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4年4月6日。今天去刘公岛。这是来威海必去的地方。因为刘公岛不仅仅是一座岛。三十多年前我来威海只去了刘公岛。在刘公岛上参观的一切都与甲午战争有关。记得当时看得心里巨痛,这种“痛”许多年都没消失!今天前来刘公岛也不是来玩景的,仍然是来再看看那段让人心痛的历史。这也是今年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我们来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刘公岛,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岛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明、清至解放前诸多海上战事发生于此,特别是甲午战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十多年前我们来时,上岛参观的人很少。今天看到来此地的人很多,不少是年轻人。是啊,我们的后代都该来此地看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刘公岛不禁止无人机。我们登上山顶的炮台先看了一下岛的全景。风景确实很美。岛上峰峦起伏,其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森林覆盖率达87%,据说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山上这个炮台叫“旗顶山炮台”。当年打仗肯定是使用过的,但并未挡住日本鬼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刘公岛上开满了杏花。我们四川人很少见到杏花,在蓝天白云下非常漂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今天除了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别的都无兴趣。专门来细看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博物馆外墙的浮雕概括了甲午战争的经过。这是我上次来没见过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正如前言和梁启超所说的,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开始把昏睡百年的中国唤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清光绪十年(1884年),北洋水师进驻。十三年,清政府确定在威海卫建设海军基地。翌年,北洋舰队编成,丁汝昌为提督,拥有战舰22艘,另有练舰、鱼雷艇等20余艘。同时开始修建北洋海军的指挥机关提督署及海岸炮台、铁码头、船坞、弹药库等军事设施,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相继竣工。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小时候都看过一个电影叫“甲午风云”,里面的邓士昌邓大人的照片也展出在这里。这部电影我们都很熟悉,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日两国在近代所走过的道路截然不同。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的实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晚期,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看完这些心里十分难过,心里的“痛”是“痛定思痛,痛更痛”。祖国一定要真正强大起来,永远不要受别人欺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岛上现在是鲜花盛开,海鸥飞翔,一片祥和景象。美国人说:Freedom is not free. 我们也应该说:Peace is not free! 有强大的祖国,我们的和平生活才能真正有保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平原 皖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4年4月6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