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提篮桥---走马观花看上海(40)

暖水瓶

<p class="ql-block">提篮桥地区在虹口区东部,街道办事处在新建路。</p> <p class="ql-block">说到提篮桥就一定绕不开下海庙,提篮桥的名字就是因为有了下海庙才有了提篮桥的。</p><p class="ql-block">清乾隆时建了下海庙,居民和船民进庙烧香一般是提篮过桥,故名提篮桥,下海庙也名声大震,多朝修葺,如今规模宏大,为上海佛教活动主要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说到提篮桥,还有一个绕不开的是提篮桥监狱。提篮桥监狱1901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始建,由英国驻新加坡工程处按美国监狱样式设计,每层60间,1903年建成。里面有3800多间监室,最多时曾收押过8000多人,有人计算,一个十年监期的犯人,每天换一间囚室,到出狱使还有一些来不及光顾。所以提篮桥监狱号称“远东第一监狱”,是亚洲最大的一所监狱。</p> <p class="ql-block">提篮桥监狱很特别,自启用以来,先后经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日本人、汪伪政府和国民政府和新中国管理。它关押过各种罪犯,包括汉奸、日本战犯和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太炎、邹容,中国共产党人任弼时、张爱萍、曹荻秋、江上青等著名共产党人在此被囚。</p><p class="ql-block">共产党员王孝合在提篮桥慷慨就义时图片</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关押过大汉奸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等汪伪高官,还有日本战犯。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一1948年先后用绞刑和枪决的方式在这里处决过日本第三十四军参谋长镝木正隆少将等19名日本战犯。</p> <p class="ql-block">我和两个上海“土著”约定去参观“监狱博物馆”,到了后才知道博物馆2月休馆改造,5月才继续开馆。</p><p class="ql-block">好在同行者“上海爷叔”是上海劳模,曾经担任过“狱外辅导员”,介绍了一些监狱情况。</p><p class="ql-block">提篮桥监狱是近代中国一座西洋式的“外国监狱”,而且还基本上保持了二、三十年代的建筑风貌,这对影视部门来说,无疑是一个天然的摄影场地。解放后前来监狱拍接过的电影故事片有《铁窗烈火》《少年犯》《陈赓蒙难》《中华警花》《子夜》《孽缘》等。电视连续剧有《代价》《狱中曙光》《密探》《一代枭雄》《孽债》《一号机密》《潘汉年》等。</p> <p class="ql-block">提篮桥地区留史的还有一个“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它就在提篮桥监狱南边不远处。</p><p class="ql-block">纳粹在德国掌权期间,大批犹太人前来上海避难,提篮桥即是主要聚居点之一,该区域最多曾容纳3万名犹太人。</p><p class="ql-block">纪念馆是在犹太摩西会堂基础上稠建的,始建于1927年,是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在2010年迎来第一件展品,是一架在德国汉堡收获的竹制玩具黄包车模型。黄包车模型的主人是一位叫约瑟夫的犹太老人,约瑟夫1944年出生于上海,在这里度过了五年难忘的童年时光。在他的印象中,他有一位上海邻居以拉黄包车为生,这位邻居收工回家时,常常把约瑟夫和自家孩子一起抱上黄包车到街上兜风,黄包车成了他对上海印象最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2013年,曾经在沪避难11年的犹太难民贝蒂将自己1948年在上海结婚时珍藏的婚纱捐给纪念馆。</p><p class="ql-block">1939年,贝蒂跟随父母及亲友到上海避难。1948年,她结识了一名俄国青年,两人在和平饭店外的阶梯上第一次约会,几个月后就在国际饭店举行了婚礼宴会。贝蒂当时穿的婚纱,是她婆婆亲手缝制的,婚纱的贡缎来自法国,贝蒂两位女儿结婚时穿的也是这件婚纱。这件婚纱凝结了她们家三代人的情谊,具有传家宝的意义,也是上海留给贝蒂一家的重要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现在,纪念馆已经征集到近千件有价值的史料,包括犹太难民二战时期逃离欧洲时的手提箱、船票以及他们在上海生活期间的证件文书。</p><p class="ql-block">最近,纪念馆曾经迎来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组史料——8100本犹太历史文化相关书籍。这些书籍是由82岁的犹太老人科特·威克先生捐赠的。1939年,年仅1岁半的科特为逃离纳粹迫害,跟随父母和他4岁的哥哥从维也纳来到上海。</p><p class="ql-block">1948年,科特一家离开上海前往英国伦敦定居,9年上海留给她的爱始终难忘,她开始对犹太相关书籍的收藏,藏书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题材,还有不少记录犹太人在上海避难故事的书。</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有一个专门讲述安妮·弗兰克的区域,这个当时十三岁的女孩是在纳粹统治下被迫藏匿在阁楼里的犹太人,她的日记、照片和一些家庭物品展示的是人类共同的悲惨遭遇和历史的残酷。</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马路对面是白马咖啡馆,门前有一组雕塑,雕塑呈现的是一位中国“母亲”为怀抱玩具熊的小女孩撑起雨伞遮挡风雨,名为《风雨同舟》,这个小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白马咖啡馆所在的建筑物是一幢三层小洋房,适合文青、小资白领在这里歇脚、看书、聊天,白马咖啡馆是当时在上海的犹太难民重要的日常聚集场所。</p><p class="ql-block">我和朋友坐在里面喝着绿茶,穿越时空,和那个时代的犹太人有过一次隔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据说当时一张从欧洲到上海的船票价值九万美元。许多犹太家庭都是倾其全部家产,换来几张救命的船票,仅带随身物件亡命上海。</p><p class="ql-block">从海上进入上海的犹太人,历经艰辛,数月海上漂流,终于从东海进入长江口,然后逆流而上,邮船驶入黄浦江,到达虹口的公平路码头。</p> <p class="ql-block">能买起船票的犹太人应该是比较讲究的,据说没有逃出欧洲的犹太人,最后大部分被法西斯分子关进集中营,总共有六百万犹太人被无缘无故地杀害。</p><p class="ql-block">这批犹太人确实聪明,能干。他们到上海不久,就与当地人打成一片。并且利用他们的文化,技术和西方生活习惯。很快在居住地的街巷里,开出了各种商铺。以酒吧,咖啡馆,印刷广告社,理发店,甚至是书报刊物出版社,作为谋生的手段。</p> <p class="ql-block">流亡上海的犹太知识分子,为了宣传,传播在中国,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生活状况,先后用英文,希伯来文,中文办起了好几份报纸。</p> <p class="ql-block">有的还和上海人通了婚。</p><p class="ql-block">莎拉就是当年一个犹太小伙子与中国姑娘结婚的结晶。莎拉的父亲一九四九年与与一个上海姑娘结婚,莎拉12岁时父亲病故。1985年,35岁的莎拉申请去以色列定居。十年后莎拉又回到上海老家,成为中以交流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如今,每年都有犹太人回提篮桥,他们要看看父辈,祖辈曾经生活,工作,学习过的地方。纪念馆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的官方,非官方人士,旅行者,凭吊者,来到这里参观访问。</p><p class="ql-block">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1994年参观时留言:“感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的人道主义壮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由我的朋友“归来”拍摄,还有一部分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