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温树成</p> <p class="ql-block"> 今年母亲离世已20个年头了,但她的爱和教诲一直伴随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随着母亲忌日的到来,我的心情如海潮,无法平静。往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内心弥漫着忧伤与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我一辈子从事理科的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善言辞,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p> <p class="ql-block"> 值此之际,仅以本拙文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无尽的爱。</p> <p class="ql-block"> 一、妈妈铸我灵魂</p><p class="ql-block"> 1. 知恩必报</p><p class="ql-block"> 晋· 葛洪语:“明师之恩,诚为过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学一年级,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一生中最难忘的恩师---宋殿。</p><p class="ql-block"> 一天傍晚放学,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值日。洒水后,将板凳放在桌子上,爬着用笤帚扫地。</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不平,<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一扶桌腿,凳</span>子掉下砸在头上,顿时鼓了个包,宋老师听见我的哭声急忙跑来,领我去了他既是伙房又是宿舍的办公室,摸了摸头,硬塞我口袋一颗熟鸡蛋。笑着说:“没事,男孩要坚强,不怕疼,不流泪,回家吃了鸡蛋,明天就好啦。”</p> <p class="ql-block"> 回了家,妈给揉了揉,用冷水毛巾捂了一阵儿,吃了宋老师给的鸡蛋,第二天果然包小多了,妈催我又早早的去了学校。宋老师见了我表扬说:“你真是个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家里碾下了小米,妈让我给宋老师送去一大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宋老师以校为家,惜生如子,默默无闻,教书育人。那些年,村里老少一提起宋老师都赞不绝口。我现在能提起毛笔也是当年他给打下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教育专家卢勤说:“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父母……”</p> <p class="ql-block"> 5岁夏天,我不经意的发现右膝旁有一个很深的疤痕,问妈妈后,她讲了不堪回首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你刚过一个生日,右腿突然起了个核桃大的疙瘩,村没医生,一天比一天大,接着流黄色脓血,腿红肿的很厉害,身上像火炉,不吃奶整天睡,迷糊不醒……</p><p class="ql-block"> 左邻右舍来看了,表情流露出:‘这孩子养不活了。’</p><p class="ql-block"> 你年少的三姨来了,看见妈面色憔悴,心疼的说:‘大姐,这孩子不行了,活下来也是半人,快让姐夫把他扔到地里吧(当年地里有狼)。’妈听了很反感,怎能把还活着的孩子喂狼?!</p> <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第二天,河北大石庄白胡子康医生,到了咱村,妈知道了立刻抱着你去看。医生挤出了疙瘩里的脓血,这时你睁开了双眼,医生斩钉截铁地说:‘没问题,放心吧!’免费给包了一小酒盅灰色面面。‘拿回去用冷开水和成糊糊,每天早晚各涂一次。’又说,‘这孩子有出息,好好拉扯!’</p> <p class="ql-block"> 真是神医、神药,只涂了两次,就不流脓血了,第5天你又活蹦乱跳,不到10天彻底好了。</p><p class="ql-block"> 高兴的妈,逢人就说,医生再来千万告一声!但一直没来,听说已经去世了,妈非常惋惜。”</p> <p class="ql-block"> 听了妈讲得我死里逃生的经历后,我更爱妈妈了。