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四国25天大蓬车之旅(上)

紫玉金沙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年多的漫长等待,终于迎来了大蓬车之旅将要开启的消息。2023年6月15曰,这是一个令所有参与者期盼已久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成都、贵阳两地的朋友一行13人汇聚天府国际机场,准备出发!</p> <p class="ql-block">  南极归来数年未蒙面的本家大哥,这次又不期而遇,共赴南部非洲四国(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p> <p class="ql-block">  6月15日凌晨1:50我们乘坐的埃航飞机在天府机场的跑道上急速滑过,冲进漆黑的天空!经过近8000公里的飞行来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转。</p> <p class="ql-block">在亚的斯亚贝巴转机时所见。</p> <p class="ql-block">来自贵州的三位队友,个个都是摄影高手!</p> <p class="ql-block">  在亚的斯亚贝巴中转时,从不同地点赶来集结的肖大哥(左)和“乐玩童”(右)。</p> <p class="ql-block">  在亚的斯亚贝巴经两小时的等待,再次登上埃航的飞机,朝着南非首都开普敦出发。</p> <p class="ql-block">  马上就要到达开普墩了,图片的左下角,就是著名的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埃航客机停靠在开普墩机场的廊桥旁。</p> <p class="ql-block">“母亲城”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雕塑上,马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人,分别是英国人、布尔人(荷兰人与法国人或者荷兰人与德国人的后代),他们一只手在马背上手拉着手、另一只手拉着缰绳,象征着白人控制着南非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  开普敦的一个网红打卡点——马来区!</p><p class="ql-block"> 马来区被涂成五颜六色的房子,实际上是种族隔离时期留下的产物。黑人和有色人种在当时不允许拥有门牌号码,所以他们将房屋涂成各种颜色,以示区别,代表门牌号码。</p> <p class="ql-block">  在开普敦豪特湾,乘游艇离开码头,向海豹岛驶去。</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克服大风大浪引起的游艇剧烈颠簸,我们终于来到海豹岛附近,趁着风浪稍小的间隙,赶紧拿出手机拍摄。成堆的海豹躺在礁石上,或者在海水中嬉戏。</p> <p class="ql-block">  西蒙镇位于南非开普敦至好望角之间,是一个宁静美丽、有着悠久历史的沿海小镇,不仅有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企鹅滩,也是非洲海军强国南非的重要海军基地和海军舰艇司令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远处是停泊在巷湾里的军舰。</p> <p class="ql-block">  南非西蒙镇的博尔德斯海滩,是非洲企鹅的栖息地,大约有3000只企鹅在此安家、繁育下一代。</p> <p class="ql-block"> 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邻近大西洋和印度洋,距开普敦市50公里左右。此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最初被称为“风暴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好望角海域气候多变,船难频发,又被人称为“船员坟墓”,因此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线。</p><p class="ql-block"> “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表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全体中国团员在好望角打卡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南非开普敦康斯坦博西国家植物园,位于开普敦桌山东麓,是世界最好的七个植物园之一,与英国丘园、美国纽约植物园、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澳大利亚皇家植物园、俄罗斯圣彼得堡植物园、苏格兰爱丁堡植物园齐名。 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也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植物园(百度)。园里基本上只种植南非原产植物。</p> <p class="ql-block">  南非国花——帝王花(有多个品种)。</p> <p class="ql-block">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最喜欢的花——天堂鸟!</p> <p class="ql-block">  开普敦桌山锁在云雾中,上山的电梯关闭,我们只能失望而归。途中,在维多利亚港突然云开雾散,终于如愿看到桌山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  因天气原因,没能登上桌山参观,导游带领我们绕到桌山背面,观看到了十二门徒峰。</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在开普敦的游览,我们即将乘坐这辆大蓬车开始南部非洲四国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三位将全程陪伴我们的津巴布韦朋友,依次是:导游Gift</p><p class="ql-block"> 司机Hindi</p><p class="ql-block"> 厨师Martin</p> <p class="ql-block">  离开开普敦,顺着N7线路,沿着西海岸一路北上,朝着南非与纳米比亚的边境行进。