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山地震遗址公园

汉丰

<p class="ql-block">  2015年秋,当我踏上唐山的土地时,离唐山大地震过去已39年了。当年,从广播里听到唐山大地震的消息时,极度地撞击着我沉痛的心灵。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每天捧着收音机听唐山救灾的消息,等候邮递员投送报纸,迫不及待地查看唐山地震有关消息。当看到,解放军赴唐山救灾,全国各地许多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奔赴灾区参加救灾的消息时,恨不得也能参加,但我爱莫能助且又远离千里。除了有一颗对唐山关注的心,其它都很苍白。那时,还没有捐助活动,不像汶川地震,我还能在单位捐点款。从此,心里就对唐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唐山与地震联系起来了。多年来,唐山你好吗?一直萦绕心头。可我来到唐山时,已是一个退休老人了,但对唐山关注的心还没有凉却,一到唐山,就去看唐山地震纪念碑和地震博物馆,恭敬地鞠了三个躬,既是告慰罹难人员,也是平慰自己39年来关注唐山的心。接着,参观唐山地震纪念馆,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唐山地震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建在原唐山机车车辆厂,于2008年完工。分为地震遗址区、纪念水区、纪念林区等区域。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一进遗址公园,门口有一块“永远的记忆”石碑,背面一座断残的石刻时钟映入眼帘,把1976.7.28.3:42:53..8定格在那里。1976年,农历丙辰年,是龙年,也是共和国成立27周年的年份,本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年份,27岁,多么黄金,多么灿烂,多么朝气蓬勃!可它是共和国代际交替的年份,注定成为“多事之秋”。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1976年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共和国的创造者、开国元老的离世使人们处于无限怀念之中,粉碎“四人帮”又使人沉浸在结束文革的欢乐之中,悲喜交加。然而唐山大地震,却让人跌入沉痛的低谷。7月28日是农历7月初二,乙未月,辛巳日,星期三,正值三伏酷暑天。3:42分,属于寅时,俗话说,“寅时不通光,卯时亮堂堂”。正是人们熟睡的时刻,人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场灾难悄然而至,多么可恶诡谲的3:42分。</p> <p class="ql-block">  遗址区,在遗址公园的西北边。它是原唐山机车车辆厂南北走向的3跨铸钢车间厂房。原车间分东中西三跨,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还能看出,在当时,这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厂房。地震时,厂房处于宏观震中。眼前,3跨厂房除部分中间立柱扭曲、倾斜外,四周墙柱全部倒塌,屋架落地。厂房东南侧的砖砌烟囱,原高35米,地震时因受上下颠簸的影响,仅剩19.01米,差不多过半被损,约有20度的倾斜,保留了地震时的原貌。</p><p class="ql-block"> 纪念水区居于遗址公园的中心位置。看上去,很宏大,水区内是一大型主题雕塑,雕塑用纪实手法表现了灾难,地维蹦裂,城邑颓废,断垣重叠,砾石横堆,铁轨扭曲,把人们压在断垣与瓦砾之中,伤亡无数,一派倒塌悲状。我想,主体雕塑是艺术的体现,进行了艺术加工,它要反映展示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风雨同舟、共抗天灾、患难与共的场面。当时的境况应是更加悲惨。而我们不仅仅要记住悲惨,更要在震后精神不夸,抗震救灾,恢复生产,进入正常,这样也就能理解雕塑了。</p> <p class="ql-block">  水池旁是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纪念墙由5组13面墙体组成,距离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墙高7.28米,代表7月28日,长500米。三块一组,每块厚3.42米。黑色花岗岩材质,镌刻着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罹难的24万多同胞的姓名,每个姓名用隶书字体镌刻,镏金,端庄秀气,密密麻麻,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边。站在纪念墙前,我低首默哀。24万多人,他们中,我无一人认识,但又是那么熟悉,黑色头发,黄色的皮肤,他们是炎黄同胞,他们是中华儿女。可恶的地震,在一瞬间,就剥夺了他们的生命,倒塌的房屋可以重建,而生命只有一次,地震是那么无情,留给人们的只是心灵的伤痛和沉重,久久难以抚平。</p><p class="ql-block"> 纪念林区位于纪念墙北侧正后方。纪念林种植了3万余株各类苗木,表达生命和纪念的意义。用树木寄托着人们对罹难者的的哀思,对亲人无尽的怀念,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让那些苗木带着人们的哀思和怀念,繁茂生长吧。</p> <p class="ql-block">  据遗址纪念馆资料介绍,7.28地震持续了23秒的时间,相当于在距离地表11公里的地方,释放了400颗广岛爆炸的原子弹能量,震级达7.8级。共有242419人罹难,164581人受重伤,7218户家庭断门绝烟,15000多户家庭解体,1850人变成孤老,4202人成为孤儿。平均每秒钟有1万多英灵亡殁,有近7千人受重伤,有313个家庭震亡。民用建筑94%被震毁,工业和其他建筑90%倒塌和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瞬间,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几乎夷为平地。这些数字是震后统计的,但它太抽象,只有看到那一幅幅当时的纪实照片,才更具形象感,让人惊骇,沉痛不已。</p><p class="ql-block"> 唐山大地震时,预防做得最好的是青龙县,由于事先有预防,全县无一人死亡,我想在遗址纪念馆找到这样的资料而未如愿。其实,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做好地震预防工作,减轻天灾的危害,是及其有意义的一项工作。</p> <p class="ql-block">  据遗址纪念馆资料介绍,震后,唐山人民不畏艰难、抗震救灾。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10万多解放军,3万多医护人员,2万多各条战线的干部奋不顾身,抗震救灾。震后十天,铁路通车;不到一个月,学校陆续复学;工厂先后复产;商店次第复商;没有发生瘟疫; 搭起临时窝棚度过了夏季。当年底,市区内共建成抗震简易房约40万间,全部灾民搬进了简易新居,创造了救灾史上的奇迹。经过10年的恢复建设,又重建了一个新唐山。</p> <p class="ql-block">  苦难的唐山,承受了太多太重的苦难,无法用语言诉说。它是心灵深沉的痛,是那种悲痛至极的痛。唐山人民又是倔强的,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证明了,大难不倒,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唐山人民就是靠这种精神,重建了新唐山。只要这种精神还在,唐山就不会趴下。一座看得见的现代之城拔地而起,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这是一座存于唐山人民心中的摧不垮的伟大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