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南美之乌斯环亚

zmzg畅游人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8832</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电影《春光乍泄》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酒吧里,梁朝伟问张震:</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跟着去哪?”</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往南走,去一个叫</i><b style="font-size:20px;"><i>USHUAIA</i></b><i style="font-size:20px;">的地方。”</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冷冷的,去干吗?”</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听说那边是世界尽头···所以想去看一看。你去过没有?”</i></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若干年后,为了圆我的南极梦,我也去了</i><b style="font-size:20px;"><i>USHUAIA</i></b><i style="font-size:20px;">。</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12月4日16:05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乌斯怀亚,飞行时间三个半小时。</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距本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远达3200公里,但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乘船往南极洲,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而由乌斯怀亚起航,穿过德雷克海峡,两天便可抵达。因此,前往南极旅游、探险和科考,乌斯怀亚都是最理想的补给基地。</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飞越安第斯山脉和麦哲伦海峡。</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机场号称全世界最南端的国际机场,全名为乌斯怀亚-马尔维纳斯国际机场。不难看出,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的主权维护。确切的说,乌斯怀亚机场是世界上普通游客能到达的最南端的机场。如果不考虑是否为民用机场,位于南极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科考站的Jack F. Paulus冰雪跑道,才是人类建造的真正最南端的机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虽然这个机场不大,只有一条跑道,但机场建筑的地方特色非常突出。候机大厅的实木几何形架构,线条鲜明,与周围的雪山形成强烈对比。</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无数人的南极梦,都是从这里开始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走出机场映入眼帘的就是绵延的雪山,一股清凉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旅途劳顿的我们瞬间精神起来!机场离市中心很近,车程只需10几分钟。这是从机场进市区必经的一个标志性转盘。</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地处南纬54°47′、西经68°20′,在比格尔海峡北岸,乌斯怀亚湾畔,火地岛的南部海岸,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也是火地岛省的首府。在当地土著部落亚马纳语中,乌斯怀亚的意思是“向西深入的海湾”、“美丽的海湾”。是因为比格尔水道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海湾。</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自从上世纪90年代南极旅游的兴起,乌斯怀亚作为“南极门户”开始快速发展,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同时这里的常住人口规模也从当年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已超8万人,给这块原本荒凉的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i></p><p class="ql-block"><b>Tips</b>:五个国际公认的“南极门户”城市:1、乌斯怀亚(阿根廷)</p><p class="ql-block">2、蓬塔阿雷纳斯(智利)</p><p class="ql-block">3、开普敦(南非)</p><p class="ql-block">4、霍巴特(澳大利亚)</p><p class="ql-block">5、基督城(新西兰)</p><p class="ql-block">其中,蓬塔阿雷纳斯是重要的航空门户,而乌斯怀亚是最核心的海上门户,集中了海上客流量的85%至90%。</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五彩缤纷的各式建筑,镶嵌在青山白雪与比格尔水道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湾畔的玛依普大道,是为纪念一个开拓者而命名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南边的比格尔海峡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也是阿根廷和智利两个国家的国界线。其实在比格尔海峡的南岸还有一个比乌斯怀亚的地理位置还要靠近南极的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那就是智利的威廉斯港,它原本是一个小镇,可是智利政府也觊觎“世界最南端城市”的称号,于是就将威廉斯港升级为城市,然而这里区区2000多的居民,始终还是一个小镇的规模。人们还是习惯把乌斯怀亚称为“世界最南端城市”。</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虽然“世界最南端城市”究竟是哪里存在着争议,但乌斯怀亚人别出心裁用“世界尽头”给这座城市的许多地方冠名挂牌。