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 || 税苑点滴

南郑文艺★吴元贵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税苑点滴</b>(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朱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唱歌者</b></div><br> 盈盈税苑,尤其是当年秦岭之南的汉中地税,有一些歌者,他们有男有女,有的年轻,有的年龄偏大,都是业余唱歌,却有着对于艺术的敬业精神。<br> 远的不说,仅仅是当年国地税分设之后,年年都有联欢,岁岁皆有系统自己的晚会,还有和外地税务机构的联欢,都有歌声的飞扬。记得散文家吴伯箫先生在散文《歌声》中写道过:“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深远的,无论是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都会让人难以忘怀”,他用《国际歌》为例,无论走到哪个国家,只要唱起这首歌,马上就有亲如兄弟的感觉,就会有团结在一起的工人和农民,还有知识分子。当年你阅读中对此还没有太深的感觉,到了后来,在税务系统的歌唱活动越来越多之后,你才有如此的感怀。当年的创佳评查,税企共建,组建五周年、十周年,乃至十五和二十周年,都有歌咏活动,有的是合唱,有的是独唱,都是场面宏阔,颇有阵容的。记得当年南郑县地税局的税干老刘,平时倒没有什么,可一旦走上舞台唱歌,一首《我的老父亲》和《母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他的光彩,他的气质,也因为唱歌而不同凡响。山城留坝地税局的税干小郑,平时很是羞涩,可是那年他上了舞台,虽说演出服装不太合身,但是一首李琛的《窗外》,令人听着回肠荡气,颇有原唱的深情,令人记忆很深。男税干如此,女的呢,也是人才多多,声情并茂。比如汉台地税的税干部女士,唱了一曲《你是谁》,“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秋的收获,春会大雁归,妙曼之声让听者噙了泪水;还有汉台地税当年的歌伴舞的《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一缕烛光,一颗真心,一曲牵魂的呢喃之音,也是很有感染力的。还有穿了旗袍的女税干,打着伞,在走秀,更有歌声的相伴,江南曲,采莲歌,尽在其中了。至于市局机关改编的歌舞,“红太阳照山岗,心儿喜洋洋;地税儿女红心向党,一片真情献给党”,几个女税干,舞姿轻快,曲调纯熟,更是身姿与歌声相得益彰了。<div><br> 这是寻常的情形。在大多数时候,如果遇到大的节庆,比如党的生日,外地单位联欢,财税系统联手,需要合唱,情况就不同了。这时候,市县区局会邀请县音协乃至市歌剧团的专业歌者前来辅导,对老歌和新歌,详加指导。比如《团结就是力量》,比如《唱支山歌给党听》,还有著名的《四渡赤水出奇兵》,从口型上教,从吐字发音上教,甚至从节奏和音乐感上教,直到整齐划一,直到衔接流畅。如此锤炼,加上税苑的服装优势,一旦拉开幕布,那才是场面壮观,气宇轩昂。记得那年税干老刘穿了燕尾服,他个头不高,却激情洋溢,指挥百十号人在台上合唱,有些幽默,也令人不无捧腹。还有那年歌剧团何红老师指挥,三支红歌音韵起伏,曲调婉转,局长也好,副职也罢,乃至全体人员,都在台上合唱,那简直就是声音的盛宴,乃至税苑团结的挥洒和象征了。<br>这是一种情形。另一种情形是,有时候地税局协调工作,还会遇到一些难题。这时候,你可能用很多的方法也难以奏效,令人觉得疲惫。但是且慢,有的人会巧妙地改变方式,说我来唱一首歌吧,解解闷。于是歌声乍起,犹如春风化雨,大家其乐融融,喜气洋洋,甚而欢聚一堂了。那个稽查局的刘局长,不是用这种方法从检察院协调了几百万元的稽查税款入库吗?还有一些尴尬的场面,不也因为一曲歌声的扬起扬落,而有了很大的改观?