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TW游学记

tang y a

<p class="ql-block">昨日TW7.3级地震,看视频里湾湾民众在晃荡的家里或工作中都是不慌不忙的很淡定,不由得想起2015年读大二的女儿在台做交换生的时候也曾遭遇过一些小震,好在都是有惊无险。这些年,她曾一个人独自走过一些国家和地区,事后想起,我这个当妈的可真是心大啊!</p><p class="ql-block">那年回来后她写了一篇日志,文中涉及好几处这几天报道的地震地名,故翻出又读了一遍。</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篇tw攻略,我更愿意称其为四个月的超长日记。</p><p class="ql-block">(一)启程</p><p class="ql-block">12月的时候Han告诉我关于交流的通知,那时我席地坐在昆山杜克学生宿舍的地毯上,熬夜赶论文,黑着眼圈填着入台证,掰着指头算我是民国几年生,偶尔憧憬一下美食美景。呆湾独特的文化和殖民历史造就了她的迷人。</p><p class="ql-block">选择来之前面临的压力很大,选择完之后更大。毕竟转专业之后新班级一天没呆连续交流两个学期的奇葩估计很少有,面对的风险也不可能完全在掌控之内: 学分能不能修完/转回,会不会导致延迟毕业,不可预估的GPA可能影响出国申请,班上都没几个认识的同学会怎么看我。单次的签注导致注定错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不敢想...</p><p class="ql-block">当时真的有想过放弃。后来下定决心,觉得...来了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不来肯定后悔。之后我用四个月的时间证实:</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十九年来做的最棒的决定之一。</p><p class="ql-block">(二)初识</p><p class="ql-block">虽然很憧憬,来之前我还是小怕怕的。</p><p class="ql-block">本身就是一个胆小甚微的人,对身边任何的文化差异都会充满着好奇与不安。从表格上的“中华民国”,到机场里画着浓妆的年长女性,到飞机落地时一面硕大的青天白日旗,到满街繁体毛笔字的竖排招牌(数码录入差异的原因,台湾的繁体字字形和大陆的繁体字字形略有差异),到满街满校都是电视剧口音,到同学递东西时一句客套的“谢谢您”,到乘电梯时所有人都自觉靠右站将左边留给赶路人,到完全找不到垃圾(lè sè)桶却依旧整洁的街道,我知道我所来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p><p class="ql-block">是的,你可以说他们与我们文化相通、血脉相连,可是五十年日治后又是六十多年的分隔,周围的一切都完全不一样,你必须承认这一点。</p><p class="ql-block">初来的一个礼拜是孤独的。宜兰街头矮小破旧的房屋让我感觉好陌生(全宜兰第一高楼大概就是十几层的佛光山兰阳别院,大部分房屋都是2-5层)—我是如此地想念家乡的高楼大厦,即使它们曾经让我感到现代社会的疏离。每天搭单程40分钟的大巴上山去学校,山路颠得我晕晕沉沉。满街满地的大庙小庙和神龛提醒着我,我是从另一个被完全砸掉了传统文化的地方来的异乡人。凌晨躺在床上,想着完全素不相识的老师同学在我身外的结界有说有笑,同来交换的十几位同学我几乎不了解,陌生的社会里一切职能好像都和你熟悉的世界有wéi妙的不一样,自己还差五门课没选上,那个眉毛画得很尖的助教对我好凶...恐惧和未知。</p><p class="ql-block">(三) 初心</p><p class="ql-block">有所改变的事情发生在周末的花莲一行后。南昌大学的小伙伴非常给力,快速地组织了一场超赞的旅行。花莲真的很美。在苏花公路上行驶着,右手边是台湾山脉,左手边是太平洋,太美。太鲁阁倒是不觉得新鲜,毕竟生长在大陆南方,各种各样的瑰丽山石都见过。七星潭、清水断崖…碧蓝碧蓝地让人不想挪眼睛。夜里在花莲的街上漫步,排着超长的队伍吃着老字号戴记扁食和魏姐包心粉圆,比大陆好吃一百万倍的章鱼小丸子...</p><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学校的同学又印了一个专属横幅,从此走到哪里拍哪里。友爱百货聚餐后,和产媒系的学姐一起下乡种田时,去高雄佛光山短期禅修期间,去大甲看民俗活动妈祖绕境最后一站..特别感谢杨奇奇学长的关心照料,you make us a solid group.</p><p class="ql-block">在学校的生活也逐渐走向正轨。非常nice的导师收了我当助教(虽然只负责改改作业,也赚了一小笔零花钱),认识了很多热心的学妹(没错英文专业到哪里都是性别差太多),会经常和关心陆生的朋友一起吃饭,所有的老师都非常友善...</p><p class="ql-block">我最爱的是学校的图书馆。学校坐落在宜兰礁溪林美山上,坐山朝海,面对着太平洋和龟山岛。一年四季山上云雾环绕,仿若仙境。美美美。而图书馆正好能全览此景。阴雨天感觉自己活在天界和仙君一般乘云驾雾,晴天看着蓝天碧海觉得人生无憾。夜晚留在图书馆,俯视着兰阳平原上金灿灿的灯火通明,橘黄色的亮点星罗棋布。美美美。不想挪开眼睛。</p><p class="ql-block">图书馆环境真的很好。学生凭卡,全部设施免费使用。一共五层楼,第一层分了一半:左边是沙发休闲区,有一家文资小铺售卖茶点,有一间围棋教室,教室里有帅帅的围棋老师教围棋(哈哈...)。右边是电脑和录像区。