比如在乌斯怀亚港口的这个网红打卡点,用西班牙语写着:fin del mundo(世界尽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在乌斯怀亚我们只住了一夜,这是“温德姆冰川酒店”的外景,坐落于斜山坡上,可以俯瞰乌斯怀亚港的夜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酒店大堂一角。</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酒店餐厅的围炉烤火。</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在酒店走廊的尽头远眺比格尔海峡,旖旎的景色尽收眼底。</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夜幕下的</i><b style="font-size:20px;"><i>USHUAIA,</i></b><i style="font-size:20px;">星星点点</i><b style="font-size:20px;"><i>。</i></b></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一早,我们迎来了南美洲夏季的一场鹅毛大雪。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来自南极的极地气候、魔鬼西风带的威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冒着风雪我们从酒店出发,沿着泛美公路的最末段,大约10多公里,来到了火地岛国家公园。大巴入口处的牌子上写着:欢迎来到火地岛国家公园。</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火地岛是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岛屿。它位于南纬52°~56°之间,东临大西洋,西与太平洋相接,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大陆相望,北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大陆毗邻,是智利和阿根廷两国的最南端领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听导游介绍,茂盛的山毛榉树是火地岛国家公园森林的主体。它们的树干上多寄生有一种球形真菌,颜色明黄,汁水微甜,是岛民的重要食物,它最早由达尔文记录,被命名为“达尔文菌”,俗称“印第安面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这个季节看到的是大量的松萝。</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火地岛一年到头强风肆掠,倾斜生长的大树成为当地森林特色,有“醉汉林”之称。</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航海家麦哲伦1520年在茫茫的大海上发现这座岛的时候,远远看到岛上遍布星星点点的火光,原来那是当时的土著印第安奥那族、扬甘族和阿拉卡卢夫族人点燃的篝火,于是,他就将这座南美洲最南端的小岛叫做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300多年后,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到达这里,试图寻找生物进化论的依据,从而进行了长达4年的科学考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是火地岛国家公园内最大的“法尼亚诺湖”,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周围群山环抱、森林密布,湖水清且静,风光秀美。</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远处的雪山是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南美洲独有的斑胁草雁,又叫高地鹅。有典型的白色翅斑,腹部有较纤细的黑横斑。虽与雁相似,但不是真正的雁。应是陆栖性较强的鹅类。一般在草地上进食,其食物以水生植物为主。</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条逶迤西去的小径成了公园里唯一的徒步路线,起点就在我们下车的地方。</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右边这块牌子上用西班牙文写道: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阿根延。</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左边那块牌子则是提醒人们:马尔维纳斯群岛距阿根廷只有797公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再来看看这一块貌似网红的牌子,是由六根横着的木板组成的,从上到下依次用西班牙文写着:国家公园,火地岛,拉帕塔亚湾,阿根廷共和国,3号公路的终点,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3079公里,距离阿拉斯加17848公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拉帕塔亚湾是“世界尽头”的尽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阿根廷3号公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起向南延伸,一直延伸到火地岛,全长3079公里,它是泛美公路在阿根廷境内的延伸段。泛美公路全长约48000公里,主干线将近26000公里。除了巴拿马到哥伦比亚(达连隘口)之间至今仍未修建公路以外,美洲大陆各国都通过这个公路网连接起来。</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个黄框的位置就是“达连隘口”,是泛美公路位于哥伦比亚和巴拿马边境处未修通的一段,由大片未开发沼泽和森林组成,位于巴拿马的达连省和哥伦比亚乔科省之间。隘口长160公里,宽50公里,在此处修建公路成本非常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因而没有公路通过此处连接南北美洲,成为泛美公路唯一的断点。</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泛美公路穿越众多国家和不同气候带(有的路段只有干季才可通过),等级、路况和管理的差异都很大,也没有统一的道路标识,所以又被认为是全球40大危险公路之一。同时,该地区目前贩毒、走私等犯罪活动猖獗,且时常爆发武装冲突。这就是为什么南美诸国的旅游一般都是选择飞机作为主要交通的真实原因。</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把自己喜欢的贴纸留在世界的尽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个“世界尽头的邮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名游客来此打卡,在这里寄出一段段美好。一条深入海中的栈道上一间集装箱大小的屋子,木顶木门铁皮墙,栈道两边高高飘扬的阿根廷国旗。