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重要声明:除非特别注明,版权属四海书院,转载请注明出处。<br></h3> <h3>春阴漠漠(文/图:罗维亚)</h3> <h3>富有传奇色彩的书法名碑——碧落碑为新绛县龙兴寺(原名碧落观)内的国宝级的珍贵文物,不仅因为它有着漫长的历史,更因为它具有无与伦比的书法艺术价值。它是唐代篆书书法中的一件精美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品。其字笔画细挺,线条圆润,字体狭长,有的笔画、部首仍然保留了大篆字体的象形特征,让人想到日月、云霜、虫鱼等自然界的事物,显得古朴而有意趣。现存碧落碑,今人多以为其碑刻于唐高宗咸享元年(公元670年),圆首方座,碑高226厘米,宽103厘米,厚21厘米。行文格式为竖排右起,共21行,满行32字,除去空缺,实有630字。其碑文系唐韩王李元嘉之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母妣妃房氏(房玄龄之女)亡灵造像祈福所刻。<br></h3> <h3>https://mp.weixin.qq.com/s/OmJk1QhCDbjVkkcei6PHnQ</h3> <h3>碧落碑明末清初拓本 著名金石学者、收藏家王启亮先生藏</h3> <h3>黄茶老师:关于临写,我觉得这碑仍是小篆写法,我们可以用三坟记同样的写法来写。每一笔开始写时找准笔尖受力点,中锋运笔,笔锋裹紧,让线条有立体感,笔画外沿基本光滑。不要笔毫散开,因而写出来的线条扁平。起收笔注意藏锋,把起收处的形写有圆意。<br>我们提到过三坟记是很典范的小篆,碧落碑与之相反,是非典型的小篆, 主要的一个特点是许多部首不是标准小篆写法,而是先秦各国古文字的写法。(标准小篆是以秦国篆书为基,演变到秦朝时定型。)碧落碑里许多字学者们也感觉很难识别,我们可以学习,开扩眼界。</h3> <h3>提问:<br>我感觉临碧落碑可以练习笔力和结构 可以这么理解吗 还有个问题: 很多字的线条粗细不均 我们写的时候要按原贴写还是还是稍作调整 尽量做到线条圆润一致?<br><br>答:<br>我觉得篆书线条一般来说写得均匀,光滑。也可以写得各种不同,比如看起来象抖动的线条,外沿起伏不平,起收笔明显,或尖笔收笔,都可以,但前提是在自己控制之下,是有意为之,是为了达到某种书法效果。因之我觉得我们临碧落碑可以用开放的心态,自由临写,写得笔画均匀工整是一种风格,写得不均匀也是一种风格,但稳定控制住笔是至始到终必需的,即使写到最细小的一笔的末端,也要笔力送到,不要飘出去。个人看法,供参考。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一起学习。</h3> <h3>龙字示范</h3> <h3>1.棠棠</h3> <h3>棠棠, 碧落碑一直有名,但历代学篆书的人写得不多,我们探索着写,看看能收获些什么,希望能写出自己对它的书法诠释和表达。我就一些我看到的地方谈谈看法。第一行第二字唐,在字形上来说是古篆字写法,与普通小篆写法很不同。另外,左上完全的圆圈,在正规小篆中已几乎见不到。左下笔画原作的长短,间距很均匀有序,有一种整齐中的参差之美,这又是典型的小篆写法。右边部首写法也典范,因此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碧落碑的一个特点:既有典范的小篆写法(因为毕竟时代已至唐代,传统写法越积越厚),又有融入很多古篆字单字/部首的奇异写法(可能与书者本人的学识,传承相关?)。(所谓奇异,可能只是对我们而言,秦代打败各国,因之秦国的文字流传,我们一直看到秦的文字,后代的人,突然看到一个比如赵国的文字,就觉得奇异,只是因为不常见,不熟悉。)具体到你的作业,你写这个字的左下显得笔画随意,不够精准,可以对比看看,希望看到,写出,因为这种均匀参差写法是小篆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写法,而且这样写出来的笔画/部首优美,效果很好,一定要学到。