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校名称:海南屯昌思源实验中学</p><p class="ql-block">班级:2022级高二7班</p><p class="ql-block">组长: 段宇钊</p><p class="ql-block">组员:段宇钊</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张雄</p><p class="ql-block"> 摘要:我们年级是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参加的集体活动,一起走遍这次的海口之旅,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次的研学旅行,在2021年12月14日,我校全体高二学生老师实践海口之旅。</p><p class="ql-block">关键字:研学旅行,海南省博物馆,火山口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b>一、实践目的    </b></p><p class="ql-block">学校以研学的形式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研学旅行是最好的选择。研学旅行不仅是环游山河,而且是课堂的延伸,让历史上的人物充满了“烟火气”,也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b>二、实践内容</b></p><p class="ql-block">(1)时间:2021年12月14日</p><p class="ql-block">(2)地点:海南省博物馆,火山口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3)内容:集体学生带着目的在海南海口进行实践主要以班级为单位活动,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在导游和教官的带领下从生活、自然、社会和研学手册四个方面一起去发现其中的奥秘,以正确选择和明确自己的目的的专题展开研学并总结研学报告。</p><p class="ql-block">(4)任务分工  </p><p class="ql-block">组长:段宇钊要负责整个集体的管理和明确分配个人的任务安排,向老师反馈问题、整理资料,意见。</p><p class="ql-block">摄影师:段宇钊负责拍摄当天照片和制作美篇。</p><p class="ql-block">记录员:段宇钊负责记录时间地点,填写研学手册里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收集员: 段宇钊负责整理其他组员在研学收集到的资料与照片,方便制作美篇。</p><p class="ql-block">小组成员微信聊天截图  </p>  <p class="ql-block">  2、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 </p><p class="ql-block">时间流程安排表</p><p class="ql-block">1.7:00在中央广场集合</p><p class="ql-block">2.7:30分上车–7:40分 (从学校出发)</p><p class="ql-block">3 .8:00–9:30分,路上。</p><p class="ql-block">4.10:00分左右到海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5.10:05分 在博物馆门口集合排队进入</p><p class="ql-block">6.10:10分在门口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7.10:15——11:05在博物馆参观</p><p class="ql-block">8.11:10参观完毕</p><p class="ql-block">9.11:15分前往幸福大酒楼吃饭</p><p class="ql-block">10.11:35到达幸福大酒楼</p><p class="ql-block">11.11:35——12:10吃饭时间</p><p class="ql-block">12.12:20—14:00左右前往火山公园</p><p class="ql-block">13.14:10——14:30门口集合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14.14:30——16:00从下往上参观火山</p><p class="ql-block">15.16:30——17:00返回学校</p><p class="ql-block"><b> 三、一天的研学</b></p><p class="ql-block"> 1、启程</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17日早上6:50~7:30集合(报告厅)</p><p class="ql-block">①6:50在中央广场集合</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4日早上7点,我们高二年级在中央广场集中。寒风也阻挡不住我们的热情。刘清银校长正在交代我们研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宣布研学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 </p>  <p class="ql-block">②7:40分上车–8:00分 (从学校出发)</p><p class="ql-block">大家有序的排着队,十分期待着这次的研学旅行。</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 </p>  <p class="ql-block">③ 7:30-9:00分,路上,由于学校带着我们唱歌打发时间。</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 </p>  <p class="ql-block">2、参观学习      </p><p class="ql-block">(1)第一站,参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经过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研学之旅第一站:海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海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一个综合类现代化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省文化公园东部。于2008年11月15日开馆。博物馆总占地面积60余亩,第一期工程占地约1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厅、文物库房、技术用房、服务设施、办公用房。二期工程建设面积约7000平方米,依托“华光礁1号”沉船的保护修复及沉船中出水的近万件瓷器,重点展示与南海历史、海上丝路、地缘政治和海洋生物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关的文物和标本。</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p><p class="ql-block">南溟之浩瀚,舟船往来。据古籍记载,远在秦汉时期,环南海沿海居民已经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他们滨海而居,因海而生,创造出了内涵丰富的南海海洋文明。海南岛西部北部湾近海渔民从事着海洋捕捞、海洋养殖、煮海晒盐等多种多样的生产活动,他们接受着海洋的馈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渔家生活写照。海南岛东部远洋渔民最早发现南海诸岛礁,并予以命名,世代以此作为传统作业渔场,成为开发南海的重要见证。