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婺源踏青行

慧心128

<p class="ql-block">丽人三人行,由于种种原因而放慢了脚步。又到了春暖花开,出去踏青的季节,身体刚刚恢复不久的梅梅早已按捺不住了。春天虽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要看到理想中的画面实属不易,要考虑到花期、天气、错峰、时间等等。阿特一直关注这一切,最后定下了清明前出行的日子。在阿特的精心策划和陪同下,丽人三人行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婺源之行。按计划是一点半出发,临时出了个小插曲,阿特中午吃饭时,把补的牙吃掉了,不得不先去补牙。这样我们推迟了出发,到目的地已天黑。不过阿特事先已在网上订了住处,第一天晚上入住晓起"新龙门客栈"。为什么选这儿,阿特说就是冲着这个名字去的,看来这个老板还挺精明。由于天黑,客栈老板亲自在村口接我们,用他的摩托车驮着我们的行李,车尾的灯光照路开道,边走边向我们介绍他们的村子--晓起。晓起位于婺源城东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有上、下晓起之分。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天黑虽然看不到周围房屋建筑,但走在青石板小路,闻着路两边油菜花香,心情格外舒畅,让我不禁想起了下放的日子,只不过那儿是田埂,没有青石板。大概走了十多分钟,我们来到客栈,其实就是农家的庭院,收拾得挺干净,碗筷茶杯都有消毒。主人忙着给我们泡茶,做饭。主人在桌上袋子里拿了几颗菊花为我们泡茶,一杯仅一朵菊花,可泡开后不仅颗大,而且散发出浓郁的芬芳,颜色金灿灿的,就像一朵鲜菊花。我们好奇地向他们打听这非同一般的菊花。原来这是有名的晓起皇菊,生长于古村落,用传统的方法种植、加工。第二天离开时,我便买了一些,后来得知只有晓起才有卖的。</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饭,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行程---庆源、江岭、江湾、汪口。江岭是看油菜花最佳去处,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直铺散到山谷,一望无际,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在层层叠叠的金色花海中十分耀眼,构成了一个绝美的乡村画卷。遗憾的是我们错过了最佳赏花期,拍出来的效果不佳。好在我们是自驾游,沿途还有不少地方的油菜花还没有完全凋谢,我们避开人多的旅游景点,去那些还没有完全开发好的地,慢慢滴欣赏,慢慢地拍照,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人间美景。</p> <p class="ql-block">到了傍晚,我们要找一个能拍落日的地方,眼见太阳快下山了,我们还在山道上盘旋,不知道能否找到可以拍照的好地方,人生地不熟,只能碰运气了。感谢老天爷的眷顾,我们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到了汪口,那儿还是一个景点,但没有什么游客。一看这地有山有水,应该是拍落日不错的地方,我们便在此静静地等候。太阳从山顶上慢慢落下,湖光在夕阳下微波粼粼,晚霞中的湖光山色惹人醉。</p> <p class="ql-block">离开汪口到了我们第二个落脚地--李坑。全然没有晓起古村田园风貌,这里紧靠大街,楼下饭厅,楼上住人。没有消过毒的碗筷,也没有农家的可口饭菜,我们草草吃过晚饭,打听了第二天去月亮湾的路线便休息了。月亮湾离我们的住处不远,那儿有一座狭长的小岛,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犹如一弯月亮。清晨六点多我们出发去月亮湾看日出,不知道哪里是最佳的拍摄地点,看到路边停了好多车,我们便停了下来,刚好赶上太阳升起。但是我们的拍摄地不够高,看不到月亮湾的全貌。不过在依山傍水,水面如镜的月亮湾,看着太阳冉冉升起,水波荡漾,一两叶小舟在水面轻轻划过,也不失为一幅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的行程是--李坑、清华、彩虹桥、思溪延村、严田、卧龙谷等。李坑的看点是"小桥流水人家",然而这里再也看不到昔日的景致,整个景区已商业化了,到处都是摆地摊的,我们没有在此多逗留,直奔清华。</p> <p class="ql-block">来婺源还是想多看些自然、幽静的田园风光,我们果断离开嘈杂的景区,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感觉的地方,中午到了清华,那是一个小镇。我们在那儿找了个蛋糕店,定了个蛋糕,为青青庆生。对青青来说是第一次在途中过生日,而且是在美丽的婺源,很开心。