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称为纽约与布鲁克林大桥(New York and Brooklyn Bridge)或东河大桥(East River Bridge),是一座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的混合型斜拉/悬索桥,该桥梁跨越东河,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两个行政区。</p><p class="ql-block">该桥于<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883年5月24日启用</span>,是东河上的第一座固定桥。同时也是当时全球最长的悬索桥,主跨长度为1595.5英尺(486.3米),桥面高于平均高水位127英尺(38.7米)。</p> <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初期,曾有提出建造一座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桥的建议,最终这一提议促成由约翰·奥古斯塔斯·罗布林设计的布鲁克林大桥。</p><p class="ql-block">该桥的首席工程师由<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担任</span>,他的妻子艾米莉·沃伦·罗布林也提供了协助。</p><p class="ql-block">桥梁的建设工程始于1870年,由控制着坦慕尼协会的纽约桥梁公司负责监督。然而,由于许多争议和设计的创新性,该项目的兴建共耗时长达13年。并在启用以来经历了多次改建,曾用于运载马车和高架铁路.</p><p class="ql-block">1950年,为了应对不断纽约市增加的交通流量,东河上还建造了其他桥梁和隧道。由于桥体逐渐劣化,大桥后在1950年代、1980年代和2010年代进行了数次翻新。桥梁的名字“布鲁克林”则源于1867年1月25日写给《布鲁克林鹰报》的一封信中提及,并于1915年正式取名。</p><p class="ql-block">当代,<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布鲁克林大桥是连接曼哈顿岛和长岛</span>的四座免费通行车辆桥梁中<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南端的一座</span>,其<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北边则设有曼哈顿大桥、威廉斯堡桥和昆斯博罗桥</span>。</p><p class="ql-block">大桥现在允许乘客车辆、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而自启用以来,布鲁克林大桥一直是该城市最主要的旅游景点及天际线,并成为纽约市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多年来,该桥曾被用于举办各种特技表演和活动,并发生了几起犯罪和袭击事件。也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纽约市地标和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等荣誉。</p> 从曼哈顿到布鲁克林的景色,2009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布鲁克林大桥是钢丝悬索桥的早期例子</span>,采用混合斜拉/悬索桥设计,同时采用垂直和对角线吊索。它的石塔是新哥特式的,有特色的尖拱。护这座桥的纽约市交通局(NYCDOT)表示,其最初的油漆方案是“布鲁克林大桥棕褐色”和“银色”,但其他说法表明它最初完全是“罗林斯红”。</p> <p class="ql-block">为了给东河的航运提供足够的净空,布鲁克林大桥的两端都采用了长长的引桥,从两岸的低地将其抬高。包括引桥在内,布鲁克林大桥的总长度为6,016英尺(1,834米),在从布鲁克林看到的通往布鲁克林大桥的进场坡道,背景中可以看到曼哈顿大桥(部分被建筑物遮挡)</p> <font color="#ff8a00">悬挂跨度</font><br>两个吊塔之间的主跨长 1,595.5 英尺(486.3 米),宽 85 英尺(26 米)。