五字显得比下面的十字大,这个问题也可多试,最好的表现效果就是一张字中不一定每字一样大小,但是整体看起来不突兀,无形,流畅地变化。</h3> <h3>2.JP Yu<br>自評:一天寫一張,連續四天,積少成多。重寫了那些紅筆指出的有明顯敗筆的字。多少找到點寫碧落碑的與三墳記的不同的感覺。</h3> <h3>JP Yu, 谢谢写了自评,和边写边对比,思考,一定会有助于提高的。比如第二张的又字,红圈点出了空白的过大,再写一次就安排得更好,很赞!其实所谓老师点评,就是对比原帖,挑挑毛病,而且也只能点到为止,事实上是需要学到自查的方法,才是真正学习进步的开始。尤其是篆书,用笔相对简单,但又对笔力和笔画的纯厚要求很高,其实是需要自己默默花功夫。 就作业而言,第二页的蹟的右上几个小笔画,注意写清楚,不宜含混。最后一个飌字,也是笔画繁,小笔画多,但仍越要笔画清楚,精美,这是一个可练习提高之处。</h3> <h3>3.意婆</h3> <h3>意婆, 线条瘦劲有力,很好。笔画也写出了碧落碑的特点,三坟记的笔画单纯,流畅,极简,每一个笔画,都是笔锋挺直而写,墨痕绝对绞转之类的现象,但碧落碑中有时会看到一些弧线,曲转几次,比如在“敦圉,頫仰六敆,戴列星而乘云氜。固亦昭彰逸轨,肹向孤飌,淳”这一页中的“孤”, 不论长线条或较短的线条,都与三坟记的笔画能看出不同。大家临写时可注意这种细小特点,也可以多试怎么写效果好。因为从小篆书发展史来说,从秦代,至到清代邓石如变法之前,小篆的主流就是李斯,李阳冰这样写的。其它写法是小小波澜,我们可学习,希望获得新意。还想多说一句,书法史上许多创新,都是回到,寻找古代非主流的/小众的写法,然后丰富变化,就变成了时代的新的东西。</h3> <h3>4.樂</h3> <h3>乐, 整体和谐,诠释得很好。喜欢你起收笔做得到位,墨迹形态自然好看。最后一个“壹”字,中间的肚子稍扁了一点,可微调。</h3> <h3>5.伊湄</h3> <h3>伊湄,字形写得很不错,有时线条还是显得生硬,建议继续在线条的绵,韧上努力,但也不宜急,稳步,坚持多练,慢慢积累的功夫才扎实。</h3> <h3>6.赛愚山人</h3> <h3>赛愚,自制字框很赞! 我们看古代书法家写篆,还有清代的很多篆书对联等,都画格子,这是很有效的方法,我个人觉得应效仿。字写得相当好,比如前面的有唐五三等,写得认真,清爽,优美。祀(禩),字,右边下部往下的两弧,我觉得可以写得稍长一点。小篆中一般这样的笔画写得长(比如木的下面往下两弧),但这里原字里这两笔写得短,但我们临时注意不宜更短,我是就我的经验提示一下,供参考,可对比看看。</h3> <h3>7.晓平</h3> <h3>晓平,整体看起来工整,从容,大气,很多细节都运笔到位,起收笔交待完整,很好。第二行训字上面三小笔,可注意练习把起收笔的形写优美,不宜偏,扁等。如果每一笔都能写好,每一个小笔画都能写好,水平就又提升了一个层次。</h3> <h3>8.吕敏</h3> <h3>吕敏,赞大张练习,多数字都写得很好。 建议,少数字部首比例不恰当,比如第二行李字,下面一竖弧拉得过长,又比如最后一行的蹟字,右下的贝也显得大了些,怳字右上的口可稍大一点,稍往下一点,这样整个字的摆布会更好些。可仔细观察,注意每个字整体的和谐和合理。</h3> <h3>9.李娜</h3> <h3>李娜,笔画净洁,认真,碧落碑的特点表现得鲜明。比如第一张的矣,至,写得从容大方优美,之字写得曲折变化,很好看,如果以后自己写篆书作品,这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写法。第二张最后的而字,线条有些犹豫,虽然是曲线,但仍宜写曲中有健,可对比原字看看区别。</h3> <h3>10.张华</h3> <h3>张华,笔画基本不错,墨色很鲜亮好看!龙字左边写法可推敲,我随后发小视频解释。 画了格子,很赞!