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何以对《贫穷的本质》不感冒

辑安文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央视财经节目主持人羚瑞,推荐一本印度、法国经济学家合著的书《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同获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写得深刻,极具可读性。世界一些媒体和业界人士也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美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哈佛大学经济学及心理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span>这是本见解极为深刻的好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span>两位作者清晰而又富有同情心地描述了他们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他们为事实、假设和思辨开创了全新的视角。</p><p class="ql-block"> 《纽约时报》评价:随机对照实验是解决贫困问题常用的方法。《贫穷的本质》对其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形式的援助最有效?” </p><p class="ql-block"> 虽然 《贫穷的本质》国际评价不低,但中国的一些读者,却不这么看。了解书的内容后会发现,中外读者之所以对书的评价迥异,并非哪一方误读了这本书,或存在意识形态的偏见,而是因为所处的位置、所站的角度不同所致。</p><p class="ql-block"> 那么,本书究竟写了什么而导致中外读者的分歧呢?概括起来说,《贫穷的本质》是作者通过对印度及亚非贫困地区和人群,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实地考察后,运用大量实例和数据,对贫困国家、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进行详尽描述,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如建立保险制度),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贫穷的本质》描述的亚非国家的贫困状况是真实的、详尽的,这没有疑义。为此而进行的分析和论证也逻辑清晰、言之成理。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也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中国读者的“不感冒”并非书写得有失水准,论点不成立,论据不真实。而是这本书没有新意,不具创造性,全是一些似曾相识的老生常谈,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中国已在贫困地区施行多年的举措。</p><p class="ql-block">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一直在探索、建立、稳步推进改变贫困落后地区面貌的措施和方法。中国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狠抓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p><p class="ql-block"> 中国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初步形成了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三方合力筹集资金。</p><p class="ql-block"> 在贫困落后地区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建设旅游产业群,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p><p class="ql-block"> 《贫穷的本质》一书所提供的扶贫解决方案,几乎完全囊括在中国式扶贫的系列举措中。书中提出的设想、建议及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中国已在攻坚克难中实施多年,且内容更丰富,手段更有效,更切合实际。</p><p class="ql-block"> 中国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扶贫,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尽管并非尽善尽美,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追求形式美化和表面达标问题,扶志与扶智中存在志短与智乏的短板问题,产业扶贫面临转移支付、效率低下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细节有待完善问题。但扶贫取得的成果(包括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脱贫的数量和质量)是显而易见的,是前所未有的。而那些存在的问题,完全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解决。</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的扶贫可以写成比《贫穷的本质》更震撼人心、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鸿篇巨制,给世界各国扶贫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借鉴和成功模板。(安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