<div>这座桥“在14至16英寸的极端温度之间伸长和收缩”。</div><div>] 航行间隙比平均高水位 (MHW) 高 127 英尺(38.7 米)。[9] 1909 年《工程杂志》的一篇文章说,在跨度的中心,由于温度和交通负荷,MHW 上方的高度可能会波动超过 9 英尺(2.7 米),而更刚性的跨度具有较低的最大挠度。</div><div><br>每个吊塔和每侧的悬索锚固之间的侧跨长为 930 英尺(280 米)。</div><div>在施工时,工程师尚未发现桥梁结构的空气动力学,桥梁设计也没有在风洞中进行测试。</div><div>约翰·罗布林(John Roebling)设计的布鲁克林大桥桁架系统的强度是他想象的六到八倍。因此,支撑甲板的开放式桁架结构就其性质而言,受到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影响较小。然而,由于供应商在最初的建设中欺诈性地替换了劣质电缆,该桥当时被重新评估为仅为所需强度的四倍。<br><br>主跨和侧跨由一个结构支撑,该结构包含六个与车行道平行的桁架,每个桁架深33英尺(10米)。[26][27]桁架使布鲁克林大桥能够承受18,700短吨(16,700长吨)的总载荷,这是最初承载较重的高架列车时的设计考虑。这些桁架由吊索支撑,吊索从四根主缆中的每一根都向下悬挂。横梁在顶部的桁架之间运行,对角线和垂直加固梁在每条巷道的外部和内部运行。<br><br>一条高架行人专用长廊位于两条道路之间,高出 18 英尺(5.5 米)。它通常在横梁水平以下4英尺(1.2米)处运行,除了每座塔周围的区域。在这里,长廊上升到横梁的上方,连接到一个略微悬垂在两条道路上方的阳台。</div><div>路径通常宽10至17英尺(3.0至5.2米)。铁栏杆由布朗克斯铸铁厂Janes&Kirtland生产,该铸造厂还制造了美国国会大厦圆顶和中央公园的弓桥。</div> 每个侧跨都通过一个引道到达。布鲁克林一侧的 971 英尺(296 米)进场坡道比曼哈顿一侧的 1,567 英尺(478 米)进场坡道短。<div>这些方法由文艺复兴时期的砖石拱门支撑;拱门开口本身充满了砖墙,里面有小窗户。</div><div><font color="#167efb">引道包含九座拱桥或铁梁桥</font>,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小巷。</div> 布鲁克林大桥包含四根主缆,它们从吊塔的顶部下降并帮助支撑桥面。两个位于大桥车行道的外侧,而两个位于车行道的中间。<div> 每根主电缆直径为 15.75 英寸(40.0 厘米),包含 5,282 根平行的镀锌钢丝,以圆柱形紧密缠绕在一起。</div><div>这些电线被捆绑在19根单独的股线中,每股有278根线。</div><div>这是第一次在悬索桥上使用捆绑,工人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绑在一起。</div><div> 自 2000 年代以来,主电缆还支持一系列 24 瓦 LED 照明灯具,因其形状而被称为“项链灯”。<br><br>此外,1,520 根镀锌钢丝吊索从主缆向下悬挂,另有 400 根斜拉索从塔架斜延伸。这些钢丝支撑着桥面周围的桁架结构。</div> 斜撑和垂直吊索的视图;主电缆位于顶部 <b><font color="#ed2308">设计与建造</font></b><br><br>布鲁克林大桥是由一位德国出生的美国土木工程师约翰·奥古斯塔斯·罗布林所设计的,他拥有多年建造悬索桥的经验,而布鲁克林大桥也将会是他的杰作之一。<br><br>不幸的是,在1869年7月6日,当罗布林前往布鲁克林塔的地点勘察时,一艘渡轮撞上了码头,使罗布林脚部受伤,不得不截掉部分脚趾。<div>由于罗布林拒绝接受医生的治疗,令他患上了破伤风,并在同年7月22日逝世,大桥由他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负责,担任首席工程师一职。</div><div>由于老罗布林的逝世引起很大回响,投资者纷纷退出,并质疑没有经验的小罗布林是否有能力胜任造桥一事,但他们都最终被小罗布林说服。