在很不显眼的栈道边放了块牌子:</i><b style="font-size:20px;"><i>Unidad Postal Fin Del Mundo</i></b><i style="font-size:20px;">(世界尽头的邮局)。</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推开木制的小门,狭小的空间不像是个邮局,更像是一个纪念品商店,墙上的地图和老照片诉说着这个邮局乃至整个火地岛的历史。二十多年前有一个曾经是老师的阿根廷人名叫卡洛斯,他是个狂热的阿根廷爱国者,为了追求自由遁隐到“世界尽头”,开起了一个人的邮局,一直经营到现在。</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右边墙上的那位老人就是邮局的经营者卡洛斯。我想当今世界,最知名的阿根廷人除了马拉多纳、梅西等足球明星,也许就是这位老人了。我们遇到的则是他的儿子。我在准备好的旅游手册上盖了几个纪念戳,还买了明信片也加盖了戳,就这些,看把年轻人愁得算不过来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寄一张明信片给远在北美的外孙女。</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在邮局的四周,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徽章、贴纸,不少来此地打卡的游客选择将自己的印记留在这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也想在这间小屋里留下点什么,除了买明星片、盖戳,那就来张合影吧。</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绿色的牌子上写着:</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世界尽头邮政联盟”</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邮件到某些国家的距离:</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北京18323公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阿拉斯加州17850公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墨西哥15500公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柏林14000公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巴黎13300公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罗马13200公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纽约10600公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市中心由一条以阿根廷国父圣马丁(San Martin)为名的主干道,以此为中心,东西南北每百米就有一条街道,路口均标明经纬度。</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午餐安排在一家叫“竹”的中餐厅,由于前一批客人还没离席,我们便在外面等候。我就乘等候的时间快速在餐厅的周围扫了一圈,很想去“世界尽头的教堂”看看,无奈时间不够只能止步。</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圣马丁大街著名建筑、世界最南银行巴塔哥尼亚银行(Banco Patagonia)。巴塔哥尼亚泛指阿根廷南部广大地区,包括属于阿根廷和智利的火地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座白色建筑是一个反映火地岛历史的主题画廊(Tematica Galeria-Historia Fueguina),因其外立面的人物塑像而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监狱博物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土地博物馆,这里陈列着有关火地岛历史地理及自然方面的图文资料和实物标本,若有时间是很想进去看看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竖在玛依普大道上的阿根廷3号公路牌子,这个位置是有什么特殊吗?牌子上、路灯杆上都被贴纸占满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有监狱博物馆、海洋博物馆,还有什么艺术画廊。</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曾经是一片严寒贫瘠之地,仅有少数印第安人居住。1883年阿根廷政府接管后,开始在乌斯怀亚建立监狱,把重刑犯和政治犯陆续发往这个蛮荒之地,乌斯怀亚也因此被称为阿根廷的西伯利亚。</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第一批流放到这里的囚犯是在1896年乘坐“五月一日”号邮轮抵达的。此后,阿根廷政府开始将更多的民事罪犯送到乌斯怀亚开发建设,这也被称为火地岛移民计划。罪犯中不少人精于各式手艺,他们来到乌斯怀亚参与到不同的建设工程当中,揭开了乌斯怀亚历史新的一页。</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初曾在这里修了一条25公里长的窄轨铁路通往深山老林,犯人每天早上从监狱坐小火车进山伐木采石,晚上再坐火车返回监房。现在多数铁路和车站都已拆除,仅在火地岛国家公园内保留了一座车站和一段约7公里长的铁路,用于森林观光小火车。</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1947年,世界尽头的监狱终结了它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艺术气息的乌斯怀亚博物馆,以不同的展品和照片永久记录了这段历史。</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市政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市政厅广场上的贝隆夫人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艾薇塔·贝隆(1919年5月7日—1952年7月26日),原名玛利亚·伊娃·杜亚特。前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第二位夫人,又称“贝隆夫人”,被誉为“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艾薇塔短暂的一生,经历曲折复杂。她是一位非常有争议的人物,靠美色上位,靠杰出的政治才能到达权力巅峰,一生为穷苦人民谋利益,为女性争取权益,让阿根廷女性有了投票权。阿根廷的国家形象因她而大放光彩。</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艾薇塔·贝隆原来是个穷人家出身的私生女,后来成为胡安·贝隆的夫人,与丈夫一起推行“贝隆主义”,创办并建立了阿根廷“第一夫人”基金会与穷人救助中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她也成为了阿根廷精神的象征。