可以来上网与复印打印(台湾叫做列印),也可以租借碟片,人数越多可以用的设备越高级。从大屏幕显示器、电视机、三人包间一直升级到八人豪华包。不过我最终还是没有在包厢看过一场电影。真残念.…我一半的时间献给了一楼的电脑,另一半时间献给了五楼的自习区。一人一个半封闭的小间学习书桌,宽阔整洁,有台灯有插座,还有上万册原版书。嗯,三楼四楼的沙发也超赞。这一切资源都是我在僧多粥少的母校不能拥有的。</p><p class="ql-block">每周末基本上都会去旅游。走了很多地方。风景美,人更美。宜兰虽小节奏虽慢,却很有趣。街边的老字号脾气都很大很任性,一周开五天门,每天卖完了就关,也不开分店,依然人气火爆。街上的市民脚步都很慢悠悠,享受着他们的“小确幸”。宜兰市没有公交,这对于没有驾照不能开机车的我们来说只能靠脚走遍全城。计程车有,但是除非提前预约,在街上也是根本找不到的影子。</p><p class="ql-block">台湾的火车也比较有趣。在大陆只有远途才会用得上的交通工具,在这里就起着公交车的作用。从宜兰市到礁溪乡,开车十分钟,居然有火车两站路。我坐着火车来到宜兰县各地,头城大溪外澳礁溪苏澳,再走路或早计程车来到其他景点。花20新台币(约四人民币),坐十分钟的火车去看太平洋潮起潮落。和同学一起在错过夕阳,在天黑的外澳海滩上抓海胆,喝着红洒吃着全家桶,我开始觉得,我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四)习惯</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去环岛,也没有去垦丁。</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太懒啦,不喜欢做旅游规划,也不愿意一大早起床赶行程。对我而言,睡觉睡到十点,起来吃个小火锅吃到肚皮滚圆,再爬去火车站买一张车票去几公里外看一下午的海就很满足。</p><p class="ql-block">生活是一种凌驾于旅游之上,更高级的享受。以一种市民的身份去生活和感激,而不是再以异乡人的身份来寻找刺激。</p><p class="ql-block">我是来生活的,而在宜兰,我看到了它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所以差不多进入四月后就开始了懒散的生活,也没怎么出去玩了。当时正在备考一场很重要的考试,整整一个月每天两三点睡,一切和从前没什么两样。</p><p class="ql-block">四月中旬我去台北的青旅,和下铺辞职旅行的香港姑娘聊了大半宿。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去考场。路上买了一杯红茶和一份萝卜糕(台湾的红茶就是类似冰红茶的口感,糖特别多,经常和豆浆一起作为早餐饮料)。萝卜糕挺有特色的,白白的,蒸得发发的。不知怎么的,我想起了家里的发糕。</p><p class="ql-block">考完的下午搭捷运去了淡水。意外和发调查的姑娘聊上了,很开心能给她留下大陆人的好印象。坐在渔人码头的长椅上,看着游客们吵吵闹闹地一波又一波,天阴阴,没看到夕阳,不过这并不重要。</p><p class="ql-block">(五)疲惫</p><p class="ql-block">之后的两个月,我的生活稀疏平凡。</p><p class="ql-block">每天上山下山,做报告,定期小考,图书馆列印学习写作业,每周改改作业,还收获了一份网络兼职。每天吃着楼下苹果花开的早餐。最开始是蛋饼和豆浆,和王采薇一起跳郑多燕之后食量大增,每天吃一盒三明治。</p><p class="ql-block">每天去OK便利店买东西,去全联买水果,偶尔敷个面膜,周末上B站看电影。</p><p class="ql-block">交换归交换,日子还是这么过着,并不会特别不同。</p><p class="ql-block">(六)最后一章</p><p class="ql-block">然而往往刚刚熟悉,就要分别。</p><p class="ql-block">整个六月我都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去思考离别的意义。一晃神才发现原来时间过得这么快,前一秒我还在厦门机场看着一群台胞内心紧张万分,下一秒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p><p class="ql-block">临走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同学的朋友带着素不相识的我们在台北转了一圈,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却也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p><p class="ql-block">我可能再也看不到礁溪乡璀璨的灯火,看不到若隐若现仿佛在水墨画中的龟山岛,再也不会坐单程40分钟的校车上山上课,再也见不到和蔼的老师同学。我可能再也不会过上如此闲适自在却又能如此坚定心中所想的四个月了。</p><p class="ql-block">每天上山之前会遇见一大片水稻田。刚来的时候他们才初插下秧苗,虽然每块地都很小,却都是清一色机器作业,无比整齐。看着它们从干干小小的幼苗逐渐拔高,在清明春假回来之后已经明显高了一大截,在六月的不经意间已经稻穗满满,青绿的稻秆里透着一串串黄。可惜等不到你们全变成金黄的那一天了。</p><p class="ql-block"> Yuyi</p><p class="ql-block"> 2015.6.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