</p><p class="ql-block"> 中午吃糕,妈煮了两个鸡蛋,我和爸爸每人一个,她舍不得吃,每次我总要给妈留一半。</p> <p class="ql-block"> 主动帮妈妈扫地(我扫不净妈再重扫)、抬水(桶梁总在妈右手的棍头处)、推碾(把着小碾棍压着推)。</p> <p class="ql-block"> 妈妈生我、养我、疼我,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母缘深似海,恩情重如山!</p><p class="ql-block"> 57年夏,村里杨某某的妈生下他后大出血去世。我们几个孩子去看,他妈头发上系了一根细绳,吊在窑顶钉子上,紧闭双眼,脸面煞白。当时我吓的毛骨悚然,撒腿就跑。</p> <p class="ql-block"> 58年冬月,我12虚岁,妈要生宝宝了,中午肚子就有了反应,她坚持做好饭,就躺在了炕上,让我吃完饭去漫流堡叫我二姨。</p><p class="ql-block"> 此时,妈妈已大汗淋漓,我立刻想起杨某某妈的瘆人场景。吃了半饱,踏着刚下过雪的小道,冒着寒气袭人的天气,背着呼啸凛冽的北风,一路小跑到了姨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姨用小刷子蘸着碗里的水抿了抿头发,换了上衣,两人又一溜烟的到了家。</p> <p class="ql-block"> 片刻间,我在院子里听到新生儿啼声,悬着好久的心放下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年代,村里妇女生小孩,如同鬼门关走一回,况且妈已是37岁的人了,是高龄产妇啊!</span></p><p class="ql-block"> 听说是个弟弟,我十分高兴,心想,妈和奶奶一样,也是4个儿子,将来一定要让她像奶奶那样享福。</p><p class="ql-block"> 爸妈晚年,四弟在经济上回报的最多,三弟买的食品最多,哥在爸妈最需要的一段时间,陪在身边。怎一个“最”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3年,我搬进了新房。一次,去大同开会,给妈买了一枚价位较低的金戒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家掏出后,本想给妈一个惊喜,却遭到了严厉训斥:“你刚盖完房没钱,宏妈还没戴,不要!不要!”我说:“这是她让我给妈先买,她还年轻,以后再说。”</p><p class="ql-block"> 这时妈转怒为喜,将戒指拿在手里戴着老花镜,看了又看,试了又试,高兴的、安心的戴上了。妈是我村老太太戴金戒指的第一个。</p> <p class="ql-block"> 2.艰苦教育</p><p class="ql-block"> 我上高小,在河北漫流堡跑校,上、下午都要到校,每天20多里路,不畏严寒酷暑,雪雨无阻,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p><p class="ql-block"> 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中午、晚上放学回家,饿得走路双腿“扭麻花”。奶奶和妈都说:“先有苦后有甜。”我牢记在心,每每回家路上就默念这6个字。</p> <p class="ql-block"> 跑校很费鞋,天热上路,手提鞋、赤脚走。因父亲是农民、没手艺、队里又不开资,点灯煤油、食盐等全靠几只鸡的屁股支付。磨破鞋绑无钱买布,妈妈纳底做鞋,又苦又累又没空儿。一双鞋的底子钉了又钉,鞋绑补了再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用的书包,是解放前家养驴用过的料兜,常常受到同学们的讽刺与讥笑,但我毫不在意。而使我更加刻苦学习,暗暗下定决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p> <p class="ql-block"> 上了中学,仍没有钢笔,一直用的是蘸水笔。</p> <p class="ql-block"> 卖一颗鸡蛋的钱足能买一袋墨水片,可化一瓶墨水,使用一个多月。</p> <p class="ql-block"> 一直没有《字典》,现在识字量少与此有一定关系。</p><p class="ql-block"> 唯一是在太原工作的亲堂哥赠我一本《毛主席诗词》,珍藏至今。当年我捧着“宝书”,高兴的简直要跳起来,不到一周时间,将课本上未学过的28首诗词全部背会。</p> <p class="ql-block"> 妈经常鞭策、提醒我:“好好念书,现在吃点苦,念成书挣上钱想买啥买啥,也能给妈花”。我念念不忘,一直铭刻在心。</p> <p class="ql-block"> 3. 善交益友</p><p class="ql-block"> 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妈告诉我:“别和不听大人话、打架骂人的孩子一起玩儿。”