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珎梦呓录:禾下乘凉

有风吹过

<p class="ql-block">早上上班,发动汽车,求珎照例打开了收音机。</p><p class="ql-block">在车上听广播,可能是当前广播电台节目最畅销的渠道。现在还拿着收音机听广播的情况,估计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求珎听广播的历史要追溯到上小学的时候。那时,上午放学一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放在堂屋条案左侧上的收音机,听单田芳讲的评书。</p><p class="ql-block">求珎现在听收音机,也只有在车上的时间了,大多是上下班的途中,听得多的节目就是本地比较有名的《快活晚高峰》和《领先早高峰》,主要是享受一刻轻松愉悦,听新闻信息倒在其次。</p><p class="ql-block">今天,听到广播内容后,求珎却有了点丝丝的不舒服。这应该是声音反馈到大脑的本能反应,也是求珎听音辨音的习惯所然。</p><p class="ql-block">作为社会学领域研究者,求珎对于一切信息,都不是听风便是雨,而是习惯把信息从社会学方法论中过滤一遍。</p> <p class="ql-block">广播里播的似乎是一封书信的内容。求珎没有听到开始的内容,听的是某人向母亲介绍种子的英文单词,并讲述由此打开其的科技大门,得到发展成就,并寻求实现禾下乘凉的梦想。</p><p class="ql-block">求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讲的是中国的杂交水稻发展,袁院士的梦想吗,第二反应是,这是真实的吗?更让他不舒服的是,那里面隐藏的暗含的易潜移默化的思维认识。</p><p class="ql-block">这广播的是小说还是什么纪念文章?很短时间就结束了,求珎一下子没听明白。</p><p class="ql-block">求珎很清楚地记得,袁院士是写有其母亲一封信,那是他在母亲离世后给母亲写下的一封信。在那封信中,他感谢母亲对他的英语启蒙,所以他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这广播小说里讲他给母亲介绍种子的英文单词,这不是搞笑吗?这小说发挥就改变了事物本来的面目了。</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求珎也清楚,杂交水稻,中国在研究与实践上,都是领先世界的,它和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规模运用、化肥农药广泛推广、基本农田保护等一起,成为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保障。</p> <p class="ql-block">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家,共同筑就了一座令全世界仰望的“抗击饥饿的长城”——中国杂交稻。</p><p class="ql-block">1959年,黄耀祥培育出中国第一个人工杂交选育的矮秆水稻品种“广场矮”,实现了水稻产量的提升。</p><p class="ql-block">1966年2月,袁隆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p><p class="ql-block">1967年6月,湖南省科委将“水稻雄性不育”正式列入省级科研项目。同时,李必湖、尹华奇两名应届毕业生留校给袁隆平当助手,“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1970年11月,李必湖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附近直接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野败”不育株的发现,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突破口。为了同一个梦想,各路研究杂交水稻的“英才”们齐聚海南南红农场。此后,杂交水稻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正式启动。</p><p class="ql-block">在大协作中,谢华安(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团队选育出具有优良抗稻瘟病基因型且丰产广适的杂交稻新品种——“汕优63”。“汕优63”曾连续16年保持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之最,累计推广近10亿亩,其中1991年就推广近亿亩,在世界稻作史上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1973年,在江苏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p><p class="ql-block">1976年1月,全国首届杂交水稻生产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商定和落实了全国大推广第一年繁殖、制种、示范栽培的生产计划。杂交水稻以世界良种推广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在中国大地上迅速铺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进行水稻杂种优势产业化利用的国家。</p><p class="ql-block">1975年,中国南方省(区)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只有5550多亩,1976年全国籼型杂交稻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普遍增产两三成,1977年迅猛扩大至3150万亩。1976年至1988年的10多年中,全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为12.56亿亩,平均每亩增收稻谷20%以上,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00多亿元。</p><p class="ql-block">国家对袁院士的表彰,给予国家最高荣誉,是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人员的表彰,是集体的荣誉。很多人把这荣誉归功于一人的认知,求珎只会莞尔一笑。</p> <p class="ql-block">求珎想到这时,总会想起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伟人教员撰写的碑文。</p><p class="ql-block">“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有谁还记得那碑文,懂得那里面蕴含的意义?那是共产党人的胸怀、共产党人的视野、共产党人的伟大!</p><p class="ql-block">努力与努力的成就,她是集体的,是人民的,是发展前进的,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唯物史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求珎看到报道过,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求珎也拥有并且深信,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那是中国梦。</p><p class="ql-block">求珎记得,每当站在自己书房的历史书籍前,眼前总是会出现一个影子,那是黄帝以来的中国人,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虽然有过磕磕拌拌,却一直延续文明发展的趋势,前仆后继,书写中华的辉煌和传奇。</p><p class="ql-block">求珎推开车门走下车,仿佛从梦呓中醒来,他知道新的一天工作又开始了。</p><p class="ql-block">正是清明,樱花烂漫时节。求珎想出去走走,但一想起那绯红的轻云下面,总还有些系着辫子的喧嚣,便又望而却步。</p> <p class="ql-block">文:文记江湖原创出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欢迎美友们常来常往指导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