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春和景明的古都长安在连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入夏”后,接下来几天的天气也变得阴雨连绵如同一个满脸愁容的老父亲神情凝重铁青着脸一般。</p> <p class="ql-block">这不妨正好应了诗仙李白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这句诗终会是人们饭后茶余热议的话题,千百年来争议不断,不论是科学的解释还是站在迷信的角度在中国人的心里“慎终追远,不忘来时路”仿佛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一致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从我走上工作岗位,每年清明节回家的这条路便也成了我这些年归家最多的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清明节要提前回家祭祖,与朋友闲坐时,话赶话便提到了要回家祭祖这件事。朋友是八零后,比我年长十几岁,按年龄论理应称呼姐姐,按辈分论我尚未成婚和她孩子虽有年龄之别却是同辈应当称阿姨最为确切。</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认识时间久的缘由吧,平日里玩笑开多了慢慢的也就忘了辈分这一说了。她惊讶并略带好奇的问我:你才多大年龄啊,父母应该都很年轻。我们要比你大十几岁呢平时都不太回去祭祖,你还年年都回去,家里不是有你爸妈吗?你爸妈那么年轻你回去给谁上坟烧纸呢?</p> <p class="ql-block">问到这里我突然鼻尖一酸心里在想应该怎么去回答这个问题呢!是啊,我还是一个尚未成婚的九零后,这些事情怎么会这么早就落到我的肩上呢,我不止一次的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他们曾是那么的善良、淳朴怎么就会那么年轻双双离我而去。曾几何时我也多么渴望家人围炉闲坐,共话桑麻。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件简单不能再简单的事,现在对我来说却是一种奢望。</p> <p class="ql-block">昨日清明,今日恰逢我的生日,也许是我太想妈妈,妈妈太想我的缘故导致昨晚一晚上做梦隐隐约约都有妈妈的影子,到今年妈妈去世整整九年了。在梦里她还是活着时候的样子她依然清晰的记着我的生日,依然在唠唠叨叨的叮嘱我照顾好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她活着的时候说我是她的心理寄托,如今我们互换角色她变成了我的心理寄托,相比九年前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想念相见。</p> <p class="ql-block">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逝者如此生者亦是如此,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慎终追远,即使平时工作再忙回家的路再遥远,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儿时来的那条路。</p> <p class="ql-block">郭涛,陕西.洛南人,专业致力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个人曾在全国及省市书法比赛展览中多次获奖并担任评委。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委员、语文报.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成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全国规范字书写高级注册教师、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洛南县书法家协会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