穿过有南非“面包蓝”之美誉的小麦种植区、富饶的水果种植区,最后到达我们在南非的第一个营地。图(一)至(五)是沿途看到的南非广袤的原野,正值当地的冬天,天地间一片绿色,景色秀美,这是人们心目中的非洲吗?</p> <p class="ql-block">  道路两旁时不时有成片的农田!</p> <p class="ql-block">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驶,于当地时间下午一点半左右,我们来到此次大蓬车穿越南部非洲的第一个营地(在南非境内),导游第一时间给大家示范如何搭帐篷,今后二十多天,每天早晨收帐蓬、晚上搭帐篷是每个团员必做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在南非境内的第一个营地名叫Highlanders,位于北开普省纳马夸兰风景优美地区(纳马夸兰,国际生态保护组织已承认这片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并将这里视作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春天到来的时候,这块旱地将被各种橘色、粉红色、白色以及黄色的野花覆盖。这是花木疯狂生长的时期,各色植物争相绽放,慷慨地向授粉者贡献花粉,但是,这样壮观的景色最多只能持续两个月,通常情况下更短。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000种植物,绝大多数在地球其他地方未有发现。【百度】)可惜,我们到达时,是这里的冬季。</p><p class="ql-block"> 营地依山面河而建,周围有大片的葡萄园,可以在葡萄园散歩、也可以一边欣赏塞德贝里山美景一边品尝葡萄美酒,营地周围风景秀美,夜晚星空灿烂!</p> <p class="ql-block">  奥兰治河,又称橘河,南部非洲重要的河流。发源于莱索托高原上德拉肯斯山脉中的马洛蒂山,向西流经南非中部和南非与纳米比亚的边界后,于亚历山大贝注入大西洋(百度)。她也是南非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 提琴溪营地是我们在南非的第二个营地,也是最后一个营地,它坐落在奥兰治河的岸边,是位于南非和纳米比亚沙漠地区的一片绿洲,本质上是一个丛林营地。</p> <p class="ql-block">  在奥兰治河上泛舟令人兴奋和放松,也是在沙漠河中体验平静生活的一种美妙的方式。我们努力保持平𧗾、奋力划浆,虽是顺流而下,可是要到达终点也不那么容易。</p> <p class="ql-block">  途中,遭遇急流、漩涡,有队友体力不支,眼看要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于是领队发出信号,让我们每只船顺势往纳米比亚一方靠岸,稍作休息。</p> <p class="ql-block">  纳米比亚地处非洲西南部,西濒大西洋,北和东北面与安哥拉、赞比亚毗邻,东邻博茨瓦纳,南毗南非,国土面积为82.4万平方公里,居非洲第15位,世界第34位。</p><p class="ql-block"> 沿海有狭长平原;内陆全属高原、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2,600米。中部为中央高地;东部为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西部沿海一带为沙漠性平原。位于西部偏北的布兰德山海拔2610米,为全境最高点。南部的奥兰治河和北部的库内内河,分别为同南非和安哥拉的界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跨过奥兰治河,我们踏上了纳米比亚的土地。</span>在边境口岸处等待办理入境手续。</p> <p class="ql-block">  傍晚十分来到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峡谷——鱼河峡谷,夕阳已经落入地平线,峡谷深处能见度很低,此是一大遗憾!</p><p class="ql-block"> 鱼和峡谷长160多公里,宽27公里最深处550米。</p> <p class="ql-block">  在纳米比亚露宿的第一个营地叫Canyon Roadhouse,这个营地位于通往菲什干河谷的路上,放眼周围是无垠的戈壁沙漠,可是营区有汽车主题餐厅和酒吧,在纳米比亚很受追捧。</p> <p class="ql-block">  次日一早,离开Canyon Roadhouse营地,我们向北行驶250公里,进入纳米布诺克路福沙漠,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Sesriem安营扎寨!该营地距苏丝斯黎红沙漠很近。</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前往纳米布诺克路福国家公园,途中看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p> <p class="ql-block">  45号红沙丘</p> <p class="ql-block">  死亡谷</p> <p class="ql-block"> 前往沃尔维斯湾(纳米比亚的第二大城市,位于纳米比亚中西部,著名景点有海豹湾),去邂逅大西洋。途中驱车穿越南回归线。</p> <p class="ql-block">  斯瓦科普蒙德由德国人建立于1892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德国殖民统治中心,整个城市按照德国建筑风格设计建造。现在</span>是纳米比亚<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四大城市、</span>主要港口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有不少很好的咖啡店、餐馆和酒吧,还有很棒的博物馆、水族馆和画廊,手工艺品商店也有许多。</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一座海外航天测控站于2001年建在斯瓦科普蒙德市郊,是中国在南半球最早建立的地面卫星测控站,在中国航天发射任务中执行了重要的测控任务。</p> <p class="ql-block">  德国小镇的著名景点之一海豹湾!