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鹿 <p class="ql-block"> 糜鹿是我国的特有动物,其角似鹿、脸似马、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p><p class="ql-block"> 糜鹿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早在商周时期种群数量达到顶峰,先秦时期也有记载。后来,受气候变化、人为捕猎等因素影响,糜鹿种群不断减少。清代只有北京南苑皇家猎苑还有。1894年,永定河河水泛滥,冲垮皇家猎苑围墙,糜鹿逃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糜鹿再被抢掠,双重劫难之下,糜鹿种群在中国本土灭绝了。</p><p class="ql-block"> 1956年,中国开始引入糜鹿,最初因为繁殖和环境问题,一直未能复兴种群。1985年,通过科学论证,中英双方实施“糜鹿重引进"项目,命名为北京糜鹿苑,执行糜鹿回归任务。</p><p class="ql-block">1985年8月24日,20只糜鹿乘坐专机从英国乌邦寺飞抵北京,在本土灭绝85年后,糜鹿终于回到家乡南海子,成为动物界的“归国华侨”。</p><p class="ql-block"> 北京南海子公园内的糜鹿苑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800余亩,是为迎接糜鹿还家而成立的。是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承担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一糜鹿的繁殖科研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任务。</p><p class="ql-block">糜鹿苑1999年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大门(北门)</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糜鹿雕像</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中的糜鹿一一动物界的“归国华侨"。</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文化桥两侧的獐子</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中圈养的獐子</p> <p class="ql-block">游客喂养獐子</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中各种糜鹿雕塑</p> <p class="ql-block">从欧州引进的动物界“海外侨民"一一黇鹿。</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博物馆大厅糜鹿雕像</p> <p class="ql-block">麋鹿苑博物馆图介绍麋鹿</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中的孔雀</p> <p class="ql-block">糜鹿苑博物馆内厨窗里的孔雀</p> <p class="ql-block">南海子湖中游船</p> <p class="ql-block">湖中的鸭子</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4日清明节南海公园鹿鸣海中的游船和岸边野炊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湖边鸭子</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树、湖中的船</p> <p class="ql-block">麋鹿苑中的宿营木屋</p> <p class="ql-block">宿营木屋内有床、空调、桶装水、烧水壶㇏洗脸盒等</p> <p class="ql-block">麋鹿苑中的“雾松”</p> <p class="ql-block">麋鹿苑中的玉兰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