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蹉跎岁月》续

欧阳南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全没有料到,一篇急就章的小人物速写《不忘蹉跎岁月——美友老康速写》,发在美篇“知青岁月交流地”栏目后,引起较大反响。</p><p class="ql-block"> 文章发出不到一个月短短时间里,阅读破万,评论高达263!如此记录在他人看来,普通寻常,但个人而言,点击和评论都创了新高!尤其是因此文新增加关注人数,短时间内高达40多,同样创了新高!(入驻美篇八年,关注人数总数也才接近400而已,占比不可谓不高)</p><p class="ql-block"> 基于这些不曾预料的反响, 感觉有些话有必要再多说几句。</p><p class="ql-block"> 关注此文的,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知青,他们对此有极大的共鸣与共情。认同此文的美友也是大多数,当然也有极个别持反对意见和其他意见的。对于这些不同意见,个人以为应该包容宽容,不求一统。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是多种声音共存。如同几十年前,只有一个最高指示,全社会都用一个大脑思考,必然是社会的灾难!</p><p class="ql-block"> 客观的说,在众多认同的评论中,不乏真知灼见,独具慧眼,说到点子上。但更多的依然还是半醉半醒,对文革知青政策的反思缺少应有的力度。他们对知青下乡的认知,总是停留在艰苦磨难生活磨炼了意志,成为人生财富层面上,不愿反思包括十年文革浩劫在内的知青下乡,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造成的极大伤害,不仅祸及那个年代,更重要的还延续几代人,后患无穷。原因之一就是文革危害远远没有得到彻底清算,也远远没有达到全社会的共识。可以说,这一点最让我们忧思。</p><p class="ql-block"> 也因为如此,从上到下,都缺乏对文革错误的深刻反思,知青本人和知青后代,很容易选择性遗忘苦难产生的根源,导致人们普遍遗忘曾经发生的灾难,更不要说如何防止灾难重演!</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当年的知青到了现在,大多数人都还活得滋润知足。赐改革开放之福,他们衣食无忧,唱歌跳舞、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甚至移居他国。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这些眼前的幸福生活看做磨难后的回报,不愿意挖掘当年苦难产生的根源,反倒对当年的艰苦生活津津乐道,似乎成了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p><p class="ql-block"> 如此认知,使得当年的知青在回忆往事时,总是把苦难看成磨炼与财富,甚至是荣耀!而这,恰恰是我和文中小人物老康共同的深深忧虑之所在!所以我们才不遗余力呼唤:不要轻易忘记那段蹉跎岁月!重要的是,不忘蹉跎岁月苦难根源。若在记忆的词典里,仅仅把那个年代看做吃苦耐劳、造就日后不屈不饶坚强意志,担负日后重任资本,则玷污了不忘蹉跎岁月的本意!</p><p class="ql-block"> 评论中,不少知青依然认定知青下乡不过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就业压力大,也算权宜之计。他们无意间还是在回避那个年代反知识、迫害知识人、鄙视臭老九的所谓政治正确的逻辑。知青下乡属于文明世界的倒行逆施,他们对此依然缺乏应有的认知,对此我感到深深的无力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有鉴于此,自己深感,老知青中,有如老康一样,对知青政策有着切肤之痛和深度反思者,不说凤毛麟角,但确实不算太多。</p><p class="ql-block"> 评论中,也有个别美友提到下乡知青与回乡知青的不同待遇问题。本质上这是不同概念的问题,不能相提并论。看起来,他们振振有词:凭什么下乡知青可以返城?而回乡知青没有同等待遇?难道回乡知青低下乡知青一等?确实,表面看,都是知青,为什么还要区分下乡与回乡?下乡知青可以返城,取得城市户籍,而回乡知青则不能。</p><p class="ql-block"> 造成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城乡区分,二元社会结构之弊。岂止是回乡知青低下乡知青一等,所有农村人口都低城市户籍一等!凭什么城里人有国家兜底,有供应粮食副食品以及入学招工等众多福利,而农村户籍则统统没有?简单说,这便是世界范围极少的户籍管理制度之弊——城乡之间人口不能自由流动,不能随意改变农村和城市人身份。迄今为止,城里人有丰厚的退休金,农村人则没有或只有区区几百元!所谓人人平等,这个国家还远远没有做到!</p><p class="ql-block"> 不过客观的看,比起当年知青下乡年代,社会总算缓慢进步,至少,农村人不再被牢牢的栓在土地上半步不离,总算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和时间,可以进城务工。尽管当下农民工问题多多,比如拖欠薪资、比如留守儿童、比如养老等等。话题有些扯远了,打住!</p><p class="ql-block"> 对当年知青当下生活状况,我没有做过调查研究,发言权不多。但我所了解到的,相当部分知青遭遇下岗潮,不能不说是晚景凄凉表现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部分评论留言者中,移居国外知青者也不在少数。他们虽然远离故土,依然关注知青话题,我为他们不忘这段历史感谢他们,为此我深感欣慰,也庆幸和祝福他们,有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能够看到外面更加多色彩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众多美友给予一篇小文极大关注,首先是认可我笔下的美友老康,其次才是对我的表述方式和知青认知的认同。不管从哪个角度关注此文,我都深怀谢意。用我的秃笔,能够引起众多美友的共鸣与关注,之前并没有预料。撰写此文,不过有感而发,并没有更多的深思熟虑与谋篇布局。</p><p class="ql-block"> 三月七号,正是我离开海岛候鸟返乡前一日,收拾行李准备返程回川,当日下午为核实几个数据,简单问询老康后,匆忙中动笔数小时草就,不及反复修订润色,多有表达不周乃至谬误,希望美友们多批评指正。当日晚保留草稿,次日三月八号,临登机前发出小文,如释重负,一吐为快!</p><p class="ql-block"> 一篇不经意发出的小文,得到众多美友认可,非常欣慰,非常感谢。但一篇小文想把知青历史厘清实在是勉为其难。不过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关注知青话题,也就心安理得了。</p><p class="ql-block"> 在此,谨以此文作补充,愿关注知青的朋友们及知青本人们都来持续发声,为不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蹉跎岁月而共进、共勉!</p><p class="ql-block"> (有对知青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我美篇之前的随想栏目文章——“只缘身在此山中”、“骨鲠在喉说知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