而一艘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的发现,更是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之航海之光,书写了中华民族海洋文明之历史篇章,追溯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之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方外封疆</p><p class="ql-block">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包括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及其广阔海域。琼州海峡作为天然屏障,使海南岛孤悬海外。</p><p class="ql-block">战国之前,地在荒服之外,为百越的骆越之地;秦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及至两汉,朝廷二度遣伏波将军南定,置珠崖、儋耳两郡,海南岛正式归入汉朝版图;三国,吴主复征朱崖,属吴之交州;隋灭南朝,冼夫人率部归附,请置崖州,复为一统;入唐,建置益备,以崖州都督府辖诸州县,海南岛自此称“琼”,其中南部的振州(在今三亚)管辖西南至大海千里;宋代,中土人士往来络绎不绝,舟船远航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入元,设海南道,更行南海天文测验,厘定海疆;明清,置琼州府,人文蔚起</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放映厅</p><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的放映厅,映入眼帘的是海南这个小岛的历史,从火山爆发到板块运动,从荒芜一片到满是椰林。</p>  <p class="ql-block">木中皇后</p><p class="ql-block">“黄花梨”一词最早出现在光绪年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为区分新、老花梨将老花梨改为黄花梨,这是最早的公开书籍用“黄花梨”一词。黄花梨是海南特有的乔木树种,在海南岛西部及西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原或丘陵地区分布较多,其性耐干旱、耐贫瘠。花梨木以温润、内敛、沉静的自然秉性,质朴、典雅、华美的独特纹饰,成为高档家俱的首选木材,与小叶紫檀一起被誉为“木中帝后”。</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仙凡之间</p><p class="ql-block">海南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千百年来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各民族文化在热带海岛的摇篮中汇集、融合、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海岛文化。</p><p class="ql-block">汉族迁徙海南始于西汉时期,经历了多次漫长的移民浪潮。黎族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于距今3000年前陆续迁徙海南岛,是海南岛最早居民。苗族大约在明代时期作为兵士或生活所迫从广西等地进岛而落籍海南。回族祖先多是宋元时期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迁来。</p><p class="ql-block">纵观琼岛,本土文化厚重,移民文化豁达,水上生活奇特,陆地生活平实。作为文化主体的主人,黎族质朴,苗族深沉,回族精明,汉族实干。俯视海南,火山文化、南洋骑楼、黎族织锦、苗族文绣星罗棋布……从琼北、中部绵延至天涯海角,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农耕的劳作人以及搬石头的劳动者</p><p class="ql-block">在他们那个时代,没有完善的农具设施,也没有创新的技术,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劳作,去开垦。</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华光礁一号</p><p class="ql-block">“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1996年经当地渔民的偶然发现,后经考古发掘通过对其中一件刻有楷书“壬午载潘三郎造”字样的青白釉碗以及其他一些器物的研究,推断该船应是南宋中期,从福建泉州港启航,途径海南,驶向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商船。</p><p class="ql-block">“华光礁1号”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有六层船体构件的古船,展现了中国古代造船工匠的精湛技艺,为中国水密隔舱船传统技术又增添一个新的例证,对评估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及对于世界航海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手工织布机</p><p class="ql-block">在六七十年代,家用纺线织布成为家庭妇女,重要活计之一;如今,仍然有农村还保留,着这一手工艺,用神奇的双手续写土布古朴华美的乐章。</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敲打非洲鼓的人</p><p class="ql-block">在他们的年代,他们唯一的娱乐的方式就是制作乐器,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集体照</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博物馆里拍了集体照做留念.</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  (2)到酒店午餐 </p><p class="ql-block">海南博物馆站到这就结束啦。</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前往幸福大大酒楼一起享用午饭。</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开动前有个小活动,大家要齐读悯农,比比哪个班级的声音大。</p><p class="ql-block">读完后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开始吃饭。</p>  <p class="ql-block">  (3)第三站,到火山口</p><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过后,我们开始前往我们的下一站研学之旅——火山口</p><p class="ql-block">参观地形图</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了解到了火山口的分布。共有40多座火山。其中有岩浆爆发的火山锥、盾火山,典型有风炉岭、昌道岭、雷虎岭、永茂岭等。也有蒸汽岩浆爆发的低平火山口,典型有双池岭、罗京盘。</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攀登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在爬山的过程中,虽然很累,但是过程可以说是风景如画。还没到最高点,已经能从上面看到下面的房子,被很多树木包围着。</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多孔状玄武岩</p><p class="ql-block">玄武至岩浆中含有。