block">回上海出发前,要求酒店做的简餐。</p> <p class="ql-block">说完“吃”,该说“住”了。</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就在大哥家旁边,来去很方便。说是四星级的,但设施、服务都很周到,开窗能望见黄鹤楼。大厅、走廊的布置温文尔雅,还有很现代的机器人服务。而工作人员都是每天笑脸相迎,笑脸相送。</p><p class="ql-block">看看这家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p> <p class="ql-block">酒店走廊</p> <p class="ql-block">酒店客房</p> <p class="ql-block">开窗可见</p> <p class="ql-block">酒店门口</p> <p class="ql-block">院内</p> <p class="ql-block">最后该说“行”了。人家自助游,都是靠自己开车的。我们这老老小小一家子出行,最担心的就是“行”了,怕出行难。但是我们想多了,在武汉六天的“行”,一个“爽”字。我们上山、下江、过桥,享受了武汉的各种交通工具。我们在上海出发前,就预订了汉口接站的网约车,把我们送到酒店。后来远程的、不够熟悉的地方,我们也叫过网约车,非常的方便及时。我们也坐过满大街奔驰的公交车,六十五岁以上老人都是凭身份证免票的。还坐过武汉已经比较发达的地铁,已经有十二条线路四通八达,到今年年底,就有十四条线了。和公交一样,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是免票的。最稀奇的是,我们在武汉坐过了国内首辆空轨,还享受到了免费。从四月一日开始,六十岁以上老人,坐空轨要半价了。而比较近的路线,是大哥亲自驾车,接送我们的,这是最高级的待遇了。</p> <p class="ql-block">在汉口站等网约车</p> <p class="ql-block">坐轮渡</p> <p class="ql-block">坐空轨</p> <p class="ql-block">坐车过桥。</p> <p class="ql-block">武汉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坐公交</p> <p class="ql-block">大哥开车接送我们。</p> <p class="ql-block">纵观六天武汉三镇游,最深的体会是亲情。有大哥大姐为我们操心指点,还和我们一起游览,做最好的导游,这样的旅游是没有缺憾的。其次是感觉武汉变化很大,整洁漂亮了许多,也多了许多高楼,有大城市的范儿了。还有一点让我感到亲切的是,武汉在改变中还是很接地气的,有烟火气。这种感觉,我在去年九月去哈尔滨时也有的。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对从前的人间烟火还是有留恋的。</p> <p class="ql-block">景点处都有公交专线,自由行的人,也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水陆街“过早”。</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街头卖地力(荸荠)的,很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回上海了。</p> <p class="ql-block">全文完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