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泪痕:祭奠被时光遗忘的烈士墓地

艺为欢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段岁月,是血与火的交织,是生与死的较量。而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也成了我们心中无法忘却的挂牵。这个清明,我们11人约同去祭奠家乡的英烈。 </p> <p class="ql-block">  清明的雨,淅沥沥,如同天公的泪水,倾诉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哀思。上午九点,大桥乌石冲,在当地村民刘建平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撑着伞、沿着泥泞山路,爬上小山坡,再从路旁沾满水珠的茶树丛里穿过数十米远,在一块荆棘密布、杂草丛生处,隐约看到一方土丘,这就是著名的革命先烈贺筱风墓地。 </p> <p class="ql-block">  可眼前的坟墓已经几乎化为平地,荒凉萧条得令人震惊!万万没想到,烈士墓地竟然会是这番凄惨不堪。刘建平告诉我们,七十年代,他们还由老师带领来到这里缅怀。​ </p> <p class="ql-block">  丛林乱枝覆盖下,坟墓周边已无立足之地。无奈,刘建新老师只能用锄头艰难地去翻开一块小空间,烧香祭拜,缅怀革命先烈,祭奠大桥英魂……事后,我们6人驱车翻过高峰来到20公里外的醴陵市南四区苏维埃革命纪念馆,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当年南四区的革命事迹。 </p> <p class="ql-block">  醴陵南四区苏维埃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大障镇,1930年,这里发生了“夜袭梁公祠,智救党代表”战斗。1996年建立了“醴陵南四区”苏维埃革命纪念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之一。2011年,旧址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珍贵的历史照片上,革命先烈们或手持梭镖,或挥动大刀,或紧握拳头,他们的面容消瘦稚弱,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坚毅和信念。破旧的衣物、磨破的草鞋、锈迹斑斑的武器,都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p> <p class="ql-block">  攸县大桥乡属于醴陵南四区范围,大山深处是武装革命的重要根据地。大革命时期与一山之隔的醴陵人紧密团结,共同战斗,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杨凤楼、贺筱风就是其中最有名的英雄(井冈山博物馆有记载)。 </p> <p class="ql-block">  贺筱风,醴陵人,定居在攸县大桥乌石冲,任农民武装总指挥;杨凤楼,醴陵人,定居在大桥和平村,任副总指挥。在攸、醴交界的大桥乌石冲,凤头冲等地,他们组织苦大仇深的农民成立大桥农民暴动队,领导了著名的攸北农民暴动,建立了攸县第一个革命政权——皇图区第六十三乡苏维埃政府,贺筱风任主席,两人加入共产党。但在与敌人斗争中贺筱风不幸被捕入狱,受尽酷刑,不甘屈服,最后被反动派以“五马分尸”残酷手段杀害在大桥市场。杨凤楼因被叛徒出卖,也被残害在大桥市场。据统计,大桥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52人,数量居攸县各乡镇第三。 </p> <p class="ql-block">  可与这曾经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就在这纪念馆一山之隔的大桥这片静谧的土地上,在那座荒凉中倍受冷落的烈士墓前,只有季风,在不厌其烦地吹拂着每一片落叶;只有孤鸿,在无可奈何地叹怅出每一声哀鸣…… </p> <p class="ql-block">  战争的硝烟早散,和平的阳光久照,可这些烈士的墓地、往日的烽烟渐已被今日的繁华淹没。没有人再来献上鲜花,没有人再来点燃蜡烛,没有人来为他们拔草断枝,更没有人再来倾听他们的故事……荒废的烈士墓,就像是被时代抛弃的老人,无声地、无奈地、无助地守望着这个世界的变迁。 </p> <p class="ql-block">  人潮如流,岁月如梭。在这被时间遗忘的角落,这些曾经为国捐躯的烈士却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无人问津的寂寥。这个清明节,我们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呼吁不要让这些烈士墓继续荒废下去,英雄的名字不能被遗忘,革命的历史应当要常读,战争的警钟更加要常鸣。我们应该要用行动来表达我们对英雄的敬意和感激,让这些沉睡在荒草之中的灵魂知道,他们的生命没有白费,他们永远不会孤独,他们的故事一直有人在讲下去,和平年代他们依然能享受荣光。缅怀先者,让他们重新焕发尊严和光彩;激励后人,让他们能够坚定信念和意志。 </p> <p class="ql-block">  荒废的烈士墓,已是一首沉默的哀歌,希望能被今天的我们重新谱写,成为一曲激昂的赞歌,永远唱响在热爱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b>后记: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缅怀先烈承遗志,心系家乡兴大桥”,2024清明大桥文化振兴志愿行公益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得到了大桥同仁们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参加祭奠烈士墓的有:明月村刘建新、刘建平、王育龙,三峰村胡晓良、宁跃兰、陈乐宜,樟树村易立新、易大斌,松江村易瑞斌、易杰松,华富村杨桂,共计11人;横幅由本地爱心人士华富村欧阳勇赞助提供,同时活动得到醴陵大障镇苏维埃纪念馆的热情接待。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然,最需要感谢的是,天公作美。这段时间天天暴雨倾盆,甚至出现狂风冰雹恶劣天气。而我们去扫墓,除了上山前滴了几粒小雨,后来一直阴天,甚至出现放晴的势头。直到我们从醴陵回来,吃了中饭,各自都回家后才又下大雨。或许,这也是上天对被遗忘的大桥烈士们的一种慰籍和恩赐吧。</span></p> <p class="ql-block"><b>另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桥片区,以一座原始的南宋古桥而命名,位于醴陵市、株洲县(渌口区)、攸县三县交界处,原为大桥乡,后并入丫江桥镇,现有三峰、明月、华富、松江、樟树五村,户籍人口万余。因为交通极其不便,两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早已溃烂不堪,村民平均收入不到全县农村平均收入的一半,有省级贫困村一个(其它四村相比该村不为过)。因为几乎没有产业,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