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携一缕新年暖春的芬芳,凝一份教育帮扶的真情”。为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教育教学交流,实现互帮互学、促进均衡发展的目标。2024年4月7日,在工作室主持人李金花带领下,工作室成员柳娟、赵玉花、杨玲聪等一行人赴阿瓦提乡中心学校开展结盟帮扶暨送教研讨交流活动。 </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分为同课异构示范课观摩、主题研讨两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首先由库尔勒市第二小学教师王亚男带来的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课堂上,王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逐步认识长方体的基本属性。听课教师们认真观察、记录,为后续的评课环节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王亚男老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为新课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老师先让孩子们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引导他们用手去触摸、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好奇与兴奋的表情,他们认真地摸着长方体的棱、面和顶点,仿佛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老师启发讲解了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包括其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的特性。她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长方体的结构。同时,王老师还设计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提问解答等,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接着第二节课是由阿瓦提乡中心学校教师努仁古丽·依布拉音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本节课努仁古丽老师扣紧长方体的本质特征进行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生活,以切土豆的视频入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等操作,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接着通过搭建四组不同的框架,观察三组棱长的变化,进一步抽象概括,初步体会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设计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地沟通长方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渗透集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交流活动环节中,教师们对两堂课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积极的评课和讨论。接着就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如何高效开展图形与几何课例进行了交流探讨,最后由库尔勒市阿瓦提乡中心学校副校长李金花做了总结性发言。通过这种互动方式,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头雁领航乘风起,群雁齐飞冲云霄”。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充分体现新课标下的课堂生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同时也给老师们提供了观摩学习的舞台。从教研出发,一路求索、一路感受、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切磋琢磨、欢歌前行,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图文:唐怡玲</p><p class="ql-block">审核:李金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