午饭后,去了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彩虹桥。彩虹桥历史悠久,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桥长140米,宽6.5米,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桥墩设计成半船形,桥面部分是木质,朴素厚重,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午后桥上游人如梭,在各种嘈杂喧哗之下,幽幽古思荡然无存。找不到好的拍摄角度,我们跟着人群来到桥下对面的石碣(石坝)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脚下河水湍急,刚开始心里有点紧张,待缓过劲来,看见阿特正好在桥上,我们便拉开距离,让他给我们拍照。据说这一道不起眼的石碣几百年来保护着彩虹桥周边的生态环境,它抬高了水位,减缓桥墩的冲力,是彩虹桥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清华镇位于婺源县北部,星江河上游,生态优美,青山绿水,古木参天,沿途风光独特。</p> <p class="ql-block">思溪延村以明清古建筑为主,青石板铺地,背靠青山,清溪围绕,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思溪村本不在我们的行程安排内,我们是误打误撞。整个村子非常静谧,让我们享受到了真正的田园风光,村里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只有古屋、小溪、田野、树木、小桥。按阿特的说法,这次可是抱了个"西瓜"。遗憾的是梅梅和青青有点累了,在车里休息,错过了如此安逸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严田古樟以古樟、古桥、茶亭、鱼塘、人家、小桥流水为特色,园内长着一颗罕见的千古樟树,树胸围近14米,树冠幅达3亩,堪称天下第一樟。想拍张完整的照片都无法办到,这树太大了,而且游人很多,找不到合适角度,还是相机不给力啊。</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们入住石城人家。去石城的路不好走,一直在环山路上行驶,也不知翻过了多少山,才终于看到了石城人家的牌子,按照路牌很顺利地找到目的地。这个村落群山环抱,由戴和程两个村庄组成。我们住在戴村,这也是一家家庭旅馆,主人惊讶我们不费力就找到了,我们则对他的广告牌指路由衷敬佩。石城是婺源枫景拍摄最佳地,一百多棵高大的红枫站在白墙黛瓦里,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现在虽不是秋天,但石城的日出也是很有特色的,这是阿特很期待的一个景。阿特在家已做好功课,尽管如此,晚饭后在主人指点下,我和他上山进行了实地考察。拍摄地离我们住的地方就十分钟的样子,山也不太高,可是黑灯瞎火的,我有点害怕,走了一段不愿再走,阿特说这里的山民很朴实,不用害怕。在基本高清线路后,我们返回驻地,决定早上5点半出发。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我们拿着手电筒和用手机上的电筒照路,一步一步从山边的小道向上,很快就看到了山下的程村。我们到得早,除了我们几个,还没有看到其他人,我们边熟悉环境,边等待日出。天慢慢地亮了,隐约可以看到山下农舍的炊烟,陆陆续续也上来一些游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亮了,太阳出来了,阳光下的晨雾也随之从轻薄到浓密,从雾挂树腰到雾没房顶,不断变换,整个村落白墙黛瓦的古民居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拍完日出我们才回到住处吃早饭,青青和梅梅先行一步,已让主人下好了面条。当天是清明节,按当地风俗要吃清明果,我们一人吃了一个,外皮绿绿的,柔软的糯米里包的是萝卜干、瘦肉和虾皮,味道不错。后经主人介绍我们才得知,清明果是用清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清明草的绿色汁液立刻就变成了碧绿色,而不是我们先前担心的色素。走之前我们又要了四个,打包带走。</p> <p class="ql-block">石城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阿特打算秋天再来,扑捉秋天的醉美石城。离开石城,我们就要返汉,这一路从东到西再到北,一路风光,一路欢笑。</p> <p class="ql-block">丽人三人行在阿特的带领和指导下,有了新的感悟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14年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