那么,这歌声,这音乐的力量,就是难以估量的了。</div><div><br> 2018年7月,分设24年的国税地税合并,两股力量兵合一处,人多了,唱歌的人也多了。在原国税的阵容中,另一个老刘同志喜欢唱歌,且很有音乐修养,于是不但他自己上台唱歌,还到基层单位辅导,讲音乐的感觉,讲基本的发音,打开声带,发出久违的强音,将音乐和唱歌普及开来,那也是妙不可言的呢!记得去年的十月末,在西乡税局的成长营,老刘在教唱歌,还有人在讲文学欣赏,大家欢欣鼓舞,身心融合在一起。<br> 说了许多,这唱歌的人是不是都姓刘呢?那也未必,只是税苑茵茵,歌声阵阵,刘家人也好,别的姓氏也罢,只要唱歌,只要开心,那就喜不自胜!<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丹青手</b></div><br> 在天汉税苑,当年的地税或国税系统,而今的“新税务”,有许多的丹青爱好者,这不是别的,那就是绘画。<br> 其实就绘画而言,税务系统有悠远的传统,你要是走遍祖国各地,这个省,那个省,这个地区、那个地区,不是经常在举办各种书画比赛?不但自己搞,还和其他系统联合搞,比如财政系统,工会系统,都有诸如此类的展出,有时还有颇有声势的开幕式,乃至精神和物质的奖励,都是一种提倡。无论是春节期间的展出,五一乃至十一期间的展出,甚而建局若干周年,都会举办各种名目的书画展出。以绘画而论,税苑的丹青妙手们虽说也是业余的,但有着不绝如缕的传承,那么在漫长的时日里,有着席卷的画风,还有艺术的品位。</div><div><br> 记得当年汉中市政协的一位副主席,曾任宣传部部长,善于绘制古典淑女画儿,对《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皆有出色的人物绘画,有时候还画了陆放翁的肖像、钟馗捉鬼图,至于一串串葡萄,一个个春秋的景象,也都奔来画底,成为佳构。也许是一种熏染吧,他的女儿从小就喜欢画画儿,后来长大了,进入地税系统,在一次偶然的征稿中,她画的一幅花鸟画儿颇受好评,还得了奖,于是被人认可。这个女子现在机关,后到征收一线,仍有绘画出手。只是由于时间久了,税收工作繁重,结婚养孩子,她绘画的时候少了,也就限制了丹青之路。交谈中得知,她其实还是保有一份绘画的心思,也在家里操弄,偶尔有了作品,除去参展,一般不拿出来示人。还有一个城区的女子与此相反,她即使税务工作再忙,也会画上几笔,以陶冶情操。到了四十岁之后,她索性就去拜师,运用手机下载的方便,花了力气学画,时有画作在网络传递;业余时间脱去税务服装,衣袂款款,一路蹁跹,来去自如。据说他的父亲是古城一个县级领导,从小见多识广,对于仕途之类本就淡然,那么过得也是颇有风骨了。古城一税干,业务精通,善于勾勒坦克之类,也属有才;一老兄退休之后才开始学绘画,如今已经能够独自操刀,画出苍鹰青松图了。还有不少的女子和男子,投身税务,收税为国,就把自己的绘画爱好藏了起来,偶有画作,那也不无清纯,即使不绘画了,他们抑或她们的衣装也是一派飘然,显得与众不同。</div><div><br> 在那年“新税务”的书画展出中,有画作令人眼前一亮,一幅是《故乡》,一条小路通往乡间的老房子,乡愁依依,乡情绵绵,让人回味悠长。另一幅是《墨荷图》,黑的荷叶,白的池塘,遒劲的枝叶,皆为浓淡的黑色,构成疏密有致的泼墨意象,也在很大程度上透出一种风骨。前者是一个基层税务干部绘制的,想象力丰富。而后者,则出自一位原地税系统的纪检组组长之手。此兄曾在羌州国土局任职,后来出任该县地税局局长,之后一路到市局,任处级干部多年。可即使工作再忙,也没有丢下手中的画笔,有一种坚韧之旅。<br> (朱 军 2024,4,2,写讫于天音阁)</div> 作者简介<br>朱军,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原地税系统文学创作协会主席,汉中市作协副主席。先后出版散文集18部,长篇小说6部,小说集9部,诗集12部,童话集1部,累计12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