<br><br>桥塔开始建造时,先在东河里放入两只巨大的沉箱,然后在沉箱上建造桥塔,直至沉箱沉入河底。接着向沉箱中注入压缩空气,以便让工人进入沉箱清理河底沉积物,直至沉箱完全沉入基岩。整座桥的重量就压在深入沉积物的沉箱上面。<br><br>布鲁克林大桥于1870年1月3日正式破土动工。然而之后很多工人患上了减压症。当时并不清楚这种疾病,最开始工程内部的医师安德鲁·史密斯称之为“沉箱病”:工人在充有压缩空气的沉箱中工作,觉得很辛苦,严重的会造成瘫痪,甚至死亡。</div><div>动工后不久,小罗布林也患上减压症而瘫痪。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所以小罗布林不能再亲自监督大桥的建造工作。<br><br>因此,小罗布林决定在他的公寓里指导整个建设工程,并重新设计沉箱等器械。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妻子艾米丽·沃伦·罗布林的帮助,她以书面的形式在丈夫和施工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在丈夫的引导下,她学习了高等数学、学会了计算悬链线,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强度,大桥的设计规格,以及绳索施工的细节。接下来的11年中,她都在协助小罗布林完成大桥建设的监督工作。<br><br>要建造大桥,首先要把两座桥塔的基岩沉入河床。小罗布林计划用每个长160英尺、宽100英尺的密封式沉箱,桥塔的重量会将沉箱埋到泥土与石块当中,再在沉箱的内部打入压缩空气令水不能进入,而上面的花岗岩的重量会使得沉箱往入深入泥里,再灌入水泥制成实心的基岩。很快地,小罗布林又遇到一个大问题,工人们遇上了一块大石头,可能需要动用炸药,如果爆炸时出现少许错误,可能会破坏沉箱,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沉箱没有损坏。在灌入水泥之前,地面上的工人犯了一个无心的大错,让沉箱里的压缩空气涌上地面,幸好没有人伤亡,随后也完成了基岩,准备竖立第一座桥塔,而另一边的工人亦开始沉箱作业。由于近纽约的基岩深度达160英尺,但在未到达160英尺之前,已经有工人死亡,再加上深度越深,工人可工作的时数越少,于是小罗布林决定不再深入160英尺。如果他错了,桥塔可能会歪斜甚至倒塌,而他将要负起责任。在曼哈顿那一边的桥塔施工现场,沉箱下的铁探头发现基岩的位置比预想的还要深,考虑到减压症的风险,小罗布林当即暂停了建设工作。随后,他确认了基岩上覆盖的9米(30英尺)底土足够坚固,可以支撑塔底,才恢复工程建设。<br><br>虽然严格来说<font color="#167efb">布鲁克林大桥是悬索桥,但也融合了斜拉桥的设计。</font>桥塔材质为石灰岩、花岗岩和罗森代尔水泥。石灰岩开采自纽约州艾塞克斯县克拉克采石场[30]。根据与Bodwell花岗岩公司的合同,花岗岩是在缅因州的韦纳尔黑文(Vinalhaven)岛上开采加工的,然后由大篷车送至纽约州。<br><br>两座桥塔建成之后,主钢索要从一边拉到另一边,然后把巨大的钢索一股一股地缠绕穿越东河。在穿越过程当中,其中一股断了,原因是用了劣质钢索,最后,钢索的承包工作回到小罗布林公司手上。<div><br></div><div>大桥的最大跨度为1,595英尺6英寸(486.3米),建设共花费1550万美元(此为按1883年的美元计算,如按今日美元计算约NaN美元),共有27人在建造过程中丧生。<br><br></div></div> 1877年的布鲁克林大桥画像 1972年的书籍<font color="#167efb">《伟大的桥》</font>(The Great Bridge,David McCullough著)和1981年的电影<font color="#167efb">《布鲁克林大桥》</font>中,详细讲述了大桥的建设过程。<br>电影内容主要来源于书籍,且书籍作者McCullough在电影中任旁白。<br>BBC的实况戏剧系列《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中,对此也有所描述。 从曼哈顿岛看布鲁克林大桥的塔楼 <b><font color="#ed2308">启用</font></b><br>布鲁克林大桥于1883年5月24日通车。几千人参加了启用典礼,许多船只也来到东湾。