</p><p class="ql-block"> 上学后又叮嘱我:“和好好念书、有良心的孩子交朋友。”</p> <p class="ql-block"> 本村两位发小之交,都已年近八旬,至今相处65年多了,亲如兄弟,白首同归。</p><p class="ql-block"> 爸妈步入古稀,我们兄弟都在外工作,他们给担水、磨面等等,一直照顾的无微不至。爸去世时,他俩恰来探望,亦在身旁,挥泪永别。</p> <p class="ql-block"> 88年调到阳高教育局后,至今36年多了,有几个莫逆之交,工作期间情投意合,毫无猜忌。<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都已退休,仍互</span>相关心,情同手足,微信交流祝福,有时小聚叙旧。</p> <p class="ql-block"> 还有几个忘年之交,现在他们仍战斗在教育的重要岗位上,同样高情厚谊,无话不说。</p> <p class="ql-block"> 从记事起,我就知道妈爱交朋友,人们也特别喜欢她心善嘴直,热情助人,不眼红,不攀比,也不会说闲话、听闲话、贩闲话。</p> <p class="ql-block"> 晚年,妈手头不缺钱,谁遇到马高蹬短的时候,就大力相助。</p> <p class="ql-block"> 平时毫不冷落,三个老太太经常登门和妈聊天,有了好吃的总留着给她们品尝,共同分享。</p> <p class="ql-block"> 4. 表扬激励</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很顽皮,妈一生气就用笤帚把体罚,后发现我爱听表扬话,于是三天不淘气,妈就夸“伶俐了”。做一点点好事就说“到底长大了”。当时听了非常高兴,就更听话、更勤快了。</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期末考试,数学打了</p><p class="ql-block">100分,宋老师奖了一支铅笔。回家给了妈,她喜出望外,兴奋不已。将铅笔保存起来,过一段时间就拿出让我看看,鼓励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上学期间,在妈适时表扬激励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奖评优。</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家语:“爱听表扬是人的本性,老少皆宜。”</p> <p class="ql-block"> 2003年腊月,我提前一周请假回家过节。到了家,爸妈高兴万分,顿时精神振奋。</p> <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中做饭是我的短板,但每次吃饭,妈总是笑容满面的表扬我:“糕挺精,菜有味。”</p> <p class="ql-block"> 大年二十九,吃过午饭,我说:“年夜饭的饺子,还是我一个人做,爸妈都不能插手。”</p><p class="ql-block"> 洗了锅,就忙活起来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妈是天生的素食者,</span>先剁素馅包素饺。</p> <p class="ql-block"> 馅儿剁的不太碎,饺子个头有点大。</p><p class="ql-block"> 妈一边看一边笑,笑的是那样的阳光,那样的灿烂。</p> <p class="ql-block"> 做了两个菜,一个是西葫芦炒韭菜,一个是黄瓜拌妈最爱吃的香菜。边吃边说:“这菜是全村少有的冬天吃新鲜菜的人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妈吃了3个饺子,又表扬我:“饺子皮不软不硬,馅儿味道很好。”我已是快退休的人了,听了妈的表扬、赞许,心里美滋滋得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7 : 20 就吃了饭,没看春晚,和妈促膝谈心。她聊起往事娓娓而谈,记忆犹新,我听着听着不时的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12点了,我供了神、响了炮、脱衣睡觉。妈摸着我脊背说:“光溜溜的不胖不瘦,好好注意身体。”</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这是我过得最欣慰的一个春节。</p><p class="ql-block"> 哎!真想不到这是和妈过的最后一个春节!</p> <p class="ql-block"> 二、妈妈聪慧睿智</p><p class="ql-block"> 1. 诱人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一天下午,正在家里淘气,忽听天空中传来隆隆的响声,我瞪大了眼睛,妈说是飞机来了。