一大早,登上游轮,静静地驶向海豹聚集的海湾,在船员的召唤下,一个大家伙跃上船来,让一船的人又惊又喜!</p> <p class="ql-block">  游轮上,为大家准备了世界上最鲜美(生吃)的生蚝。</p><p class="ql-block"> 船外,海面上成群的鸬鹚欢快地飞跃,海豚围绕着游轮嬉戏。</p> <p class="ql-block">  德国小镇的另一著名景点就是沙漠探险。在驶往目的地的途中,幸运地观赏到沙瀑。</p> <p class="ql-block">  金色的沙丘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边,我们的沙漠探险(或者叫沙漠冲浪)活动就在这片沙漠中进行,沙漠越野车从30度角度的沙丘边爬上丘顶,然后顺着60度角度的丘边往下俯冲,整个活动紧张刺激,全程充满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向导驾驶着沙漠越野,在海岸边、沙漠纵深一路飞奔,滑沙、追踪野生动物的踪迹,让我们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离开斯瓦科普蒙德前往下一个营地的途中,有一红泥人的村庄位于公路附近。公路为他们带来经营的机会,购物不收美金,只收当地币,大人小孩都喜欢中国的糖果、风油精以及各种各样的用品或食物。</p> <p class="ql-block">  穿过位于纳米比亚西南部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itzkoppe(</span>斯派特壳朴),它是一座完全由花岗岩构成的大山,海拔超过1700米,在纳米比亚非常著名,被称为纳米比亚的“国山”。它高大雄伟的身躯静静的屹立在著名的纳米布沙漠中,常常被人描绘成“纳米比亚的马特洪峰”。(百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过350多公里的穿越,终于抵达布兰德山露营地。这是一个不错的营地,有餐厅、酒吧、泳池,还可以蹭蹭免费的VIFI。当地人自驾来此露营的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 埃托沙(Etosha)在当地语言中意思是“白色干水之地”,是一个长约96公里,宽约48公里,面积达46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的盐沼地,它位于埃托沙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区。</p><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季,长期滴雨不下,整个埃托沙干涸欲裂,地表多覆盖薄层盐壳。洪水期间,盐沼充水,成为附近居民和畜群的季节性饮用水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来到埃托沙国家公园,在临近公园的一个营地扎营,我们将在公园呆三天,在不同的露营点露营,进行一系列的追踪野生动物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位于纳米比亚北部,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著名的野生动物园。早在1907年,当时的德国总督宣布该园为动物保护区,此后公园面积不断变化,1956年达近10万平方公里,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百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这里地域辽阔,地势复杂,是许多珍禽奇兽的栖息之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追踪动物的最佳体验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星罗棋布于园内的各个自然的常年泉和水坑或人建的饮水点,是野生动物们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吸引着周围的各种动物每天前来欢聚。</p> <p class="ql-block"> 在国家公园内,我们在向导的引领下,乘坐观光车在广袤的保护区内追踪动物,有幸见识了非洲五霸。</p><p class="ql-block"> 1、非洲狮</p> <p class="ql-block">  2、非洲猎豹</p> <p class="ql-block">  3、非洲白犀牛</p> <p class="ql-block">  4、非洲水牛</p> <p class="ql-block">  5、非洲大象</p> <p class="ql-block">  斑马、羚羊、非洲小羚羊、鬣狗、直角羚羊在平川上奔驰,长颈鹿、鹿、狷羚在灌木丛及小树林里游荡,豹和猎豹出落于灌木丛中。大象、角马还有驼鸟随处可见,其它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动物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埃托沙国家公园驻留了三天,这是最后一个露营地。</p> <p class="ql-block"> 告别埃托沙国家公园,大蓬车载着我们驶向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p><p class="ql-block"> 温得和克建立于1890年10月18日,在1892年成为德属西南非洲的首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南非占领,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成为该国首都。</p><p class="ql-block"> 温得和克位于纳米比亚海拔1728米的中央高地上,面积645平方公里,人口约40.5万,四分之一是欧人后裔。它地处干旱地区,周围有丘陵环绕,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7℃,常年气候宜人。(百度)</p><p class="ql-block"> 在温得和克市郊的营地。</p> <p class="ql-block"> 国会花园曾经是南非殖民政府大楼的Tintenpalast,现在已变为纳米比亚的国会花园和议会大楼。