时任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及纽约市市长富兰克林·埃德森在礼炮声中走过大桥,在布鲁克林一侧的塔楼与布鲁克林市市长塞斯·洛会合。<br>典礼后,总统阿瑟来到小罗布林家中,跟他会面并握手。小罗布林当时已无法参加典礼(事实上也极少再去工地),但在大桥开放当天,他在家中举行了庆祝晚宴。接下来还有乐队演奏、船只礼炮、烟火表演的庆祝活动。 报纸头条宣布大桥通车 <div><br><br>布<font color="#167efb">鲁克林大桥是当时曼哈顿和布鲁克林间唯一的陆上通道</font>。当天,共有1,800辆车和150,300人穿过布鲁克林大桥。</div><div>艾米莉·沃伦·罗布林是第一个走过大桥的人。1883年5月30日,也即大桥开放后的第六天,有流言说大桥即将倒塌,流言引致了一场踩踏事故,至少12人死亡。</div><div>1884年5月17日,费尼尔斯·泰勒·巴纳姆带领大象金宝等21只大象,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游行检阅,由此打消了人们对于布鲁克林大桥稳固性的顾虑。<br><br>在当时和未来的几年中,布鲁克林大桥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悬索桥,比此前任何一座悬索桥都要长50%,因此成为地标。</div><div>自1980年代起,大桥上夜晚会有泛光照明,以突显建筑特色。大桥采用新哥特式建筑的风格,通道上方标志性的尖拱贯穿塔楼。<font color="#167efb">大桥的漆彩是“布鲁克林大桥棕”和“银”,但有说法称最开始的漆彩是“罗林斯红”</font><br><br>大桥建造时,桥梁建筑中的空气动力学还未得到发展。原先的塔科马海峡吊桥于1940年坍塌后,桥梁才陆续于1950年代开始进行风洞测试。所以,支撑桥面的桁架结构本身就不易出现空气动力学问题实属大幸。小罗布林设计的桥梁及桁架系统比他认为所需的稳固程度还要稳固六倍(小罗布林最初设定的工程余量是所需强度的三倍,但在施工期间于夜间视察工地时,发现有承包商试图将订购的高强度钢索运出,更换为同直径但较廉价的普通产品,以赚取差价。因此小罗布林在施工同期变更设计,将部分钢结构件的工程余量提高至六倍)。因此,在同时期的许多大桥纷纷消失在历史中并被替代的时候,布鲁克林大桥仍然安如磐石。<br><br>大桥建成初时,主要是供人们步行或骑马渡过东河之用,后期加设了电车专用的路轨,到了1950年,大桥需要重修,加设六条供车辆用的车道,而电车亦在重修时期暂停服务。<br></div> 从塔楼俯瞰 曼哈顿一侧坡道 <b><font color="#ed2308">修缮</font></b><br>继2007年,明尼阿波利斯的I-35W密西西比河大桥坍塌后,公众开始注意美国各大桥的安全状况。据报导,布鲁克林大桥坡道的状况在检查中被评级为“差”。<div>纽约交通部发言人表示,大桥当时的状况并不一定危险,但既然被评为差就要修缮。耗费5.08亿美元的坡道修缮工程于2010年动工,而整座大桥的修缮则于2011年春季开始,原本计划于2014年竣工,但后来延期至2015年4月。<br><br><br><br></div> 修缮工程中,两条入口坡道从一条车道拓宽为两条车道,位于约克街上方278号州际公路东行方向的布鲁克林-皇后区高速公路段限高将会增加,生锈的栏杆和安全护栏会进行大规模更换,路面也将翻新。由于施工的缘故,道路封闭及绕道将持续四年。<br><br>2016年8月大桥修缮完成后,纽约市交通运输部宣布将花费7个月,耗资37万美元以研判大桥是否能支持上层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拓宽。2016年大桥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万名行人和3500辆自行车通过。[017年5月,布鲁克林一侧的行人入口已开始修缮。 布鲁克林大桥重修中 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一侧塔楼上的标牌 <font color="#ed2308">重要事件:</font><div>1915年,纽约市政府正式将大桥命名为布鲁克林大桥,这一名称最早在1867年一月读者致《布鲁克林鹰报》的信中出现。<br>1919年,特南特·佩西驾驶世界最大飞机之一卡普罗尼Ca.5从桥底飞过。