可以更好的利用格子,让字的大小更协调,比如哀,疚,一个稍大,一个过小,可细看原拓,虽然字因结体不同,稍有大小不一,但是整体仍是较均匀的。</h3> <h3>11.庆祥</h3> <h3>庆祥, 两大张精美临帖,整体工整,优美,古雅,欣赏! 没有什么问题。少数偶而没有写太好的笔画,我觉得不用挑剔,不断练习会写得更纯熟。 </h3> <h3>12.罗维亚</h3> <h3>维亚, 你的线条特点很适合临写碧落碑,写得古意盎然。许多笔画写得非常漂亮,第一张倒数第二行的粤字,左右外面两长弧优美极了,整个字也很完美。第二张,杳,之,也,也写得完美,爱看你的字,欣赏! </h3> <h3>13.丽文</h3> <h3>丽文, 很漂亮的一张字!字幅的长度,字的修长优美,行距,字距,整体的和谐,都很赞!细看细小处也没有什么问题。第三行道字中间上面一笔稍写粗了点,但是相信只是一时失误,肯定能写好的,除此之外整张笔画都很稳定,很好! </h3> <h3>14.姚振华</h3> <h3>姚振华, 建议继续细察和练习整张字的大小布局,现在看起来,第二张的字比第一张显得小,拘束,行距字距的空白都大了些,可调整。</h3> <h3>15.唐放鸣</h3> <h3>唐放鸣,多数字不错,起收笔圆笔藏锋等特点做得很好。建议,可注意字的结构的精准,比如第四行的永字,下面拉得长了,而且原字弧度还大一点,你写得平,还有这个字有好几条平行弧线,弧线的间距均匀,收笔位置参差有序,可观察学习这一特点。永字下面的言字,中间两小竖可试试不写太紧,适当留一点空间,这样整个字更均匀从容。原帖中的确写得紧,但是我们不妨有自己的判断,做一些微调来让结构更合理一些。这样的说法与“临帖要忠实原帖,才能原汁原貌学到先贤的优点”并不矛盾,原因是所有的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都适合所有情况,书法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对立,但正是这样才深邃迷人有趣。</h3> <h3>16.敏怡</h3> <h3>敏怡, 很多字写得不错,线条写得舒展,这点很好。同时,可注意结构写紧凑,比如永字右部空白大,而且显得散漫,我们希望字写得精彩,就需要笔画精炼,精神,避免松垮的感觉。我理解有时并不是有意没写好,而是控笔能力不够好,一下写坏了,这种情况,可以分两步走,第一,要能看到不足,第二,多写,控笔能力渐渐提高,然后能写好。有时候如果对一个字写得好不好,感觉不太清楚,那么下笔写得精准的则机率降低,所以,花时间自查,看清楚问题,比如说一周的练习中,选二个字精研,一学期下来,也会有很大帮助和进步的。</h3> <h3>17.黄蕾</h3> <h3>黄蕾, 一大张写得工整,稳定,优美。在字写得平正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写得平正似乎是很初级的功夫,其实不然,我写字时间也很久了,但是写篆书有时竖,或其它笔画仍会写斜,写楷书常发现与帖上最大的差距在于我写得不平正,没有因平正而产生的静穆之气。而无平正,无静穆之气做底子,其它变化都少了基石。所以,建议你继续练习和保持。单字我细看了,没有什么问题。 继续认真,精准临习就好。</h3> <h3>18.素英</h3> <h3>素英,玉箸篆的线条很漂亮。字的结构也写得挺好的,没看到什么问题。倒数一行的乎字,下面一笔稍有点长。建议可以推敲原拓中写得夸长的笔画,我们应怎么临更好?如果本来已夸张,比如说这个乎字的下面一笔,那么我们一定要小心不可更长,至少与它一样,或微微调整一下,把夸张之笔往回扳一点。这是我的个见,供参考。</h3> <h3>19.悠然</h3> <h3>悠然, 线条和结构都不错的! 倒数第二行的侍字,单人旁可收束写窄一点,更符合这个小篆部首的特点,整个字看起来也会协调一些。继续多练,希望写得精准的字越来越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