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早期肝癌?

林中满医生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欢迎来到琼海林医生3分钟医学科普课堂。</p><p class="ql-block">最近林医生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原因是姐夫半年前确诊为晚期肝癌,虽然一直在坚持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今天噩耗传来了,心情格外沉重。</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一直坚持只写甲状腺和乳腺方面科普的问题,肝病方面经查资料,有更多比我专业的专科医生做的很多宣传及科普资料,写得都很专业。回想起前几年,跟我一起同一天入职的一个医生兄弟也是因为肝癌离世。今天还是忍着悲痛再谈一下如何早期发现肝癌这个话题。毕竟只有早期发现肝癌才有根治的机会,以寄希望于通过我微薄的传播之力,让更多人重视健康,重视癌症早筛。又想起了业界肿瘤科大佬的一句话,我们癌症早筛早发现一例患者,就拯救一个生命,关乎一个家庭。而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同样生病,确实让人痛心,提示我们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强化健康责任意识还是排在第一位的。</p><p class="ql-block">早期肝癌无典型症状,且缺乏特异性,有时出现饭后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容易被忽视或按一般胃肠炎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多数出现腹痛症状,疼痛原因主要是肿瘤生长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腹痛部位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病变位于肝右叶为右季肋区疼痛,位于肝左叶则为剑突下区疼痛;如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引起右侧腰部疼痛。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可能是肝包膜下癌结节破裂出血引起腹膜刺激征。部分肝癌患者有发热表现,与肿瘤坏死物的吸收有关,抗生素治疗无效;有时可因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而致胆管炎。晚期肝癌患者可出现消瘦甚至恶病质表现。 </p><p class="ql-block"> 此外,需注意肝外转移灶症状:如肺部转移可以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转移可以引起胸痛和血性胸腔积液;骨转移可以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等。</p><p class="ql-block">肝癌的病因:1.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C virus,HCV)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5%有HBV背景。肝炎引发反复肝细胞损害和增生的过程中,增生的肝细胞可能发生间变或癌变。 </p><p class="ql-block"> 2.饮食生活因素:长期每天饮用50~70g酒精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酗酒与肝硬化有密切联系,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酗酒具有直接的致癌作用。 </p><p class="ql-block"> 3.地域环境:肝癌地理分布特点,我国东南地区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沿海高于内陆。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分布图与肝癌高发区地理分布几乎一致。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及棉籽等。</p><p class="ql-block"> 4.家族及遗传因素:肝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其发病率明显呈患者一级亲属、二级亲属递减,但都高于群体发病率。 </p><p class="ql-block"> 5.其他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如苯、亚硝胺、氯乙烯等,可诱发肝癌。</p><p class="ql-block">如何发现早期肝癌:由于早期肝癌一般没有症状,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直径小于3cm的单发肝癌。因此我们的早筛一般是针对肝癌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复查(每半年做一次肝脏彩超及抽血化验甲胎蛋白AFP),及早发现早期小肝癌。CT是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论是超声还是甲胎蛋白出现异常,进一步做增强CT或核磁共振扫描,这是早期肝癌最有效的发现手段。</p><p class="ql-block">即使用上面所说的早期筛查技术,还会有30%的漏诊率,怎么才能把这些漏诊患者也找出来呢?现在有很多的所谓的“早癌筛查”新方法,比如除了甲胎蛋白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新的肝癌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甚至还有一些基因检测的方法,都有可能会对早期肝癌的发现提供帮助,但是这些检测方法比较昂贵,什么时候去做,给什么人做,还在探索阶段。</p><p class="ql-block">今天分享到这里,愿天下没有病痛,愿天堂一切都好。期待更多人关注健康,人间少一些疾苦,多一些欢乐。</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林中满 副主任医师,全科医生。琼海市中医院外一科甲状腺、乳腺治疗组组长 琼海市健康科普专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南医学院毕业,从事普外科工作18年,多次被医院评为年度先进个人,2020年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曾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进修,西京医院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进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兼任海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分会委员、肝胆外科分会委员,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抗癌协会肝胆胰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胃肠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肿瘤防治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