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十层境界

本斋中国传统文化

<p class="ql-block">  许多人练太极拳,练来练去好像进步不大,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太极拳有十层境界,他练来练去只在第一,第二层徘徊,哪来的进步呢?</p> <p class="ql-block">  那么太极拳的十层境界分别是哪十层呢?</p><p class="ql-block">第一层 :拳法招式娴熟。</p><p class="ql-block">第二层:正确的姿势必不可少。</p><p class="ql-block">第三层:迈步如猫行,已经练成了太极步法。</p><p class="ql-block">第四层:运劲如抽丝,已经练成了太极手的运劲方法。</p><p class="ql-block">第五层:心与意合。练拳的时候心要极度安静,心无杂念,不胡思乱想影响练拳,心与大脑的意识合为一体。只要心静静的,不打扰神,闭目养神。身心从而达到太极状态,产生元气。</p><p class="ql-block">第六层:练精化气,把身体内多余的精气,吸收天地间的精气转化为元气并储存于丹田。</p><p class="ql-block">第七层:意与气合。意到身体哪个部位,气便迅速集中到身体的哪一个部位。要做到意与气合,身体里面必须储存有足够多的元气。</p><p class="ql-block">第八层:气与力合,柔之气跟刚之力结合在一起,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要刚则刚,要柔刚柔,变化自如。</p><p class="ql-block">第九层:练气化神,丹田内元气充足后,提炼元气化为神丹储存于头脑之中。</p><p class="ql-block">第十层:练神还虚,神已通灵,能预感世间万物。内心寂然,空虚无一物。此时身体受到任何事物攻击,虽然不看不闻,亦能自觉避开。</p> <p class="ql-block">  第一至四层属于练外功,一般人在公园里放个音响练习,能练好第一,第二层就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一些有心修炼的人纵然已经是练好了太极步,太极手,但是第五层功夫心与意合是怎么也迈不过去的。</p><p class="ql-block"> 心与意合是练太极拳的一个门槛,只有迈过去了才有机会进入太极状态练成太极内功。迈不过去,你只能练练套路健健身健。</p><p class="ql-block"> 因为练拳架,练套路,调姿势这些都是属于是术,是艺的范畴。心与意合是道的范畴,是太极之道。</p><p class="ql-block"> 本人传道不传艺,艺要自己去学,道得自己去修。传道者只是告诉你前面有路,有道;走不走,能走多远都得靠自己决定了。</p><p class="ql-block"> 如老子的《道德经》,只是列出了世间的种种大道,后人读了颇多有悟道,得道者。譬如,孔子读之创造儒学,孙武读之悟出兵法,庄子读之逍遥游,张道陵读而创道教,张三丰读之而创太极拳……</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大部分练太极拳的人迈不过去心与意合这个坎呢?</p><p class="ql-block"> 老子曰: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p><p class="ql-block"> 因为欲望太重了,心想静也静不下。欲望控制了你的心,心不静神就乱。</p><p class="ql-block"> 心乱扰神,心与意不合,心神不宁就无法进入太极状态,当然也就无法练出元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现代人,利欲熏心,争权夺利,整天想着算计这,算计那,整天惦记着算计别人,心一刻也不得安宁,整天处于焦虑不安中。</p><p class="ql-block"> 心乱则扰神,元神消耗太多,人便虚弱,久则病变。</p><p class="ql-block"> 所以,要修太极之道,必须放下欲望,把不必要的欲望去掉,让心得安静,神得安宁。</p><p class="ql-block"> 人过五十才会知道健康对于人有多重要,人就是“一”,后面的功名利禄是“零”。“一”要是没了,后面的零就没有任何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贪婪是普通人的本性,功名利禄人人渴望,得到还想要更多,至死方休。</p><p class="ql-block"> 只是有些人拼命追名逐利的时候忘记了,身体健康最重要。得到了名利,如果健康出了问题,生活质量就降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