每年7月26日,阿根廷的人民都会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而传奇的女性。</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我准备为穷苦人燃烧我的生命。”她去世时,整个国家都为之悲恸。七十万人从阿根廷各地赶来瞻仰遗容。纪念她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和电影《贝隆夫人》经久不衰。这是阿根廷纸币100比索上的艾薇塔·贝隆像。</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的双层游览巴士。</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右前方红顶白墙上写着:阿根廷舰队,乌斯怀亚海军基地。</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世界尽头中国餐厅”,乌斯怀亚唯一的一家中餐馆“竹”。餐馆沿街四开间,进入店内,左边是烤房,炉火通红,正在烤的羊香气弥漫,令人垂涎;右边是一排鱼缸,全身鲜红的帝王蟹在缸内横行霸道;中间排列着十几张铺就着洁白餐布的餐桌。整个餐厅整洁、舒适、温馨,中国元素赫然可见。</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乌斯怀亚的帝王蟹声名远扬,蟹体硕大、蟹肉饱满、蟹味鲜美。长长的蟹腿需要用锋利的剪刀才露出丰满白皙的蟹肉,光是这些蟹肉就可以把你吃撑了,我都不用再吃主食和其它配菜。</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正在烤的全羊。</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路边的雕塑,向发现和探索南极的先行者致敬!</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马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首府为斯坦利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马尔维纳斯战役纪念广场(Plaza Malvinas)。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之间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经过两个多月的开战后,最终以阿根廷的失败而告终,这成为阿根廷人心中永远的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马尔维纳斯群岛纪念碑,位于马岛广场,纪念在 1982 年冲突中丧生的 649 名阿根廷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法国、英国、西班牙和阿根廷都先后曾在岛上设立定居点。英国于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统治,但阿根廷仍宣称拥有岛上主权。1982年,阿根廷对岛上实施收复军事行动,马岛战争由此爆发,之后阿根廷不敌英军战败撤军,英国再次收回群岛主权。</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阿根廷要想收回马岛并非易事。历史主权争议、地理条件的限制、缺乏国际支持和认可、英美关系的影响、英国对马岛的实际控制以及阿根廷国内行政层面的不稳定,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面临重重困难。然而,国家的领土完整是人们的共同愿望,阿根廷收回马岛的愿望不会轻易磨灭,未来的解决之道仍然充满挑战。</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6月24日,我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大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就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发言,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努力铲除殖民主义,并阐述中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的立场。中国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在港口不远,一艘倾斜着的弃船,很想走进看看。乌斯怀亚海军在这里竖了一块牌子:不得入内。网上也没找到有关它的故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港口附近的旅行社小屋,一间间都装扮得非常漂亮。</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5折、甚至4折的南极船票,听说最低不到5000美元就能去南极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有很多可选的行程,不同时间、不同路线,只要你耐心等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听说这里还有一种是last minute船票。“最后一分钟船票”并不是真指的是开船前一两天那种特别临近的特价,而一般是开船前一两个月就放出来的特价。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提前一两个月办签证、买船票、买机票都是完全来得及的。当然首先是要准备好签证,这样真有最后一分钟船票出来的时候便可以果断入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last minute船票其实跟南极市场的销售周期和供求关系有关,由于供大于求,所以一直都有last minute特价的机会。</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再次回到乌斯怀亚已是10天后,我们结束了南极的探险,将从这里继续我们未完的行程。此时</i><b style="font-size:20px;"><i>USHUAIA</i></b><i style="font-size:20px;">已经换上了节日的盛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很喜欢这面涂鸦墙。当你站在乌斯怀亚这片被誉为世界尽头的土地上,你不仅仅能目睹到地球最南端的城市,更能够发现内心深处蕴藏的探索渴望。这里融合着大自然最壮美的画面,也歌颂着人类最坚韧无畏的勇气。当你在南大西洋微风的拂拭下聆听着南极的呼唤,你一定会被乌斯怀亚深深感染。</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尽管“世界尽头”只是一种说法而已,但这里却可以是旅行脚步的终点。转回头,一切从新开始。</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