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患者日常程控及康复锻炼患者程控权限电压(幅度或幅值):0~4v脉宽:60~180μs频率:60~180hz(一般不动)调控原则1)权限范围内,可根据患者感受调整参数,不要频繁的调控参数,循序渐进,每次调控后需要多观察一段时间(15-30分钟),再看是否继续调整参数。2)调控只分左右肢体两侧,哪边不好调哪一边。(不分手和脚,也不分眼睛鼻子、嘴),如果是讲话、口水、吞咽、走路步态、平衡等不分左右的症状,调控较为复杂,建议门诊程控、远程调控、更换程序组。3) 如果患者偶尔稍微有一点症状波动或不适,不要反复的程控,随着周围环境(天气、温度)、情绪、睡眠等因素干扰,部分病人会稍有症状波动,如果不影响生活,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确实影响生活或患者觉得不适明显,可根据下面调控规律调控参数。3.调控规律 1)抖动、僵硬、肢体无力、不灵活等没药效时常见的帕金森症状(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没药效时的症状表现明显,说明强度不够,没有控制住,所以需要加强度)。可以先加电压,再加脉宽。(如果加电压反应效果不明显或是出现其他直加电压。可尝试加脉宽继续观察效果。电压不要电筋等副反应,一般控制在3.0 左右 2)异动、头晕、麻、胀、抽筋等副反应或调控后才出现的其他不适症状(简单理解就是调控后或吃完药才出现的一些症状,说明参数强度大了或参数加药物总强度过量了)可以减电压或脉宽。其中关于异动(不同于抖动的是异动是药物的副反应,一般出现在吃完药后,表现形式是扭动、晃动的样子)一般分为3种情况:①轻微的异动(稍微有一点扭动,但是患者自己没有觉得不舒服),这种可以先继续观察,当患者有一点点异动时,患者是较为有力气的,随着药物药量的调整,异动可能慢慢逐渐会改善。②中度的异动(异动很明显,病人也觉得不适应),这种情况哪边有异动,哪边的参数就可以降低一些。主要降低电压,如果脉宽参数也很高,也可以降低脉宽。③严重的异动(动作幅度非常大,病人很痛苦,幅度远远超过自己开机前服药后的异动,甚至是从未见过的大幅度异动),这种情况可能是一种累积效应(与白天开机反复刺激有关)。如果出现类似症状,患者及家属不用过于紧张,将患者遥控器打开,对着身体上的电池,将体内刺激器关机即可。通常异动出现的时候是服药后,药物已经在发挥作用,药效时间内,降低参数后可能还有一部分患者仍感觉有异动,这个时候参数可以降低的幅度大一些,降多少取决于患者的感受。等药效慢慢代谢后,异动症状基本就消失了,由于刺激参数已经降低,可能患者又会觉得抖动或僵硬无力等,这个时候可以先把参数稍微往回加一些,然后线上或线下咨询医生,确认下一顿药是不是可以少吃一些,该如何调药或调配刺激参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