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第一性原理

万网归一

<p class="ql-block">作者:吉剑</p><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一个人在学校所学全部忘掉后剩下的东西。这说的就是教育的“道”,也就是教育的第一性原理,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获取知识超级便捷和高效,因此我们的教育就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塑造未来的身心健康、生存智慧、自学能力。</p><p class="ql-block">一、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首先,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都是第一位的,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太多孩子因为学习问题而产生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养树重在养根,养娃重在养心,去除教育的层层包装,回归教育本源,我个人的人生体验反思,无条件的自信是人生最最重要的的动力源,在这个草台班子的世界,自信犹如一道光,它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耀了他人,几乎没有人喜欢自卑的人、负能量的人,人如花木,向阳而生,人不自爱无人爱,人无自信没人信。</p><p class="ql-block">怎样培养孩子自信阳光呢?</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活动和兴趣体验,找到孩子的长处,并提供具体的正反馈,从而使得孩子越来越自信。</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贴的标签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我们能做的是多给他们一些有生命活力的颜色。</p><p class="ql-block">其次,人是环境的产物,这种影响是深入潜意识的,比如在家中如果父母天天刷手机、打麻将、吵架,还想孩子努力学习、身心健康、情绪稳定,明显就不符合自然规律。</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一生治愈。拉长时间周期可见事物真相,我们在生命最初的30年中,养成习惯,在生命的后30年中,习惯决定了我们,优秀的本质是习惯,健康的心智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索取是内心匮乏,付出是内心富足,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人,内心没有抑郁和内耗的空间,幼儿的灵动和智者的通透,皆是如此。</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心智和三观20岁之前就基本确立了,后面很难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站在成年人的视角看,我们想教育改变另外一个成年人几乎就是一种妄想。</p><p class="ql-block">二、生存教育</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学校教育模式是应试,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事不用管”以至于我们培养了太多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再加上教育与社会脱节,造就了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普遍。</p><p class="ql-block">人归根结底是动物,动物没有捕食能力,不会照顾自己,那铁定被自然淘汰,人类社会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经济社会里人活着就要钱,但中国学校侧重于知识灌输,这明显不够,毕竟游泳不能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下水磨炼,比如财商教育学校没有,孩子进入社会后财商是刚需,很多人要么只会存钱不懂投资,要么被消费主义洗脑无节制消费,甚至还羞于谈钱,完全没有驾驭金钱的能力,所以家庭教育中财商教育不能少,比如告诉孩子想要的和需要的、资产和负债等等一些基本且重要的财富认知是非常有价值的。</p><p class="ql-block">其次,我们生存在人类社会,必须了解人性,《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这明显不全面,人性还有恶的一面,我们需要直面,孩子需要了解,才能更好地在人类社会立足。</p><p class="ql-block">多接触人才能提升人的生存竞争力,通人性即通金钱,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孩子不是宠物,我们对社会、对人性要有正向、逆向和纵向的立体深刻的认知,才能生活得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三、自学能力</p><p class="ql-block">人生学习,学到最后就是自学,而且学习是终身的,对于孩子和成人来说,最最低效的教育是外部的说教,环境熏陶和体验式学习才是高效的,而能刻骨铭心的学习是则是源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内驱力才是无敌的意志力。</p><p class="ql-block">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们会发现现实中真正成功的人,常常不是那些智商最高的人,而是那些外表憨厚,能在一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p><p class="ql-block">比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智商不高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p><p class="ql-block">罗素说:人生来无知,但并不愚蠢。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发掘孩子的天赋,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审视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而不是凭借天然的权威,打着为孩子好旗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很多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忘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忘记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p><p class="ql-block">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终身成长的基础,知识不再稀缺的时代,提问能力是前所未有的重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原创,要想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人物必须有创造力,服从和驯化的教育是违背人性的,它只会使人失去学习的动力,丧失生命本有的活性。</p><p class="ql-block">人生只是一场马拉松体验,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我们都无需过度追求完美,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教育是给孩子的人生点火,而不是让孩子的人生熄火,再反观我们成年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之所以活得不如意,就是天赋不用遭天谴了,所以,真正人生无悔的活法是做自己内心热爱的事业。</p>