<br>1964年,自开通后就成为纽约市标志性建筑物的布鲁克林大桥成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br>1972年,大桥入选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br><font color="#167efb">1983年5月24日,大桥建成一百周年</font>,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带领着一群游行车队驶过大桥。一群舰队也来到港口检阅,由古奇烟花公司燃放的烟火照亮了大桥上方的夜空。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了一些原先为大桥的建设所作的画作,其中有华盛顿·罗布林的亲手作品。Inc.杂志将媒体对百年纪念活动的报导称为“1983年的成功公关”。<br>1993年6月,蒂埃里·德沃在对大桥的金属结构进行了13次勘察后,在一个登山向导的帮助下于东河上方靠近布鲁克林一侧的桥墩的地方(非法)表演了八次蹦极。<br>1994年3月1日,黎巴嫩籍移民拉希德·巴兹(Rashid Baz)在桥上朝载有恰巴德犹太教正统派运动成员的一辆面包车开火,射伤一位16岁学生阿里·哈珀斯塔姆(Ari Halberstam)及三位行人。阿里·哈珀斯塔姆五天后因伤死去。拉希德·巴兹此举显然是在为1994年2月25日发生的易卜拉欣大惨案中被杀的29位穆斯林复仇。他最终以谋杀罪被判监141年(相当于无期徒刑)。此谋杀案原先归因为路怒症,但美国司法部于2000年将其重新定性为恐怖袭击。大桥曼哈顿一侧的入口坡道则命名为“阿里·哈珀斯塔姆纪念坡道”以缅怀死者。<br>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监听基地组织武装分子电话内容及审问,阻止了一场用喷灯割断大桥绳索的阴谋。这起事件中,卡车司机法里斯因向基地组织提供物质援助而被判监20年。<br>2006年,城市务工人员在曼哈顿一侧的塔楼中发现冷战时期留下的地堡。地堡中还存留着为防苏联核打击准备的应急救援物资。<br>2008年5月24日是布鲁克林大桥建成125周年,在22日开始有一连五天的庆祝活动<br>2011年10月1日,占领华尔街行动中,超过700名示威者试图游行穿过大桥,遭到拘捕。<br>2014年7月22日早间,有人发现桥上两座塔楼顶端的美国国旗换成漂白过的美国国旗。据信,作案的几个人当时遮住照亮旗帜的灯光,然后沿着悬索爬上了塔楼。此事件的动机尚未得到确认,但有迹象表明白旗是为了象征投降。警方查看了监控录像并比对DNA,截至2014年8月1日,共确认了9名“嫌疑人”,而可能的动机则是大麻激进主义。</div><div>2014年8月12日,两名柏林艺术家米沙·莱因考夫(Mischa Leinkauf)和马蒂亚斯·韦姆克(Matthias Wermke)声称为此事及其引起的恐慌负责。两人称旗帜是为了庆祝“公共空间之美”以及纪念大桥的设计者约翰·罗布林。<br>历史上也有过几位著名的跳桥者。第一个从大桥上跳下的人是罗伯特·埃米特·奥德隆,他于1885年5月19日跳桥,是女权积极分子夏洛特·奥德隆·史密斯的兄弟。他撞向水面后不久便因内伤而死。史蒂夫·布罗迪则是最有名的跳桥者,或说是自称的跳桥者(1886年)。漫画家奥托·埃佩尔斯1910年跳桥但得以生还,后因自杀未遂受审并无罪释放。<br></div> <b><font color="#ed2308">大桥全景</font></b> 1896年 2008年 2017年,背景为曼哈顿下城 以上图片和文字摘自《wikipedia》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04.05</p> <p class="ql-block">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p><p class="ql-block">曼哈顿大桥 Manhattan Bridge</p><p class="ql-block">威廉斯堡大桥 Williamsburg Bridg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04.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