我急忙跑到院子里,使劲的仰望天空,看到飞机像鸟儿一样飞翔,飞的很高很快,时而穿越云层,时而划过蓝天,高兴的简直是手舞足蹈。一直看到飞机消失在远方,听不到声音。</p> <p class="ql-block"> 那是第一次看到飞机,非常兴奋与好奇。</p><p class="ql-block"> 爱提问题的我,进了家,问妈:飞机是干什么的?有多大?上边有人吗?妈说:“我只知道能坐人,飞得又快又远。其他的以后你念书就懂了,念成书有钱也能坐。”于是我盼望着过大年、再过大年,快快长大好好念书。</p> <p class="ql-block"> 2. 虚心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妈的电话是村里安装最早的几部,一安好妈就学会了接电话。起初,我们几乎天天给妈打电话,她听到儿子们的话语,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会接电话还不满足,又迫不及待的向我爹请教,学习打电话。</p><p class="ql-block"> 不认识阿拉伯数字,一个一个的死记。如:“6字像小勺,7字像镰刀,8字头顶头”等等。拿着纸上写着的电话号码念、背。终于成为我村老奶奶中会打电话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一次周五晚上,妈拨通了我的电话问:“你还挺忙?”</p><p class="ql-block"> 这一问,我懂了。妈是想让我周末回去,怕影响工作,不好意思直说。这位“优秀教师”运用的启发式是何等的好啊!</p> <p class="ql-block"> 3. 母爱的谎言</p><p class="ql-block"> 奶奶有个黑色的大绒棉帽,每逢春节戴几天,一过元宵节,就又存放在洋箱里,我很早以前就知道妈非常喜欢这顶帽子。</p> <p class="ql-block"> “十年特殊时期”,学校组织去北京“大串联”,每人每天给带3角钱。</p><p class="ql-block"> 到北京后,我挤出时间去王府井百货大楼转了半天,找到了卖奶奶那样帽子的柜台,让售货员取上看了看,并问好了价钱。在返校的前一天下午,我去百货大楼买了一顶。</p> <p class="ql-block"> 回家妈看见帽子喜不自胜,当时还热泪盈眶。戴上帽子照着镜子试了又试,看了又看,连声说:“好!好!”</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发现妈走亲戚不戴,过春节看红火还没戴。我问为什么不戴?妈说:“有点小。”就把帽子藏在柜子里了,我心里一直很遗憾。</p> <p class="ql-block"> 2004年春,妈身体每况愈下。搬迁阳高时,她亲自将珍藏了40多年的帽子和我上高小时用过的书包带来,而把刚买的心爱的布、棉鞋及衣服送了人。</p> <p class="ql-block"> 把书包交给了我,我理解妈的心思……</p><p class="ql-block"> 把帽子又藏在柜子里。再三叮嘱我们:“这个帽子在我走时给放在头旁边。”</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恍然大悟:妈知道我买这顶帽子的钱,是克俭节用省出来的,虽然特别喜欢,但不忍心戴,所以一直珍藏着,原本就决定在终老时带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认为:“会适度地说善意的谎言者最聪明。”</p><p class="ql-block"> 妈的“帽子有点小”,哄了我38年,她的智商足够高!</p> <p class="ql-block"> 三、妈妈意志刚强</p><p class="ql-block"> 1. 严拒缠脚</p><p class="ql-block"> 妈妈生在旧社会,当时女孩必须缠脚,而且小脚是女性美的标准。女子脚大难嫁人,嫁出去也会遭到婆家的嫌弃、人们的鄙夷。</p><p class="ql-block"> 姥姥是“三寸金莲”,妈看着姥姥不能干重活,还不能走远路。觉得真是咄咄怪事,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 一天,又看到一个缠脚的姐姐,背着弟弟左右摇摆,摔倒在地,暗自发誓,决不缠脚!</p> <p class="ql-block"> 妈5岁时姥姥要给缠脚,她当即拒绝、挨了打。姥姥硬给缠上,出了街就拆开了,回家又遭到毒打。姥姥说:“以后脚大嫁不出去,我家可不要你。”妈顶嘴道:“缠得那么紧、那么疼,一瘸一拐的能干活?能看孩子?!”</p><p class="ql-block"> 每天姥姥给缠上,妈就悄悄的松开。姥姥既要照顾公婆、拉扯小孩,又要忙家务,确实顾及不到。后来妈面对着姥姥缠了脚,也基本符合要求,姥姥说:“从明天起你就自己缠吧。”至此,妈彻底“解放了”。所以同龄女的,妈的脚板第一大。</p> <p class="ql-block"> 2. 