在冷却的过程中。局部积聚而留下许多小的空洞,这种玄武岩称为多孔状玄武。</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制高点</p><p class="ql-block">终于我们抵达高处,突然就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我们总得到山顶看看,相信所看到的风景不会辜负你一路上的汗水和努力。山上的风景不仅美,空气也很新鲜。</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爬山</p><p class="ql-block">在爬山的途中,同学们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欣赏路上的风景,一边跟着导游一边听着导游介绍,都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下山</p><p class="ql-block">经过制高点之后同学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返航下山,一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柱状节理</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看见的是柱状节理。</p><p class="ql-block">柱状节理是玄武岩流中柱状节理的理想生成方式是岩流冷却过程中,平坦的熔岩冷凝面形成无数规则而又间隔排列的均匀收缩中心,产生垂直于收缩方向的张力裂隙,体积收缩引起岩石物质向固定的内部中心聚集,致使岩石裂开,形成多面柱体。</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农具石臼</p><p class="ql-block">脚踏石臼是种处理农作物的用具,它给人山口人提供了便利,这用具也体现了火山口人的聪明与才智。</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火山神庙</p><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我们看到一个火山神庙,据说是道光四年所盖。庙前立有“山岳配天”横碑和刻着“岭主广德大王神”、“山川社稷土毂神”和“兴云致雨应祷神”的石碑,香烛台上留有祭祀的香烛灰,供桌上陈列着果盆和酒壶。自古以来,火山地区百姓崇拜的就是这三个主神。每年端午,当地百姓都聚到这龙头宝地,举行大型祭拜山神活动,祭拜、演戏、登山、对山歌,一年一度,热闹非凡,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海南居民住宅</p><p class="ql-block">经过一间居民住宅,这个房子的后面有一个很吉利的石头,导游跟我们说:“这是龙,很多游客为了涂个吉利都会摸摸它的头”。我们也看见了这只龙前面的小池子里有好多硬币,我们也放了几枚硬币摸了摸它的头</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火山口</p><p class="ql-block">一眼望去,绿树笼罩,形成一个葱绿色的火山口,让我们的疲惫感一下子放松了好多,真的好治愈。</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怪石</p><p class="ql-block">海南奇特的石头,一般都是因为侵蚀作用导致的,崎岖不平,凹凸有致。</p><p class="ql-block">活动照片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四、实践结果</b></p><p class="ql-block"> 1、实践中发现问题    </p><p class="ql-block">(1)集体参观</p><p class="ql-block">①在参观过程中, 同学们较为吵闹,没有仔细听导游讲解</p><p class="ql-block">②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没有认真仔细阅读文物的内容,导致填写研学手册时,并不完整,缺一少两人。</p><p class="ql-block">〔2〕集体活动</p><p class="ql-block">①集体就餐时 ,,同学们大声吵闹,还有部分同学依旧看手机玩游戏 ,甚至跟旁边的同学嘻嘻打闹</p><p class="ql-block">②喊口号:喊口号时,同学们心不在焉,懒得开口,导致集体声音很小</p><p class="ql-block">2.分析问题</p><p class="ql-block">(1)集体参观  </p><p class="ql-block">①集体就餐时 ,,同学们大声吵闹,还有部分同学依旧看手机玩游戏 ,甚至跟旁边的同学嘻嘻打闹</p><p class="ql-block">②喊口号:喊口号时,同学们心不在焉,懒得开口,导致集体声音很小</p><p class="ql-block">(2)集体活动</p><p class="ql-block">①集体参观时,同学们喜欢脱离班集体,缺乏团队精神</p><p class="ql-block">②一起爬山时,原本的大队伍,结果走着走着就各奔东西。</p><p class="ql-block">3.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p><p class="ql-block">(1)集体参观</p><p class="ql-block">①集体参观时,同学们喜欢脱离班集体,缺乏团队精神</p><p class="ql-block">②一起爬山时,原本的大队伍,结果走着走着就各奔东西。</p><p class="ql-block">(2)集体活动 </p><p class="ql-block">①应该跟随大部队的队伍,不要各走各的。</p><p class="ql-block">②多为集体着想 ,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p><p class="ql-block"><b>五、实践总结或体会</b></p><p class="ql-block">1、实践总结</p><p class="ql-block">这次的研学旅行,虽然去的地方都去过了,但是身边的人不同,再去一次的时候感受就不同,风景就不同。在博物馆了解了海南历史文化,感受了海南的风土人情。在火山地质公园体验了一回爬山,即使很累,但沿途的风景很美,我们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2、每个人的心得体会 </p><p class="ql-block">段宇钊:我们的第一个站点在海南博物馆。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海南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我还感受到了海南的风土人情,以及海南最早的居民黎族的风俗文化。第二站火山口地质公园,在这里体验了一回爬山,还学到了有关地理的知识。通过本次的火山岩研学旅行,我深刻的了解到了,海南本土的多种文化,感受到了海南文化的历史以及传承,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到达了火山口顶,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六、鸣谢</b> </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火山岩研学旅行活动成功的进行,首先得感谢学校对研学旅行的大力支持,然后感谢教官与老师为我们的研学旅行保驾护航,有你们的存在,才能保证我们的身心安全,还有本次的司机师傅,接送我们。在这次的研学旅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到了很多海南文化,让我们眼界更加开阔。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