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权总院长的笔记(文镜秘府论,格律诗八病.doc)🌹🌹✍️✍️👍🏻👍🏻

石石

<p class="ql-block">《文境秘府论》一书以“五言为例”,载有“文病”,如: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一、平头《文境秘府论》说:“平头诗者,五言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即第一句第一二个字分别不得与第二句第一二个字同“声调”。第几字皆是就一个对句而言的,如绝句的一二句与三四句,律诗的四联;同声,是含平上去入四声,非单纯平仄!)平头诗句如:“芳时淑气清, 提壶台上倾。”“芳时”与“提壶”相对,同用平声,故为病句。(此“平头”乃南朝萌起之平仄运用之声律问题,不要与清人纪昀等提出“四平头”之遣字造句的语法问题相关联混淆!)二、上尾《文境秘府论》说:“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同“平头”之理,在一个对句中,两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同“声”。)上尾诗句如:“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 与“齐”相对,同用平声,故为病句。(因重平声,以平声为中心,只押平声韵。)但在首句入韵式的首联中,出句必须与对句的尾字同声。(首句入韵古人非必须,故特申。)三、蜂腰《文境秘府论》说:“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同声”非仅同平仄。)蜂腰诗句如:“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同为平声,“独”与“饰” 同为入声,故为病句。(此例利于理解“同声”)四、鹤膝《文境秘府论》说:“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间粗,似鹤膝也。”(即第一句之最后一字与第三句之最后一字不能同“声”;于律诗,第五句与第八句同理。)鹤膝诗句如:“拨棹金陵渚,遵流背城阙。浪蹙飞船影,山挂垂轮月。”“渚”与“影” 同声,故为病句。(“渚”六语上声,“影”二十三梗上声,皆上声。)五、大韵《文境秘府论》说:“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 上九字中,更不得安 ‘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皆为“十一真平声”,理同“挤韵”。“上九字”是指如“五言”之一对句,对于一首诗,则是指除韵脚外的其他字,如在白脚位,则理同“撞韵”。本书“八病”不特为“诗”设,同时也针对“赋、颂、骈文”等体。)此条规则的设立,是为突出句尾韵字的音响效果。诗句中尽力避免,以求诗句音响的和谐动听。除非故作叠韵,此即不论。大韵诗句如:“紫翮拂花树,黄鹂闲绿枝。”“鹂”与“枝”同为“四支平声”韵, 故犯病。</p> <p class="ql-block">《文境秘府论》说:“小韵诗者,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犯小韵病也。”小韵诗句如:“搴帘出户望,霜花朝漾日。”“望”与“漾”同为“二十三漾去声”韵,故犯小韵病。(即韵脚以外的字,有在同一个韵部者,但非所押“韵字”。)七、旁纽《文境秘府论》作“傍纽”,说:“傍纽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有‘月’字,更不得安‘鱼’、‘元’、‘阮’‘愿’等字。此即双声,双声即犯傍纽。”(清▪代李汝珍在《音鉴》中说:“双声者,两字同归一母,叠韵者,两字同归一韵也。”“母”即声母。双声即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如“珍”与“珠”,“美”与“妙”。 两个字是不是双声,不同方言区或不同时代不完全一样, 如“五牛”两个字,从《广韵》音系看,“五”为疑古切;“牛”为语求切,是双声,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则不是双声。)旁纽病,是在一联或一句之中不得用同韵母字的要求之外,进一步提出的一句之中不能用同声母字的规定。如:“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鱼”与“月”同为双声字,故犯旁纽病。八、正纽《文境秘府论》说:“正纽诗者,五言诗‘壬’、‘衽’、‘任’、‘人’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如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人’等字。如此之类,名为犯正纽之病也。”“除非故作双声,下句复双声对,方得免正纽之病也。”(与“傍纽”较之,傍纽是仅声母相同,而正纽声母和韵母皆同,唯声调不同而已。注意:用韵部是韵母相同且声调相同。)正纽之病,是说一联十字之中,用了声调不同而声韵相同的字。病句如:“我本汉家子,来嫁单于庭。”“家”与“嫁”声韵全同(“声”指声母,“韵”指韵母),尽管它们有平声与去声的不同,还是犯了正纽病。 ——2022.1.8江湖书生试释于青树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