国会花园种植着各种非洲花卉与芦荟、棕榈树等,色彩斑斓,时不时从花丛中出没的小蜥蜴等野生动物充满生机。国会花园最亲民之处是没有领导人举办会议时,花园会对民众免费开放,因此周末常常能看到来到这里举办婚礼和拍摄婚纱照的纳米比亚人。(百度)</p> <p class="ql-block"> 福音路德大教堂又叫德国大教堂,位于独立大街,是温得和克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哥特式建筑是纳米比亚人心中的珍宝,红色的顶尖和彩色的玻璃在阳光下十分美丽,从城市的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这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博茨瓦纳位于非洲南部内陆。该国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迪盆地,平均海拔约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接南非。国土面积58万多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钻石、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其中,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p><p class="ql-block"> 钻石业是其经济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畜牧业是传统产业,制造业欠发达,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成为新兴产业。政府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 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乔贝国家公园</span>为主要旅游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由纳米比亚进入博茨瓦纳,我们在靠近纳米比亚边境的杭济停留一晚,营地名称:Tautona Lodge。</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上,在营地服务的俩位工作人员换上他们的日常服装,准备带领我们到营地外去了解布须曼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他们给我们介绍、做示范,演示布须曼人在荒野里如何追踪猎物、如何避险、如何自救和寻找食物,等等。</p> <p class="ql-block">  离开杭济,经过数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马翁,<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翁是进入奥卡万戈三角州的起点,当晚我们在</span>这里的西塔通加营地(Sitatung Camp)扎营。</p> <p class="ql-block">  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亦称“奥卡万戈沼泽”,位于博茨瓦纳的西北部,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也是非洲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绿洲,由“永远找不到海洋”的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大部分水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而流失。</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这片天然绿洲,各种各样的动物都被吸引至此,从而形成了相互联系非常紧密的动物群落,成为非洲南部现存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p><p class="ql-block"> 奥卡万戈三角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旷世绝美丽的原野,一望无垠的湿地被分割成无数长满了树、开满了花、生活着各种生命的绿洲,这里是种多野生动物的家园,狭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蜿蜒交错的水路,像一条条没有尽头的水带</span>围绕着绿洲。</p> <p class="ql-block">  Mokoro (博茨瓦纳当地的独木舟)。在这个很简陋的独木舟码头,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都汇聚在此,等待着乘舟深入三角洲腹地。</p> <p class="ql-block">  当然,快艇和独木舟都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但是来到这里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乘坐五颜六色的独木舟,在狭窄的水道里穿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营地,帐篷已经搭好!营地周围没有防护墙,向导提醒大家夜晚尽量别出帐蓬,听到任何声音都别打开帐蓬门向外探望。</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营地不远处,隐约看见还有另外一个营地。</p> <p class="ql-block">  带我们深入此地的各位划船工加向导,正忙着给我们做晚餐。</p> <p class="ql-block">  夜晚来临,在营地燃起了篝火,白天为我们划舟、替我们做晚餐的当地人,换身成了能歌善舞的表演者。</p> <p class="ql-block">  远处是成群的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  告别护送我们往返三角洲腹地的船工。随后大蓬车将载着我们前往博茨瓦纳的另一个国家公园——乔贝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