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宏村、塔川美景 <p class="ql-block">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村域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宏村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民居有140余幢,其古建筑为徽式建筑,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檐角飞翘,整个村落的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p> <p class="ql-block">宏村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二十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宏村是一座“牛形”村落,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为“牛角”,民居为“牛躯”,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河溪上架起的四座桥梁则为“牛腿”。</p> <p class="ql-block">宏村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民居有140余幢,其古建筑为徽式建筑,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檐角飞翘,整个村落的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p> <p class="ql-block">月沼又称月塘,位于宏村中心部位,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宏村人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县)的风水先生何可达,邀族内高辈能人,引西溪水绕村屋,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修建起月沼。</p> <p class="ql-block">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蓝天白云倒映水中。月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地分列四旁,老人在聊天,顽童在嘻戏,妇女在浣纱洗帕,一派祥和之景。</p> <p class="ql-block">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后注入南湖,出南湖后灌农田、浇果木,最后重新流入濉(suī)溪。它与村民的生活紧密结合,是宏村智慧营建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宏村,亦是尊儒崇商的礼邦之地。祠堂学院,重礼兴教,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名仕儒商,数百年繁荣,传承了儒雅诚信的徽商情怀。</p> <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宏村,马头墙层叠林立,错落有致;外墙灰白斑驳,厚重沧桑;门楼飞檐翘角,粗朴灵动;院里雕梁画栋,生动精巧。</p> <p class="ql-block">古朴与精致,风格与神韵,徽派古筑,一定是宏村不灭的躯体。</p> <p class="ql-block">厚重与繁盛,恰是宏村源远流长的荣华记忆。</p> <p class="ql-block">承志堂位于宏村水圳中段位置处,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规模宏伟,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承志堂内,砖、木、石雕精美绝伦,其中,“渔樵耕读”、“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客图”等京剧图案木雕,不仅雕刻精巧、层次分明、线条清晰,而且构图宏伟、场面壮观。</p> <p class="ql-block">人与自然和谐,村与山水统一。天人合一,宏村当然天遂人意,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的塔川村,作为古徽州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塔川,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二、三十幢古民居依山而建,层层迭迭,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座巨型宝塔藏身在山谷之间,掩映在浓荫从中,又有溪流穿村而过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走在塔川村的小巷中,随处可见白墙黛瓦的马头墙。这是当地人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其简洁、典雅的外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上的花纹和图案,传递着当地人的智慧和文化。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来到这里就来到了画中的古村,漫步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古村里,领略到山间村民古朴纯情的生活乐趣,处处可入画,步步皆是景。</p> <p class="ql-block">塔川村,如诗如画的秋韵,美的让人沉醉,可惜我们去时是12月初冬,偶见秋末的尾巴和初冬的飘雪,依然很美。</p> <p class="ql-block">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相比,同样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塔川在规模上,确实要稍逊一筹。然而,她作为一个乡村旅游景点,在外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不同一般,这片宁静而美丽的小村庄,被誉为‘中国三大秋色之一’,与北京香山、九寨沟齐名”。</p> <p class="ql-block">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歙县县城的徽城镇中心的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它始建于秦朝,自唐朝以来就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因此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南谯楼,在古城西南门,它是徽州古城最重要的地标,是隋朝末年歙州府的正门,同时还是徽州古城最中心、规模最大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里的古迹很多,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古城分有东西南北四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和古巷等。古城里至今仍有很多居民住在里面,到处都是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穿过南谯楼的正前方就是徽州府衙,作为古徽州府治所在地,这就是古代知府的办公场所,俗称“衙门”。府衙内有府衙迎宾道,六房走廊、大堂、花厅和后花园等都古色古香的富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从徽州府衙的后花园里可以登上古城墙,这座古城墙始建于隋末,古老而威严,宛如一位沧桑的老人,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故事。走在古城墙上,唐砖宋瓦古色古香,山水环绕,白墙黛瓦,徽州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穿过东谯楼的阳和门进去就能看到,俗称“八脚牌坊”。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八根柱子作为支撑,横截面呈“口”字型,是立体的结构,外部的四个面和内部的四个面都可以观摩。</p> <p class="ql-block">徽州博物馆中诉说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从石器时代到明清后期,时代车轮滚滚,徽州文化的传承,让后人继往开来,古城魅力大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徽州古城中,青石铺就的古道深邃而幽长,双脚叩击在那经过数百年步履踩踏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仿佛是在与古远的时空对话。徘徊在苔藓斑驳的墙壁下,漫步于寂静幽长的街巷中,仰望那粉墙黛瓦和高耸的马头墙,感受着那些曾经的风景和人们的悲欢离合。让人恍惚是时光逆转,行走于明清时代的感觉,仿佛走过了百年的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