吃苦耐劳</p><p class="ql-block"> 姥姥生育了7个孩子,妈排行老大。</p><p class="ql-block"> 很小时就去地里帮姥爷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几乎所有农话都会干。不到7岁就能做农家饭菜,12岁就学会了做针线活儿。</p><p class="ql-block"> 二八芳龄,出嫁温门。可谓农闲是裁缝,农忙是长工。</p> <p class="ql-block"> 妈给我做鞋,晚上纳底,开始我拿着书陪着,后睡醒了还亮着灯,听着“蹭-蹭-蹭”的纳底声音,我不由的心酸落泪,“妈睡吧!”“你睡你的,我纳完一只再睡”,妈坚定地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加油,加了一次又一次。</p> <p class="ql-block"> 每年全家大小的棉、单衣服,农闲时拆洗干净,缝补整齐,一摞一摞的放在柜子里,应时取出穿戴。</p> <p class="ql-block"> 妈去地健步如飞,动手干活熟悉麻利,又快又好,堪称能手。</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还是单干,春天送粪,挥锨装车,拉耧种地等等,干这些重活不亚于大男人,此外,回家还要喂奶、做饭。</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八月秋忙,白天收割庄稼,晚上在院子里打谷子、黍子、高粱,左手抡镰架、右手舞棒槌,挥汗如雨,打下粮食还要用簸箕簸、筛子筛。</p><p class="ql-block"> 妈干起活儿,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一个多月,白天晚上连轴转,从不叫苦喊累。</p> <p class="ql-block"> “身教胜于言教。”</p><p class="ql-block"> 妈是我人生中第一位启蒙老师,在她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下,我不自觉的养成了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哥从小在外,家里我最大。 7 岁学锄地,14岁暑假锄摟地就挣一个整劳力的工分。为了填饱肚子,早晚开恳小块荒地,种植山药、高粱。为了多挣工分打机井、打铁。</p> <p class="ql-block"> 干这些险、苦、累、脏的活儿,在与我年龄相当的人中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 3. 挑战病魔</p><p class="ql-block"> 妈来阳高后,请了人民医院的3位专家给诊治。</p> <p class="ql-block"> 外科专家来家,我妈坐着,人家摸了摸腰部说:“腰椎骨折了,老太太这么坚强,还坐着?千万不要再坐了,躺下慢慢养吧。”</p> <p class="ql-block"> 心内科和中医科的两位专家先后都看了,异口同声地说,年轻时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年纪大了,只能服些缓解症状的药物。</p> <p class="ql-block"> 妈病重期间,从未呻吟过一声,我们每天问“怎么样”?总是说,“药挺顶事,好些了。”</p><p class="ql-block"> 大侄儿婚礼临近,我们感觉妈大限将至,担心生变。妈说:“你们放心,没事,我不会给添乱!”果然妈挺过去了。在侄婚礼圆满结束后的第二天,妈妈永远的离开我们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全天下最喜欢、疼爱我的人,最关心、体贴我的人,最能理解、原谅我的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农村妇女,她给我留下的内心宝藏,数不胜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我生命中的指路明灯,她总是鼓励我坚强勇敢,要有决心、信心,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指明了努力方向,使我在人生道路上不迷茫,一路前行,事业有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最可爱,我的母亲最辛苦也喜乐,我的母亲最伟大!</p><p class="ql-block"> 妈妈、亲爱的妈妈,如果有来生,我甘心情愿再做你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敬请看官斧正!</p><p class="ql-block">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