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外婆桥

杨力民

<p class="ql-block"> 朱局:你好!你写的散文《外婆家的桥》拜读了;真好,点赞!</p><p class="ql-block"> 你通过"外婆家的桥"为一条主线贯穿全篇文章。从小时候外婆牵着你的小手走过桥,去品尝桥头那边的烧饼油条豆浆,以致今天也无法忘怀;人到青年以后,外出读书或者谋生,背起的行囊里装着"外婆和她的桥"成了最重的物件,作为精神支柱,鼓励自己努力成长;如今到了当年外婆年岁的时候,自己穿着满是尘土的鞋子再次踏上小桥的时候,依旧想起外婆牵着自己小手的情景,彷佛就在眼前,特别亲切。此时,自己牵着外甥走上桥去,往日情景又重现;同时,又满怀憧憬地走向桥的那边……</p><p class="ql-block"> 由此,这一生回绕在外婆家的桥上,充满着挥之不去尘封记忆,蓦然回首已经五十多载。想忘掉,尽枉然;再回望,如昨天。这是永远的回忆,清晰地挂在心头,怎能忘怀。</p><p class="ql-block"> 但是,为什么是外婆桥呢?这究竟是为什么?莫非是受此影响吗?</p><p class="ql-block"> 一是从小爱唱杭州儿歌影响的缘故吗?"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没吃头!&nbsp;"</p><p class="ql-block"> 二是早年受流行歌曲影响的缘故吗?"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不仅仅是这样的,主要是一种情感的呼唤,使我们梦遣神使般地回到了美好的孩提年代。</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写过一篇家乡的文章,开首之句,脱口而出,就写道"我从小住在外婆家,外婆家的房子是个板壁房,外婆家房子的地方叫南星桥,旁边有过江的码头叫洋桥……"啊,这又是外婆家,又是南星桥,又是洋桥……,这是留在脑海中,深深的记忆的自然表现。 </p><p class="ql-block"> 其实,外婆家的房子是外公赚钱造的。而在我们的口语之间,总是说外婆家,永远改不过口来说外公家,这是无法辩解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究其原因,可能小时候外婆带大的。外婆是家庭妇女,常年在家烧饭做菜,与其相处时间长,几乎是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青少年时光,所以受她的影响特别深,感情特别好,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记得她、怀念她!</p><p class="ql-block"> 同样,在外公或者爷爷、奶奶,或者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的小孩,会永远记着他们陪伴自己成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如朋友们相处一起,日子久了也一样,会常常记挂对方,情同手足,亲如一家人,也是这样的道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我想说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谁相伴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长记忆、最有感情时候的缘故吧!</span></p><p class="ql-block"> 最后,如朱局文章总结一样:"愿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自己的桥,桥上桥下就有了风景,走走停停就看见了风景,好奇心打滚的地方就捡到了快乐,于是,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有外婆外公桥、爷爷奶奶桥、爸爸妈妈桥、亲属好友桥等等……,架起美好,通往幸福!</p><p class="ql-block"> (说明:朱局是我们娱乐吧群的朋友,他于昨天发了一篇散文《外婆家的桥》。我读后有同感,不由自主地写了这篇《难忘外婆桥》评论文章,进行互动,并借此抒发自己感情,表达对外婆的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