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羽】与粥的缘分

立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说起粥我总觉得有话要讲,因为在本人的一生中几乎天天与它打交道。打小起一日三餐中总会在早或晚饭有一顿母亲专门烧的稀饭,几十年如一日养成了习惯,偶尔有些特殊原因暂离粥粥,会特别牵记它,这大概就是我与粥的情结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口粮都定量到人,家家基本都是二稀一干,也就是说除中饭一干外两头都是稀饭。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后做好功课,总要接受母亲交代的任务在煤炉上熬粥。听上去是一样最简单不过的家务活,其实不然,在炉火不变的情况下,既要保持锅中煎滚,又不能使粥汤外溢出锅,这样坚持大半个小时左右才能保证粥充分粘稠,达到大米与水相结合的最佳状态。这个熬粥经历,其实也是一个培养耐心与专注度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于当年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我,往往把这简单的劳动弄得复杂化了。小伙伴的一声招呼,玩的心思一占上风,要么烧了干粥烂饭,要么把粥汤溢满炉灶,喷香如油的粥汤变成焦味一屋,难逃家长一顿臭骂。闯祸后重新补水煮的粥,就显得清汤寡水,粥香全无。即使在熬粥中遇到过无数次的坎坷,但从此也与粥结下了一世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随着年轮的更迭,成年的我也建立了小家庭,有妻有子,事业上的忙忙碌碌。处处担起养家持家的重任,直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度把熬粥的家务活耽搁了,想喝粥时只能把米饭加水的泡饭来充当,以解念粥之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晃已到退休年龄,我又重新拾起了熬粥的旧业。几十年光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已不是一点点,厨房中的革新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以前的土灶煤炉早已被洁净的天燃气和不锈钢灶具所替代,煮粥的器皿也从砂锅升级为食品级的不锈钢锅,并被电气化自动化占领。精准的定量定时,再也没有了要待在炉边看粥、煮粥的烦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另外煮粥的食材更是丰富多彩,除了大米、小米、红黑白黄豆外,枣、薏仁等等。本人所用的熬粥工具仍采用燃气与电气相结合的形式,先在燃气灶上烧开,然后放在电炖锅里用定时器控制,慢慢熬粥的过程就在电气自动化中完成。其实在我的家庭中妻子没有喝粥的习惯,因此子随母,也从来不惦记粥粥,意想不到的是一手带大的孙女却成了隔代“粉絲”,想想好笑,总算有了接班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就拿粥来说,它完全冲出了小家庭的束缚,被大厨们改良再加工,一家家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粥铺,像春风一样吹遍全国各地。尤其是粵仔湾之类的海鲜粥真是花样繁多,况且在粥的基础上还开辟出卤水拼盘,各类海鲜大餐,既好喝又上档次。连市民们最注重的年夜饭也落地粥馆,春节期间的不休假营业更使顾客盈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